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我們會時常充滿渴望與驚奇地仰望夜空,但很少有人擁有耐心與技巧為它拍攝精彩的照片。拍攝星軌、北極光這類天象需要專業技巧,為此我們特別請來了這一領域的專家、攝影講習班負責人OllieTaylor,為我們分享了多年來拍攝夜景天象的經驗。Ollie作為英國旅行與風光攝影師已經超過15年,但最近以夜景和天體攝影而著名。
他一年中有8個月都在路上,在不同的地點日夜等待合適的拍攝條件出現,拍出完美的夜空、北極光等。儘管北極光非常壯觀,但也不可預測。從相機參數設置到尋找拍攝點,在本期專題中將把Ollie的經驗與我們的頂級技法相結合,幫助你拍攝出屬於自己的最美夜空。
一、夜空拍攝必備品
在攝影包中準備正確的工具,會帶給你最大的成功機會。
那麼到底需要什麼攝影器材拍攝比較合適?
首先需要選擇高性能的大光圈廣角鏡頭。本篇文章的許多照片都是用14-24mmf/2.8與35mmf/1.4鏡頭拍攝的。如果預算有限,可以考慮第三方鏡頭廠商的產品,如圖麗與適馬。請記住,你會發現使用變焦鏡頭在構圖時具有比定焦鏡頭更強的靈活性。
雖然旅行中一般會選擇小巧緊湊的三腳架。但對於夜拍來說最好選擇高大穩固的型號,因為會將相機指向天空,甚至可能一直到頭頂上方。雲臺也同樣非常重要,確保雲臺的承重可以支持你選擇的相機和鏡頭。
使用遙控快門可以在避免觸碰相機的前提下拍攝照片。如果你想在一段時間內拍攝一系列照片,如堆棧星軌、延時攝影,或者設置超長曝光時間並需要離開相機,選擇高級的間隔定時快門是非常值得的。
有時候可以使用一片紅色增強濾鏡有助於過濾掉光線中的黃、橙部分,減少光害。不過也不是所有題材都需要使用濾鏡,在拍攝極光時最好摘掉鏡頭前 的全部濾鏡,甚至UV保護鏡。因為濾鏡會產生無法去除的幹涉條紋。
除了以上裝備,手電筒也是很重要的。不論是頭戴的還是手持的手電,都能在夜拍中實現多種用途。LED手電可以幫助你看清前路,還 能在黑暗中幫助你設置相機,而且還能輔助對焦。使用更大的彩色手電還能為場景中加入光繪效果。
二、相機應該怎麼設置?
一般來說,要拍攝極光或夜空,擁有一臺支持手動曝光模式(M擋)的相機是必不可少的。雖然單眼相機通常是此類題材的首選,但全畫幅無反相機同樣可以獲得非常出色的效果,像索尼等品牌的無反相機都擁有感光度極高的機型
雖然我們在下面並沒有提及,但電池和存儲卡在寒冷的溫度下往往會罷工或變慢,所以要將備用電池和卡存放在溫暖的大衣內袋裡。
選擇合適的ISO
在更高的ISO設置下,相機傳感器對光線更加敏感。為此,在夜景攝影的低光照條件下,通常採用高ISO來獲得足夠的曝光。現代相機可以讓你獲得比以往高得多的ISO,儘管超過一定程度之後就會出現不需要的噪點。在任何情況下、對於任何相機和鏡頭,都會有一個最佳ISO值。如果設得太高,在後期編輯時很難減少噪點;而如果設得太低,曝光量就會不足。編輯拍攝銀河通常使用ISO值為3200-6400。
設置準確的白平衡
北極光色彩斑斕,有的攝影師通過調整白平衡(以開爾文或K為單位)讓場景看起來更加瑰麗壯觀。右側是同場景下裸眼觀看的效果與不同白平衡預設的對比。多數相機都支持進入白平衡選項自定義白平衡數值,以開爾文或K值為單位。當然,色溫(與其他設置一樣)關係到個人喜好的問題,你自己喜歡就行。使用RAW格式拍攝可以在後期編輯時讓照片獲得更加完美的色彩。
大量夜景拍攝意味著把相機的自定義K值設置為可以適應大多數夜景條件。也就是說到了晚上只要將白平衡選項切換到K值模式就行了,相機會生成非常真實的類似肉眼看到的圖像,這樣就可以確認拍到的是什麼。通常在後期處理過程中需要對白平衡進行微調,使圖像更暖或更冷。
那麼如何在夜晚精確對焦?
拋棄自動對焦一開始可以使用手動對焦模式,並將鏡頭設置於無窮遠標記處自動對焦在夜間往往變得不可靠,因此需要手動將鏡頭設置為無窮遠。如果擔心在無意間轉動對焦環,可以用膠帶將其固定。在白天練習切換對焦模式並微調對焦環,這樣到了夜間也可以很自然直觀地進行手動對焦操作。
藉助實時取景先完成構圖,然後進入實時取景模式,放大查看並調整焦點,直到最亮的星星呈現為很小的光點。利用同樣方式回看已經拍攝的圖像。
嘗試堆棧對焦,如果畫面前景中有需要保持清晰銳利的元素,可以對前景完成曝光之後再拍攝天空,最後在Photoshop中打開圖片,將其合成在一起。
在哪兒可以拍攝美麗的銀河&極光?
1、去哪拍攝星空?
我們所處的地球觀測到銀河的機會比你想像中的更多,但是正確拍攝銀河需要付出一系列努力。
其實拍攝銀河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首先做好計劃至關重要。你需要做很多的調查研究,需要了解月相以及晨昏時刻,此外還必須了解銀河在一年當中特定時間的朝向,因為這可能對整體構圖產生不利影響。
白天對不熟悉的拍攝地點預先進行偵查,在沿海地區拍攝時注意潮汐變化。利用PhotoPills或Stellarium等App幫助規劃可能的拍攝位置。
任何一張成功的銀河照片,構圖都是最關鍵的。一般來說第一次拍銀河都容易把相機正對著上空拍攝,但是作為風光攝影師,我個人總是尋找地景,然後才開始考慮如何讓它與夜空相得益彰。
對我來說,背景中的銀河只是風光 攝影的延伸,因此需要一些引人注目的東西,或者能夠吸引觀眾目光的前景,而夜空作為悅耳的伴奏或是額外效果。
如何拍攝極光?
神奇的北極光是由太陽發出的太陽風形成的,但哪裡是尋找極光的最佳地點,如何提高觀測到極光的機率呢?
現在相機鏡頭和各種附件都已經準備到位,可能你在想世界上在何時、在哪裡能夠發現極光呢?從技術上來說,極光永不休止,然而要觀測到極光需要黑暗的天色,這就是為什麼極光的觀測季節從白天變短開始。
在高海拔地區,極光以閃爍的雲型實體或波浪狀、螺旋狀的單線,隨機出現在天空中任意方向,這並不少見。
無論如何,都值得呆在原地賭一把極光會出現,即便極光預報並不理想。如果行星際磁場發生逆轉,觀測到極光的可能性會更大。觀測北極光需要非常明確的位置,因此需要走相當遠的路。當你抵達選擇的目的地,可以在當地開車四處轉轉,預先偵查幾個可以停車的拍攝位置,等到夜幕降臨後再驅車返回那裡。
科普環節:什麼是極光?
北極光與南極光出現在地球的兩極。極光是由太陽大氣中的爆炸(如果聽起來過於誇張的話,確切地說是擾動)引起的,被稱為太陽耀斑。當這些太陽耀斑釋放出帶電粒子時,被稱為太陽風。當太陽風到達地球磁場時,釋放出光子。當你所在位置無法看清地平線時,耀斑看起來會像巨大的頭燈光束一般投射到天空中。
根據拍攝對象與照片風格的不同,後期處理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通常經過深思熟慮並花費了不少時間拍攝的照片,會花費我一定時間在星空堆棧軟體中進行後期編輯,然後進入Photoshop使用調整圖層和亮度蒙版進行處理。
(通常會在PS中進行基礎調整。最常調整的部分是提亮陰影,增加照片的對比度並調整白平衡以消除任何色差。)
(使用鏡頭校正消除畸變或暗角,接下來對照片進行銳化。在Lightroom中使用細節框進行銳化並調整降噪效果。在Photoshop中讓星星銳化還有一種方法,使用高反差保留濾鏡。)
不過我在培訓班中設計了一個更簡單的工作流程。包括在Lightroom中使用基本的滑塊稍稍增強圖像效果,需要時增加一點畫筆塗抹的工作,接著進行降噪和消除暗角的工作(雖然許多夜景更喜歡增加一些暗角)。
我在教學中總是告訴攝影師們,重新對前景對焦並採用低ISO長曝光的方式獲得更清晰的前景。通過這樣的方法,當用於天空的圖像經過降噪之後,在Photoshop中通過簡單的圖層蒙版就可以將兩張圖像手動合成在一起。這個技法可以幫助我們創造出細節豐富的高品質圖像。
照片堆棧
有許多專用程序可以幫助你合成多張夜空照片。免費軟體如DeepSky一步處理。一張最終的星空照片可能經Stacker(deepskystacker.free.fr/english)可以幫助你完成照片堆棧和進一步處理。一張最終的星空照片可能經常需要用到多個不同的軟體。
是不是很全面,基本上從前期準備到,後期調整都過了一邊,那麼大家都去拍星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