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緊趕慢趕終於迎來了最後的幸福大結局,李海潮、賀梅、凌和平、李尖尖、凌霄、賀子秋終於是一個戶口本上的一家人了,再也分不開,走不散了。
而在大結局的時候,不論是賀梅還是陳婷,這兩位狠心拋下孩子的媽媽,都紛紛洗白,賀梅讓人覺得還能接受,但是陳婷也洗白,讓不少網友覺得有些憤恨。
相較之下,賀梅雖說在賀子秋小時候騙他,說去深圳打工,穩定下來就回來接他,但是賀梅一去不復返,我們一直以為是在外面打拼或者有了自己的生活,所以不想賀子秋成為她的負擔。
但看到後來才知道,賀梅在深圳打工的時候,因為一場意外,導致自己鋃鐺入獄,沒有辦法,賀梅根本回不去,得知賀子秋被李海潮收養回去,心裡那是一百二十個放心。
後來,賀梅出獄,沒有去打擾賀子秋的生活,沒有想過從李海潮身邊把賀子秋認回來,而是直接讓孩子、讓李海潮都斷了這份念想,就是不要孩子了,這孩子就送給李海潮了,也明確讓賀子秋和他老死不相往來,互不相欠。
如果不是最後賀子秋的二姨說漏嘴,這件事賀梅大概會放在心裡一輩子都不會讓他們知道,她寧願當一輩子的惡人,也不想破壞賀子秋現在的生活,這是她能想到讓賀子秋釋然,幸福生活不被打破的最好的方式。
但當賀子秋知道真實的情況之後,有些些不知所措,但很快適應自己是有媽媽疼,有媽媽愛的孩子,也因為媽媽沒有不要自己而感到開心,會因為媽媽來接自己下班而抑制不住的開心。
其實賀子秋對賀梅從來就沒有恨過,他只是不懂為什麼媽媽不要他,他只是覺得自己不夠懂事,不夠貼心,他只是想媽媽別不要他。
我想,即使賀梅沒有發生這麼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她想賀子秋認錯,想認回賀子秋,想和李海潮繼續在一起,賀子秋也會說服自己接受的吧,因為那是他一直渴望的母愛。
而陳婷對凌霄,是真的讓人深痛惡覺。
因為自己貪玩出去打麻將,把孩子們反鎖在家裡,凌霄給妹妹餵了核桃,導致妹妹咳嗽窒息而亡。
陳婷將這個過錯全部怪罪到凌霄頭上,不惜一直用言語傷害著小凌霄,一字一句,就像刀刻一般,刻在小凌霄的心裡,所以當李尖尖送來核桃的時候,一下就控制不住情緒,一把推開核桃,散落一地。
也因為妹妹的離去,這個家也支離破碎,陳婷沒有辦法再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她想逃離,不想再看到凌和平,也不想再看到凌霄,因為都會讓她想起自己曾經還有個女兒。
所以,陳婷頭也不回的走了,正如凌霄所說:她是想拋下過去。
這個時候,觀眾對陳婷是同情的,是能夠理解一個母親失去自己孩子,愛人對自己冷漠,陷入絕望的那種心情的。
拋棄凌霄之後,陳婷去了國外,有了新的家庭,生活變好了,心裡的疾病也不復存在了,當凌霄接近成年的時候,卻挖空心思,費盡心思的想把凌霄認回來,從凌和平和李尖尖手裡,把凌霄給搶回去。
再到後來,一起車禍,陳婷半身癱瘓,這家人厚顏無恥的,將照顧陳婷的重任交給剛成年的凌霄。
這一照顧就是9年,陳婷明知道凌霄成宿成宿的睡不著,成天想著回國,想著李尖尖,還是要沒收他的護照,還是要剪掉他的照片,還是要一次又一次把凌霄推進黑暗的深淵。
哪怕最後凌霄終於騙過陳婷,說自己回國玩幾天,然後就沒有再回陳婷身邊的打算,陳婷便帶著小橙子從新加坡來找凌霄,再次施壓,表明自己的態度,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說些讓凌和平、李海潮、李尖尖、賀子秋傷心、扎心的話。
從小到大,凌霄面對這些由親生母親陳婷帶來的悲劇,抵抗過 ,埋怨過,怨恨過,但是凌霄從來都沒有想過拋棄自己的媽媽,當陳婷知道自己錯了的時候,選擇留下遺書,凌霄還是瘋了一般的四處亂竄,到處找自己媽媽。
那一刻,凌霄心裡沒有任何的埋怨,只希望媽媽還活著。
其實,孩子就是這樣,無論父母多麼不好,無論自己嘴上對父母多麼埋怨,內心依然和父母有著不可逆轉的羈絆, 還是希望父母好,還是不能有別人說父母的壞話,還是不忍心看到父母過得不好。
印度思想家奧修說:「每個孩子都是上帝送給父母獨一無二的禮物。」
因為孩子們擁有一顆無比純潔的心,因為孩子看父母永遠都是帶著善意的濾鏡,所以,即使賀子秋以為賀梅不要他,也從未有一刻恨過自己的親媽,即使陳婷拋棄凌霄,「囚禁」凌霄,也從沒有真正的放任自己親媽自生自滅。
孩子是父母的禮物,而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牽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和事實。
—— END ——
作者:晴妹妹,湯小小寫作班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