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和《西遊記》

2021-03-02 我思遠方

 最近偶然開始閱讀《大唐西遊記》,讀之前以為看到的會是山川景色和真實故事,誰知,看到的滿滿都是佛教建築、佛教神話故事和各種哲學道理。以前,以為佛教是迷信,可是在這本書裡看不到任何迷信,看到的全是智慧。書裡講了很多真實的和神話的故事,比如東女國(女人統治)、龍王,比如大雁塔的由來等等,看著這本書,仿佛在看電視版的《西遊記》,才明白,原來《西遊記》裡的很多內容取材自《大唐西域記》。

 文字版的《西遊記》,曾經也讀過,讀起來給人感覺更多的是坎坷,電視版的《西遊記》,給人感覺好像就是無所不能的齊天大聖一路各種彰顯身手。

 看了《大唐西域記》,會讓人覺得,唐三藏是一個人在真實世界裡同時完成了「唐僧、孫悟空、白龍馬、豬八戒和沙僧的任務」,所以不由自主地突然想到《西遊記》中唐僧或許代表「智慧」,孫悟空代表「勇敢」,白龍馬代表「堅持」,沙僧代表「勤勞」,豬八戒代表「妥協」,其實,這些特徵是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景下需要的不同品格,以支撐自己繼續走下去。

 《大唐西域記》在印度歷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印度雖然和我們一樣,歷史悠久,但是卻沒有留下多少記錄,印度人和很多國際團體正是通過這本書認識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印度歷史,並且根據這邊書找到了很多印度古蹟,比如那爛陀寺遺址。

 《大唐西域記》,除了記錄了一件偉大歷史事件、除了記錄了印度的歷史之外,我最喜歡它的,是它讓人看到智慧的光芒,很喜歡,推薦!

相關焦點

  • 《大唐西域記》 讀書
    四大名著它佔了之一,《西遊記》是婦孺皆知、暢銷不衰的一本遊記,它的缺點,同時也是優點,是魔幻成分太大,你沒法將它當真,更不可能旅行時參考。幸好,還有一本書做為《西遊記》的祖先和原型,成為《西遊記》的真實版註腳。
  • 讀大唐西域記 盤點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去的十個國家
    3 車遲國(今我國新疆境內) 在《西遊記》第四十五回中,唐僧師徒經過車遲國。車遲國有三位國師,分別是虎力、鹿力、羊力大仙。國師刁難唐僧師徒,不給他們換官文。孫悟空與他們比賽鬥法,三位國師都死於非命,現身才知是虎、鹿和羊。 車遲國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裡面也有記載。
  • 【平川區圖書館】每天30分鐘一講座|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
    【平川區圖書館】每天30分鐘一講座| 玄奘的《大唐西域記》 2020-07-09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唐西域記》與「海上羅剎女國」
    因此,《大唐西域記》應運而生,玄奘所述內容經弟子辯機編次整理,成為後世常見的十二卷本。此書共記錄138個國家與地區,其中玄奘西行親歷國家達110個,另外28個國家的記錄述自聽聞與傳說。《大唐西域記》的敘事沿襲中國史書作品中的地域志模式,但較之更加豐富詳細,記錄了所遊歷國家、地區的情況,內容豐富駁雜,不僅有宗教文化、政治生活方面的敘述,而且還簡述山川水文、氣候物產、風俗語言等。
  • 《大唐西域記》故事及其圖像在絲路的流傳
    一、《大唐西域記》中的佛教故事的地理分布《大唐西域記》以地理空間為線索,在敘述印度、西亞、中亞和新疆的風土人情時,往往也涉及當地的神話、故事與傳說,不少故事(如「烈士池」)還傳入中土,成為文人或民間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唐西域記》所記載的主要佛教故事都有明確的地理分布,故事的發生地常常與佛教的聖跡(窣堵波、伽藍)相關聯。
  • 最早《大唐西域記》殘卷現身新疆吐峪溝石窟寺
    新華社烏魯木齊1月15日電(記者劉傑)記者從新疆吐魯番學研究院了解到,通過反覆分析確認,吐魯番吐峪溝石窟寺出土的一件文書為佛學經典名著《大唐西域記》寫本殘卷。武漢大學教授陳國燦認為,該殘卷應是目前學術界所知道的數十種《大唐西域記》中年代最早的寫本。
  • 黃凱:《大唐西域記》所反映的佛足跡石崇拜
    筆者發現,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對印度的佛足跡石進行了大量詳細的記載,對此一研究印度佛足跡石崇拜的重要線索,目前學術界尚無專門的研究。本文通過梳理《大唐西域記》關於佛足跡石的記載,對早期印度佛足跡石崇拜的現象進行分析和總結,釐清印度佛足跡石崇拜的淵源和傳播,擬為我們了解印度早期佛教的崇拜形態提供一點啟示和幫助。
  • "大唐西域記"最早寫本新解:玄奘和高昌王室關係密切
    近期的研究,為人們理解《大唐西域記》提供了註解。  《大唐西域記》的出現  《大唐西域記》又稱《西域記》,共有12卷,是由唐代僧人玄奘口述,弟子辯機撰文,系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二十年(646年)成書。書中記述了玄奘貞觀元年(一說是貞觀三年)到貞觀十九年西行之見聞。
  • 季羨林:《大唐西域記》是一部稀世奇書,玄奘是語言大師,描繪歷史和...
    唐高祖和太宗都深以為恥,必欲雪之而後快。想耍進攻突厥或西域其他威脅唐王室的民族,必須了解地理情況,唐太宗敦促玄奘寫書,其原因就在這裡。玄奘是一個有政治頭腦的和尚,決不會辜負太宗的希望,《大唐西域記》就產生了。太宗拒絕經題,但是對於這一部書卻非凡珍惜,他對玄奘說:「又雲新撰《西域記》者,當自披覽。」可見他的心情之迫切了。 現在再談第二點。
  • 玄奘都記在《大唐西域記》裡了
    研討會囊括現今玄奘與絲路研究領域的主流學術和文化專家,集結出版了《首屆玄奘與絲路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經授權刊發由貴州省博物館助理館員袁煒撰寫的《<大唐西域記>所見西域錢幣考》。作者通過考古資料、傳世文獻、出土文書和錢幣學來考證《大唐西域記》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所見西域錢幣。
  • 大唐榮光:中國為何不能失去西域?
    麴文泰留不住玄奘,只好請他多住一個月講經弘法,並和他結為兄弟。據史料記載,玄奘即將動身離開時,麴文泰依依不捨,剃度了幾個小沙彌做他的侍從,還送玄奘黃金、絹、馬匹等作為旅行經費,並給沿途的西域各國寫了介紹信。這個劇情看著是不是有些眼熟?是的,《西遊記》將這個故事的主角換成了玄奘與唐太宗。
  • 講故事·知新疆 裴矩和《西域圖記》
    父親是趙魏太守和東荊州刺史,早逝。裴矩幼年時就成了孤兒,被伯父裴讓之撫養長大。裴矩自幼聰穎好學,見識廣博。隋文帝時,因平定閩南叛亂時才幹突出、表現出色而受到隋文帝賞識,升遷為吏部侍郎。後奉旨經略西域多年,傾力編著《西域圖記》,受到隋煬帝倚重並加官至右光祿大夫。
  • 黃曉明《大唐玄奘》劇照曝光 蒲巴甲演西域僧人石磐陀
    《大唐玄奘》劇照。 電影《大唐玄奘》將於4月29日全國上映。3月31日,片方曝光了「信念版」預告片,黃曉明挑大梁飾演一代高僧玄奘,預告片著重展示了玄奘西行過程中的各種磨難。此外,玄奘西行路上遇見的不同人物紛紛亮相——王繪春飾演的智嚴法師和由羅晉飾演的瓜州太守李昌,對玄奘苦言相勸;由蒲巴甲扮演的西域僧人石磐陀,折服於玄奘西行求法的決心,拜他為師,卻又無法克服對未知的恐懼半途放棄。 《大唐玄奘》由霍建起執導,編劇鄒靜之操刀,王家衛擔任藝術指導。
  • 看看真實版的大唐玄奘,就知道西遊記裡的最高級黑
    一部小說《西遊記》家喻戶曉,自從明朝吳承恩定稿,廣為流傳。吳承恩刻畫了四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唐僧給人的印象是刻板、愚痴,性格堅韌,恪守規矩。其實,他才是真正高級黑!了解真實的大唐玄奘,你才能讀懂唐僧!唐僧是中國佛教四大翻譯家,也是唯識宗的創始人。
  • 《大唐西域記》002~尚書左僕射燕國公于志寧序二
    故而認為著紅袍、系紫纓的富貴榮華真是物質世界的羅網,只有佛教一乘之法的寶車及丹枕秘藉,才是出世指迷的道路和橋梁。因此他對於塵世的一切不屑一顧,談論的都是閒靜曠遠的道理。他的兄長長捷法師,是佛門中的棟梁。修持如龍、象般的勇猛精進,智慧突出如同當年的鷲鷺子。在朝的與在野的崇敬他的風度學識,中國的和外國的都仰慕他的聲容光彩。兄弟之間友愛情深,和睦相處合於天倫之道。
  • 佛足的故事:《大唐西域記》中有詳細記述
    原來早期的佛教並無雕塑偶像之舉,對塔和佛足造像的膜拜就是禮佛。《大唐西域記》載:「佛在摩揭陀國波吒離城石上,印留跡記。」唐玄奘曾在天竺禮拜佛足,並對佛足的形制、淵源,作了較詳細的記述。大足民間流傳著一個有關佛足的故事。據說,佛祖修成了正果,要涅磐了。他站在河邊,看見可憐巴巴的徒弟們,不忍心馬上離開他們;尤其是在告別之前,對人世間那能沒有點留戀!?
  • 《西遊記》中的「八十一難」來源於哪裡?在傳統文化中就能找到
    而具體到「八十一難」,主要來源取材於三個方面,首先是歷史史實和傳說,比如玄奘取經的事實,《大唐西域記》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對「八十一難」的總體構架和起源、結局有著直接影響;其次是佛經中的鬥法故事,比如神魔鬥法、人物名稱、場景描繪等等產生了重要影響;最後,則是宋代話本,元代雜劇、俗講、平話等文學形式,這一點對於《西遊記》小說「八十一難」影響最大,其主幹故事大多來源於此類文學形式,「八十一難」
  • 大唐「外交官」玄奘和王玄策——千年印度的恩與痛
    可大多數人們並不了解歷史上真正的唐僧即玄奘法師,歷史上的玄奘法師在唐貞觀二年(628年)開始西行,17年後滿載而歸,並寫下《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今天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斯裡蘭卡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為各國學者所重視。其中印度的歷史學家表示:「如果沒有玄奘, 重建印度歷史幾乎是不可能的」,可見其書的珍貴性和重要性。
  • 解讀中國神話之《西遊記》:八十一難並非虛構,唐朝史書中有記載
    縱觀四大奇書的發展演進情況可知,《西遊記》同《三國演義》《水滸傳》等章回小說類似都經歷了史書、傳說、話本、平話、戲曲等創作階段,經過長期的流傳,最終由一位文學家著成的集大成之作。作為《西遊記》主要內容的「八十一難」自然也經歷了這樣一個演進的過程。「八十一難」故事並非後世文人杜撰,而是根據唐代僧人玄奘西行取經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
  • 沙門-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其實比西遊記裡記載的大唐要早
    按照西遊記說的,唐三藏作為大唐皇帝的御弟前往西天取經。取的是什麼經?佛經。也就是說,從唐朝開始,佛法就已經在中國傳開了。 其實,按照資治通鑑記載,在東漢時期,佛法就傳入了中國。 資治通鑑是這麼說的:「初,帝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因遣使之天竺求其道,得其書及沙門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