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首動聽的歌,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歌曲是,來自黃義達的《微光》。
微光 - 黃義達
看自己深陷泥沼
害怕閉上眼睡著
大地安靜的每秒
天使把腳步停掉
說不出被沉默煎熬
孤獨像過不去的橋
黑夜裡有一抹微笑
仿佛在說你逃不了
傾斜在和世界平行的軌道
變換的容顏被一幕幕的放掉
赤腳走過喧囂畫面的寂寥
受傷的靈魂倖存的驕傲
當承認自己是自己的解藥
洶湧的眼淚熱烈的燃燒
黑夜迎接黎明的微光
向我指向遠方微弱的光茫
那溫暖的微光
在輕輕的哼唱
它讓我向前闖
回到最初你的夢想
夢裡都堅守的信仰
現實裡都藏著真相
指引你覺醒的微光
傾斜在和世界平行的軌道
變換的容顏被一幕幕的放掉
赤腳走過喧囂畫面的寂寥
受傷的靈魂倖存的驕傲
當承認自己是自己的解藥
洶湧的眼淚熱烈的燃燒
黑夜迎接黎明的微光
向我指向遠方微弱的光茫
傾斜在和世界平行的軌道
變換的容顏被一幕幕的放掉
赤腳走過喧囂畫面的寂寥
受傷的靈魂倖存的驕傲
當承認自己是自己的解藥
洶湧的眼淚熱烈的燃燒
黑夜迎接黎明的微光
向我指向遠方微弱的光茫
印象裡的黃義達,白衣長發,長相清秀,拎著一個吉他,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個唱歌的,就像一縷甘冽的清泉,氣質獨特。
與之相匹配的是他的音樂,符號化明顯,不完全符合流行趨勢;但若是說他小眾,卻又言過其實。而酷愛聽歌的我卻在第一次聽到這個聲音時,就被吸引了。
我不太喜歡現行的小眾音樂,並不完全因為所謂的小眾即小資,可能是小眾總缺乏一種讓我為之共鳴的東西吧。
我想這也是它之所以稱之為小眾的原因。而黃義達卻與兩者皆有不同。也因此,他的音樂並沒有太過火爆。
不向市場妥協,又無法完全做自己,在夾縫中舉步維艱。他有一張專輯,封面完全空白,名叫《無法定義》。
直到黃義達得了抑鬱症,甚至一度出家。
「我不知道自己的音樂是什麼?他們一會說我是實力派,一會說我是偶像派,意見太多聽不懂。」他向大家抱怨。
但音樂公司還是頻繁要求他修改,修改出朗朗上口的音樂。音樂商業化,原本就不是那麼容易接受的事,藝術很多時候就不是一個能被所有人接受的東西,尤其當他被作者賦予靈魂之後。
「我不是賣音樂的,我是做音樂的。」他又說。
只是,他不得不妥協。直至出家。
出於他對音樂偏執的熱愛,他回歸了,也帶著,新的感悟。
微光,這裡有曾今的那個少年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夢想的堅持,也許他已經不那麼火了,但卻叫人更加的喜歡他了。
相較唱歌而言,長相帥氣的他靠臉就可以吃飯,可他卻偏靠才華,這是一個真正有所堅持的人,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不論世界怎麼改變
我始終認為
自己才是最正確的,
喜歡的自然可以長久,
不喜歡的是怎樣也長久不了的。
這就是黃義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