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為何放棄徵夷大將軍 而謀求關白呢?

2021-01-11 有知社

自1192年,源賴朝出任「徵夷大將軍」,而創立幕府體制後。「徵夷大將軍」便成「武家」的最高官職,而代替天皇實控天下。那麼作為武家出身的豐臣秀吉,為何要放棄「徵夷大將軍」的官職,而謀求「關白」呢?

許多人都認為乃是豐臣秀吉的出身低,沒有源氏、平氏的血統。致使豐臣秀吉沒有開創幕府的資格,只得退而求其次。其實,絕非如此。在日本戰國時代,為抬高門第而偽造家世的也不乏其人。雖說,豐臣秀吉的出身太低,偽造起來也沒有太大的信服力。但是,日本的家名是可以轉讓的。例如,關東管領上杉憲政逃到越後,就將關東管領職、系圖、重寶等一起轉讓給了上杉謙信(原為長尾氏)。

再則,豐臣秀吉在給大明、朝鮮的文書中,就自稱「平秀吉」。所以,沒有源氏、平氏的血統,並不是豐臣秀吉沒有開創幕府的原因。其實,開創幕府憑的就是實力,而絕非名門高第那些虛的。只要豐臣秀吉想要,什麼樣的家名都不是問題。豐臣秀吉就曾想認近衛前久(藤原氏,五攝家)為義父,以便向朝廷索取「關白」的封號。然而,其最終還是放棄此種想法,該而要求朝廷賜予其新的姓氏。於是,朝廷便賜予其「豐臣」的姓氏。豐臣秀吉既能認近衛前久為義父,當然,更可以找一位家名高的源氏、平氏長者為義父。

而豐臣秀吉為何放棄「徵夷大將軍」,而謀求「關白」呢?這主要是「徵夷大將軍」的名號也並非那麼神聖。自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從而開啟了日本戰國時代。而隨著室町幕府的勢力日益衰弱,「徵夷大將軍」的名號也就越來越不好使了。而豐臣秀吉平定了全日本,從長期的戰亂中感受到了幕府體制的弊端,既而謀求一種新的統治方式。這才應是豐臣秀吉放棄徵夷大將軍,而謀求關白的原因。

那何謂關白呢?關白一詞,起源於中國,見《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諸事皆先關白光(霍光),然後奏天子」。霍光輔政是歷史上極為著名的故事,而日本的政治與詞彙多受我國的影響。關白的原意,甭管什麼事,先告訴我。關白也並非官職,日本的律令制度下的最高官位的太政大臣,其下依次為左大臣、右大臣、內大臣。此為太政宮(主持政事)的四大長官,也唯此四大長官才有資格當上關白。

天皇年幼時,由太政宮的某位大臣主持政事而稱攝政。待天皇成年親政後,攝政改稱關白,依舊主持政事,而天皇無實權,此即為「攝關政治」。而日本的公家(朝廷)雖無實權,但具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豐臣秀吉見「徵夷大將軍」的金子招牌在戰亂時期,也並不實用。便謀求了「關白」的名號,其既具「武家之實」(事實上的大名之長),又具「公家之名」(朝廷之名)。

而幕府體制,卻具有天然的弊端,既對抗公家。幕末時代,就曾掀起了一場「公武合體」運動,企圖打壓當時日益高漲的尊皇攘夷勢力,而強化幕府的地位。然而,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倒幕運動,即是西南強藩以尊王(公家)為旗幟,打著「大政奉還」的旗幟而進行的。就連德川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其自小受盛行的「尊王學說」的影響,而自覺是「亂臣賊子」。

可見,豐臣秀吉放棄徵夷大將軍,而謀求關白的封號,以求「公武合一」的新式統治,是較為遠見的。而德川家康之所以沒有跟隨豐臣秀吉的路線,乃是其名義上仍屬豐臣氏的家臣,而關白的職位卻在豐臣家,其只能走「徵夷大將軍」的舊路。而豐臣氏丟失江山,系其自身的原因,並非「關白」這種「公武合一」的政治架構之過。

相關焦點

  • 既然與源氏無關,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本鬼在前文《足利義昭真的可以阻止豐臣秀吉當上日本的徵夷大將軍嗎?》中提到,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不是因為源氏,而是有深層次的政治考慮。那麼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首先要說明的是,豐臣秀吉不當徵夷大將軍的原因在靠譜的史料中沒有明確的記載,後人只能大概推測原因。
  • 為什麼從豐臣秀次死後至豐臣秀吉病逝,日本的關白之位一直空懸?
    之前秀吉辭任關白推舉秀次就是為了讓關白之位在豐臣嫡流家實現世襲傳承吧,那麼為什麼在秀次死後秀吉沒有選擇推舉秀賴成為關白或重新復任關白呢?當時秀賴的年齡確實非常幼小,而官位晉升速度也堪神速。但似乎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小孩子擔任關白吧,而秀吉的身體是逐漸惡化的,他應該能認識到自己死後秀賴不是關白的情況多危險(尤其在秀吉死時,秀賴的官位尚居於德川家康之下),對這種預想他做過什麼努力嗎?或者說,以當時的秀吉的威望與地位,能否強行推選秀賴成為關白?(應該是可以的吧?)▲豐臣秀吉像退一步,假如秀賴因為某種緣由不能成為關白必須一步一步晉升,那為什麼秀吉自己不復任關白呢?
  • 豐臣秀吉活著的時候為什麼不除掉德川家康?
    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以致其統一大業未成;豐臣秀吉作為織田信長的家臣,最終實現了日本的統一。然而,豐臣氏的江山卻國祚不長,在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就謀奪了豐臣氏的天下。那麼,為何豐臣秀吉不在有生之年將德川家康除掉呢?    豐臣秀吉是很清楚德川家康對豐臣氏的威脅的,故在豐臣秀吉滅掉關東後北條氏的不久,即將德川家康的領地從三河、尾張一帶移封到關東地區。
  • 當將軍還是當關白?竊取織田家的天下的羽柴秀吉
    對於秀吉的條件,毛利家全盤接受,在和談後秀吉撤軍時,毛利軍也沒有對羽柴秀吉進行追擊。此時本能寺之變的消息已經傳遍各地,毛利軍為何不對撤退的織田軍進行追擊呢?答案是毛利軍根本沒有能力追擊羽柴秀吉。此次高松城合戰,毛利家家督毛利輝元親自率軍前來迎戰秀吉,但是麾下可動用的兵力只有萬餘,即便如此,五月末時毛利輝元依舊不斷地向家裡去信,表示本陣的糧草、兵器嚴重不足,請求後方輸送。
  • 豐臣秀吉為何敢與明朝叫板?五個原因解釋了一切
    豐臣秀吉為何敢與明朝叫板?五個原因解釋了一切文/新島,現為在校大學生,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
  • 豐臣秀吉的野心:死後要葬在寧波!寧波憑什麼徵服了他?
    被勝利衝昏頭腦的豐臣秀吉,又「雄心大發」,開始描繪他獨霸亞洲、徵服世界的宏偉藍圖——借道朝鮮,攻取明國,遠控印度。在他的設計方案中,「理想」實現後,將日本天皇遷到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他自己則坐鎮寧波,直到死後,葬於寧波。偏居一隅的「倭酋」豐臣秀吉為何對寧波如此情有獨鍾呢?2/亂世草根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豐臣秀吉:這個日本人為何會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
    下達命令的人,是中國人最熟悉和仇視的日本古代人物一豐臣秀吉。豐臣秀吉,一個性格「無賴」的戰國風雲兒,憑藉武力和過人的把握機會能力統一了亂世。但大海剛剛平靜,豐臣秀吉卻悍然發動入侵朝鮮的戰爭,一舉成為史上最大的倭寇。那麼豐臣秀吉是如何崛起的,他又是如何把握機會統一日本的?讓我們走進16世紀,了解那個史上最大倭寇。
  • 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
    摘要: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為何等待了14年才滅亡豐臣家?關原之戰被認為是一場決定日本歸屬的戰鬥,通過這場戰鬥,德川家康消滅了以石田三成為首的反家康派,確立了自己在豐臣政權中獨一無二的地位,豐臣秀吉生前立下的規則也就此終結,在隨後一系列的運作中,德川家康被朝廷任命為徵夷大將軍,從豐臣政權中獨立而出。
  • 日本戰國英傑‖豐臣秀吉
    信長說,算了,不打你,誰讓咱倆是一起玩到大的呢。  天正十三年(1585年)7月11日,朝廷允豐臣秀吉成為前久的猶子並就任關白,並應其要求賜予新的姓氏「豐臣」。 在得到「豐臣」之姓,正式改名豐臣秀吉(此前,沒有姓氏,純粹取織田信長帳下兩員大將姓氏各一個字組成羽柴)。
  • 從「戰國的猴子」到權傾朝野「太閤」 豐臣秀吉的「變形記」
    青年時代的豐臣秀吉大概是個謀求武士職位的浪人之輩,結束流浪後回到尾張國,投奔到尾張的領主織田信長麾下,以足輕的身份成為了織田氏的家臣,在這一時期他因聰明才智得到織田信長的賞識,逐步由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進而在織田家的地位不斷攀升。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 本能寺之戰後,有望統一日本全境的織田信長被害,其部下由信長的手下重臣豐臣秀吉接管,后豐臣秀吉擊敗了謀殺信長的明智光秀,並採取了先西後東的戰略方針,以武力平定西國諸國,再與原信長盟友的德川家康結成聯盟,共同完成統一大業。
  • 出身貧賤的日本梟雄:豐臣秀吉
    法名國泰佑松院殿霊山俊龍大居士。《明史》裡稱作平秀吉。出身低微在眾多日本人的眼中,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1536~1598年)的誕生充滿神奇色彩。譬如說,後來秀吉用來自我宣傳的《關白任官記》裡,就記載他的生日是天文六(1537)年丁酉二月六日。關於他母親因夢見太陽神而懷孕的故事,在後來豐臣秀吉寫給朝鮮國、中國等的正式外交文書中也有提及。其實,當秀吉受封「關白」(相當於朝廷中宰相的地位,通常由地位最高的貴族擔任)一職時,他曾說他的祖父是朝廷的公卿,因受小人的陷害而至鄉下生活。有一次,他母親至京都探訪親戚時,與公卿貴族發生關係而生下他。
  • 關原之戰後,大名為何倒向德川家康?只因豐臣家沒做好一件事
    從大名倒向德川家康就能看出關原之戰結束後,德川家康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徵夷大將軍,脫離豐臣家成為一個與豐臣政權平起平坐的勢力,這使得豐臣政權從一家獨大變為兩家共權。可惜豐臣秀賴年幼,完全沒有能力制衡德川家康,最終被德川家康召集日本大名所滅。那麼,為何日本大名都倒向德川家康呢?
  • 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家族 為何二世而亡?
    豐臣秀吉的家族,基本上完成了對日本大部分地方的統一號令。但就是這麼一個從亂世中崛起的家族,為什麼會在豐臣秀吉似乎迅速敗落。最終二世而亡呢?應當承認,出身低下的豐臣秀吉能夠成為統一日本的「天下人」,其勵志人生和傑出才能值得肯定。不過,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期間和統一日本之後也犯下了一些致命錯誤。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和豐臣秀吉的狀態,又有點像三國時期司馬懿和曹操的狀態。很多人提出過一個問題,曹操當年就知道司馬懿有「狼顧之相」,絕不會「久居人下」,可是,他為什麼沒有殺掉司馬懿,以至於司馬懿與他的後代奪取了曹操的帝國呢?同樣的,當初本豐臣秀吉也知道德川家康對他兒子是一個巨大的威脅,他為什麼也不預先除掉德川家康呢?
  • 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
    導語: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提起日本的戰國時代,最出名的就是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而且三人還都是從屬關係,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織田的部下,後來德川家康成了豐臣秀吉的手下。
  • 他為何被稱為「殺生關白」,又為何被屠盡滿門
    聊起這件事情的主人公,我們先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關白。關白是日本的一個官職,與攝政、徵夷大將軍一起,被稱為是日本官位的頂點。不過我們今天講的這個主人公,雖然被人冠以殺生關白的霸氣名號,實際上確並沒有享受到關白這一職位帶來煊赫權勢,而是給自己和全家帶來了殺身之禍,他就是豐臣秀次。 提起豐臣秀次,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提起他的舅舅豐臣秀吉,大家就都熟悉了,他是豐臣秀吉的外甥。
  • 【萌新】日本戰國宇宙收官之作 COOMODEL 1/6 合金壓鑄 徵夷大將軍 德川家康
    本期為您帶來的是:COOMODEL 1/6合金壓鑄 帝國系列 徵夷大將軍 德川家康。導讀:這兩天COOMODEL出了好幾款日甲,萌子選擇最經典的一款「德川家康」做詳細的介紹,其餘的產品會在文章的最後面做統一的介紹,希望大家耐心看到最後。
  • 揭秘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竟然是這樣的關係丨日本歷史
    影視劇中織田信長的形象 豐臣秀吉可以說是織田信長麾下的大將,也是織田信長的繼承者。豐臣秀吉也是織田信長一手提拔起來的,讓他從一個平民,逐漸成為了一個大名,甚至關白。起先,豐臣秀吉出生於一個貧窮家庭,由於和繼父的關係不太融洽,就離家出走,流落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