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

2020-12-28 文旅中國

新聞發布會現場。張昱/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張昱/攝

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並舉辦新聞發布會。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63件作品中精選118件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本次展覽既是中國美術館近年來國際美術收藏、中法文化交流重要成果的集中展示,又是典藏活化系列展的重要項目之一,展覽全面展示了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植根於法蘭西豐饒藝術沃土之上的創新與拓展,凸顯了藝術家個性化的語言和風格特色。

火的女兒 阿爾諾·多德裡夫(布面油彩油畫)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美術館多次舉辦法國美術作品展,反響熱烈。如19世紀法國農村風景畫展、羅丹雕塑展、法國印象派繪畫展。2016年,「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邀請展」「不朽的傳承——法蘭西藝術院雕塑院士作品展」,使中國觀眾進一步了解底蘊深厚、一脈相承的法蘭西藝術。

不久前,法蘭西藝術院痛失兩位傑出的藝術家——讓·卡爾多與布魯諾·巴貝。中國美術館藏有讓·卡爾多11件雕塑作品、布魯諾·巴貝101件攝影作品。這兩位院士對中國有著共同的熱愛,對中國人民懷有深厚的感情,他們的離去,為本次展覽增添了一重懷思的意味。中國美術館8號展廳展出讓·卡爾多和布魯諾·巴貝作品,以紀念中法文化橋梁的建造者。

看展覽的觀眾。張昱/攝

法蘭西藝術院是法國最高藝術研究殿堂,此次展覽,特別加入了吳冠中、吳為山兩位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的作品,使觀眾感受到中西文化交流的對話與共鳴。

近年來,中國美術館致力於促進中法兩國的學術與藝術交流。2019年3月,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際,中國美術館以「意在巴黎」為題,「紀念留法勤工儉學100周年」為線索,在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展出館藏徐悲鴻、林風眠、龐薰琹、顏文樑、劉海粟、劉開渠等近20位與法國有密切關聯的藝術家36件繪畫和雕塑作品,並舉辦中法藝術學術研討會,反響熱烈。2019年5月4日,吳為山創作的大型雕塑《百年豐碑》永久矗立於蒙達爾紀火車站前的鄧小平廣場,該作品塑造了周恩來、鄧小平等一批100年前便立志「改造中國與世界」而赴法國勤工儉學追求真理的中國熱血青年的群像,印證了文明互鑑所取得的歷史性成果,更建立了一座中法友誼的豐碑。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吳為山表示,人文與藝術的交流在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人民與人民之間十分重要。他認為,文化傳播有三個「一」: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一張臉,是指民族、國家的文化特徵。一顆心,是彼此坦誠、真摯、溫厚之心。一個魂,是共同珍愛、維護世界和平之魂。

責編:杜英傑

相關焦點

  • 看展 不朽的傳承 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
    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中國美術館舉行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陽光下的牛...
    2020年11月25日,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雕塑作品《陽光下的牛》向中國美術館捐贈揭幕儀式在中國美術館雕塑園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頒發捐贈證書讓·卡爾多(1930—2020),國際著名雕塑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讓·卡爾多長期在裡昂和巴黎高等美術學院任教,1983年當選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並於1992、1997年兩度當選法蘭西藝術院輪值主席。
  • 【國畫周刊】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回長安」(多圖)
    回溯陝西美術輝煌歷史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回長安」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下,由中國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聯合主辦,彰顯長安精神,回溯陝西美術輝煌歷史的年度大展「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12月25日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啟幕。
  • 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為進一步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以美啟迪智慧、以美扶持地方文化發展,2020年8月11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 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作品550餘件(套),表現了脫貧致富,生產建設,教育醫療,扶貧救災,抗疫與復工等主題,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覽選展了部分來自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作品。
  • 「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年度壓軸大展即將啟幕
    河山千萬裡 回首望長安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開幕時間:2020年12月25日15:00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中國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主辦的「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將於2020年12月25日15:00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隆重開幕。
  • 「以美扶智」550多件作品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齊白石《農耕圖》亮相
    「以美扶智——中國美術館脫貧攻堅美術作品展」今天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覽共展出作品550餘件(套),表現了脫貧致富、生產建設、教育醫療、扶貧救災、抗疫與復工等主題,其中大部分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展覽選展了部分來自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作品,還囊括了特邀的一批表現脫貧攻堅、抗疫與復工題材的繪畫、雕塑、書法、篆刻、攝影的最新創作作品,力圖多角度呈現脫貧攻堅歷史進程。此次展覽作品精彩紛呈。齊白石的中國畫《農耕圖》筆墨簡括,意趣豐饒,畫中憨態可掬的水牛,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埋首扶犁的老農,將齊白石的故園情思和赤子情懷娓娓道來。
  • 陳晨晨 | 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20屆書法篆刻專業研究生個人畢業作品選展
    當天下午,上海市書法臨摹作品展暨全國書法名家臨摹作品邀請展開幕式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其作品涵蓋中國書法歷史長河中之各個時期,從篆籀、金文、秦漢碑文延續至魏晉風度二王脈絡,再至唐、宋、元、明、清、近現代諸家。與此同時,將舉辦六場經典同臨活動,內容甚是豐富,期待其之到來。
  • ...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將最大最好作品放在上海,真跡與紀錄片同時...
    朱德群是抒情抽象畫派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將中國傳統繪畫與西方抽象藝術相結合,備受讚譽。1997年,朱德群當選為法蘭西學院藝術院終身院士,成為首獲殊榮的法籍華裔藝術家。在朱德群百歲誕辰之際,朱德群基金會拍攝紀錄片《朱德群》,描繪藝術家生平和他豐富且傑出的作品。《朱德群》由克裡斯託夫?
  • 巴黎用英文發布了申奧口號,然後被神一樣的法蘭西院士罵慘了
    在發起並推動法蘭西學院成立後,他為學院專門刻了一個印章,上面寫著「致不朽」。於是從此以後入選的院士就都成了「不朽者」。刻有法語「致不朽」的印章而之所以當「Made for Sharing」成為巴黎申奧的口號後,法蘭西學院的院士們會勃然大怒群起而攻之,其原因之一就是:作為法蘭西院士,他們有一個重要的責任,就是要編纂一部把
  • 華裔,40歲本科畢業,7旬成為法蘭西學院院士,法國人愛他,更甚於馬克龍
    繼孟德斯鳩、雨果、小仲馬等傑出人士後,程抱一於2002年以極高得票率當選法蘭西學術院院士,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裔。參加投票的28位院士中,21人投了他的票,而第二名僅獲4票。如此高的得票率,實在歷史罕見。
  • 《藝展中國》餘盛君油畫作品展
    餘盛君,新疆喀什人,畢業於新疆師範大學,藝術碩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主要參展:2017年 「色彩中華」2017·中國百家金陵油畫展 收藏作品 江蘇美術館 南京2017年 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青年畫家扶植計劃暨繪畫新銳展中國油畫院美術館 北京2017年 「學派與傳承——中國寫意油畫學派首屆全國優秀青年藝術家『鳳凰獎』作品選展」
  • 醫者身影,中國美術館館藏中的醫者作品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 廣大醫務工作者 不懼危險、無私奉獻 奮戰在抗疫第一線 贏得全社會的敬仰和尊重 最近 中國美術館將館藏的一批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常州女書畫家作品展吳青霞藝術院展出,展覽持續至1月7日
    提到常州女性書畫,不得不提吳青霞和吳青霞藝術院。紀念吳青霞誕辰110周年系列展正在吳青霞藝術院展出,展覽將持續至1月7日。在漫長的中國繪畫史中,清代惲南田所創「常州畫派」影響深遠。而「常州畫派」除了沒骨畫法,還有一大貢獻便是許多女性畫家從中脫穎而出。如今,新時代常州畫派依舊傳承延續,而提到常州女性書畫,便不得不提吳青霞及吳青霞藝術院。
  • 【選展】作者與作品(五)
    作者與作品選展(五)(排名不分先後)37、江蘇 邵泉   邵泉,教師,筆名泗州樂人,愛好音樂與文學,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擅長作曲、聲樂、合唱指揮等。1988年開始習詩,1991年開始發表作品,詩歌曾入選國家出版社出版的詩集;出版詩合集《閃爍的群星》、《我在夢的風景裡》、《溫暖的記憶》、詩集《大地上的苦菜花》、《我在一根秫秸中間生活》五部。宿遷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員、中外散文詩學會會員、《家鄉》籤約作家。
  • 「入藏」校友徐堅先生作品入藏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暮色》, 徐堅,紙本水彩, 1996年, 38×53cm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靜靜的山澗》,徐堅,布面油畫,2008年,46×65cm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有人說,徐堅的畫像一首首抒情詩《草原風雲》,徐堅,布面油畫,2006年,59×65cm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藏《遠方》,徐堅,紙本水彩,1956年,22.5×31.5cm 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徐堅為人剛正,雖不善言辭交際,然心地明慧,秉賦甚高,加上師表風範
  • 崇高的信仰——中國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美術作品展(之...
    229件展覽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水粉、宣傳畫、年畫等美術種類,以中國美術館館藏作品為主。此次策展源於中國美術館5年來的學術積累:2015年,由中國美術館主辦「人民的形象——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201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辦、中國美術館承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 周年美術作品展覽」;2019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中國美術館承辦「偉大曆程 壯麗畫卷——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美術作品展」;2020
  • 用美術講述「黃河故事」: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開幕式領導嘉賓合影2020年12月2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河南省書畫院協辦的「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 英國國寶級時尚館藏首次來到中國
    東西方時尚的跨洋對話:400件中英國寶級館藏《源於自然的時尚》是設計互聯在紡織服裝領域主辦的首次大型展覽,集中展示兩家世界一流博物館的國寶級館藏,以此呈現東西方對衣裝的理解與對話同樣,中國絲綢博物館對紡織考古文化的研究成果蜚聲國際,設計互聯特邀紡織專家、中國絲綢博物館女紅傳習館特邀顧問張西美策劃全新展中展《衣從萬物:中國今昔時尚》,展現了燦爛奪目的中國紡織服飾歷史,以及當代設計師對傳統的創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