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民為什麼都不願意種田,原因在這

2020-12-23 三農小專家

現在農民為啥不願種田?這是因為,農業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靠天吃飯,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收入很不穩定。加上農產品價格低,農民付出多回報少,所以但凡能夠找到其他掙錢的事幹,乾脆就不種田了。

一、農民在家種田,從種子、肥料、農藥,到各種的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每年都在不斷上漲,有時不注意還會買到假貨。這不僅提高了種植成本,還延誤了農時,造成減產減收,有時甚至是絕收。而農產品的價格卻相對較低,除去成本,農民實際收入很低,有時還要虧本,還不如出去打工收入比較穩定。

二、從目前的情況來說,種田還是要靠天吃飯。如果遇到乾旱、洪災,或者病蟲害防治不到位,辛苦不說,弄不好一年的收成就會嚴重受損。像前段時間一直高溫不下雨,有的地方秧苗都插不下。而前幾天又突降暴雨,一些剛剛栽下的秧苗還未紮下根,又被大水浸泡或漂浮在水面上,需要重新補栽。唯有全年風調雨順,豐收的希望才更大。

三、農業種植也是一項風險投入,農產品的價格忽高忽低,種出來以後能不能賣出個好價錢還是未知數,有時還要憑運氣。就像我們這裡種植砂糖橘,前幾年每斤還可以賣到4元左右,而這兩年行情不好,連過去一半的價格都無人問津。今年春節後,每斤即使降到了1.2~1.5元,還是有部分爛在了樹上。

光是人工採摘的費用,每斤就要花費0.4~0.5元,除去肥料、農藥、薄膜等各項開支費用,種植戶辛苦一年,連人工錢都掙不回來,還要虧本倒貼。村裡有戶人家,以前夫妻兩人侍弄果園,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去年男人果斷放棄了果園,一人到建築工地去打工,一年下來,保守收入有6、7萬元,還不用像種柑橘那樣操心,所以不願再回家種田種地。

四、在農村,人情往來花費比城裡還要多,什麼結婚、三朝、對歲、生日、喬遷、白喜、升學、大病探望等等,應有盡有,而且隨禮逐年攀升。加上孩子上學、老人看病,以及各項生活的開支都比較大,在家種田根本支撐不起整個家庭所需的費用,只能到城裡謀求一份收入相對穩定的工作。

總之,除了部分年輕人更嚮往城市的生活外,農民不願種田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在家種田一家人能夠好好地生活,誰還願意背井離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去打拼,而將老人孩子留在老家無人照顧呢?對於這個問題,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國家對種田有補貼,為什麼還是有人不願意種田
    近期,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人問,「國家對種田有補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棄田拋荒不願意種呢」?對於這個問題,身為農村人的筆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不妨直說,我也正是面對國家對農田的補貼,還不願種田地裡的其中一人。
  • 農村天地大有可為,為啥現在種田的農民越來越少?答案來了
    第一、種田不賺錢如果你有機會到農村去問問農民,種田到底賺不賺錢,可能99%的人都會說不賺錢,這就真實反映了農民種田確實不賺錢,而農民一家的生活開支不能少,如果就在家種田可能連家庭生活開支都負擔不起,因此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民不願意種田,在他們心中,有一筆帳算得很清楚,種一畝地除去成本,估計能賺一兩百塊錢
  • 農民為啥寧願出去打工也不願意種地?原因很簡單,也許你不知道
    農民為啥寧願出去打工也不願意種地?原因很簡單,也許你不知道。2020年新春佳節即將到來,農村又開始沸沸揚揚,大街小巷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可是新年一過,農村又顯得冷冷清清,只剩下些老人和孩子,因為年輕力壯的農民都出去打工了。
  • 農民種田不掙錢甚至虧本,誰是最大的獲利者?
    如果需要,我們就從種田開始推理吧。種田需要耕地,耕地要麼需要農具要麼需要農機。用農機耕地的,那麼農民種田的時候農機師傅肯定賺了一部分錢。農機師傅的農機哪裡來的?買的。那麼賣農機的店子和農機經銷商賺了一部分錢。這裡面農機店面需要房租,那麼房主賺了一部分錢。房主買房,需要貸款,銀行賺錢了。房子在哪裡買的,賣房的中介賺錢了,房地產老闆賺錢了。
  • 農民都放棄「種田」,以後「吃飯」會不會成為一個「嚴重」問題?
    絕大部分的農田還是都被充分利用的,莊稼年年都種著。所謂農民放棄「種田」,只是指一部分人,而這部分人的「放棄」是一種社會化的進步過程。機械化程度加深,不需要那麼多勞力過去農村種田,家家戶戶的大小老力,天天耗在地裡,跟「繡花」一樣的呵護莊稼,那是土裡刨食,沒有辦法的事兒。如今隨著機械化程度的發展,農村種田,不需要那麼多勞力了。
  • 小農民覺醒五行靈泉異能,修煉最強體質,租地種田娶城裡媳婦!
    小農民覺醒五行靈泉異能,修煉最強體質,租地種田娶城裡媳婦!今天小編來給分享一些文筆不錯的經典小說,小說的主角個個都是稱霸一方的人物,絕對是大家想要的強者類型,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安利小農民覺醒五行靈泉異能,修煉最強體質,租地種田娶城裡媳婦!
  • 農民都很納悶,小麥播種以後為什麼不出苗,大家知道原因嗎?
    現在已經進入了冬小麥的播種季節,而且冬小麥有些已經播種,有些還沒有播種,我們經常流傳著一句俗語,那就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意思就是現在所有的都在變化,天氣也在變化,過去哪些固定的已經用不到了,要根據具體的時間進行播種。今年的冬小麥大約在十月十五到三十號。
  • 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有人打屁股針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相信在農村長大的,都是忘記不了小時候打生病打針的情況,要知道在農村打針可不是輸液的,而是直接打屁股針的,打完之後那真的是屁股挺痛的,可是小時候痛苦的記憶了。為什麼農村現在很少有人打屁股針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 為什麼農村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爭搶土地了?
    在這一年裡,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農民工進城打工難、找工難、掙錢難,形成了大量回工潮。因此,現在農村人口越來越多,搶地搶地現象也不可避免。有幾個主要原因?~~首先是由於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認真談戀愛了呢?
    總是聽到很多網上的言論,似乎現在新時代的許多人,好像信奉不婚主義,不孕主義,或者是不談戀愛的。那有一個疑問就來了,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認真的去談戀愛了呢?作為一名零零後,談談在我的立場上,對現在為什麼很多人都不願意認真的去談戀愛的這樣一個因素分析叭。
  • 現在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
    但是這最近20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市場化的進一步加劇。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去生孩子。或者是二胎。要知道當年可是。千方百計的。逃離乘法,卻拼命的生孩子不要說計劃生育了,就是一個價,至少都有兩三個孩子。那會的人都擠破頭想要生孩子,而現在。政府鼓勵你12臺或者是乘孩子都不願意去為什麼呢?
  • 有這麼一些人問過,說農民種田種地,去當農民工算一種職業嗎
    有這麼一些人問過,說農民種田種地,去當農民工算一種職業嗎?農民種田種地去當農民工算一種職業嗎?這一問題,我說說個人看法。「農民」這兩個字,在沒開革開放之前,農民就是靠種田種地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來源,自從改革開放之後,就開始有些農民進城從事非農業的工作,從此,這些進城的農民被城市的某些人取名為「農民工」。農民工這名稱現在依然還是叫農民工,在提問中提到農民工算一種「職業」嗎?
  • 2021年農民不想外出打工,可以做這3個買賣,養家餬口很輕鬆
    在十多年的發展之後,農民沒有變。大部分人靠工作生活,靠工作養家。農民肯定不願意勞動,但是在農村,大多數人都賺不到錢,沒有辦法。城鄉就業機會減少,農民要想辦法掙錢。儘管外出工作一年能掙點錢,但生活成本還是比較高,而且離家太遠,所以很多農民還是想在農村找個可靠的賺錢途徑,至少在家呆一年,哪怕掙的錢少點。
  •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你願意回農村生活嗎?
    現在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家戶戶建了二層小洋樓,鄉村水泥路基本上戶戶通,私家車普及率達60~70%,農村比起上世紀確實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果真正願意回農村生活的人,我估計還是極少數,農村條件雖然好了,但這筆收入不是來自於農業本身,純碎是靠農民工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賺回來的錢用於農村各方面的建設。假若靠種田種地,能解決一家人的溫飽都不錯了,更談不上建房和買車,如今,好多農民留守在農村種地,種一畝水稻除了化肥、農藥、種子、機械費,最多只有400~500元/畝,還不夠日常生活開支。
  • 為什麼很多女司機都不願意開車?除了車技不好還有這幾點原因
    大家好,每天都會整理分享最新最有趣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現在我們來看看下面發生的精彩故事是「為什麼很多女司機都不願意開車?除了車技不好還有這幾點原因」眾所周知,考駕照的人越來越多。汽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無論男女學會開車已經成為必備的一項技能。
  • 現在的95後,誰還願意做農民?
    在短視頻平臺上,42歲的農民劉樹海通過拍攝短視頻來帶動家鄉旅遊;在電商平臺上,90後小夥靠著「原產地直發」賣水果 ,一年銷售額破億元;有金融業年薪百萬卻回家養牛,四年時間成行業翹楚;也有新一代技術農民,展示出追求職業化角色定位的人文理想。農民是否依然代表著生產環節的末端?農業是否只是停留於記憶中的陳舊過往?
  • 為什麼在農村,紅事都不願意去,白事卻都願意去幫忙?原因竟是這個
    紅白喜事,對於農村來說都是大事,基本上一個村子的人都會知道,可是現在在農村,誰家結婚了,村上的鄰居很多都不願意去吃酒席,禮錢一給就走了。但是如果誰家有白事了,就是不說,大家也都願意去幫忙。原因主要有三個,聽聽老農怎麼說。
  • 農村俗語「農民住高樓,好日子到了頭」,你知道這句話是啥意思嗎
    而筆者家鄉這裡,基本上每一個城鎮都蓋了一些新的住宅小區,像城內的一樣,但想要去買來住的並不是很多,許多 房屋到現在還空著。之前也說過不許群眾自身建房,說很有可能要合拼,但之後就已不提了。如今臨省合村並居搞得熱火朝天,讓全村人惦記著,是否大家這兒之後也會一樣?許多全村人立即便說,毫無疑問還是住自身院子好,不願意住高樓。為什麼會出現那樣的念頭呢?從院子裡搬至住宅小區的房子,生活並不是更強了沒有?
  • 「馬東美」賣菜,比爾蓋茨種田?科技巨頭把住農民命脈了嗎?
    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氣候環境造成了農田生產力低下,並且農業利潤率低,造成小農戶沒法生存,同時國外的政策無法使農民的需求得到滿足,也沒有可以提供營養的食品系統,這都是非洲、印度農業發展所面臨的一個困境。
  • 為什麼現在的學生都不願意打寒假工呢?學生:寒假打工不值得
    很快就要迎來寒假了,想必大家都是非常開心的,不知道大家今年寒假有什麼打算呢?可能有的人會出去旅遊,有的人會參加補習班,但沒有人會選擇打寒假工。寒假工不僅可以拿到工資,而且還能增加社會閱歷,為什麼現在的學生都不願意打寒假工了呢?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位學生的見解,原因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