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本期揭曉的是1-5名的舞蹈。
NO.5 Jawn Ha & 波子 & Eleven
《無間道》
期數:第10期(7月20日)
風格:Choreography,Breaking
視頻連結: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4MTQzNTk3Ng==.html
大魔王Jawn Ha來啦!!!
看過第一季的朋友肯定對他印象深刻,作為國際級舞團Kinjaz的成員,Jawn Ha的舞蹈功底無需多言,動作乾淨利落、力量恰到好處、音樂完美卡點。這次過來幫跳,與同為編舞師的eleven和breaking高手波子,用街舞演繹經典——《無間道》。
舞蹈構思來自eleven,Jawn Ha扮演黑幫老大,eleven和波子是他身邊的兩個小弟,這個想法很符合Jawn Ha的氣質,最後的劇情反轉也讓舞蹈更具觀賞性。
雖然只是幫跳,但無奈Jawn Ha的水平實在太高,吸引了觀眾的全部目光,反而讓參賽選手成為了配角。加之breaking出身的波子對Urban dance的掌握的確有限,出現了空拍落拍的情況,所以最終敗給對手也在情理之中,但因為Jawn Ha,我還是願意再看億遍。
NO.4 AC(雷曦) 100進49 solo
期數:第4期(6月8日)
風格:Waacking
視頻連結: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yMDA4Mzk4NA==.html?spm=a2hzp.8253869.0.0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yMDA4Mzk4NA==.html?spm=a2hzp.8253869.0.0
傳統的街舞分為四個舞種,但隨著街舞的不斷發展與融合,分類也逐漸細化,出現了一些新的舞種,包括House、Krump、Voguing等,而Waacking則是小眾舞種中相對大眾的。
Waacking起源於美國的gay bar,其源頭可以追溯至70年代的Disco,那時同性戀者還遠未被社會所接納,他們便用舞蹈與社會反抗。Waacking的主要特徵是手臂的快速轉動,因此中文翻譯為「甩手舞」。
現在學這個舞種的以女孩子居多,但是想把這個舞種練好,手臂力量與氣場是關鍵,所以真正的高手還是男dancer,以AC為例,強大的手臂肌肉才得以支撐起高速的旋轉,甚至快到出現殘影。
AC是近年Waacking界異軍突起的新星,也是今年《這街》中小眾舞種的代表。在2018年KOD比賽其他舞種全面潰敗的情況下,AC為中國隊拿下唯一一個冠軍,一舉成名。
右邊為AC,這身裝扮日後被稱為「戰袍」,奪冠battle時播放的那首BGM也被稱為「戰歌」,就是下面這首:
現在我一聽到這首歌,AC就會立刻出現在我的腦海,久久揮之不去……
因為節目限制,「戰袍」並未在《這街》中得以展示,但並不妨礙AC散發他咄咄逼人的強大氣場,只要他出場,絕對是整場最靚的仔!
NO.3 馬曉龍 100進49 solo
期數:第4期(6月8日)
風格:Choreography
好吧又是這一期……
馬曉龍是今年非常特別的一個urban舞者,風格偏現代,側重舞蹈的內容與寓意。視頻中的這段舞蹈,背景音樂只有一段旁白(P.S.這段旁白是他自己錄的哦),「馬師」用舞蹈表達了對父親的思念,這樣的表現方式在整個街舞界都是非常少見的。
於是表演完畢,在座的各位都震驚了。
千璽看了想流淚、小豬看了想挖牆腳(馬曉龍是韓庚戰隊的)
這一段絕對是馬曉龍本季的「高光時刻」,後面他與金小根環保題材的舞蹈,以及跨舞種之戰中酒駕題材的作品,都再次展現了他對於街舞更多可能性的思考與探索。是不是只有「炸」才叫街舞?街舞的邊界在哪裡?的確是這些專業舞者們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NO.2 羅志祥隊長大秀
期數:第8期(7月6日)
風格:Hip hop
本人技術太渣,試了N多種方式都無法下載視頻,只能用錄屏了,畫質不佳,還請諒解
四位隊長中,「小豬」羅志祥的舞齡最長,加上深諳娛樂圈特別是綜藝的「遊戲規則」,他特別知道觀眾想看什麼。這一次隊長大秀,他履行了之前「組建一支hip hop團隊」的承諾,向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hip hop盛宴。雖然這支舞以一票之差敗給韓庚戰隊,但在我心中,它依然是本季最佳的隊長大秀作品。
NO.1 Franklin《春風吹》
期數:第11期(7月27日)
風格:Choreography
畫質不佳,敬請諒解+1
噹噹噹噹!我心中的本季最佳就是「付老師」Franklin的《春風吹》啦!!!
Franklin中文名餘衍林,因為英文名第一個發音是「fu」,所以被網友們稱為「付老師」。1995年出生的付老師,19歲就已經是國際大賽的評委,也曾給包括易烊千璽、羅志祥在內的諸多明星編舞,可謂年少有為。
就像開場前易烊千璽說的,《春風吹》是一支很清涼、很舒服的作品,歌曲本身就是一首中板的R&B小品,一群身著正裝、手拿玫瑰的舞者隨音樂乾淨利落、整齊劃一地完成每一個動作,簡直大型求婚現場!付老師最後的ending pose更是撩你沒商量。
不就是要我的心嗎?拿去!
下面說說Choreography,它的中文譯名為「編舞」,大家更為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個名稱——Urban Dance。首先要糾正的一點誤區是:urban並不是一個舞種,而是各種舞種的融合,特點在於極富創意的編舞,以及精準的卡點(urban的音樂都有很多小碎拍),所有的編舞師在轉行Choreography前,一定是精通其他舞種的。比如大魔王Jawn Ha,以前是練hip hop和breaking的;我們的「付老師」Franklin,舞蹈中大量的isolation(身體分離)就是以前練popping的結果;馬曉龍我不是很清楚,但從他參賽的舞蹈風格來看,我猜測應該是小時候學古典或現代,長大之後才轉行街舞。其實說這些就是想告訴大家,如果真的想學好街舞,一定一定要從old school,也就是最傳統的四個舞種開始練起。
最後是自己的一點碎碎念,從2012年第一次接觸街舞,到現在也有7年的時間了(當然中間斷了很久),各種舞種也學了七七八八(breaking除外),真的非常享受跳舞的過程。看著近兩年綜藝帶動街舞從地下走到地上,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學街舞,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進街舞教室,我也是特別開心的。但「圖新鮮」的多,「認真學」的少,現在市面上的街舞教室安排大量的Jazz和urban dance課程,什麼流行教什麼,忽視基本功的教學,學員倒是學的很開心,但其實是非常「誤人子弟」的。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老師,因為街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僅限於一种放松和鍛鍊的方式,學員需要從成品舞中收穫學習的成就感,如果一節課只練基本功,大多數學員會覺得枯燥,然後就半途而廢了,既影響生意又影響口碑。所以街舞的推廣,在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就是街舞》第二季十佳舞蹈就推薦到這裡,最後還是衷心希望大家可以去看看這個節目,了解街舞的魅力。
Se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