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抗擊新冠疫情的電視劇《最美逆行者》在9月17號開播了,三天時間播了六集,在豆瓣電視劇上這個片子卻已經降到2.4分。
通常哪部電影/電視劇豆瓣評分在5分之下,我們都會稱之為爛片,這部弘揚正能量的《最美逆行者》卻只拿到2.4的分數,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大部分給到低分的觀眾評價集中在幾點,一是演員演技尷尬,或者說沒有體現演技,二是劇情凌亂,沒有條理性,三是故意煽情,用最簡單低劣的手段歌頌英雄們,四是劇情脫離現實,不注重細節。
確實網友們的眼睛一貫雪亮,說的情況都存在,但面對這樣一部特殊性質的電視劇,大家並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就盲目給到了超低分,也並不是一種理智行為。
《最美逆行者》是在今年五月份全國尤其是武漢疫情得到全面緩解之時,才正式立項開拍的,從正式確定項目,到拍攝製作完畢後上映,不過三四個月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實現劇本撰寫、演員確認、拍攝場景搭建、實際劇情拍攝、後期剪輯製作等等環節,並不是一件容易事,相信在很多方面,不是製作人員不願意多遍的精打細磨,而應該是確實沒時間。
關於劇情內容,很多人看著彆扭,可能是因為這部電視劇既需要儘可能的還原事實,又需要把毛坯般的事實真相做藝術化修飾,以使它能真正入人耳目,所以這部電視劇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劇,稱它為變形紀錄片可能更準確些。
有網友批判說當時一線的醫生們忙碌的腳不沾地,而《最美逆行者》中他們竟然還可以聊天交流,太假了。一部敘事的片子,如果沒有人物對話,沒有劇情,只是架幾部攝像機,拍些醫護人員來回走動搬運救治病患的鏡頭,那叫什麼?攝像頭錄像會更準確些吧。
如果說演員們的表演不到位,還不如用真實人員來參加演出,實在是一種很嚴重的誤解。
未經過訓練的普通人,在鏡頭面前,別說用表演的方式去還原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恐怕連手腳都不知道怎麼放合適吧。
更何況劇中演員們的表演真的需要被如此詬病嗎?不至於吧,在前兩集中,陳數和任敏大部分時候都包裹在口罩和防護服之下,但有一段任敏脫去防護服後的表演卻很抓人心。
曾經參與過汶川地震救護的27號床病人去世了,作為汶川人的於麗娜(任敏飾)痛苦萬分,她認為明明曾經的救命英雄就在眼前,自己卻親眼看著他死去無能為力,事後心情激動的於麗娜跑去洗臉,看著鏡中的自己,她的表情在5秒鐘內從難過慢慢進渡到失聲抽泣,遺憾、不甘心、自我譴責都清清楚楚寫在這個小護士臉上。
這樣的表演不精彩嗎?
不可否認這部電視劇製作倉促,存在很多不足,但以往常評判電視劇的標準來看待《最美逆行者》,顯然是不公平的。
並且拋開那些瑕疵,《最美逆行者》底層的故事架構輕易便可以讓人熱淚盈眶。
相信每個中國人都忘不了,2020年春節前幾天,幾乎所有人都興高採烈的準備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之時,新冠病毒在武漢全面擴散並已經部分輻射其他不確定地區的消息傳播開來,過節的愉快氣氛立刻被惶惶人心代替。
普通人用嚴格自我隔離、協助監督身邊人共同隔離的方式為抗擊疫情盡著力,而醫護人員、軍人及其他特殊行業的工作人員,紛紛不顧危險奔赴許多人想遠離的武漢,他們的逆行精神當真讓人佩服。
當時每天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注新聞裡的疫區情況,漸凍症院長、吹哨人離世、十天再造火神山以及日夜不休的醫護人員,任何一條大小信息都能讓心臟加速跳動,那種真情實感,那種希望每一個抗疫人員每一個患者都能平安的念頭記憶猶新。
相信你們都跟我一樣,當時傾注的感情和關注都不是虛假的。
《最美逆行者》這樣一部電視劇,既是記錄,也是對英雄們的頌歌,挑剔的品評人們,請拋棄你們以往慣有的觀劇思路,用更加寬容的眼光,耐心去看這個表現不夠完美的抗疫巨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