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兒女|走近銀川的志願軍老兵,走進他們記憶中的烽火歲月……

2020-12-24 騰訊網

今天是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通過各種媒介的回顧

使今天的年輕人們

對那些雄赳赳氣昂昂

跨過鴨綠江的「最可愛的人」

對那些曾經以身許國

出生入死的英雄兒女

充滿敬意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介紹

幾位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老兵

他們都在銀川安度晚年——

志願軍老戰士袁天恩:「保家衛國不畏生死」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我義無反顧!」袁天恩回憶起1950年參軍入伍,抗美援朝的經歷時,還是滿腔熱情,激動不已。

袁天恩,男,88歲,祖籍遼寧瀋陽,1950年應徵入伍。在朝鮮參戰時服役於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勤務汽車暫編第十團政治處。1953年9月在朝鮮榮獲勳章一枚,立過一次三等功。

18歲時,袁天恩沒告訴家人就響應號召悄悄參了軍。學習了半年車輛駕駛技術後,1950年底便穿上了第一身軍裝,奔赴抗美援朝戰場。「當時會開車的人很少,我作為一名運輸兵,肩負起在戰場前線和後方往返運輸彈藥、食物、傷病員和戰俘的重任。」袁天恩回憶道:「拉戰俘特別費事,我們為了儘快完成任務,經常會在夜間開快車,明亮的車燈會引來敵機的轟炸,戰俘遇到轟炸就跳下車脫掉衣服捂住車燈,阻擋我們前行。他們怕死,可我們不怕!運輸兵就是要爭取時間,哪怕高射炮向車輛射擊,飛機轟炸,我們也不會因為個人安危而停車。」

1951年初的一次運輸途中,由於敵機的轟炸,袁天恩的車輛報廢了,他有幸活著返回祖國領取了一輛新車。回國後他特意身著軍裝給自己留了一張影,便又趕赴前線。

「戰爭很艱苦,心裡不害怕是假的,但戰場上的志願軍誰也怕死。哪怕是看著再多的戰友犧牲,吃再多的苦也要強忍淚水,前僕後繼地打贏這場戰爭!」袁天恩哽咽著說。

1953年12月31日,袁天恩從朝鮮戰場回國,在大連起重機廠工作,1965年調任銀川起重機廠直至1993年退休。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東方社區慰問「最美麗的人」

「老爺子,我們來看你了,你最近血壓怎麼樣,我們來為您量個血壓,再理個髮。」今年是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為了緬懷那些犧牲的先烈,也為了讓那些曾經在戰場上出生入死的老戰士們,感受到新時代的溫暖,10月23日,玉皇閣北街東方社區聯合轄區愛心企業,深入轄區四名抗美援朝老戰士家中,為他們送去了米麵等慰問品,並為他們義務測量血壓、理髮,聽老人講述當年的故事。

在積翠園小區86歲的抗美援朝老戰士李文祥家中,老人正在老伴的陪同下觀看電視節目。回想當年,李文祥打開了話匣子:

「那時候,戰場上有所謂的三渣,就是說戰場上的一個壕溝坑裡,有被彈藥炸碎的石頭渣,有彈片渣,還有人的骨頭渣子。」 「剛到朝鮮的時候,發現那裡很多大坑,跟咱們的小水塘一樣大,有時候站崗時間久了,一走動,腳出來了,鞋還現在坑裡。」

今年93歲的謝有清爺爺住在高臺小區3號樓,他於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參戰過程中,經歷過生離死別的悲痛,也因此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一個排的汽車啊,只有我這一輛出來了。」謝有清說,1953年,他所在的排運送彈藥到前線陣地,因為不慎閃了一下車燈,被美軍的飛機追蹤轟炸,整排的戰友都犧牲了,只有謝爺爺開著車突出重圍,將彈藥順利運送到前線。

抗美援朝戰爭留給老人們的,不僅是精神上的衝擊。在啟元苑小區 ,記者見到了今年88歲的陳敬誠爺爺,這位老人的左臂明顯比右臂短了半截,胳膊上突兀的傷痕,正是戰爭留下的印記。「當時,我參加了清川江戰役的第五次戰鬥,這個傷就是那時候落下的當年的醫療條件差,養了四年才恢復。」陳敬誠老人的兒子告訴記者。

「今天,這些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們聲情並茂地分享了他們的故事,聆聽這些故事,讓我深受觸動,更加體會到如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們今後將在做好本職工作都的基礎上,更多地深入老戰士們家中,為他們做好各項服務。」東方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李瑞雪說。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靖 吳璇

周曉彤 楊小龍

(編輯:李神煩子)

相關焦點

  • 【英雄兒女】致敬!走進志願軍老戰士的烽火歲月
    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70年來,我們從來不曾忘記。向最可愛的人致敬,新聞頻道尋訪到當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華文。戳視頻,聽志願軍老戰士追憶崢嶸歲月。
  • 《故事裡的中國》講述抗美援朝「英雄兒女」的決然吶喊
    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對著步話機大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他手握爆破筒衝向敵人的形象,像一尊雕塑般,矗立在觀眾的記憶深處。11月7日晚八點檔,《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第二期將要跟隨《英雄兒女》走近英雄歲月裡的真人真事。
  • 央視《故事裡的中國》講述「英雄兒女」的故事 致敬抗美援朝英雄
    繼首期節目《扶貧路上》力造新經典之後,本期節目不僅要走近英雄歲月裡的真人真事,更要用這一代年輕人的方式表達和致敬老一輩的英雄,繼續唱響英雄的頌歌。《英雄兒女》編劇後人還原創作始末翻爛史料、融入經歷、飽蘸深情寫出"王成的犧牲"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故事裡的中國》選擇了《英雄兒女》這部極具情感共振能力和時空穿透能力的優秀作品。《英雄兒女》改編自巴金先生的《團圓》。
  • 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央視頻全網首播!
    1950年,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響應祖國號召,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怎樣誕生的?為何說「毛岸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第一個志願兵」?
  • 《故事裡的中國》真情講述「英雄兒女」的決然吶喊
    繼首期節目力造新經典之後,本期節目不僅要跟隨《英雄兒女》走近英雄歲月裡的真人真事,更要用這一代年輕人的方式表達和致敬老一輩的英雄,繼續唱響英雄的頌歌。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故事裡的中國》在眾多題材中精心選擇了《英雄兒女》這部極具情感共振能力和時空穿透能力的優秀作品。《英雄兒女》改編自巴金先生的《團圓》。《故事裡的中國》以此為切入點,打開塵封歷史的記憶閘口,引領觀眾一路去探尋真實的「王成」。
  • 《故事裡的中國》真情講述抗美援朝「英雄兒女」的決然吶喊
    繼首期節目力造新經典之後,本期節目不僅要跟隨《英雄兒女》走近英雄歲月裡的真人真事,更要用這一代年輕人的方式表達和致敬老一輩的英雄,繼續唱響英雄的頌歌。以重新演繹的經典文藝作品為橋梁,讓今天的人們更好地理解英雄的選擇和犧牲,銘記歷史的不屈與奮進,是《故事裡的中國》努力破題的目標。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故事裡的中國》在眾多題材中精心選擇了《英雄兒女》這部極具情感共振能力和時空穿透能力的優秀作品。《英雄兒女》改編自巴金先生的《團圓》。
  • 志願軍老兵成都觀看《金剛川》銘記抗美援朝精神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10月25日,中影晴瑞影城CGS舉辦「致敬英雄兒女」《金剛川》觀影活動,特別邀請抗美援朝老戰士代表現場觀影。本次活動,成都影迷與志願軍老兵王光柄、韓雨秋、郭明清,「特級英雄」黃繼光後人黃擁軍,還有部分現役軍人代表共同觀影。「我老了,背也駝了,扛槍打仗不行了,但有義務宣傳抗美援朝精神。」88歲的老兵韓雨秋說道。《金剛川》講述抗美援朝戰爭最後一役背後的一段真實往事。
  •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重溫烽火歲月
    「1951年9月中旬起,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開始了大規模參戰……」今天,「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的展廳裡,空戰展區格外聚人氣兒。志願軍空軍戰士自製的飛機部件、泛黃的戰績捷報和嘉獎令、還原的空戰示意圖及模擬場景……一件件展品前,觀眾駐足,重溫烽火歲月。志願軍空軍官兵自行製造的卸荷活門「王海大隊先後與美國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擊傷敵機29架,被譽為『英雄的王海大隊』。他們憑著『空中拼刺刀』精神,搏擊長空,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的奇蹟。」
  • 任丘市慰問訪談30位志願軍老兵 追本溯源永續傳承抗美援朝精神
    70周年資料編輯訪談組」,充分發揮退役軍人的模範作用,將匯集抗美援朝戰爭中任丘人民的英雄功績、英模事跡、志願軍烈士的後遺等情況列入工作議程,追憶那段崢嶸歲月,深切緬懷志願軍先輩先烈的豐功偉績。編輯訪談組由任丘市10名軍隊退役、工作退休的老同志組成,他們追本溯源,不遺餘力奔赴在探尋《抗美援朝戰爭任丘訪談紀實》英雄事跡的進程中。
  • 《英雄兒女向前!向前!》如何在當今娛樂節目中實現異軍突起
    以高唱軍歌、重溫歷史、緬懷先輩、走進英雄的方式,回顧中國軍隊90年輝煌歷程,展現當代大學生和青年人繼承革命傳統、傳唱經典軍歌、點燃青春夢想的精神風貌。這是全國首檔國防教育模擬實戰音樂競技節目,由英雄兒女品牌聯盟、中國教育電視臺和北京東方傳說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三方合力打造,自7月30日晚21點30分在中國教育電視臺1頻道(CETV1)開播以來,深受大眾的喜歡,節目收視率節節攀升。那麼《英雄兒女向前!
  • 最高禮遇致敬抗美援朝英雄!聆聽他們的雄壯史詩,感受衝破萬重浪的...
    其中,就包括2.5萬多齊魯兒女。在眾多抗美援朝英雄中,全國共有50人獲得「一級英雄」稱號,4人獲得「一級模範」稱號。這54人中,出生在煙臺、戰鬥在煙臺、生活在煙臺的老兵就有5人。70周年,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讓我們走近生活在煙臺的老英雄們,重溫他們的史詩。
  • 志願軍老兵走進役家退役軍人服務平臺直播間 分享抗美援朝戰場上的...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昨天,8位志願軍老兵走進上海役家擁軍便民公益服務站直播間,在《那些年,當兵的故事》的主題欄目,以役家抖音直播的方式,與大家分享他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戰鬥故事,傳播愛國擁軍正能量。 圖說:志願軍老兵與役家團隊在役家文化展廳合影。
  • 英雄兒女——抗美援朝專題攝影圖片展開展
    70周年,英雄兒女——抗美援朝專題攝影圖片展在唐山市豐南區圖書館開展。七十年前,在「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的偉大鬥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強敵殊死搏鬥,譜寫了一部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 大型紀錄片《英雄兒女》播出
    「這一個個英雄兒女匯聚起來,多角度、全景式展現了抗美援朝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展現了志願軍將士視死如歸、保家衛國的精神,表現出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愛國情懷和中華民族不畏強暴、維護和平的責任擔當。」志願軍英雄柴雲振的故事,讓閆東落淚。在一次戰鬥中,柴雲振身受重傷,被轉移到後方醫院,與原部隊失去聯繫,一度傳說他已犧牲,但原第15軍軍長秦基偉堅持要找到他。
  • 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的此刻,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並從此開始了一段烽火硝煙的徵程。他們捨生忘死,無畏強敵,同朝鮮人民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用巨大的犧牲捍衛了正義,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用《英雄兒女》講好「英雄兒女」故事|《故事裡的中國2》再現經典
    繼上一期節目用新時代扶貧幹部黃文秀的故事感動全網之後,第三期節目跟隨經典電影《英雄兒女》重溫英雄歲月,聆聽英雄頌歌。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故事裡的中國》延續節目用實證精神和藝術創新講好中國故事的獨特手法,以重新演繹的經典文藝作品為媒介,證史之實,傳史之真,為英雄故事補足有血有肉的真實細節。
  • 泰安抗美援朝老兵許志昌:馬良山激戰英雄揚威 誓造敵軍「傷心嶺」
    以勇往直前和不畏強敵的英雄氣概,同朝鮮人民軍並肩贏得了這場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戰的偉大勝利。戰旗烈烈向沙場,金戈鐵馬英雄還。2020年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時光流逝,精神永存,70年來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每一位為國奮戰的人都會被銘記。
  • 致敬197653名英雄兒女!你們的身影,華師師生從未忘記!
    這是一場保衛和平的正義之戰1950年10月19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是一首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浴血奮戰中秉持正義與和平的信念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兒女踐行時代精神華師人在行動走進老戰士之家今年暑期,華中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學院頭雁計劃暑期社會實踐隊隊員走進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進行採訪
  • 紀錄片《英雄兒女》:用紀實的力量詮釋熱血忠誠
    紀錄片《英雄兒女》用藝術的手段帶領觀眾穿越70載歲月,閃回到那片承載英雄兒女熱血忠誠的異國戰場。一段段可歌可泣保家衛國的英雄故事,一個個有血有肉可感可觸的英雄兒女,一幕幕萬眾一心熱血忠誠的壯志豪情,閃耀屏幕,直抵人心。
  • 紀錄片《英雄兒女》:用紀實的力量詮釋熱血忠誠
    」的經典旋律唱起,紀錄片《英雄兒女》用藝術的手段帶領觀眾穿越70載歲月,閃回到那片承載英雄兒女熱血忠誠的異國戰場。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響應祖國號召,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戰爭中。《永遠銘記》作為《英雄兒女》的收官之作,不僅是紀錄片的第六集的片名,更是全片的點題之筆,體現了整部作品的初心。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有290萬人參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19萬多人犧牲。英雄歸故裡,山河換新顏,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他們,抗美援朝精神更是得到了永續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