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在小寒時節還打雷下雨,是由於空氣的強烈對流引起的,雖然冬天出現的機率較小,但也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冬天在冷暖空氣引起空氣對流比較強烈的情況,靠南的地區冬天會打雷下雨,中部氣溫稍低的地區也有可能打雷下雪呢。這不,前幾天河南許昌一帶就出現了邊下雪、邊打雷的情形。
雷聲並不是單獨產生的,它是隨著閃電的形成而同時發出。在近地空氣水汽含量較大時,當有強度較大的冷空氣過境,就會推動暖空氣的迅速抬升,繼而水汽溫度持續下降,隨即在凝結核的周圍凝聚,形成降水或者降雪。
在此過程中,水汽雲團的上下層之間,在空氣強烈對流情況下,因頻繁的碰撞摩擦產生大量的富集電荷,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以後,會穿透中間的空氣,發生劇烈的電荷中和反應,出現放電現象,形成閃電。閃電攜帶著巨大的能量,會瞬間將周圍空氣加熱膨脹,產生空氣爆破聲,傳到地面我們就聽到了雷聲。
一般情況下,冬天氣溫偏低,空氣乾燥,空氣對流強度也不大,不利於積雨雲的產生,因此很難出現閃電和打雷現象。但當滿足空氣溼度大、有較強的冷空氣過境的條件,也可能會產生強烈的空氣對流現象,有一定概率形成積雨雲,產生雷電現象,同時伴隨著較大的降水。
在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的形成機理認知程度較低,對於比較罕見的「冬打雷」現象比較害怕,認為會破壞莊稼的收成,將其引申為不祥之兆,其實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冬天打雷和夏天打雷的形成機制是完全一樣的,只不過受冬天氣候條件的限制,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要低得多,而一旦條件符合,也會出現「冬打雷」,是完全正常的自然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