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
確
打
開
方
式
——
跟建築妹子去旅遊實在是一件太累的事。著名景點她不去,「來XX必去的十大地點」她不去,她翻山越嶺只為了找她心愛的建築師(多半已死)的一座鄉間教堂,她穿街走巷只為了看她心愛的另一個建築師(多半也已死)的地鐵口改造。
oct.18th十八妹的文藝叨:
9個月,
終於收筆那14天漸行漸遠的北臺灣之旅,
帶著沉澱下的回憶,
將所有的難忘流諸於文字和圖片。
我想,
世界之所以斑斕,
不僅在於世界廣袤而包含了太多的未知,
更因為每雙眼看到的都獨一無二。
我不是文藝的詩人,
也不是敬業的攝影師,
我只是帶著一點小矯情,
又有點自戀的初入職場半熟建築師,
這是我觸碰過的,
由建築拼貼的臺灣印象,
這是建築妹眼中,臺灣正確的打開方式!
DAY1:
杭州→臺北→新竹→臺中:
1、 臺灣新竹高鐵站
設計師:姚仁喜
這是姚先生筆下的一葉小帆,是一場結構與技術的完美呈現,是新竹人郵票上那一抹小小的驕傲。
2、若山(住宅)
設計團隊:半畝塘集團
一宅一世界,誰說城市與自然本就對立,縱使只有半畝天地,也終有一畝自然的景與情與生活共生。
地址:臺灣新竹縣竹北市光明六路東二段,離高鐵站步行距離,參觀需預約,TEL:03-6673000。
那些我錯過的建築:
若水會館——半畝塘集團(與若山靠近,需提前預約)
富貴三義館——半畝塘集團(位置不詳,需提前預約)
PS:半畝塘集團以「與自然同生」的建築理念為所有設計出發點,以精良的建築品質、完善的後期服務而令人敬佩。如果不能全部賞析,「以一觀三」也非不可。
DAY2:
臺中:
1、東海大學
這裡不僅孕育優秀的建築師,也成就優秀建築師的建築。
路思義教堂
設計師:貝聿銘、陳其寬
如果你也能如我一般幸運地撞上一場教堂婚禮,也許,你會對「幸福」和「教堂」多一份情動和感動。
人文社科學院
設計師:不詳
它與教堂同時進入我的視線,卻並沒有因為教堂的光芒而變得黯淡。
2、宮原眼科
設計師:蘇丞斌
孤陋寡聞的我第一次感嘆,原來食物也可以賣得如此BIGGER,在舊時的氣息中,齒間留下的是最摩登的鳳梨冰和冰激凌的味道。
地址:臺灣臺中市中區中山路20號(綠川東街),臺中車站步行距離
3、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
設計師:安藤忠雄;施工配合,姚仁喜團隊
第一次觸摸安騰和他的混凝土,高冷、細膩、精緻;究竟是建築成就了展覽,還是展覽升華了建築?我只知道,我還想再來這裡。
地址:臺灣臺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臺中車站公交車直達。參觀收費,學生證對摺,五點左右閉館
那些我錯過的建築:
「9·12」地震園區
設計師:邱文杰、莊學能
地址:臺中市霧峰區,臺灣中正路46號。在臺中與亞洲大學之間,路線可詢問公交司機。
DAY3:
臺中——桃米/日月潭區:
1、紙教堂——設計師:坂茂
安騰是高冷的,團紀彥是粗獷的,坂茂和他紙教堂是接地氣的。材料的潛力是無限的,紙也可以帶來安全感;所有的細節都不會被辜負,臨時建築也可以有更長的生命。
2、日月潭向山遊客服務中心
設計師:團紀彥;施工配合,蘇丞斌團隊(2012臺灣建築大獎)
團紀彥勾了很多「框」,把日月潭、時間和「我們」都融進了流動的畫。通過他的「框」,卻看到不同的日月潭,而「我們」,也已是畫中人。環湖騎行至此,玩著玩著忘了時間,不願離開。
那些我錯過的建築:
涵碧樓——設計師:kerryhill
我只是遠遠地看了它一眼,因為「囊中羞澀」,無法與它接觸。
(軟妹插嘴:軟去臺灣最想住的酒店,沒有之一)
DAY4:
臺中→花蓮:
那些我錯過的建築:
臺中大都會歌劇院
設計師:伊東豐雄(2014年6月未建成)
(軟妹百度一發,這些滾滾是腫麼回事!)
地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3段99號,臺中七期重規劃區,臺灣大道市政府大樓旁。
DAY5:
花蓮:
1、花蓮文創園區
設計師:未知
舊建築改造是一場嫁接手術,日本廠房的老底子,裝著花蓮的新創意,這裡是花蓮的「798」。
DAY6:
花蓮→羅東:
1、羅東文化工場
設計師:黃聲遠(第三屆中國建築傳媒獎最佳建築獎)
我並不熟識黃聲遠,只是這裡的兩個小時,才有我騎了三個小時自行車只為多了解黃聲遠一點的「駭人」事跡。最好的建築,是有生命的建築,是誰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隅的場所。所以,它是好建築。
地址:羅東鎮純精路一段96號。
(軟妹喜歡的黃叔現身!)
2、三星張宅民宿
設計師:黃聲遠
這裡有賴特草原住宅的痕跡,這裡有黃聲遠尊崇的建築思想。當黃先生為高中同學畫下這裡每一筆,他一定不曾知道,這裡將成為臺灣偶像劇的「家」。
地址:三星鎮,作為民宿參觀需預約,請告訴NICE的老闆娘,你是一隻建築師。
DAY7:
羅東→宜蘭:
宜蘭,是黃聲遠的實踐場,繞著老城走一圈,不經意間,就遇到他。
1、宜蘭火車站、丟丟當森林、幾米公園
設計師:黃聲遠+幾米
若不是那「參天的大樹」,帶著幾米的童話,或許丟丟當森林已是宜蘭最繁華的商業地。
2、宜蘭美術館
設計師:黃聲遠
原臺灣銀行改建,當時還在施工,現已開放
3、誠品書店新月廣場店
設計師:黃聲遠
這是另一個丟丟當
4、設治紀念館
設計師:未知
我沒有去過日本,卻在宜蘭這舊時的官邸看到了日本的枯山水,感受了日本木建築的氣息和榻榻米。
5、九弓流月
設計師:黃聲遠
一個小型停車場,通過景觀,恰當處理和過渡了停車場與街道的關係。
6、宜蘭酒廠
設計師:黃聲遠
也許我並不能讀懂並欣賞這個建築,但烤腸和清酒冰棒卻不容錯過。
7、宜蘭社福館
設計師:黃聲遠
黃先生的第一個公建,這裡也有些了年歲的痕跡。
8、津梅棧道
設計師:黃聲遠
遠處,我看到慶和橋,卻找不到懸掛在它邊上的津梅棧道;近處,我遊蕩津梅棧道,竟忘了車來車往的慶和橋所有的速度和不安,時間在這裡很慢。這裡很窄,一個轉角,就能發現愛。
9、楊士芳紀念林園
設計師:黃聲遠
無他,唯景觀矣,鬧中之靜之極致。
那些我錯過的建築:
宜蘭縣政府大樓——設計團隊:日本象集團
櫻花陵園及入口橋——設計師:黃聲遠
壯圍張宅——設計師:黃聲遠
宜蘭很小,如果你有機車,兜兜轉轉一圈,它們都在一起。
DAY8:
宜蘭→九份:
1、蘭陽博物館
設計師:姚仁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個「偶」字,道盡了姚先生蘭陽博物館的靈感。不需要追究它是否回應了自然與文化,好建築,就這樣真切地擺在面前。
地址:宜蘭縣青雲路三段750號。坐小火車從羅東到頭城,轉免費的接駁巴士可到
2、 九份
設計師:自然與生活
九份的容顏,雨後更美;九份的真實味道,夜幕降臨才開始瀰漫;人群散去,穿梭小巷踏著石板路,感受宮崎駿《千與千尋》的現實世界;這是一座別樣的城。
DAY9:
九份→十分:
這裡沒有建築,但我執意為它著墨,因為「十分」的名字太美好。
那些我錯過的建築:
侯侗的小學
設計師:未知
瑞芳火車站的「平溪線」小火車,會途經侯侗。侯侗有一所小學,頗有名氣。
DAY10:
九份→北投:
1、臺北水月道場
設計師:姚仁喜
建築和環境本不可分,駐足那一潭淺池之前——靜;佛意的傳達可以藉助自然,感受光投下的經文——悟;姚先生信佛,在這裡,我感受到了佛。
地址:臺北市北投區大業路65號巷89號
DAY11:
北投:
1、北投圖書館
設計師:張清華(臺灣第一家綠色圖書館建築,全球最美25家圖書館之一)
北投無人不曉的標誌,木頭在綠蔭中散發著書香味,我想稱它書吧,因為輕鬆、愜意、自然。
(軟妹插嘴:據說每個女建築師都會站在這個走廊上拍一張照,比如我,哈哈)
2、臺灣大學
它的建築,只有懂的人才能解讀精髓,而我,感受的卻是一種氛圍。
臺灣大學共同教學館
設計師:王立甫,李俊仁
臺灣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設計師:王大閎
臺灣大學農業陳列館
設計師:張肇康
傅園——設計團隊:臺大營繕組
臺灣大學文學院——設計團隊:原總督府營繕課
3、臺北藝術中心——設計師:庫哈斯(未完成)
地址:士林夜市旁
那些我錯過的建築: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建工程——設計師:伊東豐雄、邱文杰(未完成)
DAY12—14:
臺北:
1、故宮博物院
2、Amba設計酒店——設計師:未知
地址:西門町武昌街二段77號,設計型酒店
3、101大廈——設計師:李祖原
它是景,更是登高俯瞰夜色中絢爛臺北的好地方。
4、總統府
巴洛克建築,參觀需提前三天網上預約,也許。。可以看到。。
5、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
設計師:未知
濃濃的文藝小清新範兒,與花蓮文創中心不一樣的調。
DAY15:
臺北→杭州:
當然,我眼中的臺灣不是只有建築,還有停不下口的美食、不忍閉眼的美景和一份充滿期待的好心情。
文字來源:oct.18th
圖片來源:建築八卦女
上圖:臺灣大學社科院圖書館
伊東豐雄的作品
就說少女Rose每天都坐在這圖書館裡
不好好學習簡直對不起自己啊
不過 在臺灣這幾個月
我也會一一走遍那些名建築
不怕辛苦想和少女Rose一起的
約起來吧
公眾號留言【臺灣約建築】
RoseFantasy
=== RF™出品 ===
| 小製作,大設計 |
歡迎投稿:roseseakliyare@sina.com
長按下圖二維碼
點「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
微信號:RoseFantasy
點擊 閱讀原文 看童話般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