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太師徵北海為何用了十五年?為何是聞太師徵北海?

2021-02-13 歷史雜篇

在《封神演義》裡殷商有四大諸侯國,東伯候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候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小諸侯,共八百諸侯屬商。

紂王七年,春二月,忽報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徵北。

直到聞太師凱旋迴朝,見到武成王,太師曰:「年年見報,月月通知,只心懸兩地,北海難平。託敕賴天地之恩,主上威福,方滅北海妖孽,吾恨肋無雙翼,飛至都城面君為快。」

又在九間殿聞太師見紂王,拜伏於地曰:「仰仗天威,感陛下洪福,滅怪除妖,斬逆剿賊。徵伐十五年,臣捐軀報國,不敢有負先王。」

從上文可以看出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應不在八百諸侯之列,否者既是北海屬地當由北伯侯崇侯虎討伐平叛,若崇侯虎實力不濟肯定會向朝歌求援。而事實上確實聞太師親自掛帥北徵,並沒有北伯侯任何事情。由此表明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是屬朝歌直轄的諸侯國。

那麼話說回來了,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有什麼能耐讓這個「截教金靈聖母的高徒殷商太師聞仲耗費十五年才將其平定呢?」

倘若只是簡單的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反叛,只需要派黃飛虎,魔家四將,鄧九公等三人中的其中一個即可平叛。為何非得聞太師親自出馬呢?因為單憑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是沒有膽量和實力反叛的,而今敢於反叛必有北海妖族勢力支撐。北海妖族有何來頭?又為何集聚北海呢?

原來洪荒時期,大地忽然失去了平衡,無邊無際的洪荒衝破了人,神,魔相隔的「天維之門」;妖族從洪荒惡水中得到了強大的幽暗之靈後,開始為禍大地上的人類;當時的太陽神炎帝帶領眾天神用與妖族對應的太陽之靈,圍剿妖族(開天闢地之前有混沌之靈,之後妖族擁有幽暗之靈,天神擁有太陽之靈),妖族大敗實力大減。也許是倖存的妖族躲進了太陽之靈到達不了的北海之地,妖族才沒有被斬盡殺絕,倖存的妖族也從此聚集在了北海。直到後來不知道為何北海長年洩漏,妖族便從洩漏的惡水中得到靈氣修煉,直到實力壯大,也許是不甘寂寞便支持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反叛。

朝歌接到飛報為何是聞仲北徵?

1.如果朝歌派武成王黃飛虎北徵,憑黃飛虎武成王的身份地位,黃飛虎完全有資格勝任北徵。從「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可以看出黃飛虎武功高強,能徵善戰,且深得紂王信任,必要時可以全權處理與各諸侯的善後交接事宜。派黃飛虎北徵平定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還是綽綽有餘的,至於面對其背後的北海妖族勢力,儘管黃飛虎有神獸坐騎五彩神牛,但由於其對法術不精通,難免不會吃妖族的敗仗。由此排除黃飛虎出徵北海的可能性。

2.如果派佳夢關魔家四將出徵,魔家四將有異人秘授奇術變幻,且四人各有威力強大的法寶,依仗法寶可將妖族一一剿除,只是需要耗費時間而已。但四人只是守將之才,且北海妖族與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勢力龐大,交戰中需要長期的戰略部署,四人沒有統帥職能,不能及時的協調各路兵馬,也無法更好的處理與各諸侯的善後交接事宜。就如四人曾徵東海的時候,是拜黃飛虎麾下,由黃飛虎統帥節制。故,魔家四將也不適合徵北海。

3.聞太師三朝元老,位高權重,能徵善戰,文韜武略且精通法術神通,有坐騎墨麒麟,須臾千裡。在截教弟子中人緣頗好,如果需要,聞太師可以隨時邀請截教道友下山助陣破敵。所以,聞太師是徵北海的最佳人選。

綜合上述,聞太師是徵伐北海的最佳人選,由於北海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及其背後妖族勢力強大,就連聞太師也不得不耗費十五年才將北海平定。

(文中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聞太師已知殷商必亡,為何還死心塌地的為紂王賣命?
    反觀聞太師,他在殷商的地位,一句「位人臣之極品」便可見一斑,滿朝文武、甚至於紂王,都對聞太師十分敬重,然而。聞太師並非芸芸眾生,他乃截教鍊氣士,其所追求的,是仙道,是長生。封神中的鍊氣士,修的是大道,習的是神通,悟的是心性,得的,是層層遞進走向圓滿的答卷。鍊氣士的答卷題目,是天道所降之雷霆,之閃電,之愛欲,之情困。
  • 聞太師為何坑死趙公明?
    事實上,趙公明的異常舉動已經引起了聞太師、張天君等人的注意。  更何況,十天君中落魂陣陣主姚天君與陸壓一樣,精通魂魄攻擊術。幾個月前,姚天君就施展秘術,拘走了姜子牙的大半魂魄。  原文第四十四回姚天君附在聞太師耳邊,悄悄說曰:「須……如此如此,自然命絕。又何勞眾道兄費心。」在施展拘魂術前,姚天君已經把施展秘術的種種條件以及相關的症狀,單獨告訴了聞太師。
  • 聞太師知道妲己是妖怪之後,為什麼不敢下手除掉她?
    當場就拿起硯臺,照玉石琵琶精腦門上一下,立馬打了她一個萬朵桃花開,總之,修道四十年的姜子牙是能看出妖怪的。姜子牙能看出,修道五十年,並且 本事不知比姜子牙高多少倍,都甚至高到可以跟十二金仙平起平坐的聞太師,反而看不出來?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 聞太師有一隻三眼,這隻眼,一旦打開,放出毫光,如此這般一番作用之後,就能具有識妖魅,辨忠奸的作用。
  • 封神演義:紂王7年北海72諸侯造反,聞仲討伐的到底是人是妖?
    封神演義開篇提及:紂王七年春二月,忽然報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太師聞仲奉敕徵北不題。聞太師這位國之棟梁,這一去就是十五年之久。在此期間,商湯社稷快被紂王給敗完了。這一期,咱們不說商湯也不說周朝。就說一說,聞仲北徵中的謎團。
  • 聞太師回朝歌后,為何沒除掉妲己?他到底怕什麼?
    妲己妖焰沖天,千裡之外的雲中子都能看到,在外徵戰十五年,凱旋迴朝的聞太師,就在朝歌城內,卻對妲己的妖焰視而不見,難道是他修為不如雲中子,看不出妲己是妖怪嗎?元始天尊曾誇聞太師,說他的修為「雖聞朝元之果,未證至一之諦」,距聖人也就只差一個契機,妥妥的一個準聖,雲中子呢,闡教福德金仙而已,整部封神演義裡,除了教出雷震子這等狠人,其餘也就是全程打醬油,特別是絕龍嶺提前埋伏好十二根通天神火柱,待眾仙將聞太師趕進絕龍嶺,趕到他的埋伏之中,他發動陣法之後還差點讓聞太師逃掉,從這個層面可以看出,雲中子的修為跟聞太師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 截教十天君為何要幫助聞太師擺下十絕陣?
    「十絕陣」這一詞第一次出現,是由於聞太師伐西岐不利,又被姜子牙劫營,幾乎連老本都輸光,心中鬱悶,到東海金鰲島找外援。可是,聞仲雖然是截教中人,學了本事之後就到人間謀求功名富貴,和本教中人聯繫不多,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可以找誰做幫手。  就在聞仲鬱悶之際,卻遇上了熟人菡芝仙,後者對他說:「今特來會你。金鰲島眾道友,為你往白鹿島去陣圖;前日申公豹來請俺們往西岐助你。
  • 為何能打傷聞太師?
    關注「閒談風雲歷史」有趣的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等等內容 是熱愛歷史的廣大網友討論、分享、學習的匯聚之地,主題主要定位與有關世界古代及近代的歷史、人文、軍事、地理、思想和相關影視、文學、音樂及周邊話題探究歷史的真相,挖掘過去的故事,聽聽老一輩講述腳下土地曾經發生的故事感受歷史傳達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觀察歷史
  • 聞太師第三隻眼有何特異神通?
    那大家印象中為何都覺得楊戩有第三隻眼呢?  在清朝之前的神話體系中,楊戩確實沒有第三隻眼,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清朝中後期,為了突顯楊戩的卓爾不群,一些戲曲班子在塑造楊戩形象時,人為添加上了第三目。擁有三隻眼的楊戩形象,遂傳播開去,被大眾接受。
  • 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佚名 〔兩漢〕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裡人:「家中有阿誰?」
  • 五朝離宮北海公園:低調是我的名片
    位於故宮東邊只有一站遠的北海公園從前是皇家園林,現在是家非常低調的公園。說它低調,不光因為它淡季五元、旺季十元的超低門票價格,更因為它的歷史久遠。北海公園曾是遼、金、元、明、清時的皇家離宮。
  • 《十五從軍徵》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
    《十五從軍徵》
  • 霸道的明朝,說你是「不徵之國」就不徵?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明太祖令禮部將「祖訓條章」「頒行天下諸司」,書中將朝鮮國、日本國、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真臘國、暹羅國、佔城國、蘇門答剌國共計十五個國家列為「不徵之國」。一些人認為「不徵之國」就是單純的和平、友善的外交政策,然而事實真的這樣麼?
  • 詩禮傳家 | 佚名《十五從軍徵》
    十五從軍徵【兩漢】佚名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裡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 國務院原參事葛志榮:北海要加快振興南珠產業
    12月5日,在北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十珍十寶」徵選結果發布會上,合浦南珠榜上有名。「北海要加快振興南珠產業,進一步推動我國珍珠品牌的建設。」原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國務院參事室原參事葛志榮對此表示。我國是最早發現和使用珍珠的國家之一,在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有關文字描述珍珠的記載長達4200年。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其生產的合浦南珠歷史悠久,被譽為「南珠之鄉」。作為中國與海外交往的重要信物,南珠以珍珠貿易帶動其他商品貿易,推動合浦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始發港。
  • 海軍航空兵即將實現全面三代機化,為何北海艦隊仍有二代機在役?
    其中南海艦隊的殲擊機的性能最強,而相比之下北海艦隊則僅裝備了二代機,為何同樣是艦隊,差別會這麼大呢?而且目前中國生產三代機的供給數量也非常多,為何北海艦隊還不換上三代機呢? 海軍的戰鬥機數量一直少於空軍,其實根本原因還是因為海軍對於戰鬥機是有一定需求的,並不是只要是個飛機就可以用,而是希望可以增加更多的雙座雙發動機的戰鬥機,來增加海軍的整體實力。雙座戰鬥機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避免飛行員在駕駛時出現視覺疲勞甚至是幻覺的發生。
  • 蜀漢「四徵將軍」,為何唯獨沒有徵東將軍?原因一點就透!
    比如「四徵將軍」,就是指徵東將軍、徵西將軍、徵北將軍、徵南將軍。對此,《宋書·百官志上》中記載:「四徵,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黃初中,位次三公。漢舊諸徵與偏裨雜號同。」在漢末三國時期,四徵將軍已經是地位較高的武將官職。那麼,問題來了,蜀漢「四徵將軍」,為何唯獨沒有徵東將軍?也即蜀漢為何要空缺徵東將軍這一官職呢?
  • 聞太師早已經看透?
    聞太師問道:「你師父在麼?」  童子說在洞裡靜坐。  於是,太師對童子說道:「你說商都聞太師來訪。」  童子向趙公明匯報,說聞太師來拜訪。    聞仲為何值得趙公明迎接呢?因為聞仲是人間太師,有官職在身。在整個商朝,聞仲一手遮天。  所以,趙公明此時急忙迎接聞仲,顯示出了他的趨炎附勢。  二 趙公明貪圖享樂,貪圖人間富貴。
  • 豐臣秀吉為何放棄徵夷大將軍 而謀求關白呢?
    自1192年,源賴朝出任「徵夷大將軍」,而創立幕府體制後。「徵夷大將軍」便成「武家」的最高官職,而代替天皇實控天下。那麼作為武家出身的豐臣秀吉,為何要放棄「徵夷大將軍」的官職,而謀求「關白」呢?許多人都認為乃是豐臣秀吉的出身低,沒有源氏、平氏的血統。
  • 為何會被十二金仙滅殺?
    如果說,當初九龍島四聖是受聞太師邀請,抹不開情面,方才下山,最終身蹈死地。那麼,十天君則在聞太師出面邀請之前,就已經決定前往西岐助戰。  十天君本與商周大戰無關,他們完全可以逍遙海外,靜心等待封神大戰結束。反正,需要渡殺劫的是闡教十二仙首!可是,他們卻猶如染了瘋魔一般,呼朋引伴,興衝衝前往西岐,最終全部身殞道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