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認為「冬打雷」現象?這種天氣現象在什麼情況下會發生?

2020-12-22 城市船夫起

近日全國各地陰雨雪不斷,很多地方出現了雷電現象。由於已經處於立冬之後,算是「冬天打雷」。根據《禮》的說法「仲春,日夜分,雷乃發聲。秋分之日,雷乃收聲」。就是說打雷這一天氣現象,正常的話應該是農曆二月春分前後開始出現,到秋分前後消失。如今距離秋分已經兩月,仍然出現了打雷現象,這種冬季打雷在古代的「天人感應」的觀點中,肯定是會有些說法的。

打雷

首先說一下「雷的形成」。按照現在的科學解釋,就是天上的兩種帶電雲層,一個正極,一個負極,相互碰撞在一起產生的放電現象。而這种放電現象就會釋放出很大的熱量,熱量的放出,就會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擠周圍的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這就是雷聲。科學的說法是「空氣產生劇烈的上下對流運動」。

雷電現象

如何形成帶有正負極的兩種電雲層,就是打雷現象形成的氣象條件。首先要保證空氣中有充足的水汽,其次要有使暖溼空氣上升的氣流。在此情況下才能產生打雷現象。而冬天打雷,也必須具備這樣的氣象條件,這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形成打雷的氣象條件,決定了雷電現象常見於二月中旬到八月底,尤其是夏天。因為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上層的冷空氣下沉,極易形成強烈的空氣對流,從而產生雷電現象。

電閃雷鳴

按照雷電的形成條件,在冬天空氣寒冷乾燥,太陽光輻射弱,導致地面的熱空氣不易上升,無法上升到空中與冷空氣形成劇烈的對流運動,所以很少在冬天聽見雷聲。很少,不代表不會發生。一旦冬季天氣偏暖,在地面形成了較強的暖溼空氣,隨著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對流自然就會加劇。這樣氣象條件具備了,自然就出現了「冬打雷」現象。但是要明白,這是反季節的天氣現象,一旦出現冬打雷,就說明暖溼空氣活躍,冷空氣也很強烈,這種情況下,冬天就會陰冷。

雷電

上面是現代氣象學給予的解釋,在我國古代的文化認知中,打雷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呢?這關係到「冬打雷有無徵兆」的問題。按照「創世論——元氣論」的說法,天地時間萬物都是元氣所化。清輕者為陽,濁重者為陰,因此陽上升為地,陰下沉為地。所有的天氣自然現象,都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和單方面呈現的結果,如朱熹說「陰陽聚為雲」;《曾子》說「天地之氣和則雨,陰陽之氣亂則霧」。而雷的形成自然也與陰陽二氣相關。

朱熹畫像

古代關於雷的形成,有三種說法:1.《春秋元命苞》曰「陰陽合為雷」;理解為——陰陽二氣結合得到一起,相互擠壓彼此空間而形成。2.《曾子》曰「陰陽之氣懼,則為雷」;理解為——陰陽二氣對流,互相害怕一樣形成氣流的撕扯而形成雷聲。3.《春秋穀梁傳》曰「陰陽相薄,感而為雷」;理解為陰陽二氣相互靠近,未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形成陰陽對流而產生雷聲。另外《莊子》曰「陰陽交爭為雷」。

賣糧食

結合以上古代對雷聲形成的認知,基本是陰陽二氣需要交織在一起才能產生。《抱樸子》說「雷,天之鼓」。《尚書·洪範》認為「雷,人君相也」。同時在《論語讖》一書中說「雷震百裡聲相附」,認為雷聲是表示諸侯國的政治教化是按照帝王的詔令來實施的。因此在《易妖佔》中明確說「天冬雷,地必震。教令撓則冬雷,民飢」。民諺說「立冬雷發聲,秋糶貴(糶tiào,賣出的糧食貴)」、其他如冬天打雷與「軍國大事」的徵兆問題,暫不羅列。

相關焦點

  • 立冬後打雷,真的是正常天氣現象嗎?古代認為有何徵兆
    雷電首先說一下「雷的形成」。按照現在的科學解釋,就是天上的兩種帶電雲層,一個正極,一個負極,相互碰撞在一起產生的放電現象。而這种放電現象就會釋放出很大的熱量,熱量的放出,就會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瞬間被加熱膨脹的空氣會推擠周圍的空氣,引發出強烈的爆炸式震動。這就是雷聲。
  • 近一段時間南方總出現打雷天氣,這種罕見現象的科學原理是什麼?
    冬天在小寒時節還打雷下雨,是由於空氣的強烈對流引起的,雖然冬天出現的機率較小,但也屬於正常的自然現象。冬天在冷暖空氣引起空氣對流比較強烈的情況,靠南的地區冬天會打雷下雨,中部氣溫稍低的地區也有可能打雷下雪呢。這不,前幾天河南許昌一帶就出現了邊下雪、邊打雷的情形。
  • 冬天為什麼會打雷?是正常現象嗎?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是一句諺語,在古代,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一種「不詳」的徵兆。但是,有許多諺語是由於古代科學不發達,人們認知較差才形成的,缺乏科學依據。那麼,冬天打雷是不是正常的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冬天打雷預示著來年自然災害會是真的嗎
    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天氣現象,以利來年能正確指導農事生產,但總有以偏概全、以點帶面的情況,其實我國地域遼闊,有旱有澇,一旦巧合,也是正常的自然現象。臘月打雷刀兵動,十個牛圈九個空。古時戰事平凡,瘟疫時有發生,就是臘月不打雷,仍然避免不了天災人禍,既然臘月出現了異常的天氣現象,在人們不能理解的情況下,怨天怨地,也是情有可原。回憶當年非典,也有許多人指東道西!
  • 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你見過冬天打雷嗎?
    古人覺得冬天打雷是非常罕見的形象,要是發生了,那麼就預示著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是因為在古人看來雷電的屬性是陽性,只有在夏季陽氣旺盛的時節才會出現,而冬天為萬物歸藏的季節,萬物因溫度下降,陽氣都藏而不露,很難有雷電出現。如果冬天打雷,就意味著天地藏不住陽氣了,叫做「擾乎陽」,連動物也會跟著遭殃。所以就有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
  • 又打雷了!「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靠譜嗎?冬天打雷咋回事?
    其實,關於「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每年到了立冬節氣前後的幾天時間,都會被人提及,相信它要表達的意思,大家早已經都心知肚明,這裡也沒有什麼必要再解釋了。有人擔心,冬天打雷,氣候異常,容易發生某些災害,可以說這也符合大多數人思維的常理。打雷是大氣中的一种放電現象,雷聲也是在積雨雲放電時發生的。
  • 下雪時會打雷嗎?下雪打雷時有什麼預示?
    但我們可能沒見過下雪的時候發生雷電,通常就是下雪的不打雷,打雷時又不下雪,冬天連雷電天氣都很少見,更別說下雪打雷了。那麼下雪的時候會發生雷電嗎?事實上,下雪的時候也是會有雷電發生的,相對於雷雨,這種天氣現象就被稱為「雷雪」。不過,這種現象非常非常罕見。
  • 「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今冬多地打雷,有啥說法嗎?
    其實今年春節期間的天氣並不好,多地出現了降溫、下雨的天氣,而在過年前一個晚上,筆者的家鄉這邊還整晚都在下雨,時不時還電閃雷鳴,一直持續到快天亮雷聲才斷。早上起來,就聽到村裡不少老人在議論昨晚的打雷的事情,有不少老人表示擔憂,認為還沒立春就打雷了,這樣不是好事。有些老人還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這是什麼意思呢?今年冬季多地出現打雷有啥說法嗎?
  • 冬天打雷下冰雹是什麼徵兆?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我們經常脫口而出自然現象這個詞,古人用「月有陰晴圓缺」來詩意描述月相的變化,正如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活動形成了四季變化。我們之所以會聽見雷聲,是因為這兩種不同的雲在碰撞之後產生了大量的熱量,而位於它們周圍的空間在被加熱之後造成了爆炸式振動。那麼,冬天打雷下雪,還下冰雹是什麼徵兆呢?冬天打雷雖然比較罕見,但也並不是沒有發生的可能,普通大眾一般將其稱為冬打雷。首先我們需要清楚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即:不管打雷現象發生在一年四季中的那一天,它都不過是一種自然現象,並不存在徵兆一說。
  • 明天立冬,「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啥意思,冬天打雷為啥不好
    關於立冬,歷代農民總結了許多相關農諺俗語,常根據立冬天氣,來預判後期天氣如何變化走勢,以便於自己的生產生活。像大家所知的「立冬有雨防爛冬,立冬無雨防春旱」,意思是說,如果立冬落雨,整個冬季天氣就很糟雨雪較多,而無雨則會導致一冬乃至來年春天發生乾旱,這對農民都是不利的,不得不防。
  • 俗語:「正月打雷人骨堆,二月打雷牛骨堆」,古人的話,道理何在
    依然會有帶有很強「感情」色彩的說法,比如有時候因為氣流的原因,在夏天也會小範圍局部下雪,如果剛好有「竇娥」,那麼就會認為這雪是為竇娥下的,其實只是巧合而已。自然現象、景物和人的感情聯繫到一起,在文學作品裡很常見。最典型的就是「賦比興」修辭手法,比如「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農村俗話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天打雷是怎麼回事?
    在冬天裡下雪是最正常不過了,上段時間裡各地都迎來了大範圍的雨雪天氣,使得冬天的味道十足。不過在這其中發生了件比較奇怪的事情,一些地方裡在下雪的同時居然打雷了。按說雷聲是在驚蟄之後才會逐漸的出現,寒冬臘月裡是不應該出現打雷的現象,如果出現了按照農村的說法,這將會發生一些奇怪反常的事情。在農村人們給這個叫做「雷打冬」,因為很少出現,也就有了許多的農諺俗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臘月打雷,遍地是賊」,甚至還有「臘月打雷動刀兵」的說法。
  • 有網友問他第一次碰到冬天打雷,這預示著什麼?
    打雷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多發於夏季,不過也有冬季打雷的現象,這種情況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冬天時常發生。有人說冬季打雷預示著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個是迷信的說法,因為究其原理,無論是冬雷還是春雷,亦或是夏雷,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同一種物理機制。
  • 古人是如何解釋「鬼壓床」現象的?
    「鬼壓床」的科學解釋據醫學研究統計,「鬼壓床」發生的概率非常高,全世界幾乎有一半以上的人,一生中發生過一次或者多次的這種問題。這在現代醫學中被稱為「睡眠麻痺」或是「睡眠癱瘓」,即在剛剛入睡或者是快要睡醒的階段時,忽然醒了過來,在這種時候腦子已經清醒了,但是身體還沒有跟上。
  • 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正月打雷有啥不好?
    前段時間,筆者老家這邊正月中旬,大冬天的有一天打雷了,村裡就有老人說,正月份打雷不是一個好現象,還說了這樣一句俗語「正月打雷人谷堆,二月打雷麥谷堆」,這是什麼意思呢?打雷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尤其是夏季,遇到暴雨天氣,往往就是雷電交加、雷鳴電閃的。但是,在北方冬季,包括正月份,極少會出現打雷的現象。
  • 臘月打雷下冰雹可能有什麼後果?老農活了大半輩子沒見過這種現象
    當天下的冰雹打雷下雨對於農民來說是比較正常的,下冰雹也很常見,但是過度了則會引發災難,而作為農民不管水災旱災都將影響耕種與收成。在貴州,新曆2020年1月6號下冰雹打大雷了,如果按老歷算就是臘月天下冰雹打雷。這現象對於貴州人來說就是百年難遇了,村裡老人也紛紛不解,說是活了大半輩子都沒見過這種現象。那麼這種現象代表是什麼意思呢?可能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呢?
  • 下雨天會打雷,下雪天會打雷嗎?
    那麼,同學們想過沒有:下雪會打雷嗎?確實,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似乎沒有下雪天打雷的經歷。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雨天為什麼會打雷。強對流天氣流程冬天會打雷嗎?當然會!但是因為冬天的氣溫比較冷,空氣流通緩慢,水滴往往沒到達雲層,就結成冰晶了。水滴結成了冰晶,不能分裂從而產生電荷了,雲層也就不能產生雷電。這也就是為什麼冬天下雪的機率比較小。如果冬天的天氣較暖,冷空氣又強,我們也許就能見到雪天打雷的景象。
  • 從天人感應來說,古人如何理解發生「日食」的天文現象
    日食現象·網絡供圖由於古代認為同時《禮記》中還說一旦發生日食,天子就必須穿素服,整改朝政,再認真履行作為天子的職能。另外在《左傳》的記載中,如果是正月發生日食,只需要諸侯和王公用幣禮敬,並在朝堂上敲鼓;之後不允許大臣們見天子,要回去自我反省。
  • 打雷和閃電哪個先發生?
    我們知道,唐僧不會法力,不會求雨,如何能贏?只見唐僧念經佯裝做法時,孫悟空拔了跟毫毛,吹口仙氣,變個假行者站在唐僧旁邊,然後自己的真身趕到半空拉來了風婆婆、推雲童子、布霧郎君、雷公電母來幫忙,所以一陣狂風吹來、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後雨就譁譁地下了起來,這場雨下得車遲國裡裡外外是水漫街衢。
  • 農村俗語「臘月打雷刀兵見,十個牛欄九個空」這句話啥道理知道嗎
    農村的很多俗語也是和天氣有關,畢竟農民種地也是和天氣有著很大的關聯,因為農民主要是以種地為生,如果天氣不好的話,那麼可能就會造成莊稼欠收,農民的收成自然就會降低,有的時候遇到惡劣的天氣,還有可能造成絕收,所以說,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的情況下,古人也是通過俗語來判斷未來的天氣會是什麼樣,所以對於一些俗語也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那麼在農村有句俗語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