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友賦誼——青年辭賦家八人作品選展

2021-03-03 中夏文史

【黃  凱】字逸仲,又字逸旋,號江湖浪子。1991年生江西樟樹人。本科學歷。系北宋黃庭堅第三十四代孫。自幼秉承乃祖黃庭堅暨江西詩派家訓,多年來研究創作詩、詞、曲、賦、聯等作品。首屆「優秀青年辭賦作家獎」得主。系中國辭賦家協會會員、江西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青年辭賦學會常務理事,現任清江青年詩詞家協會主席。著有《逸仲集》。

江湖堎賦

吾黃,其先黃帝,伯益之後,陸終苗裔。受封於黃,春秋時為楚所並,而後子孫遂以國為氏,黃之受姓自此始也。至戰國,有諱歇者,為楚名臣,號春申君,其後傳衍日繁,支派蔓延,遍於天下。漢之黃香,唐之黃峭,宋之黃庭堅等,皆黃氏之英傑俊彥,不可勝計,而黃氏遂為天下巨族焉!

考湖堎黃氏,肇始江夏,源系雙井,派出填山,瀟江望族。始遷祖諱勝,庭堅九世孫,自宋端平間避居江口;二傳至昭淑公,徙填山;昭淑公三傳至尚賓公,庭堅十四世孫,徙居於此,吾湖堎開基祖也。民國末改稱江湖堎。自黃氏為姓,傳承迄今,已歷千年,世系源流,至此明矣!

如今江湖堎,靚雅亦美觀。踞市區之東北,一橋之隔;瀕贛江之東向,傍水平原。謀安居環境,水淨樹青;沐鄉俗淳樸,鄰裡互勉。村容村貌,處處皆顯美色;鄉音鄉情,濃濃均入心間。

人文之風,民俗殷饒。古井滄桑,見證村莊變遷;宗祠屹立,昭記世代英豪。廣場舞韻,健身體操。端午佳節,龍舟競渡爭鰲頭;中秋望月,家人團圓共良宵。念祖先而敬畏,頌生活以逍遙。喜看今日宗親,攜濟世匡時之韜略,志比天高。

發展之快,玉宇瓊樓。產量提高,科技助力綠色轉型;農業特色,環保牽引生態豐收。漁業興起,蓬勃生機;服務提速,正勁勢頭。探致富之路兮,各顯神通;創發展之契兮,互有千秋。

生活之美,其樂融融。蒼穹浩渺,日出噴薄;夜天如洗,雲岫晴空。扁舟搖曳,碧水淡淡以生煙;晨光熹微,雲霞點點之微紅。千樹環繞,村莊之肺;一水護田,碩果之豐。俯看湖水之深淺,疏影橫斜;近觀百花之清逸,暗香浮動。村莊之景,豈是妙辭佳句所能描繪哉?

嗟乎!秀美村莊,地利人祥;和諧鄉梓,惠煦舒暢。宗親齊心,同奔小康;互幫互助,團結體諒。乘改革之清風,繪圓夢之華章。黃氏後裔,不負眾望;敢於高飛,振翼翱翔。昊天罔極,縱百世承歡而難報;遂作斯誌,惟贊吾故鄉以頌揚。

詩云:駿馬登程往異邦,任隨別處立綱常。爾居外境猶吾境,身住他鄉即故鄉。曉夜莫忘親命語,晨昏當念祖宗香。惟願皇天多保佑,三七男兒總吉昌。

相關焦點

  • 北京1111 - 東京TDC2016-2017作品選展北京站
    東京TDC2016-2017作品選展北京站Tokyo TDC Selected Artworks 2016
  • 【選展】作者與作品(五)
    作者與作品選展(五)(排名不分先後)37、江蘇 邵泉   邵泉,教師,筆名泗州樂人,愛好音樂與文學,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擅長作曲、聲樂、合唱指揮等。【作品選連結】【組詩】文//譚家猛41、河南 趙金利          趙金利,女,河南獲嘉縣人
  • 看展 不朽的傳承 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
    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陳晨晨 |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20屆書法篆刻專業研究生個人畢業作品選展
    展覽:周慧珺杯·上海市中青年冊頁書法大賽作品展書學之路·中國高等書法教育教學成果展「孫詒讓獎」溫州書法篆刻大賽溫州女書家優秀作品展彤管風雅·女生書法篆刻展永和風流·晉磚題跋展科研與活動:為《甌風》雜誌刊刻「甌風」。
  • 「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
    張昱/攝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並舉辦新聞發布會。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63件作品中精選118件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傲嘯客|步李尋歡原韻兼與詩友唱和並序
    傲嘯客 || 步李尋歡原韻兼與詩友唱和並序序 :峽江豪客李濤帥哥人稱探花郎小李飛刀李尋歡,青年時為政壇才子、金融高管,與老傲同城共事多年,後下海自營,乃詩界名流、國學推手。關瘋 * 再用原韻步詩友顏苾女史臥久懶烹龍井茶,壁間飾紙看成霞。十公斤酒帶香夢,七八個周裝苦瓜。門禁未開丁點縫,人瘋恍見滿窗花。明朝不得解封令,便把錦衾搓作麻。
  • 《藝展中國》餘盛君油畫作品展
    餘盛君,新疆喀什人,畢業於新疆師範大學,藝術碩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主要參展:2017年 「色彩中華」2017·中國百家金陵油畫展 收藏作品 江蘇美術館 南京2017年 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青年畫家扶植計劃暨繪畫新銳展中國油畫院美術館 北京2017年 「學派與傳承——中國寫意油畫學派首屆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鳳凰獎』作品選展」
  • 小樓人:向海內外詩友拜年了!!!
    小樓人給所有詩友提前拜年了!!
  • 和韻醇香味,平仄手足情——「銀髮書香」詩友作品第六十七輯
    和韻醇香味,平仄手足情——「銀髮書香」詩友作品第六十七輯(二十一首)[
  • 詩詞/七絕.與詩友唱和有感
    詩詞/七絕.與詩友唱和有感作者/肖連成(筆名,笑雨)新詩擬罷約友吟,不論貧窮論素心。這首詩作的大意是:起句「新詩擬罷欲高吟,」擬罷新詩邀約幾個詩友高聲誦吟;承句「不論貧窮論素心。」詩友們之間不論貧窮富貴,只論純潔的心靈。
  • 戰國辭賦家、美男子、宜城人——宋玉之墓、宅、墓園
    宋玉(約前298——約前222),又名子淵,戰國時期鄢(今湖北宜城)人。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其賦16篇,今多亡佚。宋玉是屈原詩歌藝術的直接繼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繪趨於細膩工致,抒情與寫景結合得自然貼切,在楚辭與漢賦之間,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後人多以「屈宋」相稱。
  • 文社詩友作品選輯之四‖文社社刊總第324期
    文社詩友作品輯選之四雜興【推薦作品】耽吟從未覺蹉跎,創作何妨艱苦過。詩境如棋應遠慮,閒情似墨要常磨。筆開楚嶽千峰意,心馭湘江萬頃波。八句無端侵案牘,唱來料必勝鶯歌。雨後平湖彩霽白雲風剪裁,破泥新筍點莓苔。
  • 犀利點評,立足實戰,做好三點寫出絕妙律詩,王和尚點評詩友作品
    △王和尚點評詩友作業3.道路阻且長·思母 文/溫皓然人去言猶在,萱花空自青。△王和尚點評詩友作業4.道路阻且長 文/清風明月人生走復停,天際草青青。水邊人豔豔,堤上柳青青。執手而分手,長亭更短亭。寒蟬悽切處,空唱雨霖鈴。王和尚點評:首句寫景,生動。寫離別,似乎不宜用「豔豔」。「柳青青」符合情境。三聯對仗,見思力。「空唱雨霖鈴」,用句拘泥。
  • 【中國詩友社刊】‍第十八期:穿過淚蒙蒙雙眼,我看見王冠
    直至青年中年老年崩裂之聲遊走骨縫弓身,彎了又彎一位滿頭披雪的人忽略自己的佝僂,忽略立於牆角等待攙扶的那根竹杖推著輪椅上半百的兒子搖晃整條土路,和骨節嶙峋的日子那是,彎弓的另一種造型2019.12.30中國詩歌網認證會員,微信群《中國詩友群》群主,《中國詩友詩刊》詩社社長。作品散見於<中國詩歌網>,微信公眾號<文鳴四海><都市頭條><糖水><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代表作品有《靜夜思》《甦醒》《發現》《懷念青春》《三月,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是什麼?詩是人間的四月天》。
  • 鳥語說冬去,輕風送菜花:詩友社區作品第126輯
    2021.2.16-2.24詩友社區部分作品15首。
  • 「以美扶智」550多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齊白石《農耕圖》亮相
    「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今天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作品550餘件(套),表現了脫貧致富、生產建設、教育醫療、扶貧救災、抗疫與復工等主題,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覽選展了部分來自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作品,還囊括了特邀的一批表現脫貧攻堅、抗疫與復工題材的繪畫、雕塑、書法、篆刻、攝影的最新創作作品,力圖多角度呈現脫貧攻堅歷史進程。此次展覽作品精彩紛呈。齊白石的中國畫《農耕圖》筆墨簡括,意趣豐饒,畫中憨態可掬的水牛,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埋首扶犁的老農,將齊白石的故園情思和赤子情懷娓娓道來。
  • 倉央嘉措傳奇詩友會 《蟬》同題詩文精選專刊
    系炎黃文化研究會會員,深圳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深圳詩詞學會,江西詩詞學會,上海詩詞學會會員、著有《鶴齋鈍吟》,小說《虹蝕》,《餘一啟示錄》、《餘一小語》,書法繪畫作品,被許多收藏機構及個人收藏,有部分作品被國外藝術學院及收藏機構珍藏,英、法、匈牙利,日本、韓國、美、德國等海外人士收購收藏!
  • 太行詩苑/作品交流 • 邢臺詩友專刊
    作品交流 • 邢臺詩友專刊 杜福貞【正宮·醉太平】探梅  曲溪橫橋,冰溶雪消。攜朋乘興步逍遙,探梅西嶺腰。  泛紅含蕾猶羞臊,芳魂正待林郎到。人沉醉,畫境似何方?聞瀑知春臺上綠,賞梅花雨巷中香。竹裡館徜徉。  情豪邁,梅嶺立高閣。東望長橋連島嶼,俯瞰雲影臥清波。迴響大風歌。回眸處,緣意引江南。拾翠凝香流古韻,噴泉遇曲綻新顏。青者勝於藍。齊榮景題贈國金藥業集團總經理痴心藥業數十年,志在扶傷效古賢。採盡太行增壽草,製成精品益生丹。
  • 沉痛悼念詩友孫兆國同志
    2020年11月2日上午8時10分,年僅59歲的車橋詩人孫兆國同志,因患頑疾,醫治無效,不幸病逝,詩社為又失一位詩友而悲咽!悼孫兆國詩友(七絕)潘東濤千年澗水不聞枯,君逝波旋泣喑嗚。友誼更勝冥路長,怎為生死可離驅。悼孫兆國詩友(七絕)劉愛平冥路無情畫角哀,堪聞詩友望鄉臺。悽風催下千行淚,沽酒拔釵弔古槐。
  • 大慶杏壇詩社詩友送廣會回鄉同題作品專輯
    這就是杏壇,一個詩友的家園。在這個以老年人為主的特殊群體裡,人們讚美著夕陽的瑰麗,沐浴著金秋的豐盈,很少聽到「只是近黃昏」的愁悵。這裡也不乏年輕人,他們是這個集體最活躍的細胞,他們帶給人們的是歡笑與希望。無論年長的、還是年少的,早已沒有了代溝,因為大家都擁有同樣的追求、同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