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文/克裡思影 圖/網絡截圖(侵聯刪)
提到新海誠,大家最熟悉他的作品就是《你的名字》了,這部電影在國內上映的時候,得到了很多好評,票房也是一路飄紅,可以說是那段時間的話題中心,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詼諧有趣的臺詞,都讓人意猶未盡。
繼《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再出作品《天氣之子》,這部動畫片的上映相對《你的名字》就少了很多關注度,並且在票房上,也有一定的差距,看過電影之後,也明白了為什麼《天氣之子》會不如《你的名字》,故事卻是沒有《你的名字》吸引人,更有網友彈幕調侃,影片名稱應該改成《天氣之女》。
故事還是發生在東京,一個未成年的男孩離家出走,逃到了東京,遇到東京大雨,險些丟了性命,好在被一個成年人救了下來。但是因為男孩未成年,又是離家出走,所以在沒有生活保障的情況下,急需一份工作,可是誰又會冒著風險僱傭未成年人呢。在漢堡店,男孩遇到了女孩。
男孩在東京的沒有認識人,只能求助於當初救他的那個成年人,他經營一家事務所,在這裡,男孩知道了「晴女」的事情,晴女的出現,一定會帶來晴天。機緣巧合下,他知道當初遇到的女孩是個百分之百的晴女,所以在幫助他人,也幫助自己的情況下,他們做起了「晴女」的買賣。
凡是期盼晴天的出現,就下單委託,連綿雨天的東京,總是在接受委託的情況下暫時放晴,剛開始幾個人抱著試試的態度,然後慢慢以此為賺Q的渠道,但是頻繁祈禱晴天的後果,是晴女的消失換來晴朗的天氣。
起初男孩並不知道,當女孩真的消失的時候,東京開始放晴的時候,他才相信晴女真的消失了;所有人都在慶幸天氣的好轉,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這樣的晴天,是一個女孩子的消失換來的,所以男孩要去找女孩回來,他要走上那個樓頂,女孩變成晴女的那個樓頂。
那像一個傳輸門一樣,男孩在天空上找到了晴女,帶著晴女回到了東京,但是晴女回來的那一刻,天空再次下起雨來,這一下,就是整整三年,東京被很多建築都被雨水淹沒,一位奶奶說東京很久以前,就是一片海洋,而現在,只不過是回到了最初的模樣。
故事圍繞女孩祈求天氣晴朗展開,而天氣的變化,也都是受女孩的影響,所以在影片中,女孩才是那個關鍵人物,網友提出應該叫《天氣之女》才對,小編一度覺得網友說的在理,就連故事裡的成年人也感慨,如果讓一個人的消失,換來晴朗的天氣,應該都會贊成的吧;而這個消失的人畢竟是個女孩。
但是說出這樣話的人,大概就是消失的這個人和他沒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才能說得這麼輕鬆;男孩拼命要找回女孩,這才是女孩不該消失的真正原因,因為,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不在乎一個人的時候,她也有存在的必要,男孩找回了消失的女孩,這也體現了男孩子的重要性。
所以小編覺得取名《天氣之子》,應該也包含了男主的一部分,更何況「子」這個字,也可以指女孩不是嗎?不過無論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都不能忽略畫面的美感,這部電影的很多鏡頭,都是桌面級別的好看。
大家對這部電影的名字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