最近這段時間,「打工人」和「凡爾賽文學」的梗一直在各大社交平臺頻頻上熱搜。前者是窮酸打工人的自嘲,而後者則是富人們各種拐彎抹角地秀自己的優越感。
然而如果你把這兩個梗疊加在一起,用打工人的身份去玩凡爾賽文學,那麼不僅容易火,還更容易翻車。
比如最近刷屏朋友圈的某位網紅。
她是某集團的大小姐,卻硬是要到工地搬磚,用打工小妹的身份去錄視頻發到網上,炒作自己的名氣。
可是裡面的視頻內容看得讓人很不舒服,引發大批網友吐槽。
上班第一天,還沒有到工地,女孩就用非常有優越感的話交代背景:
「今天是潛入自家的工地,所有人都不知道我是集團大小姐的這麼一個身份。」
然而,她是坐豪車去工地的,到了工地後,項目監理、子項目經理、工頭、工程技術人員全部穿戴整齊站成一排,像是等待著大小姐的視察。
呃.....不是說好隱瞞自己大小姐身份的麼?
到了工地,還沒有開始「搬磚」,這位大小姐就開始撒起嬌來。
她說自己的帽子太大,看不見。
於是旁邊一個工人迅速過去幫她扶帽子:
在幹活前十分鐘,她一個勁地吹噓自己腰部的柔韌性在多年的馬術訓練下很好,意思是自己能勝任這份工作。
然而幹活沒多久就受不了,各種飆髒話罵工頭。
她只釘了幾顆釘子,就開始對著視頻秀優越感,說等完工後要找爸爸把這裡某一棟的某一戶給她,因為她在裡面打了釘子。
有人扒了一下她具體在工地做了什麼事,發現她只是來這裡做一下樣子。來之前這裡是怎麼樣,走的時候還是差不多。
混了很久,終於到吃飯的時候了。
在開工前她最關心的就是工地吃什麼飯,結果到吃飯的時候卻吐槽工地的夥食「毫無食慾」,還讓對面的工人幫她吃掉剩飯。
「工作」了一天,終於下班了,然而視頻最大的亮點其實在最後一幕。
曹小姐摸完了一天魚,工頭給她發了200塊的工資。
她給自己的餘額做了一個特寫,入帳這200塊,自己的餘額有1500多萬!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原來大小姐鋪墊了這麼久,等的就是這最後精彩的一刻呢。
不知道大家看完她整個視頻是什麼感受,我看完的感覺就是很不舒服,她這個視頻既沒有揭露真實的工人生活是怎麼樣,又沒有折射社會現象,有的只是滿滿的矯情和作秀,沒有任何意義。
然而更有意思的是,一開始這位大小姐給本期視頻起的標題,叫做:
《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
好一個清新不做作的富二代大小姐,果然一開口就是老凡爾賽人了,表面說著自己去體驗打工人的辛苦,實則是秀自己的優越感。
當然,她也是有炫富的資本。
曹譯文本就是個家境不錯的富二代。在此之前,她的主頁裡全部是一些富二代的「日常」,譬如:「我的百萬衣櫥」、「小公主的日常」、「Iris看世界」……
那些讓貧民窟女孩充滿嚮往的百萬衣櫥系列,動輒就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播放量,為她吸引到了50W的粉絲。
只是很可惜,這些還不夠,她還要用「打工人」的噱頭來為自己漲熱度。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因為她一時興起,一群忙著為生計奔波的人還得陪著她演戲,知道她要來,還要花更多的時間來讓她滿意。
而她釘的那幾顆釘子,還不知道是不是符合驗收標準,要是完全不過關,打工人還得為了大小姐的樂趣買單,把那一點工程全部推翻重來。
看似是同情底層體驗生活,實則就是拿別人的辛苦當樂子。
所以這作秀式的「打工」視頻,一出手就被無數網友嘲諷到出圈上熱搜,還成功帶火了她爸——一個欠債三十多萬的老賴。
女兒餘額1500多萬,老爸欠債30萬不還成老賴,這果然就是有錢人的真實世界。
嘴裡喊著「打工人最棒」,「勞動最光榮」,手下卻吸著打工人的血。
像曹譯文這種生活在鄙視鏈頂端的有錢人,真的會對社會的底層感同身受嗎?
除了她自己,大概是沒人會信的。
有錢人所謂的體驗底層生活,也只不過是逢場作戲而已。
在曹譯文的這個視頻爆火之後,還有很多網紅紛紛模仿她去工地搬磚。
有一個網紅說自己一上午只砌了兩面牆,很辛苦。
然而她這個視頻播出後,就被打臉:
視頻裡面的紅磚,是520塊左右,24cm厚的牆,每平米要用130塊左右,一個熟練工人一天差不多是800-900塊磚,7個平米左右。
如果一堵牆差不多2米寬,也就是說她工作的第一天,就已經趕上兩個熟練工的工作效率了。
這是不是太假了?
然而更絕的是,她戴著安全帽工作了一上午,髮型竟然還絲毫無損!
所以,根本就沒有什麼網紅真正下到工地幹活,來體察底層人民的生活,有的只是網紅拿底層人民的身份來作秀、來秀優越感,炒作熱度罷了。
可是這會讓很多人誤以為,建築工地的工人生活就是這樣,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打工人生活。
真正的「打工人」到底是什麼樣的?
人民日報曾經寫過一個建築女工的故事。她因為不識字,也沒有什麼手藝,只能跟著自己的弟弟一起在建築工地做苦力,但他們都是沒有保障的,因為他們跟著的老闆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包工頭。
沒有合同,全是口頭協議,愛幹就幹,不幹走人。
在那裡幹活,是真正全年無休的,天剛亮就要起床,一直幹到晚上太陽落山。十幾個小時都別想休息,唯一可以稍微輕鬆一會兒的就只有那半小時的吃飯時間。
然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工地最可怕的就是危險和意外。
女工說,她曾經聽過一個梯子墜落,19人全部死亡的新聞;
也看到過氣槍打偏了,從一個人的後肘打進去,手心飛出來;
還親眼見過別的女工直接從五層掉下來,腰部摔成了粉碎性骨折。
很多人並不知道,工地還有一個工作叫「工地水鬼」,就是有些機器的鑽頭非常昂貴,掉入泥漿裡面撈不上來,必須人工下去尋找。
這是個賺錢的行當,也是拿命換錢的行業。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網友的評論:
我有個朋友去年為了掙那2萬塊錢,下井撈鑽頭,塌方了,施工方叫來他的老婆孩子,跟施工方談好價格80萬後,割了氧氣管直接灌滿混凝土,他才28歲。
他說的朋友,就是被俗稱為「工地水鬼」的人。
下去再上來,就能掙2w,下去了上不來,能掙80w,只是命沒了。
之前有一組照片刷爆了整個網絡,它的名字叫《活著》。
60歲,每天卸貨幾百噸,每天超負荷工作,而工資並不高。
為什麼要叫活著?
可能是因為活著並不容易吧。
有的人光是活著就已經竭盡全力,這句話不一定所有的人都可以體會的到。
我們總是很容易活在一個很虛幻的世界裡,以為打工人就只是一句嘲諷,以為建築工人只是搬幾塊磚,所以很多網紅去模仿,去借著體驗底層生活的噱頭去作秀,去秀自己的優越感。
可是他們根本不知道,打工人這幾個字的背後,浸透了多少血淚,飽含了多少悲苦。
這也是我反感網紅拿「打工人」作秀的真正原因。
真正為了生活奔波的打工人,根本沒辦法像曹譯文那樣,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更沒有任何優越感可言。
每天要靠拿200塊錢工錢維持生活,和銀行卡餘額1500多萬去工地體驗生活的人,過得是兩種不同的人生。
白居易有一句詩:「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面對那些生活條件並不如你的人,你應該有的不是優越感,而是愧疚感,你並沒有像他們那樣有勇氣去直面慘澹的人生,你也沒有勇氣像他們那樣去對惡劣的環境奮力搏擊,而你更沒有對他們的遭遇提供多少幫助。
而且,我們好好反思一下,我們的城市建設,我們衣食住行,我們享受的東西哪一樣離得開他們的付出?
所以,面對他們,我們不應該秀優越感,而是應該有愧疚感。
別再覺得打工人是可以拿來作秀的,別再覺得打工人是可以拿來秀優越感的,那樣只會暴露你的無知和愚蠢。
沒人會覺得打工人好玩,除了不打工的人。
在曹譯文作秀式體驗生活的視頻上了熱搜後,有個網友的評論一針見血:
不光給你創造痛苦,還要嘲笑你的痛苦。更絕的是消費你的痛苦,最後告訴你,你的痛苦是理所應當,你想喊疼卻發不出聲。
疼痛卻喊不出聲,這才是我們最害怕的東西。
拿底層人民的生活作秀,不光掩埋了底層生活的真相,還堵上了底層人民被看見的通道。
當網紅作秀和博眼球充斥到整個網絡的時候,那些真正底層的聲音會被掩埋,很多人看得到網紅體驗搬磚小妹的視頻,卻看不到一個真正搬磚工人的一切。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問題,有哪些容易被忽視卻看完讓人沉默的視頻?
其中有一個答案刺痛了我:
很多人看著看著這個視頻,眼淚刷的一下就流下來。
他是一個很普通的工人,坐火車站兩天兩夜,兩個月都吃不上一個雞腿,晚上為了省錢可以不吃飯。
常年在外面打工,家裡的孩子都不認識他,只知道這個人叫「爸爸」。
這才是底層打工人真實的樣子啊。
而這個男人的背後,何嘗不是有千千萬萬個這樣不被看見的打工人?
當時這個視頻有短暫地上了一下熱搜,可很少有人關注,也正是因為有太多太多曹譯文這樣的「作秀」,才把底層的聲音給淹沒了。
住著豪宅,開著豪車的人,調侃說「我們跟底層一樣辛苦」,銀行餘額一千多萬的人,在錘幾個釘子之後,說自己奮鬥真的好累,唯有底層的無產階級,看著上面的人裝模作樣,卻無力呻吟。
這才是我們最痛恨,最反感的地方。
或許曹大小姐自始至終沒明白,她之所以能夠擁有這些,都是千千萬萬平凡的打工者,通過日以繼夜工作換來的結果。
她一邊享受著底層人民的勞動成果,還要一邊嘲笑他們奮鬥的樣子不夠高級,這樣的行為真的很讓人不齒。
「舒服是留給有錢人的」,這句話本來沒錯,錯的是你已經擁有了「舒服」,卻還想把喊疼的機會都從窮人手裡奪走。
打工人的生活已經那麼艱辛,就別在他們面前秀優越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