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藥店能買到退燒藥嗎?成都:銷售退燒藥、止咳藥須測體溫並掃碼...

2020-12-22 紅星新聞

感冒發燒,去藥店能買到退燒藥、止咳藥嗎?12月13日,成都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市衛健委、市商務局聯合發文,對零售藥店疫情防控提出要求,明確要做好購藥人群監測,銷售退燒藥、止咳藥須測量顧客體溫並掃碼實名登記,藥店若發現可疑病例(有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狀),應第一時間通知社區,服從社區工作人員安排。

12月13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市錦江區慶雲南街、紅星路多家藥店發現,各藥店均在顯著位置設置了「1米線」提醒,部分藥店中,市民若要購買含退燒成分感冒藥、咳嗽藥、退燒藥均需出示身份證並進行登記。

新規:銷售退燒藥、止咳藥須測體溫並掃碼實名登記

根據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和需要,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等三部門就進一步加強零售藥店疫情防控工作,明確要求各藥店做好購藥人群監測,銷售退燒藥、止咳藥須測量顧客體溫並掃碼實名登記,店員指導顧客按系統提示填報相關信息(體溫、住址、聯繫方式、接觸史、旅行史等)後,方可銷售。

△某藥店貨架

同時,在做好安全防護方面則規定,藥店應在進口醒目處張貼佩戴口罩的提示並督促佩戴,提醒進店顧客提升疫情防控意識,藥店工作人員應穿工作服,定期清洗消毒並佩戴口罩,藥店內應規範設置「1米線」有效防止聚集,提醒顧客排隊繳費取藥並保持安全距離。

除此以外,按照公共場所疫情防控要求,要求對於藥店工作人員和進店顧客均須測量體溫,並按要求做好登記。藥店若發現可疑病例(有發熱、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狀),應第一時間通知社區,服從社區工作人員安排。

探訪:含退燒成分藥物均需出示身份證

目前,成都各零售藥店是否做好了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紅星新聞記者走訪了部分零售藥店。在慶雲南街的某大型連鎖藥店,進門處的地面上明顯的貼著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溫馨提示:「請佩戴口罩,在一米黃線外等候」。當記者詢問能否購買感冒藥和咳嗽藥時,店員表示,購買感冒藥需要出示身份證件方可購買,「一般的感冒藥中都含有退燒的成分。」該名店員告訴記者,一般的止咳糖漿等中成藥時不需要身份證登記的,止咳的西藥則必須要身份證登記,「如果沒有身份證原件,照片也可以,但必須要登記。」

在紅星路的另一家藥店,面對記者提出想要購買感冒藥、退燒藥的需求後,店員詳細詢問記者的症狀、購藥原因,並要求出示身份證,接受體溫測量,「退燒藥可以買,但是必須要出示身份證,並且在藥店聯網的網際網路平臺中進行登記體溫、住址、聯繫方式等等內容。」當記者問到,如果發現測量體溫有發熱,或者有咳嗽等症狀時,是否會第一時間通知社區時,藥店工作人員表示,這要視實際情況而定。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攝影報導

編輯 劉宇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退燒藥、止咳藥全部下架?市民紛紛到藥店囤貨……權威回復來了
    退燒藥、止咳藥…即日起下架??昨天,有消息稱:達城所有藥店將停止銷售退燒、止咳類藥品。一時間引得不少市民紛紛前去藥店囤貨。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通川區中路的九興大藥房,發現擺放退燒藥、止咳藥的貨架上早已清空。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達城萬盛、東升等多家藥店發現,除個別藥房退燒藥、止咳藥已下架外,其他藥房均仍在對該類藥物進行銷售。記者還發現,所有藥店要求進店人員佩戴口罩,進行體溫測量,並對購買退燒、止咳等藥物的市民進行實名登記。
  • 退燒藥止咳藥恢復藥店銷售 舟山市民購買感冒類藥品無需實名...
    ,原需要實名登記的止咳藥無需登記,轄區10家作為監測哨點的零售藥店代表全區藥店實行常態化監測,這也標誌著從本月起定海開啟了新的常態化監測工作。風寒咳嗽顆粒、傷風停膠囊、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在舟山芝林大藥房零售連鎖有限公司義橋連鎖店的貨架上,各種治療發熱、咳嗽類藥品已重新上架,恢復對外銷售。「從9月1日起我們工作人員每天下午5點以前,需要在『全省零售藥店常態化疫情監測警戒系統』上報前一天下午4點至當天下午4點監測藥品中的銷售品種、購藥人數以及總銷售量,實行常態化監測。」
  • 吃完退燒藥後,體溫過低怎麼辦?
    一些沒有學過我們推拿的媽媽,還有雖然學過但信心不足的媽媽,都會忍不住用上退燒藥。可是燒是退下來了,卻發現孩子手腳冰涼、體溫過低,甚至白細胞也會減少,這是什麼情況呢?該怎麼辦呢?
  • 廣西藥店停售發熱、咳嗽類藥品,不少市民趕在「關閘」前囤藥
    1月9日,自治區藥品監管局發布緊急通知,要求零售藥店暫停銷售發熱、咳嗽類藥品。10日一早,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在南寧多家藥店看到,不少市民趕在「關閘」時刻前來購買感冒、退燒、止咳等藥物。一些藥店的外賣訂單也多了起來,同樣多為感冒、退燒藥。
  • 陸豐開展免費核酸檢測、暫停電影院營業、暫停零售藥店銷售「退燒藥」
    全市各零售藥店、各醫療機構:當前,我市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有效防止潛在風險,及時排查、排除交叉感染隱患,自2020年8月15日15時起,全市所有零售藥店暫停無醫生處方銷售「退燒藥」。出現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者,請儘快到我市各醫療機構發熱診室、發熱門診檢查就診,接受正規醫療診治,避免錯判誤判病情。
  • 常用藥有沒有賣?相關部門回復來了
    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根據管控工作需要,我們要求凡是到藥店購買藥品的消費者,必須憑身份證購買藥品,接受體溫測定,並要詳細登記身份信息、體溫測值、家庭住址、聯繫方式並現場核實,對於購買感冒藥、止咳藥、退燒藥的消費者,還要求登記所購藥品名稱及數量,以上信息以日報告的形式報告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局。
  • 海南海口:購買退燒、止咳類藥品一律實名登記 掃碼購藥
    舉報   央視新聞報導,近日,海南海口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進入藥店人員一律佩戴口罩
  • 貴陽買退燒藥變難了?
    市民張女士向記者反映,她今天早上去藥店給小朋友購買退燒藥,跑了很多家,都沒買到。原因是:現在買退燒藥需要處方籤。張女士說她小孩有點輕微發燒,想買一瓶布洛芬或是泰諾林備起,但走遍了單位附近的三家藥店,均被告知需要出示處方籤才能售賣。
  • 又一款退燒「神藥」被禁用!4種常見的退燒藥千萬別亂吃!
    因此,孩子比成人脆弱許多,用藥方面也要謹慎一些,這幾種藥是藥監局發公告禁止的藥,家長們可以拿出小本本記一下~01退燒藥安乃近記得小時候,只要一發燒,家裡的老人就會拿出一種叫「安乃近」的大白片吃一粒,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
  • 北京昌平區:藥店購藥人體溫超過37.3℃將轉運至發熱門診
    為充分發揮藥店「前哨」作用,將發熱購藥人納入管控,確保早發現、早隔離、早醫治。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昌平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局在強化藥店購藥人員信息登記工作基礎上,建立發熱購藥人應急處置機制,進行閉環管理。一是開發運行購藥實名登記小程序。
  • 國家集採的低價藥在藥店能買到嗎?很難!
    比如北京萬輝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中標價格為0.78,山東裕欣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鹽酸氨溴索片,中標價為1.5元,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氯氮平片,價格為1.58元有不少患者會問,這些中選的藥品在藥店也可以用這麼低的價格買到嗎?「在藥店不一定能以中標價格買到藥品。」
  • 「4毫升」錯聽成「40毫升」,馬虎爸爸給兒子餵下大劑量退燒藥!
    來源:微信公眾號「宜興市中醫醫院」(ID:yxszyyy87927002)江蘇宜興市中醫醫院日前接診了一名被過量餵服退燒藥的 前幾天的凌晨1點多鐘,家住宜興市的李女士一覺醒來,發現兒子渾身滾燙,一量體溫,竟然達到了38.8℃。 李女士趕緊抱起哭鬧的孩子,並推醒一旁熟睡的丈夫,讓他去藥箱裡找退燒藥給孩子服用。
  • 知名止痛藥、退燒藥,這些人禁用!
    在2004年,默沙東Vioxx(羅非昔布)同樣由於心血管問題停止銷售。 在2015年7月,FDA對於非甾體抗炎藥的處方藥、非處方藥警告再度升級,要求處方藥、非處方藥生產商在藥物商標上更為詳細地介紹NSAIDs增加心臟病、中風機率的相關信息。
  • 這種常用的退燒藥已被禁用,你還在給孩子吃?後果很嚴重…
    孩子發熱時,很多家長會自行使用退燒藥。說到退燒藥,不得不提起上世紀60-80年代常用的安乃近。即便到現在很多人知道安乃近的風險,也依然在使用。但是,3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關於安乃近的兩條重磅消息。一是,含有安乃近的7個藥品被註銷。
  • 使用家庭共濟帳戶可在藥店掃碼購藥!超細攻略在此!
    使用家庭共濟帳戶可在藥店掃碼購藥!超細攻略在此!城鄉居民參保人員使用家庭共濟帳戶可在藥店直接掃碼購藥啦超細攻略看這裡!城鄉居民參保人員憑國家醫保電子憑證在藥店購藥時,可使用其家庭共濟帳戶餘額支付購藥費用。
  • 發燒真的能燒死身體裡病毒和細菌嗎?
    再說「體溫超過38.5℃就使用退燒藥」這個事。現在測體溫有不同的方法,腋下、口腔、耳道、肛門都能測,跟口腔溫度相比,腋下溫度要稍低,肛門和耳道溫度要稍高一點。一般來說,口腔內溫度高於37.7℃(99.9 ℉)可以認為是低燒。
  • 立馬用退燒藥你就錯了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發燒,而且手腳冰涼,就會變得非常緊張,立馬就用退燒藥。要知道,這種做法並不明智!我們一起來了解真相:寶寶發燒手腳冰涼的真相孩子新陳代謝的速度幾乎是成人的兩倍,所以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產生熱量,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會怕捂不怕冷的原因。寶寶明明在發燒但手腳冰涼,這其實是一種假冷真熱的現象。
  • 戴口罩、掃碼、測體溫……逛商超,這些防控措施一個都不能少
    提倡顧客自助購物、非接觸掃碼付費,鼓勵商場、超市提供網絡訂貨門店配送、無接觸交易等便利服務。連日來,記者走訪武漢部分商場、超市發現,市民對商超的嚴格管理表示支持和配合。商場門口指示牌醒目提示公眾保持社交距離。記者王春嵐 攝掃碼測溫入場已成習慣6日中午12點,江漢區M+購物中心,工作人員在入口處值守,為進場的市民測量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