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某公園,戶外自然教育正在舉行,一幫小朋友圍在自然導賞員身邊,嘰嘰喳喳問個不停。學生A指著面前低矮灌木,問:「老師,這種花好可愛,一個枝上同時開著紫色和白色的花,是什麼花呢?」導賞員:「哦,它叫鴛鴦茉莉,花朵初開為藍紫色,漸變為雪青色,最後變為白色,由於花開有先後,在同株上能同時見到藍紫色和白色的花,而且味道有些像茉莉,因此得名。」學生B指著遠處一叢白色的花,問:「老師,那是繡球麼?花聚在一起像個球喲。」導賞員:「哦哦,那不是繡球,它叫臭茉莉,重瓣的臭茉莉潔白典雅,而其葉片又帶點臭味,於是稱之臭茉莉。」學生C見灌木叢中一串潔白如玉的花垂吊下來,甚是好奇,驚喜地問:「老師,老師,這個花好香喲,顏色那麼潔白,又是什麼呢?」導賞員:「哦,這是垂茉莉,今天得好好聊聊它。」
![]()
叫茉莉的還真多,除了剛剛說到的鴛鴦茉莉、臭茉莉、垂茉莉,還有紫茉莉,野茉莉……雖然它們都掛著茉莉之名,可它跟享譽國內外的茉莉還真的一點親緣關係都沒有,本尊茉莉是木樨科的,而其他所謂茉莉分屬別的科,比如今天的主角,垂茉莉,就是馬鞭草科的。垂茉莉 ,馬鞭草科、大青屬灌木或小喬木。它因為花序下垂,花香沁人心扉如茉莉花香而得名。它也叫垂枝茉莉,它跟我們熟悉的龍吐珠是親戚,民間也稱它黑葉龍吐珠、長花龍吐珠、垂花龍吐珠。雖說它廣泛出現栽培於各大公園,可它跟其他舶來品不一樣,它是正宗國貨,產雲南南部、廣西百色。生於海拔400-1500-(2400)米的山坡溝谷或密林下。
![]()
(圖片來自二師兄)記得那天在西雙版納,跟二師兄準備轉場時,經過王蓮酒店門口的綠化區,不經意的一瞥,驚見綠葉叢中一串串白花垂吊在灌木叢中,一抹白色如同瀑布傾瀉而下,把我驚嚇了,它顯然吸引不了見多識廣的二師兄了,只見他大步流星走過,只留下我自個兒為它駐足,趕緊拍拍拍。眼前的垂茉莉,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狀,花兒對生著爭相綻放,每一串長長的花枝滿滿的被花朵裝點,盛開的、含苞的,幾十多掛在枝葉間,雪白繁茂。它宛若清純姑娘,靜謐而美好。走近前去,花瓣裡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猶如剛剛出浴的美女身上那股沐浴液香味,把它比擬茉莉,實至名歸呀。
![]()
垂茉莉為直立灌木或小喬木。▼ 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狀,下垂。花冠白色,花瓣5枚,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花絲在花後旋卷,花朵形似白蝴蝶。
![]()
我看到的花萼大都為綠色的,而Ava告訴我還有個紅萼的品種,只是一時找不到它的名字,正如龍吐珠與紅萼龍吐珠一樣,我想叫它紅萼垂茉莉(網上沒此名,純屬腦洞)。▼ 以圖為證,圖片來自 阿純。
![]()
▼ 垂茉莉的葉近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全緣,兩面無毛。
![]()
垂茉莉的花永垂不朽麼?當然不可能,花開花落是亙古不變的規律。花謝了,是為了後一代的成長。▼ 垂茉莉的果成熟時,花萼增大增厚,由鮮紅色轉為紫紅色,襯託著小巧玲瓏的果實。球形核果,初時黃綠色,成熟後光亮紫黑色,倒掛,故有「黑葉龍吐珠」之稱(怎麼就黑葉了?此處存疑)。
![]()
(圖片來自lily)垂茉莉花白芳香,花序下垂,柔美素雅,花、果均具觀賞價值,適合庭院種植或大型盆栽,喜溫暖溼潤的環境。木材硬而質量好,可做家具和工藝品。
![]()
(圖片來自二師兄)以下文字來自植物志,僅供備查。直立灌木或小喬木,高2-4米;小枝銳四稜形或呈翅狀,無毛,髓部充實。葉片近革質,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1-18釐米,寬2.5-4釐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狹楔形,全緣,兩面無毛;側脈7-8對,在表面略顯著,近邊緣弧狀網結,細脈略顯;葉柄長約1釐米。聚傘花序排列成圓錐狀,長20-33釐米,下垂,無毛,每聚傘花序對生或交互對生,著花少數,花序梗及花序軸銳四稜形或翅狀;苞片小,線形或鑽形;花萼長約1釐米,萼管很短,裂片卵狀披針形,長7-8毫米,果時增大增厚,鮮紅色或紫紅色;花冠白色,花冠管長約1.1釐米,裂片倒卵形,長1.1-1.5釐米;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花絲在花後旋卷。核果球形,徑1-1.3釐米,初時黃綠色,成熟後紫黑色,光亮,通常2槽紋較顯著。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
中文正名 垂茉莉拉丁學名 Clerodendrum wallichii別名 垂枝茉莉、黑葉龍吐珠界 植物界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亞綱 合瓣花亞綱目 管狀花目科 馬鞭草科亞科 牡荊亞科族 大青族屬 大青屬種 垂茉莉
![]()
(圖片來自lily)
![]()
![]()
(圖片來自lily)
![]()
(圖片來自lily)
![]()
(圖片來自lily)
(本文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為原創,拍攝於西雙版納植物園,部分文字資料來自網際網路)
編號:H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