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專注學習足球技戰術,深入分析瓜式哲學,為大家復盤各經典比賽的小瓜,今天也一起來看看新內容吧。
首先,先給大家解讀瓜式巴薩進攻段的思路。
瓜迪奧拉如同他的恩師一樣,對控球權有著極致的態度,在他的理念中,只要球一直在腳下別人就不會有進攻機會。但是足球並不會整場都能保持球權,至少在對方開球和己方射門的時候。瓜迪奧拉在巴薩執教時期一直尋找這最安全的處理球方式,他鼓勵隊員們傳球後馬上起動,以找到新的接應點;他要求隊員儘可能的跑動以形成以多打少;他要求即使在對方禁區弧頂仍堅持傳球,造就了許多經典的「傳進門」式進球;他第一次讓守門員參與傳導組織,進行11打10,同時也第一次將滲透戰術發揚光大。
瓜迪奧拉的球場標註
瓜迪奧拉喜歡給他的場地畫上不同的顏色來讓隊員充分理解他的思想,我們看到他給中圈旁邊的兩條縱路,從己方禁區到對方禁區處,被稱為夾層,而外面的紅色部分成為邊路走廊。瓜迪奧拉喜歡讓他手中最有靈性的球員站在夾層處充當前腰,因為在這個位置當前腰不僅可以有效的將球分給邊路和中路,也可以內切和下底,事實證明了大禁區角處的夾層是進球發起最多的地方,包括任意球和運動球。
(圖片來源於網絡教案)
我們之後都可以看到,瓜迪奧拉最基本的滲透中,幾乎都是這樣的Z型傳遞,瓜帥始終要求轉移和滲透都用地面球,因為高球則意味著降低己方接球的成功率。
在進攻時,瘋子教練給出自己別具一格的思路:我們用回傳球來進攻。回傳球怎麼進攻呢,我們都知道,野球場上回傳時一般是因為自己不能再向前推進或者前方沒有接球點,所以瓜迪奧拉的回傳球實則是穩定進攻攻勢,連接下一次進攻發起用的。
看下文
我們可以看到,從後往前進攻時,由於前鋒的存在,後腰處於無效位置,但是球直接傳到前場後不停球回做,因為很少有球隊會防守回傳球(其實野球場基本都是這樣)所有後腰可以很輕鬆的處於有效位置解球,並「順理成章」地擺脫了對面前鋒的防守。
同樣,在後腰拿球時,兩名前腰不主動接球,反而選擇把空間跑開尋找接中鋒回做的第二出球點,這樣子不僅帶開了傳球路線,也使得原來需要跟房前腰的敵方球員為了斷球被迫上強,脫離與自己的防守。對於從後往前轉移瓜帥還有很多套路,無一例外都是通過斜線轉移。
比如面對封堵傳球路線
還有從門將發起的進攻
這套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位置,就是邊後衛。瓜迪奧拉無時無刻不記著恩師和師爺的傳統,這也給了直接促進了當代足球由邊後衛發起進攻對思路。為什麼是邊後衛呢,從區域上來說,對方後場球員是最不具威脅點,而中路的傳球也理應獲得更大與邊路的照顧,因此邊後衛作為球場上最無所事事,吊兒郎當的弟弟,一躍成為瓜帥手中的進攻鏈條。憑藉著防守壓力小,丟球失誤較中衛輕的緣故,邊後衛成了巴薩進攻的喘息點,巴薩最著名的萬金油阿拉維斯,最犀利的終結者科曼都出自邊後衛。
但相對於現代攻勢足球不同的是,巴薩的邊後衛並不傾向前叉套邊和直搗黃龍,更多的是將球分給前腰和邊鋒,以及接前場回傳球。
利用後衛保護中前場
在瓜迪奧拉手中只要把球交給前腰,離進球就只剩一半了,在這之後前腰就可以自由發揮而不需要局限於戰術套路了。
我們知道TIKI-TAKA是最不具攻擊欲望的體系,在下期中小瓜將分析巴薩進攻套路中為了把握住少之又少的機會的既定套路。
關我是專注學習足球技戰術,深入分析瓜式哲學,為大家復盤各經典比賽的小瓜,喜歡的觀眾老爺請關注打賞點個讚吧,趕緊上車下期繼續分析。
關注微信公眾:傳控天下。獲取更多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