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要當大俠,不能跳樓

2020-12-22 中經海上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要當大俠,不能跳樓。

可能你已經看到了小學生繆可馨墜樓身亡的新聞。

在上了兩節作文課後,常州市河濱小學五年級的小女孩繆可馨出了教室,爬上欄杆,從四樓墜落,結束了10歲的生命。

報導稱,她墜樓的導火索,就是老師對她作文的痛批。

先不要著急痛罵這位「袁老師」。先想想這位小朋友。

被罵了一頓,又被「打了一巴掌」,然後就要去跳樓嗎?小朋友的神經有點過於纖弱吧。這位小朋友,真是讓人又心疼又傷感又生氣,五味雜陳。

就不比較郭靖、張無忌這樣的大俠了,就算僅僅以我自己為例子,倘若僅僅因為被老師罵了一頓、被老師打了一頓,就去跳樓的話,我從小到大,一百條命都不夠用。

我小時候和郭靖一樣的笨,和楊過一樣的皮,典型的學渣。在學校裡,老師不疼、同學不愛,被老師打來罵去就是家常便飯。

我記著這樣幾個細節:

小學五年級,有美術課上,快下課了,我和同桌說了幾句話,結果被美術老師看到了——當時美術老師是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這哥們看到我和同學說話,二話不說,走下講臺,來到我面前,左右開弓就打了五六個嘴巴……嚇得我都尿褲子了。——當著全班同學,就被這樣胖揍,太沒面子了,是不是應該跳樓?

初中一年級,有一次語文課,正在做一個小練習,我不知道哪根筋錯了,突然問了語文老師一個小問題,語文老師估計感覺問題太蠢,他手裡正好拿著一本捲起來的語文書。這哥們拿著這卷書,在我的左眼和後腦勺,反正手就是兩記,打在我臉上頭上那個噼裡啪啦地脆響,迴蕩在教室裡。——當著全班同學,就被這樣胖揍,太沒面子了,是不是應該跳樓?

初中三年級,有次英語成績考得特別差,英語老師把我叫到教室前面,面對全班同學,一手薅著我的頭髮,一手指著我的臉,一邊大喝:「大家都看看,這個笨蛋。」這位英語老師晴天霹靂的喝罵,我到現在還記著。——當著全班同學,就被這樣羞辱,太沒面子了,是不是應該跳樓?

至於在小學的那些年裡,被罰站、被打耳光、被叫到講臺上檢討、被要求在趴在講臺的地上補作業……我自己都記不清受到過多少次打罵和屈辱。直到很多年以後,當我的小學班主任聽說我考上了大學,第一個反應居然是:「就這孩子也能考上大學?!」

小學、初中的9年義務教育階段,就是我被打罵被侮辱的9年。我居然就這麼頑強地活了下來,從來沒想過去跳樓,也從來沒有怨恨過那些曾經侮辱和打罵過我的老師們,我還曾經一有機會就回到家鄉去看看他們。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感謝這些曾經兇狠的老師們,他們教給我的知識,我十之八九都還給他們了。但是,是他們,讓我的神經格外強硬,讓我在後來的歲月裡,從來沒被任何困難和痛苦打到過。

正是因為小時候有這樣的經歷,多年以後,看到郭靖、楊過小時候的經歷時,才特別同情和理解。

我看到,郭靖雖然笨,但是任憑江南七怪幾個師傅如何嚴格訓練,也肯定不會去跳樓;郭靖雖然笨,在練習降龍十八掌之際,就算是把手掌練腫了,也不會去哭鼻子,更加不會去跳河自殺,反而會更加努力地練習。

我看到,楊過雖然皮,但是任憑趙志敬如何無理打罵,也肯定不會去跳樓;任憑在全真教的半年內,時時被打得鼻青臉腫,也肯定不會去跳樓。反而是,只要有機會,就把「在終南山上受的大半年怨氣」,盡情地發洩在全真教比武大會上;只要有機會,一定會加倍的練習武功,打敗那些曾經欺負過自己的壞人。

按照現在說法,無論是郭靖還是楊過,還是我自己,從小到大,都是經歷了嚴格的挫折教育,都是在挫折中磨礪精神,在挫折中鍛鍊意志。

所以,成熟以後的郭靖,只會對江南七怪感恩,一生待師傅如親生父親;成熟以後的楊過,也只會對趙志敬們一笑而過。

因為他們知道,從來就沒有舒舒服服就能學會上乘武功的,從來就沒有不經歷千錘百鍊就成為大俠的。

以此來看,容許我說幾句重話。

首先,沒有必要單純的指責這位常州的袁老師。因為,在孩子一生的道路上,還會遇到無數個類似的「袁老師」「王老師」「張老師」,與其抱怨這類不合格的「老師」,不如多讓孩子們的神經粗礪一點,孩子們能抗得過現在挫折,才能經得住日後的波瀾。——當然了,從現在批露的信息看,這位袁老師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是人品,實在不配當一位老師,這種人在「教師」的位置上,是對這一偉大職業的羞辱。

其次,必須讓孩子們多經歷一些挫折和磨難。一味地愛護才是真正的傷害,不經歷風雨的樹苗,很難成為大樹。——其實這是常識,我覺得,有必要再次強調。

第三,應該磨礪精神呢?其實不難,讓孩子們多參加足球、排球之類的體育運動就行。為什麼郭靖、楊過能抗得過那麼多磨難?因為他們自己都是頂級體育運動員。

為了寫這篇小文,我特地查閱了當年「教員」寫的一篇叫做《體育之研究》的文章。

文中說:「吾國學制,課程密如牛毛,雖成年之人,頑強之身,猶莫能舉,況未成年者乎?」——這百十年前的話,放在今天,居然還是嚴絲合縫地合適,真讓我再次敬佩教員的高瞻遠矚。

文中說:「兒童及年人小學,小學之時,宜專注重於身體之發育,而知識之增進、道德之養成次之;宜以養護為主,而以教授訓練為輔。今蓋多不知之,故兒童緣讀書而得疾病或至夭殤者有之矣。」——簡單翻譯下,孩子們,尤其是小學的小朋友們,應該多注意鍛鍊身體,學習知識道德為輔助;在教育中,應該愛護為主,以訓練為輔助,否則,孩子們就會因為讀書太累而生病或者夭折。——想想現在孩子們有多少是近視眼,就會明白教員當年的苦心。

文中說:「近人有言曰: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就現在小朋友嬌弱的身體、孱弱的精神而言,應該改為「野蠻其精神,健康其體魄」。如果有足夠「野蠻的精神」,還會擔心他們受點打罵,就去跳樓嗎?

看到很多很多小朋友的悲劇以後,重溫了教員宏文以後,我重新認識了一句話老話:

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

相關焦點

  • 射鵰三部曲中,郭靖是大俠,楊過是神鵰俠,張無忌為何沒有俠名?
    「射鵰三部曲」囊括了《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三部金庸先生經典武俠著作,其中每一部也都有一個極為重要的主要人物,比如射鵰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少俠張無忌。相比於大俠郭靖和神鵰俠楊過,張無忌「俠名」確實很不夠響亮,甚至可以說張無忌在江湖上並沒有很有代表性的「俠名」。
  • 最勉強的大俠楊過:和自己較了一輩子勁,終究沒能突破自己的格局
    此情到了一定的歲數,不單純是羨慕嫉妒之下產生的反感,而是有一天靜下心來通讀《神鵰俠侶》原著,發現楊過這位神鵰大俠,當得實在是有些勉強,尤與射鵰中其他真正的大俠相比,楊過血性稍弱,格局有限。楊過只有和小龍女在古墓中時,才有真正的快樂。封閉的古墓裡沒有郭芙,哪怕是來了李莫愁那樣的女魔頭,楊過也未曾怕過。有朝一日楊過重回江湖,又陷入了自我感覺的、郭芙的「鄙視的眼神」之中,讓他如芒在背,非要處處做出那驚世駭俗之舉,才能得到一絲心理上的滿足。
  • 他是黃藥師的弟子,更是一個真正的大俠,卻被楊過害死
    也就是說在金庸先生的射鵰三部曲中,他所傾向於的大俠,是為國、為家做出貢獻的大俠!而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這樣的人其實很多,比如今天要講的這位主人公!在《神鵰俠侶》中的第一主角是楊過和小龍女這是絕對毋庸置疑的事情,但是楊過後來雖然成長為神鵰俠,被江湖之人尊敬,但是他其實有一個最大的罪過,是絕對洗不掉的,那就是馮默風之死。
  • 楊過小心眼的又一力證?他黑了大俠馮默風
    相比起來,馮默風比楊過要強百倍。馮默風本來只是黃藥師的棄徒,還被打殘了一條腿。他是個殘疾人,連正常人都不如。既然如此,他仍然心憂國家民族,還身作則給楊過上了一課。書中寫道:楊過回到鐵匠鋪中,將所見說了。馮默風嘆道:「蒙古大軍果然南下。我中國百姓可苦了!」楊過道:「蒙古人騎射之術,實非宋兵所能抵擋,這場災禍甚是不小。」馮默風道:「楊公子正當英年,何不回南投軍,以御外侮?」楊過一呆,道:「不,我要北上去尋找我姑姑。蒙古軍聲勢如此浩大,以我一人之力,有甚麼用?」馮默風搖頭道:「一人之力雖微,眾人之力就強了。
  • 究竟是楊過對郭芙自卑,還是郭芙對楊過自卑,這個要搞清楚
    不知道現在市面怎麼會流傳這樣的說法,什麼「楊過喜歡郭芙,而郭芙瞧不上楊過」,「楊過在郭芙面前很自卑」,是什麼讓這些說法流行起來呢?感覺真的讀的不是同樣的金庸作品呀~通讀《神鵰俠侶》,更多的是感到郭芙對楊過的自卑,郭芙活了十幾年,因是大俠郭靖和黃蓉的大女兒,從小嬌生慣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但她卻次次在楊過身上吃癟,如:與楊過鬥蟋蟀,鬥輸了向楊過討要蟋蟀無果,最後踩死了楊過的蟋蟀,被楊過扇了兩巴掌,還有十六年後,當楊過已是名滿天下的神鵰大俠,郭芙在安渡老店聽到有江湖人士傳頌神鵰大俠楊過的事跡時
  • 郭靖為何要把楊過送到重陽宮,而不在四大高手中選擇一個教楊過?
    恰巧在這個時候,郭靖和黃蓉遇到了楊過,並且認出了眼前的少年就是自己的義弟楊康的遺子楊過。雖說楊康當年誤入歧途,而且也曾害過郭靖和黃蓉,但是郭靖畢竟是忠厚老實的人,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大俠,並不會因為楊康當年的所作所為而報復或者加害楊過。相反,郭靖看到楊過此時此刻的處境艱難,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把楊過帶回桃花島撫養。
  • 為什麼郭襄非要找楊過?楊過對郭襄做過1件事,她已是楊過的人了
    為什麼郭襄非要找楊過?
  • 神鵰大俠楊過:水電改造大師——韓大俠
    在拍攝和採訪過程中,韓大俠整個人都非常隨和,一邊回答我們的問題手上的工作一直在有序進行著,細緻麻溜,不出差錯。韓大俠也給我們解說了,線盒弄進去之後,等邊緣的水泥幹了之後,再補刷水泥!這樣才能牢固!衛生間布管布線已完畢,但韓大俠的工作並未鬆懈,必須進行一一檢查;彎管、穿線、布管都是一項嚴肅而偉大的工作,韓大俠在每一個步驟都細緻入微!爭取給業主創造一個完美的水電世界,不出現遺留的任何問題!
  • 說一說神鵰大俠楊過的武功絕學|楊過|黃藥師|歐陽鋒|古墓派|金庸|...
    神鵰俠侶中的主人公楊過,就有意識地淡化了慣常的俠士英雄光環,蕩盡了世俗倫理道德的條款與規矩,而帶上了平常人的情感,甚至還帶上了玩世不恭、張狂的邪氣,他成為了人格的獨立、自由而又率真立體的形象。今天我們說一說神鵰大俠楊過的武功絕學黯然銷魂掌--是集"東邪"、"西毒"、"北丐"、"中神通"、"劍魔"等天下 五大高手與自己師門所授武學之 大成於一身的一十七招自創掌法。九陰真經--僅為九陰真經的一部分,有易經鍛骨篇、摧堅神爪、解穴 秘訣、閉氣秘訣、移魂大法 。
  • 重溫《神鵰俠侶》,最悲劇的竟然是神鵰大俠楊過
    她見楊過不答,心中焦急起來,顫聲道:「你到底當我是什麼人?」楊過誠誠懇懇的道:「你是我師父,你憐我教我,我發過誓,要一生一世敬你重你,聽你的話。」小龍女大聲道:「難道你不當我是你妻子?」楊過從未想到過這件事,突然被她問到,不由得張惶失措,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喃喃的道:「不,不!你不能是我的妻子,我怎麼配?你是我師父,是我姑姑。」
  • 《大俠霍元甲》熱播,誰年少輕狂時,沒羨慕過郭靖楊過呢?
    最近,一部講述晚清時代江湖風雲的電視劇《大俠霍元甲》,引起了不少觀眾的關注。身懷武藝、胸懷天下的霍元甲,將國家之興亡擺在首位,把情義之信念埋藏心中,於亂世和陰謀中殺出一條血路,既成全了國家的大義,也實現了個人的理想,用一生的堅持演繹出江湖大俠的率性灑脫、忠肝義膽。
  • 郭靖戰死時,楊過沒去幫忙,但有兩位大俠去幫了忙,結局也是戰死
    郭靖戰死時,楊過沒去幫忙,但有兩位大俠去幫了忙,結局也是戰死在最後的襄陽之戰中郭靖之死並未也交代清楚,不過這也許是作者能給郭靖最好的結局了。在最後的襄陽之戰,楊過會去支援郭靖嗎?從他作為郭靖之後武林中最具影響力的大俠這一層面來說,他應該去,但在我看來,他不會去,原因很簡單,看看他與小龍女重逢後的表現,曾經不能使出黯然銷魂掌,也差點喪命的他,只會珍惜與小龍女在一起的機會,不會再回到武林,不會去援助郭靖,也不會去送死。
  • 原來楊過竟「睡」過這麼多女人!還是你心目中的大俠嗎?
    在金庸系列的武俠小說裡,成功的塑造了很多的男主角,俊美多情的段譽,講義氣、顏值高的令狐衝,頭腦機靈會為人的韋小寶,但是專情而又多情的大俠楊過卻「
  • 郭靖楊過之爭,究竟誰對不起誰?——俠之大者,方有神鵰大俠!
    所以,《神鵰》中郭靖對楊過的恩惠和感情,不但遠多過大小武那對徒弟,甚至連他自己兩個親生女兒、一個親生兒子也是不能比的,他想要對視若親子的楊過履行作為父親應盡的職責,才會阻止楊過師徒相戀,是出於好心辦了壞事,但在痛心之餘,終於尊重了楊過個人意志,當場放他走人,後來同樣不置一詞,從此沒有再對楊過和龍女相戀,去做任何攔阻。(二)楊過自身的問題:特權主義與自由主義。
  • 喬峰、郭靖、楊過,金庸武俠裡的大俠,誰是真的「俠之大者」?
    可以看出,俠的首要條件是道德高尚,然後要有不畏身死,仗義為人的品質,唐朝元稹《俠客行》寫道:「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後來發展出「俠客」一詞,字典解釋是急人之難、出言必信、鋤強扶弱的豪俠之人,再後來有了各種劍俠、武俠,其實也很理解,你要做一個鋤強扶弱的人,當然自己拳頭要夠硬,才有資本,李白《俠客行》說:「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 比古天樂版還厲害的楊過,是時候要見識下了!
    「一見楊過誤終身」金庸先生筆下無數英雄人物各領風騷,如果要給眾多著作中的魅力男主做個排行榜,楊過敢認第二誰敢認第一?
  • 神鵰大俠養成記
    撰文:吳曉敏金庸小說裡大俠甚多,亦正亦邪乃楊過,眾多少女更是「一見楊過誤終身」。
  • 楊過小龍女,最後去哪了?
    但楊過和小龍女也不可能住在那裡,道理很簡單——進出更困難!要進出絕情谷底的居住區,就必須潛水過一個寒潭,而且據說浮力大,楊過還必須抱著大石頭玩深潛。什麼?你覺得很酷?你家的房子從遊泳池底下進啊?你考慮過雕兄的感受麼?絕情谷底不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楊過和小龍女只是隱居,不是要徹底和人世隔絕。金庸曾說過,大俠們自己可以離群索居,卻不能允許孩子與世隔絕,過不上正常人的生活。
  • 楊過那麼帥,金庸為什麼要讓他斷一條胳膊?
    大家好,歡迎來到「煮酒論江湖」,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金庸為啥要讓楊過斷一條胳膊?先來認識一下楊過這個人物。楊過是金庸小說《神鵰俠侶》的男主人公。是楊康和穆念慈的兒子,也是西毒歐陽鋒的義子。楊過雖然叛逆,但他三觀很正,也是個練武的奇才,自創絕學黯然銷魂掌,終成「神鵰大俠。」他的成就斐然,協助郭靖保衛襄陽,擊殺金輪法王和蒙古大汗,功成之後便與小龍女絕跡江湖。除此之外,楊過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那就是顏值高。有多高呢?
  • 一見楊過誤終身,但此女子,卻對楊過免疫!
    楊康和兒子楊過真是天壤之別,一個是外人眼裡苟且偷生的人,一個是愛國神鵰大俠,有的人偏偏喜歡那人真實的小人物,不喜歡江湖大俠。神鵰中有一句話說得好,一見楊過誤終身,可見楊過在書中的魅力是有多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