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專注學習足球技戰術,深入分析瓜式哲學,為大家復盤各經典比賽的小瓜,今天也一起來看看新內容吧。
謝謝看官老爺的提醒,因為上期在發表瓜式傳控3——TIKI-TAKA的驚豔於世時,錯把公眾號的4——TIKI-TAKA的進攻思路給複製過來了,現在補發一下3的內容以補充該系列的連續性。謝謝各位關注,小瓜將持續更新。
在詳細介紹陣容中球員的分工前我們必要的引入一個位置概念,那就是足球和所有體育運動一樣,每一號位是大致相同的,這也是為什麼FIFA會評選歷史最強X號的道理,我們先以最經典的4-2-3-1站位來看
標準4-2-3-1
1號-守門員
2號,3號-左右邊後衛
4號,5號-雙中衛
6號-防守後腰,8號-組織後腰
7號,11號-邊前衛(由於貝克漢姆的存在7號多被賦予偏傳球邊位的意義,直至C羅重新定義)10號-傳統前腰
9號-特前中鋒(大多數陣容僅三條陣線,若產生4條陣線,那麼最前面對鋒維多被賦予特前的定義,即強行靠近對方中後衛拉開進攻空間)
而4-3-3陣型中,6號防守後腰居中,7號、8號一左一右,10號前提成為中鋒(最著名的十號中鋒位莫過於小羅,亦腰亦鋒的小羅十分靈動,能同時擔任最後一腳傳球者),而9號則居邊,三前鋒的特點是三人因為能力和特點相似,可以互換位置,補足了協防問題同時也增大球員自由發揮的空間。
而克魯伊夫的3-4-3陣容則是把4號中後提上後腰,打組織性後腰。
傳統的4-3-3平行站位和克魯伊夫的3-4-3
好了讓我們回歸正題,克魯伊夫的3後衛陣容在21世紀顯然是不夠看的,除了站樁式高中鋒的出現,以及雨後春筍般的天才進攻前腰,使得大多數球隊在後場搶斷球時並不需要由後向前組織,而是可以直接找到頂在最前面的特前中鋒做支點,再通過中鋒做給邊鋒,或回做進攻前腰再分邊,這樣的由守轉攻不僅快速穩定,而且由於進攻威脅點由中路變為邊路,避開了3中衛體系而針對邊路空擋,使得3中衛體系覆蓋面積越發不夠,反擊也越容易打成。
破解3-4-3最直接的方法,利用邊路防守不足
結合了現代足球的特點瓜迪奧拉重回4後衛體系,而在中場方面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良。首先3中場前後站,形成4-1-2-3陣型,倒三角的陣型使得從後向前的出球更為簡單,後腰獲得的空間更大;同時相比於三平行中場,倒三角中場的分工出現分化,後腰布教授負責組織,串聯,一旦球打到前場,布教授的跑位幾乎都是為了保護雙前腰和兩條邊,極少參與進攻,重心偏防守;雙前腰哈維小白的任務都屬於組織進攻和送出最後一腳傳球,進攻端猶豫雙前腰存在即使一人前叉還有一人可以接應,簡直堪稱進攻萬花筒,最大限度發揮天才前腰的創造性,而在防守段任務也多限於高位逼搶,一旦球被打到己方半場,更多的任務是落好防守位而不是直接逼搶,這也極大程度解放了其攻擊性。此時的巴薩有點脫離可有又牢牢抓住了「全攻全守」的理念。
夢三巴薩站位(圖片來源於網絡教案)
值得一提的是,瓜地奧拉和克魯伊夫一樣又高中鋒情節,因為在傳控體系中,中鋒位並不是最威脅的位置改為了戰術支點與回撤接應點套路,這要求中鋒不需要過硬的背轉身過人能力,但是一定要有很好的護球傳球能力,因為中鋒必須在雙後衛和後腰打包夾下護球傳球,無奈拉瑪西亞為他帶來的是170的梅西,而也正是梅西的入駐,令瓜迪奧拉的傳控體系得以進一步完善,反而令其在拜仁的「高中鋒」執教生涯反而不如巴薩曼城的矮個子生涯更順利。
在瓜迪奧拉時期的巴薩開始了噩夢般的統治,也被球迷冠於比銀河戰艦更高的稱號「宇宙隊」,夢三巴薩的傳球思路無不體現在全攻全守,保持球權的理念,正如克魯伊夫所說:只要你一直拿著球,就沒人可以擊敗你。這也是拉瑪西亞訓練營的金句,至今拉瑪西亞都以這個理念來訓練小球員。
我是專注學習足球技戰術,深入分析瓜式哲學,為大家復盤各經典比賽的小瓜,有喜歡我作品的觀眾老爺請關注打賞點個讚吧。
關注微信公眾:傳控天下。獲取更多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