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骨灰盒不得青睞,骨灰首飾是否顛覆喪葬習俗?民俗學者這樣說

2021-01-12 北晚新視覺網

日前有新聞報導,八寶山殯儀館推出將親人骨灰壓製成首飾的服務,這一服務將在不久後正式啟用。記者從八寶山殯儀館了解到,這一服務的價格將是「數千元起」。

而記者也在北京幾家殯儀館走了一番發現,儘管各個殯儀館裡都有低價骨灰盒,但問津者寥寥。甚至有工作人員表示,「幾乎沒見過兒女給父母買最便宜骨灰盒的。」

骨灰加工品 圖片為電商賣家提供

在傳統觀念裡,死生都是「大事」。自從2010年3月北京民政部門推出百元骨灰盒至今已有9年,為何低價骨灰盒仍然得不到青睞?將骨灰做成首飾這種服務,是否顛覆了千百年來的喪葬習俗?對此民俗學者也有自己的一番看法。

百元以內骨灰盒 問者寥寥

東郊殯儀館的辦事大廳裡擺放著幾排玻璃柜子,裡面便是各種檔次的骨灰盒。記者注意到,這裡的骨灰盒價格包含從數十元到兩萬餘元的範圍。

其中最便宜的骨灰盒售價僅39元,其材質是「複合板」,除了正中央的照片框,棕黑色的骨灰盒四周幾乎沒有條紋裝飾。百元以下骨灰盒還有96、97元等品種,均為複合材質,相比39元的最低價,近百元的骨灰盒已帶有一些雕花裝飾。

東郊殯儀館內骨灰盒標價

而千元以下的骨灰盒則有著更多選擇,材質也從「複合板」變為「硬雜木」。價格再高則是有名有姓的木料,如「風車木」、「條紋烏木」等等。高價產品如「阿富汗玉」的骨灰盒價格是21736元,「禎楠」的骨灰盒16302元,「黑酸枝」的骨灰盒為15215元。其他幾家殯儀館的價格類似,如大興殯儀館最便宜的骨灰盒為98元,高價也有數千至萬元以上不等。

雖然各殯儀館都擺著低價骨灰盒產品,但所有的工作人員都表示,這些低價品「賣得並不好」。「這裡每天要火化送走大約40人,但購買、使用百元以內骨灰盒的,幾天也見不到一個。」東郊殯儀館工作人員說,「頂多也就是百分之一吧。」

八寶山殯儀館的工作人員說,目前選擇最多的骨灰盒,大都是千元以上的,高價品買者不多,百元低價品購買者更少。購買低價骨灰盒其實並不需要「低保」等任何特殊的手續。

大興殯儀館工作人員則坦言,「幾乎沒見過」兒女送親人的時候購買百元骨灰盒的,大都是一些孤寡老人被送走時,送葬的朋友或是社會工作者購買這種骨灰盒。銷量較大的同樣是千元以上至數千元的產品。即便是看上去比較困難的家庭,「幾百元還是拿得出來的。」

東郊殯儀館內骨灰盒標價

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會讓家屬購買低價骨灰盒,便是已經定製骨灰盒但因種種原因,暫時沒有拿到手。今年二月剛剛送走父親的李濤先生有朋友在外地經營木料和家具生意,辦喪事的時候,他直接找到朋友給父親做了一個老紅酸枝木的骨灰盒,「材料成本不到幾百塊錢,做好之後也不過2000元。」由於事發突然,他在拿到這個定製骨灰盒的之前,便是在殯儀館買了個百元骨灰盒。多家殯儀館工作人員也談到,這種情況亦佔據了購買低價骨灰盒者的一部分。

在東郊殯儀館旁的殯葬用品店鋪裡記者遇到一家辦後事的家屬,一番商議之後,購買了4000元的骨灰盒。家裡長子黃先生今年60歲,提起價格,他覺得還是有點兒高,「那木料我都沒聽說過,應該算不上什麼名貴木材。但看上去還挺素淨,而且人這一輩子只用這一次,就是它吧。」

電商網站上也有不少商鋪出售骨灰盒,提起選擇,一位店主介紹,目前市場上骨灰盒的價格仍然較高,如果不了解木材,人們也無法分辨所謂的材質,「很多木料其實都只能算是硬雜木,卻憑藉一個不常見的名稱,顯得挺稀有和高檔。真正的紅木如酸枝、花梨、紫檀等,物料成本並不高,但做成骨灰盒拿到市場上,往往就是幾千幾萬的高價了。」

骨灰做成首飾 前途未卜

不久之前剛有新聞報導,八寶山殯儀館即將推出服務,可將骨灰壓製成首飾。記者詢問工作人員,他們表示,這一服務目前還在籌備中,預計將在一兩個月之後正式推出。骨灰可被加工成珠子之類的物體,類似寶石質感,可鑲嵌在首飾上,時刻伴隨親人身邊。

其價格則是「幾千元起」。有工作人員說,加工時只需提取小部分骨灰使用,剩下的骨灰可按照家屬計劃照常下葬。

骨灰加工品 圖片為電商賣家提供

不過據東郊殯儀館工作人員說,東郊殯儀館幾年前就曾推出過這一服務。可惜當時效果並不好,這一服務堅持了一年多以後撤出。

這種服務究竟是否能被人們接受?記者詢問了一些市民。提到「骨灰陪伴」,小李姑娘首先提到了去年家裡送走了陪伴多年的一條寵物小狗,她在寵物火葬場將部分骨灰裝入了一個項鍊墜隨身攜帶。「我認為如果是親人的骨灰也可以這樣處理,我也可以接受這種形式。」但是,「還是要尊重習慣,如果老人認為骨灰分離不好,那當然要聽老人們的。」

更多年輕市民認為,這一做法從個人理念上確實可以接受。而多位老人表示,不希望自己的骨灰被保留,因為「沒必要,走了就走了,給家人留太多念想,是他們的累贅。」

在電商網站上,記者找到了一家經營「寵物骨灰加工鑽石」業務的店鋪,令人意外的是,店主介紹,其實店鋪的主營業務,就是為人類骨灰進行加工,只因為電商網站上不允許經營此類業務,才在店鋪名稱上寫成寵物骨灰加工的。其加工地點在廣州。

骨灰加工品 圖片為電商賣家提供

這位店主說,這一技術來自國外,很多國家的這一業務早已開展多年。「國內用得比較多的是上海,那裡有更多的人能接受這種做法。香港更多,因為香港面積不大,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這樣處理。而在國外,比如新加坡,我們的業務已經很不錯了。」

具體的做法分為兩種,若是製造鑽石,普通人骨灰大約為350克重,取200克或更多的骨灰,提取其中碳元素後,再經專門的機器壓制,成為人造鑽石。其重量最大可達到2克拉,收費為5500元。若是製造金石,可以製成餐盤大小類似玉璧的形態,或是製成珠子手串項鍊墜等,方便多位家人共同持有,價格則是3500元。製作過程有詳細的記錄表,也可在網站上查看製作進度。

國內偶爾會有顧客以快遞形式完成製作,「如果製成鑽石,我們建議全部骨灰都這樣處理,也就不必再找墓地。如果需要更多的鑽石分給家人,可以在火化前將死者的頭髮剪下一部分,和骨灰一併寄來。頭髮可以提取更多的碳元素用於鑽石的合成。」店主說。

民俗學者 重孝順輕喪葬 最為合適

但店主也說到,因這一做法在看重殯葬風俗的國內大部分地區難以推廣,故始終沒有大量被應用。「殯葬風俗不是輕易能改變的,所以我們也沒有在宣傳上投入力量。」

說到殯葬風俗的改變,東郊殯儀館工作人員提到,低價骨灰盒雖然賣得不多,但是辦理海撒骨灰的市民每天至少都會有一兩個。

「縱觀歷史歷朝歷代,興盛的時候厚葬多,衰敗的形式薄葬多。這也是人之常情。孟子說過,『惟送死以當大事』,這儒家思想對我們的影響巨大。」北京民俗學會會員韓碩說,「無論是選擇更低價的骨灰盒,還是以骨灰製作首飾,這些都和傳統理念有一些衝突。本來火葬也並非民俗,但咱們的現實情況是人口密度大,所以火葬已經深入人心,這是一次挺不易的轉變。」

過去辦一次喪事,棺材、搭棚、槓房都是挺大的花銷,就算紙人紙馬親朋好友贈送,這一趟下來對家庭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比如相聲裡說過,借高利貸給父母辦喪事,連親朋好友都誇孝順。好在很多鋪張的習俗也已經隨著新事新辦等理念改變。

至於骨灰盒的選擇,韓碩認為,很大程度上仍然難以擺脫傳統思想的影響。「一方面,『死人錢不能還價』,怕別人說『不孝』,所以家屬多花錢;另一方面,骨灰盒現在確實利潤較高,能打破這種理念,選擇合適、價格合理甚至能開口還價的人並不算多。」

而用骨灰製作飾品,「它和『入土為安』的傳統思想矛盾。以往我們清明節掃墓,陪逝者聊聊天說說話寄託哀思,已經形成習慣。即便思想在改變,把親人帶在身上的做法,大多數人恐怕沒有那麼開化,這還需要時間讓人們接受。」

無論是低價還高價、是否把故人留在身邊,「其實我們都明白,老人在世的時候子女孝順,這才是最重要的,它不僅是傳統,也是我們未來需要大力提倡的。」韓碩說。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碩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火化後真的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流程,告訴你答案
    ——《墨子》 墨子的這句話,講述的便是古代的一種喪葬制度:火葬。在當年極其重視死後哀榮時期,喪葬制度象徵著一個人生命的結尾,所以說無論是窮人家或者是富人家都非常注重死後的哀榮。 人生匆匆幾十年,生老病死在所難免,中國人都講究入土為安。
  • 遺體被火化後,沒裝進骨灰盒的骨灰都到哪兒去了?
    說起火化,很多人會感到質疑,那麼大的一個人,被火化以後,塞進了一個小盒子裡,是不是這骨灰只是裝了一小部分,其餘絕大多數的骨灰都被特殊處理了? 其實,這種流言蜚語,早在90年代的時候就流傳過,但是,流言止於智者,那麼,為什麼人火化後,骨灰那麼少?
  • 土家人的喪葬習俗——「頭七」!
    1、自古中國喪葬習俗有:出殯日起三天原墳的習俗,即: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上梁、擺供品、上香、踩院子、燒紙等程序。(骨灰盒在殯儀館存放的,只擺供品、上香、燒紙)。2、人死之日起,每七天燒一次紙,燒七次,過七殿,共七七、四十九天,此為燒七(也叫:做七)。目前往往將做七改變為四次,即:一七(被三天原墳所代替)、三七、五七、七七、(現在只燒單數,燒大七)。
  • 原平民間喪葬習俗(一)
    據考證,喪葬禮俗從周朝確立,到漢朝形成規模,代代相傳,已有三千多年歷史,原平喪俗文化,歷代縣誌也均有記載。我國地域廣闊,文化差異有別,風俗禮儀不同,俗話說「十裡不同俗,隔河規矩異」,一個地區有一個地區的傳統習俗,山區、平川不一樣,一村一莊有區別,因而喪葬禮俗又表現出多樣性。
  • 從雄安殯葬改革想到傳統喪葬習俗
    按照約定時間,我們來到墳地前,等待殯儀工作人員到來。黃昏時分,挖掘機、殯儀車過來後,先人們一個一個被從 「居室」請出來,運至韓西樓臨時火化點火化後又移居到紅西樓臨時骨灰堂。目前,雄安新區正處在歷史轉型時期,一切都將不斷改變。
  • 遺體火化後真的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流程,告訴你答案
    在古代,人們很重視每個人的葬禮,會根據不同地方的習俗選擇不同的葬禮方式。土葬、水葬和火葬是古代常見的喪葬儀式。由於經濟的發展,可用的土地越來越少,所以如今開始執行火葬。火葬可以減少保護環境也可以減少土地的利用,提高土地使用率。關於這些政策人們還有很多不懂得地方。遺體火化後,人們的骨灰真的裝不滿骨灰盒?工作人員揭露火化流程,告訴你答案。多年之後,人的身體化作了灰燼。
  • 骨灰裡有什麼?裡面的物質是否會變質?科學的解釋來了!
    土葬的習俗一直傳承到了今天,但我們會發現現代人對殯葬儀式的想法沒有那麼傳統了,不一定要追求入土為安,因此火葬也成為了現在主要的殯葬方式之一。那麼火葬之後形成的骨灰裡面,存在什麼東西呢?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火葬,這種儀式實際上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只不過古代的火葬設備和環境簡陋,死者的軀體火葬完後幾乎不剩下任何東西。
  • 常見的農村喪葬習俗
    喪葬」是指一種為死去的人舉辦的儀式,有關漢族農村喪葬習俗都是怎樣的呢?中國民間農村喪葬習俗都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常見的農村喪葬習俗常見的農村喪葬習俗漢族農村喪葬習俗1、漢族人亡後,首先立喪主(死者的長子或長孫,無孫則以次子)、喪婦(死者之妻,無者為喪主之妻)和司禮,置棺槨壽衣,棺槨用料以松柏為上,桐 木、杉木次之。
  • 阿根廷人喪葬費用知多少
    原標題:阿根廷人喪葬費用知多少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4月4日電(記者趙燕燕)生死事大,地球人概莫能外。一次體面的人生告別,一次莊重的葬禮,對死者是個交代,對生者是個慰藉,所以阿根廷人對葬禮比較重視。   棺木價格是阿根廷傳統喪葬服務的重頭。據米切爾科斯塔喪葬服務公司經理聖地牙哥·羅梅羅介紹,棺材因產地不同而價格不同,通常進口較本地生產的更貴,另外棺材的材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價格。例如,一具楊木棺材價格約為6000比索(約合4200元人民幣),而由橡木製成的棺材價格可達數萬比索。   近十年,隨著墓地和棺木價格的上漲,火化開始成為阿根廷喪葬的主流,約佔總數的70%。
  • 遺體火化後,130斤成年人卻裝不滿一個骨灰盒,是火葬場遺漏了嗎
    但殯儀館不允許親人觀看遺體火化,只會在結束後將骨灰裝在骨灰盒裡,給家屬帶回。但有人擔心骨灰是否能全部裝進去,打開盒子後卻發現骨灰盒不是滿的,甚至有些更少,只有一半。那麼大一個人,火化後真的只有這麼一點骨灰嗎?
  • 顧士雲|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演變散記之五
    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演變散記之五二千年後喪葬習俗的攀升與回歸二千年後的頭十年,崇明地區農村喪葬習俗在沒有引導、沒有節制的情況下,又經歷了新一輪的攀升,這種攀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喪事的周期有所延長
  • 遼寧下葬下錯墓坑,墓園只把墓碑挪回去,骨灰沒動
    立完墓碑家屬才發現不對勁,家屬跟墓園交涉,墓園卻做出荒唐舉動:將地面上的墓碑移到了正確的位置,而逝者的骨灰卻留在原地,上面還給擺了個新的無字碑! 家屬再找墓園,得到豪橫回覆:「就這樣了,愛找誰找誰去!」
  • 火化後的骨灰真的裝不滿骨灰盒?火化的詳盡過程告訴你答案
    骨灰的多少與死者的年齡、體格以及火化方式都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火化後的屍體僅僅留下部分人形骨架及些許骨灰,能留下的骨架都是最堅硬的部分。火化後留下的這些東西並沒有人們想像中的多,怎麼說也是經過上千度的高溫燃燒,剩下的東西能有多少。如果是小孩的話,火化後連骨頭都不存在了。
  • 結婚與喪葬的民間習俗禁忌
    結婚與喪葬的民間習俗禁忌,哪怕開車路過也要注意!
  • 江蘇省沛縣喪葬禮俗,這篇文章說透了
    正是這如此厚重的文化傳統,使得農村的喪葬儀式有著極為繁瑣複雜的程式和習俗,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整套的體系。自然,在社會生活發展變化的過程中,有不少程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其基本思想並沒有發生變化,甚至可以說,許多程式的變化只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更加考究,從而更充分地表達人們對於逝者的哀思之情。
  • 揭秘骨灰盒暴利內幕:19個骨灰盒進價7千賣10萬
    「那不行,區裡要來人檢查的,每個店必須擺這種便宜骨灰盒,但實際上,這種骨灰盒近兩年一共只賣出去3個,你去摸摸質地,跟別的對比一下。」李老闆說。  拿出這個布滿灰塵的骨灰盒在手中一掂量,很輕,所用木板很薄,跟三合板相似,而店裡一款「萬壽」的黑色木質骨灰盒,重量約是前者的4倍,雕刻也精緻得多。  「(客人)誰也不願這麼寒磣。」李老闆說。
  • 城市居民喪葬費用清單,超出這個數算多嗎
    喪葬費用過少,葬禮儀式過於簡單,有人會說你「大不敬」,甚至還會被扣上「不孝子」的罵名。喪葬費用過多,葬禮太過奢華,有人會說「生前不孝、死後胡鬧」、「做樣子給人看」。其實葬禮的簡單與奢華,充其量只是種形式而已,可偏偏有人喜歡被這種形式所左右。以下是城市某居民為家中老人花費的喪葬費用清單,在城市舉辦一場像樣的葬禮,花費超出這個數真的算多嗎?
  • 火葬場真能把人燒成骨灰嗎?很多人都被電視劇騙了
    那麼火葬場真能把人燒成骨灰嗎?很多人都被電視劇騙了,直到今天才弄清楚。可能有些人沒看過現場的火葬,但是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劇情裡的人物「去世」後大部分是送往火葬場,他們會先把要火化的人整理好儀容儀表,然後再把他放到火葬爐去燒,待屍骨燒盡後,工作人員會把骨灰裝在骨灰盒裡面。
  • 皇太極安葬之謎:為什麼要二次安葬,是屍體還是骨灰?
    最後一句中的「寶宮」詞很值得注意,它是有別於前段所說的「梓宮」一詞的。下面就從「梓宮」與「寶宮」二詞的意義剖析、比較,解續皇太極喪葬之謎。故盛殮帝王骨灰的葬具,也叫「寶宮」。所謂「寶宮」,其實就是一個骨灰罐,在帝王家則稱之為「寶宮」。由此可見,前段「恭奉寶宮安奉」句中的「寶宮」,指的就是皇太極焚化火葬的「骨灰盒」。凡此清代皇帝實行火化,均以「寶宮」安葬,這是一種隱喻手法。皇太后死後焚化一事,康熙時期文獻史籍《順治實錄》、《古今圖書集成》、《清三朝實錄釆要》、《大清三朝事略》多有記載。
  • 窮人土葬,富人「炫富葬」,買房放「骨灰」,小心「鬼」鄰居?
    ,可以放下30個骨灰盒,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這已經不是國內首例了。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中,人死後就是要入土才是對的,但是隨著商業化的帶動,很多人已經「死不起」了。過去二十年裡,中國不僅僅是房價漲得飛快,同樣漲得飛快的還有墓地的價格。那麼墓地的價格,究竟貴到什麼程度呢?根據此前的報導顯示,北京的墓地價格,平均每年上漲30%,尤其是那些高檔墓地,價格更貴。每平方米甚至超過40萬元以上。這和房價比起來可是高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