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汗王朝擴張:《西遊記》中獅駝國原型,背後是西域佛國的屍山

2021-01-18 騰訊網

四大名著可謂是家喻戶曉,作為神魔小說的《西遊記》又最以瑰奇想像動人。在書中,唐僧師徒面對的九九八十一難裡,最困難的一次莫過於獅駝嶺。總共三大魔頭,四萬七八千小妖,如此恐怖的獅駝嶺,其獅駝國在歷史上卻有原型——那就是喀喇汗王朝。為什麼其在《西遊記》的形象如此恐怖,這就不得不從喀喇汗國與于闐,伊斯蘭教與佛教在西域的戰爭提起。

▲可怕的獅駝嶺三魔頭——獅子大王,白象二王,大鵬三王獅駝嶺這個地方的原型是屍陀林,亦作「屍陁林」,梵語的譯音。棄屍之處,也是僧人墓地,在佛教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對於獅駝國,書中又有一段判詞,寫道:先年原是天朝國,如今翻作虎狼城。以地理計算,獅駝嶺正在蔥嶺東西一帶,以時間計算,吳承恩出生前約500年,正是西域佛國于闐覆滅之時。我們就不得不感覺到吳老先生意有所指了。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怛羅斯之戰後傳:阿拉伯力壓吐蕃卻止步蔥嶺,是誰在保衛西域佛國》已經提到,阿拉伯帝國分裂衰退之後,波斯化的薩曼王朝接過了伊斯蘭東擴的大旗。突厥-回鶻部落建立的喀喇汗王朝曾經力抗異教徒入侵,卻最終背棄了佛教皈依伊斯蘭教,這是為什麼呢?

▲怛羅斯之戰中唐軍與阿拉伯軍隊的對決

薩曼王朝在其真正創立者——伊斯瑪儀·本·艾哈邁德的指揮下對喀喇汗國發動了頻繁的入侵——在893年的入侵中相繼攻克蘇坎特、怛羅斯等突厥人城市,佔據費爾幹納,迫使可汗奧古爾恰克將首都遷至喀什噶爾,這讓西域突厥人開始了伊斯蘭化的步伐。奧古爾恰克野心勃勃的侄子薩圖克見識到了伊斯蘭聖戰的威力(薩曼王朝可以用聖戰旗號從整個伊斯蘭世界招募戰士),又接受避難於阿圖什的薩曼王朝王子納斯爾·本·曼蘇爾的影響,偷偷皈依了伊斯蘭教。公元915年,薩圖克謀殺了叔父奧古爾恰克,奪取王位,宣布伊斯蘭教為國教,又在934年於薩曼王朝的支持下佔領了巴拉沙袞,粉碎了依然信奉佛教的舊貴族。在其繼任者巴依塔什的帶領下,喀喇汗在960年實現了國家伊斯蘭化,有20萬帳突厥人入教。956年因為宗教衝突,作為大唐安西都護府餘脈的于闐李氏王朝與喀喇汗王朝正式開戰,又一場宗教戰爭開始了。

▲薩曼王朝的波斯鐵騎與喀喇汗的突厥鐵騎碰撞在介紹這場戰爭前,筆者先來敘述下為什麼篤定喀喇汗王朝就是獅駝嶺呢?我們來關注一下其對正副可汗的稱謂——亞爾斯蘭汗與博格拉汗,亞爾斯蘭汗即獅子,博格拉汗即公駝,都是西域人民眼中力量的象徵。

▲強壯的公駝與雄獅一直是西域人民眼中力量的象徵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喀喇汗王朝的對手——于闐李氏王朝。在強大的吐蕃王國土崩瓦解後,尉遲于闐趁機復國,在尉遲烏波——李聖天的帶領下其灌溉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經濟邁入了一大高峰。政治上李聖天與歸義軍,吐蕃殘餘部落,三大回鶻結盟維護外交環境共抗伊斯蘭教東擴,還與中原王朝保持聯繫,取得了「大寶于闐國王」的稱號,內政則按照唐制分為十州維系統治,文化也深受唐風影響,婦女的妝容,人民的服飾,宮殿的樣式……在一切儼然一副西域小唐朝的形象。

▲于闐復國後的偉大國王——尉遲烏波,即李聖天的壁畫像作為早期印歐後裔唯一殘留忠實信仰佛教的獨立邦國,再加上其處於全盛期,有一雄主帶領,其對喀喇汗國推行強迫佛教徒改宗伊斯蘭教的行為十分不滿,因此喀什噶爾佛教徒暴動時,于闐為其給予了收留與保護,這讓喀喇汗國有了開戰的理由對其發動了戰爭。李聖天面對強橫的喀喇汗軍隊,初戰敗於葉爾羌河,但得到盟友高昌回鶻的支援後,一度反撲包圍了喀喇汗王朝的首都。

966年李聖天去世後,其繼承人李從德接著聽從國王的遺囑,鞏固國防,保護著西域佛國,並扶持佛教徒勢力,渴望光復佛國。969年于闐在高昌援軍的支持下,突襲喀喇汗國,與在喀什噶爾起義的佛教徒裡應外合,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獲得了大量戰利品,按照年宋史的記載,興奮的于闐人還在公元970年向宋朝朝貢了一隻白色的舞象(獅駝國的白象大王也許便是從此獲得的靈感)。在于闐攻佔喀什噶爾後,新繼位的阿里·阿爾斯蘭汗召集了大量來自中亞的聖戰士發起了反撲,雙方進入了拉鋸階段。面對兇猛如獅的阿爾斯蘭汗,智慧勝過其父的于闐國王李從德(尉遲蘇拉)也漸漸無力招架。

998年,于闐已經是年輕的尉遲僧伽羅摩(李從德之孫,李聖天之曾孫)在位,但卻獲得了一個機會。由於薩曼王朝內亂,喀喇汗王朝決定和伽色尼王朝夾擊,瓜分薩曼。阿里·阿爾斯蘭汗率軍支援西部戰線,卻被從背後偷襲的于闐軍隊逼回,倉促迎戰,在英吉沙與自己的姐姐艾麗努爾公主同時戰死疆場,于闐再次攻佔了喀喇汗王朝的東部都城喀什噶爾。然而,在西方的喀喇汗軍隊卻滅掉了薩曼王朝,喀喇汗西部壓力得到大幅度減輕,獲得了富庶的河中地區而實力暴漲,開始專心針對于闐國。阿里·阿爾斯蘭汗的堂侄優素福·卡迪爾汗接過了對于闐聖戰的大旗。

公元1000年左右,喀喇汗國真正的進攻開始了,雙方在喀什噶爾先行展開對決。軍事方面于闐人具有強大的唐式步兵,但是騎兵依賴於高昌回鶻和甘州回鶻提供的僱傭軍,並且人數較少,而穆斯林具有不錯的騎兵——特別是全副武裝的古拉姆重騎兵與大型伊克塔騎兵,據一些穆斯林史料記載,甚至還有一些加茲尼王朝提供的戰象(筆者對戰象方面保留意見)。在戰鬥中,由於人數較少,騎兵較為貧弱,遭遇突襲等原因,佛教徒落敗了,不過還是將喀喇汗大將穆罕默德-夏爾克刺死。喀喇汗國乘勢追擊,長驅直入,攻克了于闐城,又一路追擊到崑崙山區。為了慶祝勝利,卡迪爾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儀式,于闐殘軍見狀發動了襲擊,使得喀喇汗軍隊兵敗如山倒,被穆斯林稱之為殉道者之役。

1005年,薩曼王朝殘餘勢力領袖蒙塔西爾被一阿拉伯酋長殺害後,喀喇汗王朝再次發動了襲擊,此時于闐盟友中的高昌回鶻坐視不理,甘州回鶻與歸義軍面對党項人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于闐人只能在喀拉喀什河附近的兩座城堡中頑強抗戰,但是最終寡不敵眾失去了勝利。喀喇汗王朝取勝後,在1006年對佛教進行了大規模清洗——著名的《突厥語詞典》這樣寫道——「我們如潮水而至,攻陷了大小城池,佛像與廟宇全搗毀,給菩薩拉屎撒尿。

此等暴行與阿富汗極端組織摧毀巴米揚大佛行跡如出一轍,對此暴行難怪《西遊記》中吳承恩要如此描繪獅駝嶺的場景——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髮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人筋纏在樹上,幹焦晃亮如銀。真箇是屍山血海,果然腥臭難聞。東邊小妖,將活人拿了剮肉;西下潑魔,把人肉鮮煮鮮烹。若非美猴王如此英雄膽,第二個凡夫也進不得。

在滅亡于闐文化的同時,喀喇汗王朝也積極向底層民眾派遣達失蠻與阿蒲進行傳教,就這樣新宗教逐步在塔裡木盆地中成長起來。為了通過外交取得穩固名分,喀喇汗也積極與宋朝聯繫,取得了無數封號,其中一個便是——金翅烏(這也許便是所謂大鵬金翅鳥在獅駝嶺出現的原因),這讓于闐復國希望日益渺茫。就這樣,一個西域佛國毀滅了,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獅駝國在西域紮下了根,伊斯蘭-突厥化的東擴歷史進一步展開。

▲畫作中的佛教聯軍與喀喇汗之間的騎兵對決

▲巴米揚大佛的昔日之景引得數人圍觀而在吳承恩提筆創作《西遊記》前不久,明帝國在西陲的附庸哈密衛,佛教在西域的最後堡壘哈密衛,經過多次爭奪終於被信仰伊斯蘭教的東察合臺汗國奪取。如同當初信仰伊斯蘭教的回鶻人攻打仍然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人一樣,這次也是皈依伊斯蘭教的蒙古人來攻打他們仍然信仰佛教的蒙古同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喀喇汗攻克于闐之後,于闐的伊斯蘭教化程度仍然較為有限,與其他宗教相互並存。是蒙古人的察合臺汗國統治西域並皈依伊斯蘭教之後,才大規模強迫民眾改信伊斯蘭教。吳承恩感慨於此,痛心西域千裡佛國的淪陷,在西遊記當中寫下了獅駝嶺的故事。

相關焦點

  • 喀喇汗王朝血腥擴張史:《西遊記》中獅駝國原型,背後是西域佛國的屍山血海
    總共三大魔頭,四萬七八千小妖,如此恐怖的獅駝嶺,其獅駝國在歷史上卻有原型——那就是喀喇汗王朝。為什麼其在《西遊記》的形象如此恐怖,這就不得不從喀喇汗國與于闐,伊斯蘭教與佛教在西域的戰爭提起。對於獅駝國,書中又有一段判詞,尾句寫道:先年原是天朝國,如今翻作虎狼城。以地理計算,獅駝嶺正在蔥嶺東西一帶,以時間計算,吳承恩出生前約500年,正是西域佛國于闐覆滅之時。我們就不得不感覺到吳老先生意有所指了。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怛羅斯之戰後傳:阿拉伯力壓吐蕃卻止步蔥嶺,是誰在保衛西域佛國》已經提到,阿拉伯帝國分裂衰退之後,波斯化的薩曼王朝接過了伊斯蘭東擴的大旗。
  • 讀大唐西域記 盤點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的十個國家
    小說中說:「太宗聞言,稱讚不已,又問:『遠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 於是三藏送上了通關文牒。「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獅駝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太宗覽畢,收了。」
  • 大鵬金翅雕為何滅了獅駝國?與五百年前的孫悟空,有何關係?
    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是,在獅駝嶺上,所謂的「怪分三色」到底是指什麼的事情!這一期,咱們繼續來聊聊小說《西遊記》,說一說唐僧「城裡遇災六十三難」的故事!由於在獅駝嶺這個地方,獅駝嶺三妖與孫悟空之間的爭鬥沒有佔到半點便宜,於是在三魔大鵬金翅雕的勸說之下,獅駝嶺三妖將戰場轉移到了大鵬金翅雕的大本營,也就是獅駝國。於是,在獅駝國這個地方,孫悟空接連失敗!
  • 《大唐西域記》和《西遊記》
    最近偶然開始閱讀《大唐西遊記》,讀之前以為看到的會是山川景色和真實故事,誰知,看到的滿滿都是佛教建築、佛教神話故事和各種哲學道理。
  • 讓人賞心悅目的女兒國,在她說完這句話後,堪比獅駝嶺的恐怖陰森
    在《西遊記》裡,最慘、最恐怖的地方當屬獅駝嶺。而最讓人浮想連篇的則是女兒國。所以小編曾說過一據順口溜:打死不入獅駝嶺,千金求住女兒國。當然這只是笑談耳。不過也反映出人們對《西遊記》裡的幻象出的這兩個地方的普遍態度。但真是如此嗎?
  • 西遊世界四大妖王,獅駝嶺三魔墊底,第一出人意料!
    獅駝嶺的獅精、象精和金翅大鵬確實都是厲害角色。獅駝嶺方圓八百裡,手下小妖「共計算有四萬七八千。這都是有名字帶牌兒的,專在此吃人。」(《西遊記》第74回)不僅如此,金翅大鵬還霸佔了四百裡外的一個獅駝國,獅駝國與獅駝嶺連成一片,方圓得有一千五六百裡,這一大片都是三魔的地盤。
  • 一個書生的吶喊,震動了西域50國
    一個書生的吶喊,震動了西域50國他出身史學之家哥哥班固編著《漢書》千古留名。他本可沿襲家風,著書立說,卻開創了棄筆從戎的先河。他是文人封侯第一人——定遠侯班超!年少之時,迫於生計才以抄書為業。一日,他拍案而起,大丈夫當如張騫鑿空西域,於沙場封侯晉爵!
  • 《大唐西域記》 讀書
    四大名著它佔了之一,《西遊記》是婦孺皆知、暢銷不衰的一本遊記,它的缺點,同時也是優點,是魔幻成分太大,你沒法將它當真,更不可能旅行時參考。幸好,還有一本書做為《西遊記》的祖先和原型,成為《西遊記》的真實版註腳。
  • 《西遊記》中的「八十一難」來源於哪裡?在傳統文化中就能找到
    「八十一難」故事並非孤峰橫絕、自鑄偉詞,而是源於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取經故事,從歷代史書、傳記中均可見相關記載,可以說是「八十一難」故事之本源,其中對《西遊記》「八十一難」影響最大者當屬《舊唐書》、《大唐西域記》、《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幾部著作。
  • 孫悟空剛被壓在五指山下,獅駝國就慘遭滅國!這一切竟和如來有關
    在西遊記這本故事情節中,有一個看似無意的巧合,卻有著不小的迷惑,使得很多人對此的了解更是一無所知,這裡所講的就是大鵬鳥,玄機就從這開始產生,大鵬鳥竟然是五百年前來的獅駝嶺,這個時間到就特別的耐人尋味,它在這裡胡作非為,吃掉了國王和全部老百姓,然後自己在這稱大王,登上了國王的寶座,更讓人想不到的是
  • 金庸武俠世界中,西域屢出高手,為什麼反派人物居多?
    金庸小說中很多大反派都來自西域,比如鳩摩智、歐陽鋒、金輪法王、西域還遍布各種江湖勢力,崑崙派、他們都分別來自哪裡?金庸筆下的西域到底包含了哪些區域?漢朝設西域都護府,西域有了明確的邊界劃分。漢書西域傳記載,昔有三十六國,東到蔥嶺,西到玉門關、陽關,位於匈奴以西,烏蘇以南。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昔日有了另一層廣義的泛指能通過絲綢之路到達的地方,也可以稱之為西域,包括現在的中亞、印度、東歐地區。唐朝建立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事宜,範圍比漢朝西域都護府更大,包括了現在的阿富汗、中亞地區。
  • 西遊記中「女兒國」位於現在中國的這個省
    西遊記中描述的女兒國,曾是無數的觀眾心中的理想樂園,這個國家的人都是女性,那個痴情的女兒國國王,那首情意綿綿的《女兒情》,都給無數的觀眾深刻的映像
  • 《西遊記》探秘:孫悟空和哪吒大鬧東海,或藏東海龍王原型之謎?
    《西遊記》故事的編著者肯定要參考《大唐西域記》中的內容,將《大唐西域記》中對四大部洲的描述照搬了過來,並聲稱:「本書單表東勝神州……」。因此,《西遊記》故事中的「東海」並非中國之「東海」,而是青海省之青海湖以東的地區。
  • 賞心悅目的女兒國,在她說完這句話後,堪比獅駝嶺的恐怖陰森
    在《西遊記》裡,最慘、最恐怖的地方當屬獅駝嶺。而最讓人浮想連篇的則是女兒國。所以小編曾說過一句順口溜:打死不入獅駝嶺,千金求住女兒國。當然這只是笑談耳。不過也反映出人們對《西遊記》裡的幻想出的這兩個地方的普遍態度。
  • 三絕三通:東漢王朝對於西域的經營過程
    《後漢書西域傳》記載:「自建武至延光,西域三絕三通。」由此可以看出,我國東漢王朝在當時,對於西域的經營與控制是非常不穩定的,經歷了一個相對曲折的過程。一絕(公元25~27年):東漢初無暇經營西域。一通(公元73~75年):班超前往西域;二絕(公元76~89年):漢章帝罷西域都護。二通(公元90~106年):班超經營西域;三絕(公元107~122年):任尚統西域。三通(公元123至東漢末年):經營西域。恢復了心與漢朝的友好關係。
  • 《西遊記》如來的舅舅金翅大鵬雕,為何屈尊成為獅駝嶺的三當家?
    在《西遊記》當中,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除了唐僧一行人以外,還有就是一路西行所碰到的妖魔鬼怪了。這些妖魔鬼怪千奇百怪,對於一行人的目的不一,自身的實力也是參差不齊,有些可以把孫悟空給打跑了,也有一些都扛不住孫悟空一棍子。
  • 《西遊記》中豬八戒的真實原型,比師父早300多年去西方取經
    眾所周知,《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就是西天取經的唐朝高僧唐玄奘,而大師兄孫悟空的原型也是唐朝名僧悟空,俗名車奉朝。悟空也曾在廣德二年,南遊中天竺國,並取得真經和佛舍利等物回到大唐。 既然唐僧有了真實的原型,大師兄孫悟空也有了真實的原型,那二師兄豬八戒肯定也有真實的原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