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抗美援朝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堅定的革命意志、頑強的戰鬥作風和崇高的獻身精神,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讚歌,創造了人類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70年來,我們從來不曾忘記。向最可愛的人致敬,新聞頻道尋訪到當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老戰士華文。戳視頻,聽志願軍老戰士追憶崢嶸歲月。
合肥新聞頻道全媒體記者:楊文靜 孫乃健
主持人:李潔
製作:張雨慧
1949年,紅色的旗幟插遍中國大地,18歲的華文也為之心潮澎湃。當年9月,華文穿上了神聖的解放軍軍裝。
1951年2月7號,正值農曆正月初二,華文所在的炮兵第3師11團奉命北上,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華文到現在還清楚地記得在赴朝作戰的火車上,滿車戰士慷慨激昂的場景。
1951年4月20日,華文所在的炮兵第3師11團奉命配合步兵第20軍參加第五次戰役。華文是炮兵觀察員,負責炮兵的偵查工作,相當於炮兵的眼睛。因此,華文和戰友們常常需要在戰場的最前線,設立觀察所。這也意味著他們離危險最近。
有一次,華文在選擇設立炮兵觀察所時,需要經過敵人的封鎖線。當時四架敵機低空盤旋打了幾十發機關炮,還不停地叫囂讓他們繳械投降。
1952年11月5日,上甘嶺戰役進行到第21天,華文在五聖山觀察所偵查敵情時,發現敵軍的8架飛機正朝我方飛來。當時炮兵指揮所和上甘嶺戰役指揮所就在五聖山上,一旦被敵軍空襲,後果不堪設想,華文當機立斷,指揮炮兵朝敵機開炮。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華文和戰友們與敵軍整整鏖戰了近32個月,參加過第五次戰役、夏、秋季阻擊戰、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等。在這32個月的時間裡,華文負傷兩次,多次榮獲過集體二等功、個人三等功。帶著勝利的喜悅,1953年華文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70年來,抗美援朝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華文仍然以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的家國情懷,影響著身邊的人。他希望人們不要忘記那些為了國家、民族的獨立和尊嚴而犧牲的先烈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國家富強、人民的幸福生活。
合肥新聞頻道全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