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山西上演漢服傳統禮儀,沐蘭湯、點雄黃吸引市民參與

2020-12-22 時代攝娛

6月27日,端午時節,一場古漢服傳統文化活動在山西岢嵐宋代長城腳下拉開帷幕。青春靚麗的小姐姐身穿傳統漢服,梳著古代髮髻,優雅魅力,吸引眾多遊人圍觀。

主獻官身著漢服,率領32名學子舉行「端午祈福禮」活動。眼下全球仍處於疫情防控期,漢服文化傳播者們也希望通過活動,可以為人類祈福。

據漢服文化傳播者講,祈福活動寓意驅除疾病,闢蛇蟲鼠蟻,平安順遂,也能展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獻官身著漢服,帶領學子們現場行揖禮、讀祝,在宋代長徵遺址腳下,活動顯得十分端莊肅穆。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傳承了2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首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這一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燻艾草,紀念屈原。

漢服愛好者通過個人裝扮以及傳統禮儀,向人們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號召全民重拾以漢服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漢服美女們跳著古典舞蹈,為中華傳統祈福活動助興。

漢服文化傳播者現場開啟傳統端午節活動——「沐蘭湯、點雄黃」,許多圍觀市民也積極參與其中。

漢服文化傳播者現場開啟傳統端午節活動——「沐蘭湯、點雄黃」,許多圍觀市民也積極參與其中。

漢服美女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關焦點

  • 趣味民俗活動融入生活 定海讓端午節越來越有味
    沐蘭湯、點雄黃、行揖禮、制香囊……6月25日上午,在定海文化廣場,一場「非遺端午 健康傳承」民俗活動舉行,30名孩子近距離體驗端午習俗和傳統禮儀,一顰一蹙間傳承民俗文化,培養家國情懷。「舟融體」定海站記者 陳炳群 攝「舟融體」定海站記者 陳炳群 攝現場,身著漢服的工作人員用菖蒲草沾著盆裡的水,在孩子們的額頭、脖頸輕輕拂拭,然後用毛筆蘸上雄黃酒點在孩子眉心,還在孩子們的手上繫上五彩絲繩,寓意健康平安。一旁的孩子們靜靜等待,體驗後畢恭畢敬地行揖禮以示感謝。
  • 祝「端午節快樂」到底行不行?這些關於端午的小知識,講給孩子聽!
    端午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豐富多樣的習俗至今仍在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不過,近來有關端午節文化內涵、習俗的一些討論成為熱門話題:它為何有那麼多的名稱?它在古代最初並非是吉祥的節日嗎?能不能互祝「快樂」?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在採訪專家時了解到,端午節的不少習俗都比較有娛樂性,也可以互祝快樂。
  • 端午節冷知識:別名超過20個,能否互祝快樂?
    中新網北京6月25日電(記者 上官雲)端午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豐富多樣的習俗至今仍在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不過,近來有關端午節文化內涵、習俗的一些討論成為熱門話題:它為何有那麼多的名稱?它在古代最初並非是吉祥的節日嗎?能不能互祝「快樂」?
  • 祝「端午節快樂」到底行不行?行!祝!!
    今天端午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豐富多樣的習俗至今仍在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不過,近來有關端午節文化內涵、習俗的一些討論成為熱門話題:它為何有那麼多的名稱?它在古代最初並非是吉祥的節日嗎?能不能互祝「快樂」?針對上述問題,記者在採訪專家時了解到,端午節的不少習俗都比較有娛樂性,也可以互祝快樂。而這個節日,也是一個充滿了人倫溫情的重要生活節點。
  • 端午節食物改運秘笈
    端午節臨近,【東八區】邀請了師承國際堪輿大師的三學金剛,向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端午節用食物改運的秘笈!端午節的傳統活動特別多,食物也非常豐盛,大家如何利用端午活動和傳統食物,為自己改運呢?傳統的端午活動有那些?賽龍舟、沐蘭湯、飲蒲酒、雄黃、硃砂酒、採茶、制涼茶、掛艾草、菖蒲、榕枝。
  • 點雄黃 包粽子 長興景區傳統習俗鬧端午
    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儘管天氣時陰時雨,位於長興縣水口鄉的大唐貢茶院景區仍然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景區工作人員正在為遊客點雄黃「蘸上一點雄黃酒,祝你身體健康,無病無災。」邁過古樸的園區大門,景區工作人員正挨個給入園遊客點雄黃。在當地,歷來有端午節點雄黃的傳統習俗,在端午前後將雄黃酒塗抹在小孩額頭,能驅避毒蟲,寓意平安。遊客陳偉業雖年過半百,還是積極拉著同伴一起來點額,「已經很久沒見過啦,今天正巧點上一點,圖個吉利。」陳偉業笑著說。
  • 青山綠水相為鄰 粽葉有香迎嘉賓——四川漢服2020年端午節活動
    各位同袍,又到了一年端午佳節。想不想玩水?想不想一起祭龍神?一起玩傳統遊戲? 四川漢服的周末小活動如火如荼,但是還是很久沒有大型的面基活動了。所以,我們特別策劃了這一次近郊的端午節活動。來看看有些什麼吧!
  • 著漢服、聽古樂,端午佳節民俗文化「鬧」景區
    26日下午在樂山大佛景區嘉定坊街區三三兩兩身著漢服的漢服愛好者讓古樸的街道頗有穿越的feel原來,為祭拜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同時給廣大漢服愛好者提供一個不一樣的端午體驗,樂山市漢服文化協會聯合中青旅(樂山)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晨曦漢服館聯合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濃情端午,弘揚傳統」 的端午活動。
  • 猜謎題、做香囊、點雄黃……胡慶餘堂端午活動「樂」不停
    杭州著名老字號胡慶餘堂今天(0625)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讓參與的市民品味到一個不一樣的端午佳節。小朋友們對「點雄黃」這個項目尤為好奇,胡慶餘堂的藥師將早已準備好的雄黃酒,用毛筆輕輕一蘸,一筆一划在孩子們的額頭寫下一個「王」字。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端午時節話「雄黃」
    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有吃「五黃」的習俗,雄黃酒就是「五黃」之一。可能很多人對雄黃酒的認識都來自於許仙和白娘子吧?許仙聽了別人的挑撥,一定要白娘子在端午節喝一杯雄黃酒,白娘子喝了以後果然就現出了蛇形,許仙也被嚇得魂飛魄散。說起來,許仙還是個行醫的,可他既不信任他老婆,也不了解雄黃酒。
  • 民間端午習俗:回望中國傳統的祛病防疫節
    所以,舊時過端午節以保健、避疫為主要原則,形成了插蒲草、艾葉,喝雄黃酒,拴五色絲線等驅邪避疫的特殊習俗。民俗形成於生活實際需要,是傳統社會對一些躲避瘟疫手段的總結,最後才演變成為在固定日期行使一些具有儀式感的行為。端午節就是中國傳統社會擁有深刻公共意識和廣泛民間基礎的衛生防疫節。從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和食俗來看,端午節蘊藏著豐富的醫藥衛生和養生保健內容,堪稱為中國最早的「衛生防疫保健節」。
  • 成都市錦江區華德福幼兒園--2020端午節
    「小男孩用菖蒲、艾草熬水給爺爺洗澡、泡腳,把雄黃兌酒給爺爺喝,用五色線編成五彩縷給爺爺和自己系在手腕上。爺爺很快就好起來了,小男孩把自己的方法教給村裡所有的人,村裡的人都好了起來,這個方法很快傳開了,更多的人好了起來。
  • 猜謎語、做香囊、點雄黃……大家在孔學堂這樣過端午
    6月7號,端午小長假的第一天,貴陽孔學堂「家國千秋·端午遊園」主題活動拉開帷幕,數千名遊客來到孔學堂參加端午節遊園活動,體驗端午節民俗文化,在厚重的傳統文化氛圍中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問:「你的問題是『兩片綠葉把米裝,小繩一綁真漂亮。』打一節日節食品是什麼?」
  • 好熱鬧,北湖公園裡面眾多漢服美女拜月,展現傳統禮儀風採
    擔任本次祭祀的主祭彭清告訴記者,「春祭日,秋祭月」,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中秋節,我國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 端午假期首日 國內遊客超1700萬人次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大數據中心發布,昨天(6月25日)也就是端午假期首日,全國接待國內遊客1727.6萬人次,實現國內旅遊總收入44.7億元。龍舟競渡、粽葉飄香。在江蘇南京、海南三沙、甘肅天水等地,人們通過參與形式多樣的活動,感受濃濃的端午節日氛圍。
  • 聽古曲、穿漢服、學漢禮 白鹿倉景區端午星空之夜啟幕
    6月25日,在白鹿倉景區望母閣廣場,一曲悠揚動聽的古箏樂曲拉開了白鹿倉端午星空主題活動的序幕,本次活動由百人包粽子比賽、畫額、聽古箏學漢文化等環節組成,傳承傳統文化、熱愛傳統文化、參與傳統文化項目;舉辦百臺無人機矩陣表演秀,感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 古風古韻 特色端午特色過
    端午節來臨之際,上街區多個社區和單位通過舉辦各具特色的活動喜迎端午節。特色民俗過端午上街區工業路街道辦事處通航社區6月19日在東虢湖邊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端午漢服民俗體驗日活動,讓市民們切實感受到漢服之美、民俗之趣。
  • 中國·瀋陽 網絡中國節 漢服同袍相聚「端午漢風市集」 同展華夏古韻
    6月27日,中國·瀋陽 網絡中國節「善行端午 福滿盛京」系列公益活動之「漢服傳承大使選拔活動」在太原街玖伍文化城舉行。活動現場,身著漢服的小姐姐們齊聚玖伍文化城B1中廳,或輕歌曼舞,或提傘持扇,或撫琴弄弦……在一支優美的古風感現代舞蹈中開啟了漢服傳承大使的選拔,帶領市民、遊客和漢服同袍們穿越千年時空、探尋千年古韻,深入體驗傳統的端午文化,
  • 結緣漢服
    每逢傳統節日,北京的漢服組織都會舉行漢服文化活動。但是,今年端午節是個例外。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計劃的線下活動改為了線上,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向觀眾展示漢服,介紹端午節歷史習俗知識,並通過線上遊藝互動的方式,鼓勵大家在家穿上漢服,過一個既安全又充滿儀式感的端午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