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周刊】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回長安」(多圖)

2020-12-27 澎湃新聞

展出作品藝術家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開派拓新

石魯 趙望雲 何海霞 方濟眾 康師堯 李梓盛 黃胄 劉文西 高民生

陳忠志 張義潛 羅銘 蔡鶴汀 蔡鶴洲 鄭乃珖 徐庶之 陳光健

蔡亮 餘鍾志 張自薿 武德祖 諶北新 武永年 靳之林 周正 修軍

劉蒙天 劉曠 李習勤 張建文 邸傑 馬改戶 梁文亮

傳承創變

楊力舟 王迎春 郭全忠 王有政 張振學 崔振寬 趙振川 羅平安 李世南

謝振甌 江文湛 王金嶺 王炎林 王西京 鄒宗緒 趙益超 張明堂

苗重安 安正中 韓國臻 邢繼有 尚德周 閻文喜 張雪茵 楊健健 陳延 邢永川

多元融匯

邢慶仁 餘鄉 楊光利 郭線廬 陳紹華 劉三健 楊曉陽 張立柱 晁海

劉永傑 何軍 馬建飛 成文正 張小琴 陳雲崗 楊鋒 延佳黎

馬輝 代大權 石村 張琨

81位藝術家 87件作品 回溯陝西美術輝煌歷史

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回長安」

在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下,由中國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聯合主辦,彰顯長安精神,回溯陝西美術輝煌歷史的年度大展「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12月25日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啟幕。這一展覽精選出的作品都是陝西美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經典名作。由中國美術館啟程,從北京至西安,跨越山海千裡,回鄉省親。這也是中國美術館歷史上首開先河,一次性讓這麼多優秀的館藏作品走出北京,回到畫作故鄉。

參加開幕式的領導、嘉賓合影

在「回長安」大型畫展前,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辦了「在長安」大型畫展。未來,還將舉行「出長安」大型畫展。可以說「在長安」「回長安」「出長安」「三部曲」是新時代陝西美術揚帆起航的號角,是陝西美術新徵程的起點,更是陝西畫壇再出發,勇攀高峰,再創輝煌的誓言。

「回長安」展覽將展至2021年3月14日。

「回長安」是對經典的懷想與致敬

石魯《東方欲曉》,趙望雲《延安歸來》,黃胄《洪荒風雪》,楊力舟、王迎春《太行鐵壁》,郭線廬《信息:開發人類智力的契機》,邢慶仁《玫瑰色回憶》等87件「長安畫派」代表人物的經典畫作首次集結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是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經過一年多精心籌備,從中國美術館館藏眾多藝術品中,甄選出陝西藝術家作品及曾在陝西生活工作過的各時期藝術家作品,包括「長安畫派」大師在內的81人的87件作品。作品種類豐富,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宣傳畫等多個藝術種類。

長安畫派的偉大在於將生活藝術化。傳統對它不只是一套架子,它不想走程式化的老路,它要在生活中尋找實戰經驗。「回長安」展出的87件作品,彰顯陝西美術實力的同時,也是中國美術的扛鼎之作,這些創作在不同時期的美術作品,各具風貌,也折射著中國美術史的發展歷程。

展覽現場著名畫家郭全忠接受文化藝術報記者採訪

參展的81位畫家中,已有32位畫家逝去,「回長安」大型畫展也是向這些畫家的致敬與緬懷。

2021年,正值長安畫派進京展60周年。回長安,是揮之不去的藝術情結,是對經典的懷想與致敬。如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所言:「回長安,是長久以來揮之不去的情結。新中國美術史上,眾多的畫家和畫派裡,長安畫派無疑是最具誘惑和挑戰的,它雖經歷曲折甚至略帶傷感,好在還有回憶記錄史冊。時間過去了六十年,他們依然照耀著長安的天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傳統是什麼,傳什麼,統什麼,傳以人傳,統以事合。時代在變化,人事亦在變化中變化。生活不是藝術,但藝術不能沒有生活。

「回長安」意在梳理陝西美術發展脈絡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任宗哲在「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開幕式致辭中說:「這次展覽的舉辦是我們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文化強省建設要求的生動體現。陝西是文化大省,長安畫派名揚華夏,以石魯、趙望雲等前輩為代表的陝西美術人,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傳統,以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全新的表現手法,創作出了一大批影響深遠的高峰大作,開拓出陝西美術乃至中國美術的嶄新局面。一代代陝西美術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繼承傳統、開拓創新、謳歌時代,出精品、出精英、出精神,為陝西的文藝繁榮發展和文化強省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開幕當天觀眾如潮

他指出:「在長安、回長安、出長安,是我們醞釀策劃的三部曲,也是新時代陝西美術揚帆啟航的號角,是新徵程陝西美術發展進步的起點。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呼喚藝術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希望陝西廣大美術工作者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扛起振興陝西美術的光榮使命,不斷開新局、出新作,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出更多的貢獻,為建設文化強省,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在致辭中表示:「這次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共同策劃『回長安』主題展,也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化的具體舉措。我們可以從這些藏品中看出陝西藝術家,特別是有一些在陝西工作過的藝術家們共同的經典創作,代表著從新中國以來,中國美術界的經典面貌,反映了時代精神和地域狀況。此次,兩館聯袂為三秦父老奉獻一個新年大展,是美術館人對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的具體實踐,也是為了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開篇之作。」

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館長邢慶仁認為,回長安,是省親之路,也是對理想的回望。陝西美術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過兩次高峰,一次是長安畫派,一次是陝西美術創作組,就革命歷史題材創作而言在全國無疑是最棒的,這是有作品為證。即便在改革開放後,陝西的油畫在全國也是一流的。今天重讀這些作品依然能感受到精神和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夠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這就是優秀作品。」

回長安,意在梳理陝西美術發展的脈絡,是在發現陝西藝術上的更多亮光,如何把前輩藝術家的接力棒傳好,這是我們要幹的事情。

「今天展出的80餘幅作品,81位作者中32位已經故去,這些故去的藝術家為陝西文化事業做出的貢獻將永載史冊。」陝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郭線廬表示,他們作品中弘揚傳承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他們把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發展的精髓和新時代文化發展的風貌體現在自己的筆墨中。希望通過今天的展覽,我們大家共同回顧過去並展望未來,讓我們鼓足幹勁為未來藝術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希望未來大長安再創輝煌。

陝西省美協名譽主席、著名畫家趙振川說道:

「我看這個展覽像看歷史一樣,我覺得回長安喜慶是一方面,回望歷史也有沉重的一面。我作為一個畫家的後人,又是一個畫家,我覺得陝西有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就是文化自信。我們的老前輩在戰亂的時代、在抗日的時代、在解放戰爭的時代從來沒有忘記對文化的自信,越是那個時候他們越有文化自信。我們的老前輩留給陝西美術界一個很重要的遺產,就是文化自信。所以,我們這些畫家就應該為文化這棵樹越長越大多做貢獻。」

文化藝術報全媒體記者 陳慧嬌 付昭華

展出國畫作品欣賞(部分)

(排名不分先後)

石魯 《古長城外》

紙本設色 89cm x 129cm 1954年 中國美術館藏

趙望雲 《延安歸來》紙本水墨 116.5cm × 67.5cm 1963年

中國美術館藏

何海霞 《黃河禹門口》

紙本設色 152.4cm x 71cm 1959年 中國美術館藏

方濟眾 《三邊塞上風光》

紙本設色 197cm x 68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劉文西《 祖孫四代》

紙本設色 119cm x 96.6cm 1962年 中國美術館藏

崔振寬 《黃河讚歌》

紙本設色 180cm x 96cm 1981年 中國美術館藏

晁海 《夢回故裡之九》 紙本水墨 185cm×146cm 1995年

中國美術館藏

郭全忠《萬語千言》

紙本設色 244cm x 122.5cm 1973年 中國美術館藏

黃胄 《趕集》

紙本設色 141cm x 81cm 1958年 中國美術館藏

李世南 《開採光明的人》

紙本設色 181.5cm x 194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羅平安 《高原的律動》

紙本設色 152cm x 87cm 1987年 中國美術館藏

苗重安《根深葉茂》

紙本設色 208cm x 130cm 1986年 中國美術館藏

王金嶺《荷花》紙本水墨151cm×83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獲第六屆全國美展優秀獎

王西京 《曹雪芹小像》紙本設色 46cm x 133cm 1993年

中國美術館藏

王有政《捏扁食》 紙本設色 115cm x 190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謝振鷗 《大唐伎樂圖》 紙本設色 174cm x 98cm 1983年

中國美術館藏

邢慶仁 《玫瑰色回憶》 紙本設色 180cm x 166cm 1989年

中國美術館藏

延佳黎《夢裡家鄉披綠裝》 紙本設色 200cm×114cm 2004年

中國美術館藏

楊光利 《餵》 紙本設色 127cm x 105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楊力舟、王迎春 《太行鐵壁》 紙本設色 190cm x 178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楊曉陽 《雪域》 紙本水墨 200cm x 190cm 2004年

中國美術館藏

張立柱 《織訪故鄉留夢中》 紙本設色 178cm x 96cm 2004年

中國美術館藏

張振學《生生不息》 紙本設色 129cm x 148cm 1984年

中國美術館藏

趙望雲 《終南春曉》 紙本設色 162.7cm x 82.7cm 1956年

中國美術館藏

趙益超 張明堂《考試》紙本設色 98cm x 70cm 1979年

中國美術館藏

趙振川 《戈壁春居》 紙本設色 152cm x 83cm 1990年 中國美術館藏

《國畫周刊》主編 鄭偉斌

來稿郵箱:19259066@qq.com

本文選自2020年12月26日《文化藝術報》T01-T04版 詳情請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查閱

掃碼立即下載文化頭條APP

責 編 | 張瑞琪

審 核 | 梁飛燕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原標題:《【國畫周刊】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回長安」(多圖)》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年度壓軸大展即將啟幕
    河山千萬裡 回首望長安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開幕時間:2020年12月25日15:00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中國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主辦的「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將於2020年12月25日15:00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隆重開幕。
  • 「回長安」大展梳理陝西美術斷代史
    2020年12月25日,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中國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主辦的「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隆重開幕。從這一批回到長安的畫卷中,可以窺見20世紀領銜中國畫壇一批陝西藝術家筆下名作的風骨氣韻;可以領略陝西美術一部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大半個世紀的斷代史;可以欣賞那個年代氣質各異的人們,在時光洪流中努力用藝術奉獻於時代的人們。
  • 展訊|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即將亮相
    前  言回長安,是長久以來揮之不去的情結。 新中國美術史上,眾多的畫家和畫派裡,長安畫派無疑是最具誘惑和挑戰的,它雖經歷曲折甚至略帶傷感,好在還有回憶記錄史冊。時間過去了60年,他們依然照耀著長安的天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傳統是什麼?傳什麼?統什麼?傳以人傳,統以事合。時代在變化,人事亦在變化中變化。生活不是藝術,但藝術不能沒有生活。
  • 【國畫周刊】方濟眾的藝術及其對長安畫壇的貢獻與啟示
    他隨意在窗框上畫的一幅蘭竹圖並題作「忍著春寒懶放花」,堂兄們為之大加讚賞。14歲時,他在高小學校首次完成了宣傳抗戰的巨幅畫;在省立南鄭中學就讀時,結合《流亡三部曲》的歌詞畫成一套幾十幅的抗戰連環畫,當地報刊曾予以報導;1940年,漢中專署舉辦大中專院校美術競賽展覽,他的兩幅國畫作品被評選為全區第一名。
  • 清渭樓 · 藝術丨清渭樓美術博物館館藏劉奎齡《雄獅圖》
    劉奎齡,字耀辰,號蝶隱,自署種墨草廬主人,劉奎齡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開派巨匠,動物畫一代宗師,被譽為「全能畫家」,能工善寫,擅長動物、植物、人物畫及山水畫,他描摹的動物種類之多,範圍之廣至今無人可追。劉奎齡先生的繪畫藝術大致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研究五代、宋、元諸家,畫風受明、清影響;第二階段為30年代後期,在學習郎世寧畫法基礎上,將西洋畫之色彩、透視比例融合於中國傳統工筆國畫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其作品纖細逼真,神態自然。
  • 在藝術的山河裡回望長安
    2020年12月25日,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支持,中國美術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主辦的「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隆重開幕。在此次「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展出的畫作裡,觀眾可以一睹上個世紀長安城,乃至整個大西北舊時的淳樸風貌,還有隨著歲月增長留下的年度印記。 60年一甲子,60年一輪迴。2021年是長安畫派進京展60周年紀念,在本次「回長安——中國美術館藏陝西作品精選展」中,「長安畫派」老一代藝術家的作品是展覽作品的重量級組成部分。
  • 【國畫周刊】畫壇之星·車馳騁
    中國畫畫家介紹車馳騁,1975年生,陝西富平人,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師從著名畫家沈榮華。現為銅川書畫院專職畫家,二級美術師,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國畫院長安畫派研究室成員。
  • 【國畫周刊】馬祖印 | 隱藏在民間的書畫大家馬西園
    隱藏在民間的書畫大家——記和平老人馬西園文/馬祖印2019年4月10日,「攜手錢塘:陝西國畫院·杭州國畫院作品交流展」在杭州國畫院美術館開幕,這是繼2019年2月陝西省美術博物館舉辦「石魯獎·首屆全國大寫意中國畫作品展
  • 「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
    張昱/攝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並舉辦新聞發布會。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位法蘭西藝術院院士163件作品中精選118件作品,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
    「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開幕式現場。(孟江波 供圖)12月24日,由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主辦,河南省美協承辦的「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北京中國美術館開幕。
  • 蘆花深處亦蘆花 ——張樹珉大師國畫作品《湖光秋色》鑑賞
    看後,饞醈頃刻滿口,多日口乾舌燥的怪病,不治而愈了。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宋代大文豪秦觀在他的《淮海集》中記載自己看畫治病的真事。      秦觀這個人比不上蘇東坡。無論文採,還是胸懷,都差了一截子。半生官場沉浮,心靈備受摧殘,秦觀曾一度臥榻不起。一個老朋友把唐代著名畫家、詩人王維的《輞川圖》拿來,說,此畫能治病。當然,那時候也算是稀世之寶。
  • 陝西國畫院「黃河主題寫生作品展」開幕
    12月23日,「陝西國畫院黃河主題寫生作品展」在陝西省圖書館開幕,此次展覽由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陝西國畫院主辦,共計展出作品159件。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陳夢榆,陝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郭線廬,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朱盡暉,陝西省美術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呂峻濤,著名美術理論家、西安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程,徵陝西國畫院副院長張華、王瀟、喬建業等出席開幕式。
  • 美意延年—王建元趙玉紅夫婦國畫扇面作品
    近年來創作一批國畫團扇作品,有工有寫,皆賦予中華傳統之美好寓意。 2016新年伊始,謹以部分團扇作品,為師友們送上美好祝願,祝新的一年團團圓圓、事事如意、諸事大吉、合合美美、滿堂和氣、紫氣東來、鴻運當頭、吉祥日利、美意延年!見者得福!
  • 看展 不朽的傳承 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
    12月11日,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展「不朽的傳承——中國美術館藏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選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本次展覽從中國美術館收藏的163件法蘭西藝術院院士作品中精選作品118件,涵蓋油畫、中國畫、版畫、攝影、綜合材料等多種媒介。
  • 在長安一一陝西中國畫十二家作品展即將亮相陝美博
    9月22日,「在長安一一陝西中國畫十二家作品展」將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將展出崔振寬、苗重安、張振學、江文湛、王有政、徐義生、郭全忠、趙振川、張之光、羅平安、王西京、陳國勇12位藝術家的精彩畫作。
  • 用美術講述「黃河故事」: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開幕式領導嘉賓合影2020年12月24日,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承辦、河南省書畫院協辦的「中原風·黃河魂——河南省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行
  • 237件美術精品亮相「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圖為市民觀展時拿手機留影。 鍾旖 攝中新網重慶12月23日電 (記者 鍾旖)第十一屆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23日在重慶美術館開展。為響應黨中央「西部大開發」號召,「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作品展」於2002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發起並設立,是由中國西部陝西、四川、雲南、貴州、甘肅等十二省、市、自治區美術家協會共同協辦並按屆次輪流承辦的具有廣泛影響的專項全國美展。圖為市民觀展。
  • 「雪國精靈——冰雪繪畫作品聯展」在陝西省美術博物館展出
    開幕式現場嘉賓合影開幕式由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策劃部主任穆亞威主持,參加本次開幕式的嘉賓有:陝西省政協常委、民進陝西省委專職副主委閔生華,省人大代表、民進陝西省委秘書長高爭麗,民進陝西省委會副秘書長張秋菊,民進陝西省委會社會服務部部長孫莊志,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西安美術學院教授郭北平,陝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教授劉奇偉,陝西省硬筆書協主席、陝西開明書畫院院長高繼承
  • 雄才大略,博學多才——職業藝術家田川軍國畫作品欣賞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慈善總會會員,中國民進陝西開明書畫院寶雞分院書畫家。田川軍自幼酷愛書畫,少年時曾參加了全國少年兒童美術大賽,榮獲銅獎。2007年作品經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認定,田川軍被評為《中國民間藝術名家指南》入刊藝術家,並將其本人及作品編入《中國民間藝術名家指南》書籍中。
  • 方濟眾國畫作品欣賞
    方濟眾先生的作品渾厚清新、靈性自然,充溢著濃鬱的生活氣息和唯美的田園詩情。在他那些表現秦巴漢水、陝南農舍、林間鹿群的作品中,有著獨特的田園風光模式。當我們面對方濟眾的作品時,能夠感受到其中的那份平淡天真,還有那一曲田園牧歌,他帶領我們找到了心靈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