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誕生距今已有80周年,從漫畫到熒幕,蝙蝠俠相關的作品留下了無數,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經歷了幾代人的旅程和蝙蝠俠的非凡人生吧。
1939年,國家漫畫公司(後更名為DC漫畫公司)正在尋找新的超級英雄。改編漫畫家鮑勃·凱恩(Bob Kane)接到設計新角色的任務後,構想出了二十世紀最受歡迎和持久的角色之一—蝙蝠俠(Batman)。
蝙蝠俠的第一個故事是「化學辛迪加案」,由比爾·芬格(Bill Finger)撰寫,凱恩繪製,發表在1939年3月30日在報亭上架的偵探漫畫(Detective Comics)第27期中(封面日期:1939年5月)。在這個故事中,蝙蝠俠是社會名流布魯斯·韋恩。穿上他的標誌性蝙蝠裝,便化身為一名冷酷無情的打擊犯罪的鬥士。在將罪犯扔進一桶硫酸裡後宣布:「對他這種人來說,這是最合適的結局。」
在《偵探漫畫》第29期(1939年7月)中,蝙蝠俠第一次使用他的多功能腰帶來移除一個裝滿致命氣體的玻璃球。第一款蝙蝠飛鏢和蝙蝠戰車在《偵探漫畫》第31期(1939年9月)首次亮相。
蝙蝠俠的悲劇性起源故事在《偵探漫畫》第33期(1939年11月),講述的是一名搶劫犯在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一家看完電影回家的路上槍殺了他的父母。
《偵探漫畫》第38期(1940年4月)引入了蝙蝠俠可靠夥伴—神奇小子羅賓。迪克·格雷森(Dick Grayson)是一名馬戲團表演者,黑幫成員謀殺了其父母使其成為孤兒。在蝙蝠俠與羅賓聯手之後,故事的基調發生了變化。蝙蝠俠不再是一個自言自語的冷酷復仇者,他變成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父親形象,和他的年輕夥伴交換著俏皮話。
蝙蝠俠(Batman)在1940年擁有了自己的同名漫畫書,並繼續在《偵探漫畫》中被收錄。《蝙蝠俠前傳1》(1940年春季)不僅因為引入了他最強大的兩個對手,即小丑和貓女,而且因為蝙蝠俠使用了機槍射擊怪物而聞名。這篇報導促使編輯惠特尼·埃爾斯沃思(Whitney Ellsworth)頒布法令,禁止蝙蝠俠殺人或使用槍枝。
20世紀40年代,蝙蝠俠世界的許多其他關鍵部分也被引入。蝙蝠俠的第一輛車是一輛普通的紅色轎車,但在《蝙蝠俠5號》(1941年春)中,這輛全新的蝙蝠車咆哮著投入戰鬥,炫耀著它自己的蝙蝠頭攻城槌。
蝙蝠俠和羅賓宣稱他們不需要管家,但是當阿爾弗雷德·比格爾(後改名為潘尼沃斯)在1943年發現他們的秘密身份並挫敗了一群國際罪犯後,他成為了他們最忠誠的盟友之一。
在20世紀40年代,蝙蝠俠故事的基調變得越來越離奇。小丑不再是一個邪惡的殺手,而是一個危險的惡作劇者。1944年,蝙蝠俠和羅賓第一次穿越到古羅馬。甚至在1948年,當攝影記者維姬·瓦麗(Vicki Vale)出現時,蝙蝠俠也找到了一份持久的愛情。
1950年代,蝙蝠俠的故事變得有些古怪。蝙蝠俠成為了一個不太可能的科幻明星,經常與外星人和機器人作戰。在一次不尋常的轉變中,他甚至成為了「斑馬蝙蝠俠」,這是一种放射性的黑白條紋的威脅。整個蝙蝠家族的角色都被添加到了漫畫中,包括蝙蝠女、蝙蝠女孩(一個名為蝙蝠蟎的魔法小鬼)、甚至是戴著面具的打鬥犬王牌。
1954年流行的一本名為《無辜者的誘惑》的書將漫畫書與少年犯罪聯繫在一起,導致了審查制度更為嚴格。DC的漫畫比其他出版商的恐怖恐怖漫畫要溫和得多,但是DC進行了一些角色的清理活動。貓女的裙子被修剪到大腿上,於1954年停止出現在蝙蝠俠的故事中,直到1966年才重新出現在新的故事中。
蝙蝠俠和超人在1940年代曾是美國正義協會的名譽會員,但直到1952年的故事「世界上最強大的團隊」才與他們建立了非正式的夥伴關係,共同打擊犯罪。在第一個故事中,蝙蝠俠和超人爭奪了路易斯·萊恩(Lois Lane)的注意力,這場比賽由羅賓(Robin)贏得,令兩個英雄都感到驚訝。
為了打敗外星的海星徵服者斯塔羅,蝙蝠俠加入了美國正義聯盟的《勇敢與無畏》第28期(1960年2月),與神奇女俠、閃電俠、超人、水行俠、火星獵人和綠燈俠並肩作戰。
到1964年,《蝙蝠俠》和《偵探漫畫》的銷量開始下滑,有被取消的危險。為了阻止銷量下滑,這些書被分配給了編輯朱莉·施瓦茨(Julie Schwartz),她為《蝙蝠俠》帶來了「新形象」。改變包括一個黃色橢圓圍繞在英雄胸前的蝙蝠,一輛新的蝙蝠車和一條通往警察總部的熱線。忠誠的管家阿爾弗雷德被殺了,迪克·格雷森的姑媽哈裡特來到布魯斯和迪克的家裡。
這部由亞當·韋斯特和伯特·沃德主演的電視劇於1966年1月12日首播。《蝙蝠俠:俠影之城》獲得了巨大的收視成功,每周都有兩集新劇集播出,衍生出前所未有的玩具和商品搭配,也激發了新一代蝙蝠俠迷的靈感。蝙蝠俠漫畫的銷量飆升。
1967年,應電視劇《蝙蝠俠》製片人的要求,一名新的蝙蝠女首次亮相《偵探漫畫》第359期。據透露,芭芭拉是高譚市警察局長詹姆斯·戈登十幾歲的女兒,戈登根本不知道芭芭拉每天晚上都偷偷溜出來打擊犯罪。幸運的是,她總是能及時回家繼續她的法醫心理學研究。
1968年《蝙蝠俠》電視劇被取消後,漫畫的銷量再次下滑。1969年的《蝙蝠俠》第217集,迪克·格雷森(Dick Grayson)上了大學,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關閉了韋恩莊園(Wayne Manor),取而代之的是一套頂層公寓。
在1970年代初期,小丑和其他的流氓畫廊被人遺忘,至少有一段時間。蝙蝠俠獨自行動,依靠他的智慧,解決謎案,在小巷裡與街頭暴徒戰鬥。他又回到了他最初的化身:一個在夜晚出沒於高譚市,並在罪犯心中引起恐懼的幽靈。
1971年,由丹尼斯·奧尼爾(Dennis O 'Neil)執筆、尼爾·亞當斯(Neal Adams)繪製的《第232號蝙蝠俠》(Batman #232)中,神秘而無所不知的反派人物拉·艾爾·古爾(Ra 's al Ghul)登場。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拉·阿爾·古爾將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威脅。
1971年2月10日,《蝙蝠俠:俠影之旅》(Batman Adventures of Batman)動畫系列首映,亞當·韋斯特(Adam West)和伯特·沃德(Burt Ward)這對充滿活力的二人組再次登上電視螢屏。這部連續劇一直以不同的名字播出,直到1981年。
1981年,《偵探漫畫》第526期介紹了一個名叫傑森·託德的孤兒。一年後,在《蝙蝠俠:第368號》中,迪克·格雷森以羅賓的身份退休,傑森·託德採用了這個名字。
1986年,由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和克勞斯·詹森(Klaus Janson)合拍的四集系列片《蝙蝠俠:黑暗騎士》(Batman: the Dark Knight)將蝙蝠俠重新定義為一個更年長、更強悍的武士,他從退休的生活中走出來,從佔領了高譚市的罪犯手中奪回了高譚市。它還引進了第一隻雌性知更鳥。隨著《蝙蝠俠:黑暗騎士歸來》的問世,它成為DC漫畫中第一個以書的形式被收集的故事線,並一直被印刷出版。
同樣在1986年,Frank Miller和藝術家David Mazzucchelli合作更新了蝙蝠俠的起源故事。收集這些故事的《蝙蝠俠:第一年》(Batman: Year One)是另一本暢銷書。
1988年的悲劇和死亡觸動了蝙蝠俠。艾倫·摩爾和布萊恩·伯蘭的《蝙蝠俠:殺戮的玩笑》是一個關於小丑射殺芭芭拉·戈登並置她於死地的噩夢般的故事。同年,DC允許讀者投票決定第二個羅賓傑森·託德的命運。讀者投票反對,結果託德在小丑引起的爆炸中喪生。
1989年,蒂姆·伯頓的蝙蝠俠電影首映,麥可·基頓飾演主角,傑克·尼克爾森飾演小丑,《蝙蝠俠:瘋狂之城》再次引起公眾關注。
在漫畫中,蝙蝠俠開始展示一種過度的、不計後果的打擊犯罪的方法,這是失去傑森·託德的痛苦的結果。蝙蝠俠獨自工作直到十年結束,蒂姆·德雷克成為第三個羅賓。
1992年,《蝙蝠俠歸來》由麥可·基頓(Michael Keaton)飾演黑暗騎士,丹尼·德維託(Danny DeVito)和米歇爾·菲佛(Michelle Pfeiffer)飾演企鵝和貓女。同年,《蝙蝠俠:動畫版》在電視上首次亮相。這部電視劇獲得了評論界和大眾的認可,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它都以各種各樣的名字出現。
1993年,DC出版了《騎士隕落》的故事線,故事的高潮是無情的反派貝恩砸傷了蝙蝠俠的後背。一個名叫阿茲雷爾的反英雄成為了新的蝙蝠俠,貓女和羅賓也有了自己的漫畫系列。
《蝙蝠俠》和《哥譚市》在近十年的交叉劇情中遭遇了大災難。在《大災變》的故事情節中,高譚市被地震摧毀,與美國政府隔絕。在1999年的《無人區》(No Man's Land)中,蝙蝠俠被剝奪了許多技術資源,他努力從犯罪團夥手中奪回了這座城市。
2003年,由作家傑夫·勒布和藝術家吉姆·李共同創作的12集《Hush》為《蝙蝠俠》帶來了新的活力和大量的觀眾。故事講述了一群黑暗騎士最壞的敵人,並介紹了裹著繃帶的《Hush》,這是布魯斯·韋恩童年時代的一個人物。
2005年,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了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電影《蝙蝠俠:開戰時刻》。這部電影探索了黑暗騎士的起源,以及他作為一股正義力量在高譚市的崛起。2008年的續集《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由希斯·萊傑(Heath Ledger)主演,獲得了奧斯卡獎,並成為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電影之一。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DC發行了特別的跨界事件,而這些事件的標題中常常帶有「危機」。在2008-2009年的跨界危機中,蝙蝠俠在與神一般的大反派「黑暗塞德」(Darkseid)的戰鬥中死亡,這一事件震驚了讀者。布魯斯·韋恩被認為已經死了,迪克·格雷森成了新的蝙蝠俠。
2009年,《蝙蝠俠:阿卡姆瘋人院》(Batman: Arkham Asylum)電子遊戲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口碑最好的遊戲機遊戲之一。
2010年,《蝙蝠俠:黑暗騎士》並沒有殺死蝙蝠俠;相反,布魯斯·韋恩卻迷失在時間裡。雖然韋恩最終回到了現在,重新接過了蝙蝠俠的衣缽,但他也允許迪克·格雷森繼續做蝙蝠俠。
2011年,DC漫畫公司在蝙蝠俠、偵探漫畫和所有超級英雄的作品上都按下了「重置」鍵,在公司重新推出的「新52」中,它們重新成為了首要問題。
2014年,作家斯科特·辛德(Scott Synder)和藝術家格雷格·卡普羅(Greg Capullo)在新版《蝙蝠俠:零年份》(Batman: Zero Year)中,25年來首次更新了蝙蝠俠的起源故事。
drivepro獨家出售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雕塑組合做工精美,將蝙蝠俠的神態刻畫得十分傳神,組合分為三個部分,頭部可拆卸,可組合復古藍牙音響或LED燈座。LED燈光環繞打射在雕塑上,模擬蝙蝠洞的設計,映射出蝙蝠俠的神秘莫測。
(點擊圖片選購)
雕塑由技藝嫻熟的匠人純手工雕刻、繪製而成,整體為寶麗石及樹脂材質打造。購買可前往drivepro門店或通過線上商城選購。
Not fixed rules, not trends or styles,
but an unquenchable and uncompromising
thirst leads us to great creations.
不是固定的規則,不是趨勢或風格,
而是無法抑制和決不妥協的渴望,
引導我們走向偉大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