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晚,騰訊公司正式推出微信電話本,該APP1.0.0版本當日登錄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這是一款智能通訊增強軟體,最大特點是能夠撥打免費網絡電話,同時具有自動備份聯繫人、導入微信頭像、群發簡訊、批量刪除聯繫人等功能。在資費方面,在WiFi環境下免費,而在2G/3G/4G網絡下會消耗流量,最高0.15元每分鐘。
微信電話本
電話免費需雙方開通
根據測試,使用微信電話本撥打免費網絡電話,需要通話雙方都下載此APP並開通免費通話功能。若使用免費通話功能,需要在微信電話本內登錄微信帳號,並綁定本人手機號。如果對方未接到電話,則會自動轉入語音留言。
微信電話本通訊錄中可以顯示聯繫人手機號碼的歸屬地和運營商,對iPhone用戶而言非常實用,不過暫不支持來電歸屬地功能。
電話本通話需要雙方都下載此APP並開通免費通話功能
資費:WiFi下免費,2G/3G/4G網絡最高0.15元每分鐘
在資費方面,微信電話本通話功能本身免費,但在2G/3G/4G網絡下會消耗流量, WiFi環境下免費。通過微信電話本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產生的資費與產生的上網流量費用由運營商收取。
據官方介紹,微信電話本在2G/3G/4G網絡下通話一分鐘消耗約300K流量;待機時消耗流量不到1K/小時;成功註冊後首次自動備份聯繫人需消耗少量流量(備份300聯繫人需流量60K左右);新增/刪除/修改聯繫人時將自動備份變化的資料,單個聯繫人消耗流量0.2K。
目前,運營商流量資費1K大致在0.0001到0.0005元之間,根據此價格進行換算,使用微信電話本在2G/3G/4G網絡下通話一分鐘花費約為0.03到0.15元。
WiFi環境下吸引力強
根據測試效果,微信電話本的通話效果清晰,能夠滿足人們的通話需求,但是如果手機設置了開機密碼,在iOS系統上接電話時需要解鎖才能接聽,操作稍微繁瑣。
與IM應用的語音通話功能相比,微信電話本的通話質量更高,而且可以直接撥打手機通訊錄好友,應用場景更廣。
目前,國內應用市場上免費撥打網絡電話的APP不少,但是由於在2G/3G/4G環境下都是要根據流量計費,網絡不穩定情況下體驗會很糟糕,加之部分APP會限定免費通話時長,因此此類APP並沒有受到追捧。
微信電話本對通話質量進行了優化,同時也優化了流量消耗,儘量減少用戶的流量消耗,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一定優勢。但是,以流量計話費的計價方式尚不為普通人所熟悉,免費網絡電話功能在WiFi環境下更具有吸引力。
微信電話本推出後 太火致「失靈」
今天上午卻有不少用戶反映微信電話本出現無法登錄、驗證失敗等問題。對此微信電話本表示,這是由於下載量太大所致。中午12時許,部分網友發現已經恢復。
對此,微信電話本官方通過微博表示,由於版本發布後用戶量較大,目前微信電話本的登錄、收取簡訊驗證碼、免費通話等功能出現一些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正在緊急處理中,預計在上午11點到11點半之間可以恢復,請稍後再試」。官方表示。
微信電話本官方微博解釋「失靈」事件
繼逐步消滅簡訊之後,微信再次挑戰運營商
距離微信與OTT之爭已經過去一年半,彼時運營商哭訴微信會嚴重增加網絡負荷,意圖要對微信進行收費,騰訊一度被推上風口浪尖。最終因為三大運營商聲音不一致,在騰訊高層斡旋、經歷多輪談判之後,聯通最先與微信聯盟,推出微信沃卡,中國電信、中國移動最終均不得不接受微信不可阻擋的現實,甚至已經開始與微信合作。
此前,中國移動曾宣布實施融合通信。而此次騰訊搶先推出微信電話本,也再度比運營商快了一步。 業內人士認為,微信電話本會逐步成為又一個必備應用,由此對運營商產生較大衝擊。微信沒有徹底替代簡訊,微信電話本也可能不會徹底替代語音,但只要蠶食一部分,對運營商業績就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運營商的核心收入只有兩個:語音和流量業務。語音收入同樣在遭遇滑鐵盧。市場研究機構Juniper Research發布的最新報告稱,2014年,受OTT影響,全球各地的網絡運營商的語音和簡訊流量收入減少140億美元,較2013年同比大降26%。今年上半年美國移動運營商數據業務收入業已首次超過語音。
在今年5月,手機QQ便已經推出了實時語音通話,並放在顯著位置,整體功能和體驗與今天推出的微信電話本非常相似,只不過並沒有引起大家太大重視——手Q的受眾群和關注度遠不及微信。在OTT應用之外,iPhone WIFI通話這樣的系統層面的動作,也在說服用戶不再使用傳統語音,而Google、小米、聯想們跟進只是時間問題,但這些對中國移動運營商的影響都遠不及微信。iPhone的WIFI通話不足為懼的原因在於其覆蓋率不及微信1/5,「鴿籠原理」讓使用iPhone的人與Android陣營的人無法通話,還是要使用傳統語音。同理,手機QQ、易信們做語音通話都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
「省錢」是剛需。可以預料,幾個月之後,微信電話本會逐步成為又一個必備應用。雖然還有大約一半中國人不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微信,但這些人本身便不會產生多少語音收入。就是說現在大部分語音通話是微信用戶產生的。運營商只有期盼著微信語音通話質量沒有傳統語音那麼好了——但問題是微信語音基於數據網絡質量,運營商轉向流量經營,大建4G網絡提升網絡質量是必須要做的。顯然,微信又一次虎口奪食。
不過也有評論指出,微信電話本所謂的免費通話功能並沒有足夠的成長空間,首先,它打動不了對話費最為敏感且最常接觸網際網路的學生群體;其次,商務通話的時候誰會用不穩定的網絡電話?第三,60、70後普遍還不適應手機通訊錄產品,通話仍會以電話直接撥號為主。所以目前的網絡電話僅適合在部分場景下使用,最多只是常規電話直撥的補充附屬品,所謂的「革命」、「取代」還言之過早。
觀察者網綜合鳳凰科技、新浪網、法制晚報、上海證券報、新浪微博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