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種植冬瓜比較好 冬瓜要想高產 這些方式才是關鍵

2021-01-19 家鄉的好事

冬瓜是一種蔓生植物,有棕櫚子葉,是一種圓柱形果實,每到冬天銷量就非常好,每家每戶都會選擇囤冬瓜過冬,而且很多人也喜歡種冬瓜,那麼下面就教給大家怎麼種植冬瓜。

一、瓜地選擇

冬天對土壤的要求並不嚴格,但是為了增加冬瓜的產量,建議選擇陽光充足,土壤深且有機質豐富的陽光壤土。

二、育苗

選過篩的田間土壤,再將土壤、農用肥料、椰子糠按5:2:3的體積比混合,並在每平米混合0.5kg阿維菌素顆粒,充分混合一周後,放入50孔(5 x 10)或54孔(6 x 9)的塑料塞盤中,每667平方米需要大約50克種子。播種前先將種子在水中浸泡15小時,取出清洗並置於28-30°C的溫度中以促進發芽,發芽前,每天用清水衝洗一次種子,及時過濾水,繼續促進發芽,一般種子會在36小時後變白,也可以在培養箱中發芽,將裸露的種子鋪平整,放入1.0-1.5釐米的空穴中,每孔1粒,用薄薄的土壤覆蓋,輕輕壓縮,然後用1000倍的甲硫代氨基甲酸鹽溶液浸潤基質,苗圃要面向太陽,在農用薄膜上安裝了一個小的拱棚,防雨,隔熱。如果早晨澆水後種子殼未乾,可以輕輕取下殼,儘量避免損壞子葉。

三、定植

2米高的包溝,在樹的中間單行種植,種植距離1米,每英畝300株,秋天種植時距離0.8米,1英畝每株400株,也可以以1.6米的間隔種植在其他農作物中間,冬瓜葉數達到2-3片時,可以移栽,定植規格為0.7-0.9米,單行種植。

四、搭架

幼苗高為50-60釐米時開始設置藤蔓,高度是60-70釐米,結果之前,將側蔓移開,當果實重3-4公斤時,留下2-3個側蔓。

五、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是白葉枯病,可以用百菌清800x或特布津500-800x或魯亨號3000x控制,害蟲主要是薊馬,7月下旬至9月,溫度在25至30°C之間害蟲最多,為了預防和治療,每5-7天噴一次巴丹1000x溶液或400-800x殺蟲劑溶液或6000-10000x 20%康福多

相關焦點

  • 要想使種植的冬瓜產量高,應該如何施肥
    冬瓜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之一,在農村很多人都會種植冬瓜,因為冬瓜的結果量大,儲存時間長,春天種植四五棵冬瓜苗,到了秋天就能收穫二十來個大冬瓜,不管是炒著吃、燉著吃,都特別好吃。要想讓冬瓜長得好,結果多,在冬瓜生長期間一定要做好施肥工作,那麼在冬瓜種植期間應該如何施肥呢?
  • 冬瓜種植只有技巧,如何種植大冬瓜?這些細節不能少
    一提起冬瓜大家一定都是吃過的,我們經常用冬瓜熬湯吃,和小米一起熬湯更是鮮美,冬瓜的種植條件非常寬鬆,所以在我們的國家又很多的農戶在種植冬瓜,冬瓜如果培育好了可以長到很大的個頭一個足又幾十斤重,家裡買一個冬瓜可以吃好長時間,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冬瓜如何種植。咋樣能把冬瓜種植的非常好吃。
  • 種植冬瓜要不要打頂?何時打頂比較合適?聽聽瓜農的經驗之談!
    在種植冬瓜時,要不要像其他的植物那樣打頂呢?什麼時候打頂比較合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如果單純的是家庭自用種植,實際上打不打頂都沒有太大的關係,讓它自己生長就可以了。這是因為冬瓜果實體型龐大,不管是圓形還是長形,一個就足夠一家人吃好久。所以,自己家裡種植自己家裡食用,在不考慮產量的情況下,不用過多糾結結果數量的情況下,打不打頂其實是無所謂的。
  • 冬瓜碩大如抱枕,切絲炒菜能敗火,冬瓜的種植技巧
    大家好,張明跟您說三農。很少有瓜類蔬菜能像冬瓜這樣形狀笨重、體積碩大,遠遠看來就像藤蔓上懸掛著一堆綠色的抱枕。而種植者或吃貨看見這麼碩大的果實都會感到非常開心,把冬瓜切成絲炒成菜還能敗火併減輕身體浮腫。那麼冬瓜有哪些種植技巧呢?
  • 冬瓜種植術:疫病怎麼防治?除了施藥還需要這樣做!
    導讀:冬瓜種植術:疫病怎麼防治?除了施藥還需要這樣做!說到疫病,大家應該大多會想到傳染病,疫病就是由於細菌病毒的滋生,形成的一種病毒問題。不僅僅人有會得這種傳染疫病,就連動物、植物也是如此。今日咱們呢,就選擇冬瓜作為對象去看一下冬瓜的疫病防治!冬瓜的疫病主要危害冬瓜果實。染病果實患病的地方會出現一些水漬狀,發病的部位將健康部位相互交錯,會在周圍出現一圈白色黴層。如果我們打開病果,會直接發現患病部位皮下地果肉已經轉化為了褐色,初看不言中,但是一旦時間久了果實會倒囊腐爛。在冬瓜的幼苗期一直到冬瓜成熟都會發生病變的問題呢。
  • 保鮮不易壞,農民儲存冬瓜這些方法的確很管用!
    但隨著農民種植規模擴大,市場供求加大,往往農產品成熟豐產就滯銷,或價格跌落,這種現象近年來表現尤為突出,同時相應的儲存設備應運而生,比如大型冷庫、果窖等。那麼,農民種植的冬瓜無法出售時,該怎麼保存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本地菜農多年來的保存方法,和廣大網友分享如下:第一,冬瓜儲存的自然條件。
  • 豫中南最大冬瓜種植基地喜獲豐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8月11日,記者從漯河市臨潁縣王孟鎮了解到,今年該鎮村民種植的5000多畝冬瓜喜獲豐收,隨著南方一些地方遭受洪澇自然災害、大中專院校即將開學和中秋節的臨近,冬瓜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 一個迷你小冬瓜賣5元錢,畝產幾千個,自己算畝收益多少錢
    冬瓜一般人都吃過,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但我們平時所見到的冬瓜,最小的都好幾斤重,稍微大一點的一個達二三十斤,人口少的家庭好幾天也吃不完一個冬瓜,所以,很多人一見到大冬瓜想吃卻不想買,而今年老爸種植的一種迷你小冬瓜,頭一次拿到市場上去賣,一個瓜5元,沒想到用車拉了500多個瓜,僅用了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賣光了
  • 炒冬瓜,什麼時候放調料才是關鍵點,步驟對了,隨便炒都非常好吃
    炒冬瓜,一道再平凡不過的家常菜,很少有那個菜比炒冬瓜更加簡單營養,懂得炒好一盤冬瓜,比學會做大魚大肉來得更實在。冬瓜含有豐富的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以及礦質元素等營養成分,味道比較清淡,清炒自然是沒什麼味道,大多是和其他食材搭配。
  • 考慮一下小冬瓜吧,成熟更早賣價更高
    秋天是各類瓜果扎堆成熟的時節,也是吃冬瓜的最好時機。這個時候的冬瓜,都是應季的,新鮮採摘,口感很好,味道也十足,比起大棚瓜或者儲藏很久的冬瓜來說,要鮮美得多。而且,由於應季上市,市面上的供貨量比較大,賣價也會更便宜,所以吃冬瓜,這個季節就是最合適的了,喜歡吃它的人一定不要錯過。
  • 小冬瓜市場價比大冬瓜高兩三倍適合家庭消費,市場暢銷
    小冬瓜一個只有兩斤左右,無須像大冬瓜要分切銷售。而小果型的小冬瓜品種卻一枝獨秀,市場售價達到7-8元/個。行業人士預測,小冬瓜迎合了消費需求,市場潛力巨大。記者發現,廣東地區是近幾年才開始興起種植小冬瓜,品種大多是日本、荷蘭的。"莞研1號"小冬瓜品種的審定,填補了廣東小冬瓜品種選育的空白,並已在多地開始種植。小小冬瓜收益高   同屬冬瓜,一大一小兩個品種,命途迥然不同。
  • 比青皮大冬瓜更好吃的蠢萌小冬瓜
    矮大緊的冬瓜也不例外,變小後就蠢萌蠢萌的,就是這種對比之後的反差讓沒有見過小果型冬瓜的朋友覺得驚喜。不過對於經常能看到甚至能吃到小冬瓜的朋友來說,就不會產生這種驚喜感,因為已經習以為常了。這種情況就像家中有個可愛的小寶寶,被外人見到後都會驚嘆:「哇!好萌好可愛的小寶寶呀」,而只有自己知道這個可愛的小寶寶有多難纏,可愛什麼的早已經拋之腦後。
  • 冬瓜
    兄弟倆在蘆葦蕩裡生活了一段時間,運氣好的話,能在草窩窩裡撿到鴨蛋,餓極了戳個洞喝掉。        兵荒馬亂,冬瓜帶著弟弟又想吃飽飯,選擇有限,就投奔了國民黨的部隊。冬瓜當文書,南瓜是娃娃兵討人喜愛,給長官站崗。老太跟爸爸講過打仗的事情,爸爸再轉述給我,說你兩個老太都打過鬼子。
  • 黃龍黑皮冬瓜「又來啦」!來「睦鄰冬瓜文化節」體驗吧
    與此同時,在北滘鎮黃龍村黨群活動中心搭建起的「黃龍傳承好時舞臺」上,《我家有個大冬瓜》主題動畫首次播出,由專業機構製作、黃龍村民配音的動畫,以故事繪本的風格,用童言童語的形式,全新詮釋出黃龍村黑皮冬瓜種植的「勤奮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鄉土美食雜貨墟。
  • 3種冬瓜的做法,很受歡迎的家常菜,20斤冬瓜都不夠吃
    隨著年齡的增長,常常會回憶過去,想起那時候的奶奶我的奶奶是個農村人,今年90歲高齡了,十分的疼愛我們,關於她說過的話,我一直牢牢記心裡,可能老人家生活都比較單一,每年夏天常常只炒一道菜「冬瓜」。冬瓜是種清熱去火的蔬菜,在炎熱的夏季,無疑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佳品,那麼關於冬瓜的做法,主要還是看個人怎麼吃,一道食材在不同人的眼裡有不同的做法。冬瓜最常見的幾種方法還是清炒、清煮、清燉等,那麼我給大家說下我自己個人的幾種做法,這也是我奶奶教我的,有著奶奶的味道。
  • 冬瓜切開了不好保存,怎麼吃出花樣?這幾招要知道
    冬瓜切開了不好保存,怎麼吃出花樣?這幾招要知道哈嘍大家好,這幾天去超市,發現很多冬瓜都擺在貨架上,價格還特別的便宜,別的蔬菜都要好幾塊一斤,而冬瓜一斤都不到一元錢,可以說是這個季節比較實惠的蔬菜了,正好也是冬瓜剛剛上市的時候,品質最好也最新鮮,這個時候很適合買點吃。
  • 冬瓜瘦身湯
    核心提示:冬瓜瘦身湯其實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為這種冬瓜本身就能夠調理腸胃的消化,能夠促進新陳代謝,防止便秘的情況發生,所以在平時可以適當的喝一些冬瓜瘦身湯,但是在減肥的時候也不能不能單一的靠這種方式進行減肥,畢竟每一個人的身體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一定要注意減少熱量和脂肪的攝取才行。
  • 這才是冬瓜的正確的做法,吃了這麼多年冬瓜白吃了!值得收藏!
    這才是冬瓜的正確的做法,吃了這麼多年冬瓜白吃了!值得收藏!美食愛好者也有兩種:一種是只喜歡吃而不動手去做,另一種是從買原料到做到吃整個過程他都會全身心投入的去享受。平民百姓要享受美食,估計走第二條路比較合適。其實有時候你身邊也會有很多好吃的美食,只是等著你去發現。
  • 賣冬瓜
    早上出門時愛人囑咐我買點冬瓜紅燒,正好顧大媽的菜攤上有一條粉白的大冬瓜。整條的冬瓜很少有人買,都是切開買小半截。顧大媽的那條大冬瓜已被切成三截,上半截和下半截早已被人買去,只剩下中間半截孤零零地橫躺在蔬菜堆中。我將那半截冬瓜拎起來,上下仔細瞅了瞅。瓜是好瓜,皮白如霜,瓜肉厚實,但我掂了掂就又放下了。顧大媽見我猶豫不決的樣子,滿臉堆笑地說:「大爺,這是冬瓜中間那半截,肉結實著呢,紅燒最好吃。
  • 大冬瓜成「致富瓜」
    黎培主「大冬瓜畝產1.3萬公斤左右,每畝利潤至少有1萬元,經濟價值比較可觀。」欽州市欽北區大寺鎮那桑村種植專業大戶、致富帶頭人李仕有說。該村的大冬瓜在採收前30天,被外地客商以每公斤不低於1.6元的價格訂購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