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東方金誠 王青
12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報價:1年期品種報3.85%, 5年期以上品種報4.65%。兩項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均連續八個月保持不變。
具體解讀如下:
一、12月MLF招標利率不變,當月LPR報價保持不動符合市場預期。本月15日,央行超額續作1年期MLF,招標利率為2.95%,與上月持平。這意味著12月LPR報價的參考基礎未發生變化。可以看到,自去年9月以來,1年期LPR報價與1年期MLF招標利率始終保持同步調整,兩者的利率點差固定在90個基點。
另外,近期以DR007為代表的短期市場利率基本圍繞短期政策利率波動,但同業存單發行利率等中期市場利率仍保持高位。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銀行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等負債成本下降帶來的影響,意味著近期銀行平均邊際資金成本難現明顯下行,報價行下調12月1年期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1]。
最後,5月以來政策性降息告一段落,監管層轉而著力推動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減負1.5萬億,旨在防範大水漫灌的同時,重點針對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實施定向滴灌。這意味著LPR報價保持不變並不會實質性影響企業貸款利率下行勢頭,即銀行可通過下調企業貸款利率定價中的「加點」部分[2],降低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通過下調LPR報價推動企業貸款利率下行的需求。
歸根結底,這段時間LPR報價連續八個月保持不變,源於二季度以來宏觀經濟出現「V型」反轉,逆周期調節措施不再加碼,貨幣政策進入「觀察期」。
二、伴隨「緊貨幣」進程全面告一段落,銀行資金成本上行壓力緩解,短期內1年期LPR報價有望保持穩定。我們判斷,明年上半年之前,在國內經濟「V型」延續反轉與外部不確定性猶存背景下,貨幣政策將持續處於「觀察期」,MLF利率調整的可能性較小,LPR報價基礎有望保持穩定。與此同時,進入12月以來,受央行加量續作MLF等因素影響,以SHIBOR中長期品種、銀行同業存單發行利率為代表的中期市場利率開始較快下行。這表明繼以DR007為代表的短期市場利率穩定在政策利率附近後,5月以來的「緊貨幣」進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銀行平均邊際資金成本上行壓力也將隨之緩解。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報價行上調或下調LPR報價的動力都不會太大,主要針對企業貸款的1年期LPR報價大概率會保持穩定。
三、近期LPR報價保持不變,明年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目標弱化,未來一段時間企業貸款利率有望「由降到穩」。展望2021年,疫苗全面接種將帶動經濟增長動能進一步修復,疫情期間實施的特殊政策措施將逐步退出,其中2020年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的政策也會明顯弱化。由此,在LPR報價保持穩定的預期下,未來一段時間企業貸款利率將出現一個「由降到穩」的過程。考慮到2021年通脹走勢趨於溫和,企業經營仍處在疫情衝擊後的修復階段,企業貸款利率轉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2021年LPR報價有兩個主要觀察點:一是1年期LPR報價與MLF利率之間90個基點的固定點差是否會打破,二是5年期LPR報價是否會單獨上行。若兩者之間的固定點差發生變化,則體現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進一步增強。我們認為,著眼於儘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未來若宏觀經濟運行出現波動,央行將優先保持政策利率穩定,通過引導市場利率走向、進而推動LPR報價調整的方式改變企業融成本,實施逆周期調節。我們判斷,明年下半年經濟增速下行後,1年期LPR報價有可能小幅下調,而MLF利率將保持不變。
另外,當前監管層正在強化對房地產金融的宏觀審慎管理,若明年房價出現較快上漲勢頭,主要針對房貸的5年期LPR報價有可能單獨上行,屆時企業貸款利率和居民房貸利率走勢分化將會加劇。這也符合監管層引導金融資源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防範化解房地產泡沫等「灰犀牛」風險的結構性貨幣政策目標。
[1] 2019年8月LPR報價改革後,各報價行在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基礎上加點報價,其中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主要是指MLF招標利率,加點幅度則主要取決於各行自身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簡而言之,LPR報價=MLF利率+加點。
[2] 伴隨LPR改革持續推進後,金融機構貸款已全面轉向以LPR為基準定價,即貸款利率=LPR報價+加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