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要當大俠,不能跳樓。
可能你已經看到了小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的新聞。
在上了兩節作文課後,常州市河濱小學五年級的小女孩繆可馨出了教室,爬上欄杆,從四樓墜落,結束了10歲的生命。
報導稱,她墜樓的導火索,就是老師對她作文的痛批。
先不要著急痛罵這位「袁老師」。先想想這位小朋友。
被罵了一頓,又被「打了一巴掌」,然後就要去跳樓嗎?小朋友的神經有點過於纖弱吧。這位小朋友,真是讓人又心疼又傷感又生氣,五味雜陳。
就不比較郭靖、張無忌這樣的大俠了,就算僅僅以我自己為例子,倘若僅僅因為被老師罵了一頓、被老師打了一頓,就去跳樓的話,我從小到大,一百條命都不夠用。
我小時候和郭靖一樣的笨,和楊過一樣的皮,典型的學渣。在學校裡,老師不疼、同學不愛,被老師打來罵去就是家常便飯。
我記著這樣幾個細節:
小學五年級,有美術課上,快下課了,我和同桌說了幾句話,結果被美術老師看到了——當時美術老師是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這哥們看到我和同學說話,二話不說,走下講臺,來到我面前,左右開弓就打了五六個嘴巴……嚇得我都尿褲子了。——當著全班同學,就被這樣胖揍,太沒面子了,是不是應該跳樓?
初中一年級,有一次語文課,正在做一個小練習,我不知道哪根筋錯了,突然問了語文老師一個小問題,語文老師估計感覺問題太蠢,他手裡正好拿著一本捲起來的語文書。這哥們拿著這卷書,在我的左眼和後腦勺,反正手就是兩記,打在我臉上頭上那個噼裡啪啦地脆響,迴蕩在教室裡。——當著全班同學,就被這樣胖揍,太沒面子了,是不是應該跳樓?
初中三年級,有次英語成績考得特別差,英語老師把我叫到教室前面,面對全班同學,一手薅著我的頭髮,一手指著我的臉,一邊大喝:「大家都看看,這個笨蛋。」這位英語老師晴天霹靂的喝罵,我到現在還記著。——當著全班同學,就被這樣羞辱,太沒面子了,是不是應該跳樓?
至於在小學的那些年裡,被罰站、被打耳光、被叫到講臺上檢討、被要求在趴在講臺的地上補作業……我自己都記不清受到過多少次打罵和屈辱。直到很多年以後,當我的小學班主任聽說我考上了大學,第一個反應居然是:「就這孩子也能考上大學?!」
小學、初中的9年義務教育階段,就是我被打罵被侮辱的9年。我居然就這麼頑強地活了下來,從來沒想過去跳樓,也從來沒有怨恨過那些曾經侮辱和打罵過我的老師們,我還曾經一有機會就回到家鄉去看看他們。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感謝這些曾經兇狠的老師們,他們教給我的知識,我十之八九都還給他們了。但是,是他們,讓我的神經格外強硬,讓我在後來的歲月裡,從來沒被任何困難和痛苦打到過。
正是因為小時候有這樣的經歷,多年以後,看到郭靖、楊過小時候的經歷時,才特別同情和理解。
我看到,郭靖雖然笨,但是任憑江南七怪幾個師傅如何嚴格訓練,也肯定不會去跳樓;郭靖雖然笨,在練習降龍十八掌之際,就算是把手掌練腫了,也不會去哭鼻子,更加不會去跳河自殺,反而會更加努力地練習。
我看到,楊過雖然皮,但是任憑趙志敬如何無理打罵,也肯定不會去跳樓;任憑在全真教的半年內,時時被打得鼻青臉腫,也肯定不會去跳樓。反而是,只要有機會,就把「在終南山上受的大半年怨氣」,盡情地發洩在全真教比武大會上;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加倍的練習武功,打敗那些曾經欺負過自己的壞人。
按照現在說法,無論是郭靖還是楊過,還是我自己,從小到大,都是經歷了嚴格的挫折教育,都是在挫折中磨礪精神,在挫折中鍛鍊意志。
所以,成熟以後的郭靖,只會對江南七怪感恩,一生待師傅如親生父親;成熟以後的楊過,也只會對趙志敬們一笑而過。
因為他們知道,從來就沒有舒舒服服就能學會上乘武功的,從來就沒有不經歷千錘百鍊就成為大俠的。
以此來看,容許我說幾句重話。
首先,沒有必要單純的指責這位常州的袁老師。因為,在孩子一生的道路上,還會遇到無數個類似的「袁老師」「王老師」「張老師」,與其抱怨這類不合格的「老師」,不如多讓孩子們的神經粗礪一點,孩子們能抗得過現在挫折,才能經得住日後的波瀾。——當然了,從現在批露的信息看,這位袁老師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人品,實在不配當一位老師,這種人在「教師」的位置上,是對這一偉大職業的羞辱。
其次,必須讓孩子們多經歷一些挫折和磨難。一味地愛護才是真正的傷害,不經歷風雨的樹苗,很難成為大樹。——其實這是常識,我覺得,有必要再次強調。
第三,應該磨礪精神呢?其實不難,讓孩子們多參加足球、排球之類的體育運動就行。為什麼郭靖、楊過能抗得過那麼多磨難?因為他們自己都是頂級體育運動員。
為了寫這篇小文,我特地查閱了當年「教員」寫的一篇叫做《體育之研究》的文章。
文中說:「吾國學制,課程密如牛毛,雖成年之人,頑強之身,猶莫能舉,況未成年者乎?」——這百十年前的話,放在今天,居然還是嚴絲合縫地合適,真讓我再次敬佩教員的高瞻遠矚。
文中說:「兒童及年人小學,小學之時,宜專注重於身體之發育,而知識之增進、道德之養成次之;宜以養護為主,而以教授訓練為輔。今蓋多不知之,故兒童緣讀書而得疾病或至夭殤者有之矣。」——簡單翻譯下,孩子們,尤其是小學的小朋友們,應該多注意鍛鍊身體,學習知識道德為輔助;在教育中,應該愛護為主,以訓練為輔助,否則,孩子們就會因為讀書太累而生病或者夭折。——想想現在孩子們有多少是近視眼,就會明白教員當年的苦心。
文中說:「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就現在小朋友嬌弱的身體、孱弱的精神而言,應該改為「野蠻其精神,健康其體魄」。如果有足夠「野蠻的精神」,還會擔心他們受點打罵,就去跳樓嗎?
看到很多很多小朋友的悲劇以後,重溫了教員宏文以後,我重新認識了一句話老話:
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