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近視一百度,我的孩子裸眼視力只有0.3?專家:原因有三點

2021-01-13 騰訊網

豆豆今年上小學三年級,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去學校體檢後發現,孩子兩隻眼的裸眼視力都只有0.3。

媽媽趕緊帶豆豆來到了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複查,經過雙眼視功能檢查、擴瞳驗光,豆豆單眼近視一百度。

豆豆的同班同學陽陽也是單眼近視一百度,但是陽陽的裸眼視力卻有0.5,豆豆媽媽著急地找到了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視光師鄧康利,問詢原因。

視光師鄧康利耐心地回答了豆豆媽媽的問題:

相同的近視屈光度,裸眼視力不同,在臨床非常常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首先:測量視力的時候,人眼的狀態不一樣。

比如是否剛剛長時間疲勞用眼或前一天晚上是否休息好,這些都會影響當時測量的裸眼視力,所以同一個人,有時候上午或晚上測量的裸眼視力可能都不一樣。

其次:測量視力的時候,有的孩子覺著模糊了會眯眼、偏頭或皺眉頭使勁看,而有的孩子看不清楚了,就直接告知分辨不清,這樣測量出來的視力有時候會相差1-2排。

第三:每個人對「模糊」和「清晰」的感知程度不同。

比如臨床中會發現相同的近視屈光度,但是一直不戴鏡的孩子裸眼視力會比戴鏡孩子的好一些。

這是為什麼呢?

就好像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寫作業字跡稍微潦草一點就覺得不滿意,而一個比較隨性的孩子,則對字跡潦草的容忍度更高。

同樣的道理,戴鏡的孩子通過矯正後,認識了什麼叫做「清晰」,對於清晰的標準提高,對於模糊的容忍度下降。

同樣的模糊程度,一直不戴鏡的孩子已經習慣了不清晰的像,認為可以分辨,但戴鏡的孩子自身的視覺質量更高,所以認為不能分辨。

這個過程不是單純的屈光問題,是由大腦主導的,也有心理因素影響。

最後:視光師鄧康利提醒各位家長:孩子近視了,我們更關注的不應該是裸眼視力,甚至都不是度數,而是眼軸的長度。

因為眼軸,才是判斷近視風險的關鍵因素。

人類的眼球是一個球體,球體的前後直徑稱為「眼軸」,正常情況下眼軸23.5毫米左右,而近視度數增加,絕大部分是眼軸長長的結果。

眼軸增長,眼球壁就會變薄,組成眼球壁的視網膜、脈絡膜和鞏膜就會變薄,從而引起一系列的病歷變化,嚴重的可能致盲。

所以孩子近視了,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度數的增長,儘量避免其發展成為高度近視,以減少近視相關的併發症。

視光師鄧康利提醒家長:孩子近視了,一定要去正規眼科做檢查,首先分辨真、假性近視並結合雙眼視功能檢查預估近視的發展情況。

同時定期複查:同時監測屈光度和眼軸、曲率及雙眼視功能指標的變化,儘量延緩近視度數的增加。

了解更多:

一、高度近視眼帶來的眼部併發症:

1、眼底改變:豹紋狀眼底,近視弧形斑形成。

2、視網膜脫離:由於高度近視的人群本身視力就較差,因而出現網脫早期不易發現,常延誤治療。

3、玻璃體後脫離:常表現為眼前黑影,當黑影增加或突然有閃光感時應及時檢查眼底。

以便在早期發現裂孔、視網膜脫離或眼底出血。

4、青光眼:這是一種不可逆的,緩慢進行性視力下降的眼疾。因高度近視變化表現為視盤較大、色淡、血管細、視力較差等,故常忽視了青光眼的存在。

5、黃斑變性:高度近視者的眼軸較長、眼球後極形成「鞏膜葡萄腫」,使球壁各層組織變薄,黃斑區新生血管、出血、黃斑囊腫或裂孔等,結構嚴重紊亂,嚴重影響中心視力。

二、延緩近視度數增加的辦法:

首先是角膜塑形術,通過晚上戴鏡睡覺,一般白天不用戴鏡,這種方法是目前國際上應用的最為普遍也是最為安全、有效的方法。

其次是框架鏡片,如多焦點光學設計的眼鏡片,能夠滿足一些不能選擇角膜塑形術的孩子的近視防控需求。

最後是多焦點光學設計的軟性角膜接觸鏡,在提供更為舒適的戴鏡體驗的同時有效抑制近視進展。

此外,結合雙眼視功能的特點,部分孩子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特殊光學設計的眼鏡在矯正近視眼的同時能夠有效改善雙眼視功能異常。

這些方法能滿足不同度數、不同年齡人群的近視眼防控需求,並且效果都已經得到臨床驗證。

但是,以上方法都需要在專業的視光醫生或視光師指導下使用,才能保證孩子的眼健康。

(編輯Rainbow。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長沙愛爾眼科醫院 視光部 楊夢蓉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焦點

  • 「我視力0.6,近視多少?」
    往往如此解釋一番:一般來說,裸眼視力越低,近視度數越高,這是成正相關的,但每個人的基礎視力水平不一樣,有些人全矯能看到2.0,有些人全矯只能看到0.8,因此即使這兩種人近視度數一樣,不戴眼鏡看到的視力也是會相差很大,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太大意義。這次遇到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難道沒有平均值嗎?呃,還真有平均值!
  • 前段時間帶寶寶去體檢,寶寶有點近視了,視力只有0.3嚴重嗎?
    前段時間帶寶寶去體檢,體檢完了之後發現小寶寶有一點點近視了,視力只有0.3,有一點點擔心,不曉得嚴不嚴重,0.3的視力嚴重嗎? 兒童近視0.3不是很嚴重,但需要戴眼鏡才能好否則看不清楚周圍的東西。3歲以內視力正常,3歲以上視力0.5歲以上視力正常。八歲1.0歲以上是正常的。
  • 山西長治將裸眼視力考核納入中考,這樣的規定太「近視」!
    其中,裸眼視力成績分為三檔,對裸眼視力的考核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兩分。具體來說,裸眼視力大於等於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於等於4.5為重度近視,得3分。(10月12日央視網)我認為,此舉會造成歧視和不公平。
  • 視力0.3,近視會有多少度呀?
    0.3近視會有多少度呀?經常會有家長問我我們家小朋友幼兒園查視力0.3近視會有多少度?這樣的問題讓我有時候很為難視力和度數真的有對應關係嗎?視力檢查,大家都很熟悉,幼兒園和學校都有定期的篩查。但是僅僅知道裸眼視力的結果,醫生是不能準確告訴你的近視度數的。為什麼呢?
  • 幼兒園孩子視力1.0 當心比同齡人更早近視
    眼科專家特別提醒,幼兒園孩子早早看清視力表上「1.0」並不一定是好事,這反而說明孩子可能會比同齡人更早近視。遠視儲備是抵抗近視的「堤壩」目前在幼兒園體檢中,對於3~4歲的孩子,由於大部分還不會看視力表,一般只使用屈光篩查儀器對眼睛的屈光進行篩查,可以檢測遠視、正視還是散光,同時看看有沒有斜視。而中班和以上的孩子,則使用視力表檢查。
  • 山西長治將把裸眼視力考核納入中考遭質疑 負責人回應
    過程性評價重點考查學生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心理健康表現等情況;結果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體重、裸眼視力情況,各佔5分。引發社會爭議的,是身體素質評價中的這一部分。  對裸眼視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兩分。「我們將裸眼視力分為三檔,大於等於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於等於4.5為重度近視,得3分。」
  • 山西長治將把裸眼視力考核納入中考成績考核
    「我認為這一教改措施的導向是好的,能督促家庭和學校早一點關注孩子的視力問題和健康,但需要細緻的配套措施」,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低視力科副主任楊曉教授告訴記者,造成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遺傳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時就有一定度數,六七歲時就已經是高度近視了;二是環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當,這一般是上小學後學業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造成的。
  • 3歲孩子視力只有0.3 只因愛玩ipad
    近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發了兒童保健相關技術規範,針對0~6歲兒童,涉及視力、口腔、聽力以及心理等4個方面的保健規範。在視力保健技術規範中,提出孩子在出生後30天內即要進行首次眼病篩查。
  • 視力和體重納入中考成績,近視要扣分!網友又吵起來了
    ,造成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遺傳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時就有一定度數,六七歲時就已經是高度近視了;二是環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當,這一般是上小學後學業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造成的。「如果沒有更細化的規則考慮到這部分孩子,將是一種不公平。因為這些孩子的近視存在遺傳易感性,並非用眼不當導致的。」楊曉說。還有專家指出,不僅僅是近視,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傷或其他病理性因素,也會造成裸眼視力下降。可行嗎?
  • 近視報告| 3歲孩子視力僅0.4?別擔心,這可能只是「遠視儲備」
    錯過之前重要文章的可以點這裡:    從來沒有一件事,能讓我像這樣拿出勝過當年高考和考研的用心去學習和研究。多次拜訪權威專家、看最新學術研究、組織線下的義診活動,市面上出了什麼新的近視產品,我也都會第一時間買回來研究它背後的科學原理。真的只有孩子近視了以後,才會有我這樣的追悔莫及。
  • 弱視近視輕鬆矯正,不手術就能恢復視力!為什麼還要讓孩子戴眼鏡?
    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8(含0.8)或者兩眼最佳矯正視力相差≥兩行,被稱為弱視。那麼到底引起弱視的原因是什麼呢?醫學界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大多數的人還是認為,引起弱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某些先天性的因素導致眼部營養不良,眼球發育不完善而引起的。
  • 7歲已在近視邊緣的孩子,2.0的視力怎麼做到的
    許多人堅信近視不可逆,無視身邊恢復視力的事實,錯過了多少機會,或是找不到正常的方法,無奈地戴著近視眼鏡,導致度數越來越高,視力越來越差,眼睛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眼睛變形無神,摘下眼鏡無法視人。現在你看到我,不晚。
  • 防藍光眼鏡能防兒童近視專家:不建議!
    5月11日,某學校二年級家長群裡的一名媽媽表示:「我這幾天帶孩子去檢查視力了,沒有遠視儲備了,最快半年,最慢一年會近視……」另一家長立即接著說:「我家的已經近視了,上學期檢查比較輕微,不用配鏡,讓半年後複查、網課幾個月下來,目前已經戴上眼鏡了。」孩子近視的原因,多數家長認為,孩子拿著電子設備玩遊戲、看電視,疫情期間沒有戶外活動是主要原因。
  • 花20萬給孩子做視力訓練,一年後視力只剩0.3!醫生:近視也不能這樣...
    做了視覺訓練,單眼視力只剩0.3  一年度數怎麼漲了這麼多,200多度了!」視光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侯立傑,一看到鄒琪的視力檢查結果,還沒來得及問緣由。鄒琪的父母先哭了起來,鄒琪媽媽邊哭邊抱怨孩子爸爸,「都怪你,要做什麼視覺訓練!」鄒琪爸爸一臉懊悔。
  • 愛爾眼科護眼秘笈——個性化科學防控近視,讓孩子度數增長"急剎車"
    其中,6歲兒童為14.5%,小學生為36.0%,初中生為71.6%,高中生為81.0%。當下,兒童青少年近視問題舉國關注。但由於不少家長迷信各種偏方土法"治療"近視,導致"近視茶"、"近視治療儀"、"視力訓練儀"……一個個宣稱能讓孩子"輕鬆摘鏡"的產品充斥市場,近視矯正領域亂象叢生。
  • 臺灣眼科專家吳佩昌:孩子可以不近視
    1、近視只是看東西不清楚,沒有大關係?答:錯。近視可能導致失明,不能掉以輕心。事實是,失明人口中,高度近視已經高居失明的第二大原因;日本及中國在這一兩年的研究結果顯示,高度近視的視網膜黃斑退化也已經是老年人失明的第二大原因。
  • 眼科教授吳佩昌:「終生醫學成就獎」專家認為,孩子可以不近視
    這個話題最近引發了很多討論,朋友推薦了一本來自臺灣眼科專家的書《孩子可以不近視》,我也看了,的確,我們發現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有關孩子視力保護的書,解釋深入淺出,建議使用,讀了以後就能實施起來。作者吳佩昌是臺灣很有名的眼科教授,兒童近視控制專家,還曾獲2014世界領先專家「終生醫學成就獎」。
  • 看近視的孩子越來越多!眼科專家告訴你這些近視誤區要避開
    近視後有哪些矯正手段?A:如果孩子看東西眯著眼、歪頭、頻繁眨眼等,就需要去正規醫院眼科進行近視檢查了。不是視力不好就一定要佩戴眼鏡,假性近視一般不必佩戴眼鏡;真性近視必須配戴眼鏡矯治、定期複查。結果再來我們門診複查的時候,我問她為什麼沒戴眼鏡,她說『我平時看得清就不戴了』,我們說,『那去驗一下光吧』,結果一驗光,300多度了。她兩個月前來驗光的時候只有100多度。我們建議一旦真性近視、有度數了就要佩戴框架眼鏡,而且不要摘摘戴戴。不清晰的視覺給孩子帶來生活不便之外,也會造成近視度數過快增長。
  • 吳佩昌教授:中國臺灣地區兒童近視防控的2點經驗
    在臺灣地區,學校的護理師會在每個學期為每個學生測量視力。裸眼視力低於0.8的小朋友就會轉介紹到眼科醫師那裡去。而且法律對此有明文規定。 裸眼視力是檢測學生近視情況比較簡單、好用的指標。Ian Morgan教授也做過研究,如果跟散光和遠視比較,用裸眼視力對近視進行推測有最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 視力納入中考成績:近視防控到底是誰的責任?
    裸眼視力大於等於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於等於4.5為重度近視,得3分……山西長治明確從2022年開始,將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納入中考,雖然分值不高,最高分與最低分之間只差兩分,但還是引發了廣泛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