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換臉術讓楊冪火了!(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全貌 都在這張AI勢力範圍圖)

2021-02-15 工業智能化

來源:網際網路熱點

視頻發布者通過人工智慧AI換臉術將原版黃蓉的飾演者朱茵,換成了楊冪!真真假假,讓人根本分不出。

這是原版的朱茵截圖:

應用人工智慧換臉術後,把朱茵的臉換成楊冪:

再看這個,朱茵最調皮的表情

換成楊冪後,你能分得出這是假楊冪嗎???!

另外還有劉亦菲、楊冪、唐嫣、範冰冰..等等等等!

大家感受下:

2017年人工智慧的崛起氣勢如虹,創業者在資本的熱潮中狂歡,對AI可能給各行業帶來的革命性變革奔走相呼,然而在過去的2018年,區塊鏈的浪潮和共享單車的大起大落,卻一度讓人工智慧黯然失色、星光不再。

這並非壞事,遠離了喧囂泡沫,資本寒冬到來後的AI行業更加腳踏實地,無論科技巨頭還是創業公司,尋找基於自身技術能力和特點的應用場景成為重中之中,「落地」是這一年的主題

過去一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的馬太效應愈發加強,當小公司們面臨普遍的融資困局時,頭部明星企業卻在紛紛刷新這個行業的融資記錄;早已完成AI產業布局的BAT率先進入全面應用落地時代,而處於熱門賽道的創業公司則面臨更加激烈的落地之爭;接下來的2019年,當投資的熱潮退去,面臨資金短缺和應用場景局限的小型AI創業公司,只有找到垂直領域的應用場景才能贏得更多生存空間。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截至2018年9月,中國(不包含港澳臺地區)共有1122家人工智慧企業,這些企業分布於AI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AI產業鏈按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可劃分為三個類別。基礎層為整體產業提供算力,其中硬體部分包括晶片、傳感器與中間件,軟體是以雲計算為整個AI產業鏈提供算力計算能力平臺。

在基礎平臺領域,主要是騰訊、百度、阿里等巨頭提供,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大陸等礦機廠商正在向人工智慧晶片研發轉型。

AI產業鏈分布(騰訊深網製圖)

技術層則為整體產業鏈提供通用AI技術能力,其中感知層包括目前技術已相對成熟的計算機視覺和語言語音識別兩項機器感知任務;認知層定位為「機器大腦」,包括知識圖譜/語義分析以及智能問答/虛擬助手兩個核心領域;頂部的平臺層則以通用技術應用平臺的形式提供深度學習、模式識別等技術應用服務,對接應用層。

目前國內主要面向To C市場的創業公司基本都集中在技術層,比如提供語音服務的科大訊發、服務智慧型手機企業的商湯科技和曠世科技等等。

應用層則是具體的消費級終端應用和行業場景應用,消費級終端應用包括智慧機器人、智能無人機以及智能硬體三個方向;行業場景應用對接各類外部行業的AI應用場景,如自動駕駛、智慧金融、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安防、智慧營銷、智慧城市等等。

除了部分消費級應用,這是一個龐大的To B市場。騰訊所提出的「產業網際網路」發展方向,和人工智慧緊密相關。

作為國內AI產業最重要的參與者,網際網路巨頭BAT在AI技術、平臺、應用場景和對外投資層面都已完成了全方位的布局,BAT專注的業務領域也反應到了其在AI產業的布局上,總體來說,百度圍繞平臺與自動駕駛;阿里側重人工智慧在數據服務領域的應用和底層技術;騰訊側重平臺和技術開放,對外均衡布局。

BAT人工智慧布局(騰訊深網製圖)

在去年底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李彥宏表示,百度希望構建一個基礎平臺,把人工智慧一些基礎的能力,比如深度學習的框架以及語音識別的技術、圖像識別的技術,開放給外部。在應用層面,李彥宏比較看好兩個場景:智能的家庭和智能的交通。

馬化騰則認為,未來人機人腦之間的整個未來外部網絡之間的互聯將是有意義的。未來10年內在新的人機接口方面將會有很多的變化,如果5G加上VR的基礎,加上續航能力,加上計算能力等被解決,一定程度上會有比較實用的VR計算軟體和AR計算軟體會出現,這也是劃時代的突破。

目前頭部的AI獨角獸創業公司集中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AI晶片、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技術成熟或應用場景廣泛的賽道內

這些公司大多成立於2012年前後,技術背景出身的高學歷創業者感受到了AI技術的發展浪潮,搭建起團隊,從自己擅長的領域開啟創業之旅。請加微信公眾號:工業智能化(robotinfo) 馬雲都在關注

在市場還不了解AI的情況下開始創業,為這些公司贏得了大幅的先發優勢,在創投市場最為火熱的2016年,這些已經完成技術研發、團隊磨合以及初步市場試水的公司獲得了極高的估值融資,隨著資金的加持和口碑的積累,頭部創業公司的地位得到鞏固,成為中國AI產業的重要一極。

騰訊深網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在最為成熟的計算機視覺領域,商湯、雲從、曠視、依圖四家明星獨角獸公司均在金融和安防這兩個最容易落地且市場廣闊的領域廣泛布局。

在金融領域,商湯科技的客戶涵蓋了諸多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總部地處重慶的雲從科技,雖然宣傳力量和地域上不佔優勢,但卻是中國銀行業人臉識別的第一大供應商;曠視科技背靠投資方阿里巴巴,為支付寶客戶端提供人臉識別登錄功能支持,同時也為多家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提供人臉識別服務;依圖科技則擁有完整的實名認證解決方案,依靠人臉比對及活體檢測技術,為金融企業提供從櫃面到自助設備再到移動端的全渠道解決方案。

在安防和智慧城市領域,商湯科技的主要落地場景是通過智能視頻解決反恐、罪犯抓捕和保障公共安全;雲從主要基於大庫檢索、動態布控、軌跡追蹤等核心技術與各個業務線的算法項結合,在多地公安系統內陸續落地應用;曠視科技以智能攝像頭硬體為基礎,涵蓋了人臉識別門禁、天眼監控系統、動態人臉識別監控、人證合一等多個應用方向;依圖科技研發的「蜻蜓眼」人像大平臺也已應用於公共安全領域,同時也為海關總署及中國邊檢等提供人像比對系統。

除金融和安防外,商湯、雲從、曠視和依圖四家公司在醫療、交通、零售等領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競爭。當技術和落地場景都差別不大時,激烈的廝殺也再所難免。

不過對於資本寒冬中依然「不差錢」的AI獨角獸公司來說,除了拓展不同領域的應用場景外,通過股權投資加速自身商業落地也能成為另一種選擇

2018年8月7日,商湯科技領投影譜科技13.6億元D輪融資,更早的6月21日,商湯科技還領投了醫療網際網路公司禾連健康7500萬美元B輪融資,後者投後估值近10億美元——獨角獸開始造小獨角獸了。商湯目前已經公開的投資案例包括51VR、禾連健康、蘇寧體育、影譜科技等7個項目;

11月2日,曠視科技出現在了連鎖便利店「好鄰居」新一輪數千萬美元融資的投資方名單之中,外界普遍認為當前連鎖便利店行業對門店AI設備的持續投入和數位化改造是兩者合作的基礎。商湯、曠視們一邊融資一邊投資的現象也被視為當前頭部AI企業商業落地競爭白熱化的縮影。

人工智慧賽道涵蓋了中國各大主流投資機構,包括真格基金、紅杉資本中國、IDG、創新工場等基金和騰訊、阿里、百度、聯想等產業資本。

資本環境的活躍顯然對AI產業的培育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而資本與企業間的相互促進,也增強了中國AI產業的整體實力。

騰訊深網整理(排名不分先後)

2018年,資金集中湧向頭部公司是AI創投領域的大趨勢。即使面對資本寒冬,商湯科技、優必選、曠視科技等熱門賽道上的明星項目依然受到追捧,以商湯科技為例,這家計算機視覺技術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僅在今年4月至9月期間就完成了C輪、C+輪和D輪總計高達22.2億美元的融資,估值攀升至60億美元。

IT桔子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AI領域投資事件共410起,投資總額1078億元,相對2017年,投資事件減少了1/3,但投資總額卻增長了1/4。被投項目中早期項目獲投減少,C輪及之後項目比重增加。這一方面意味著初創型AI公司融資難度的加大,另一方面也印證了資金正流向頭部公司的現實。

從技術層面來看,計算機視覺仍是創投圈最受歡迎的人工智慧技術,這與其較高的技術成熟度和在安防、金融等行業的廣泛應用場景有關。除了商湯科技,同為CV領域獨角獸公司的曠世科技、依圖科技和雲從科技也均在過去一年中完成數億美元的融資。

但另外一項相對成熟的AI技術——語音識別,卻鮮少見到大額融資,計算機視覺賽道第一梯隊的公司估值已高達數十億美元,語音識別賽道上第一梯隊公司的估值卻普遍只在30億元左右。

和網際網路行業相同,人工智慧公司的商業模式也基本可分為To C、To B和To G,尤其是To G類業務中每年超過萬億元預算的安防市場早已成為眾多AI創業公司競爭的紅海,但由於語音識別賽道先天缺乏To G類應用場景,其營收和估值規模與視覺識別賽道上的公司自然也就不能同日而語。據億歐智庫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計算機視覺頭部公司2018年的營收能達到20億元左右,而語音識別領域頭部公司的營收主要集中在2億元上下。

從行業應用來看,智慧機器人、智慧醫療和智慧金融仍然受到各家投資機構的青睞。智慧機器人賽道中,優必選科技以8.2億美元的C輪融資額成為僅次於商湯科技的年度融資亞軍,達闥科技、Geek+(極智嘉)、圖靈機器人等玩家也均獲得資本垂青完成融資;智慧醫療領域,匯醫慧影、推想科技、深睿醫療等項目都在融資上有所斬獲;智慧金融賽道的第四範式也於近期完成10億元C輪融資,這家人工智慧技術與服務提供商以12億美元的估值躋身行業內的新晉獨角獸。

如果說2016是AI產業化元年,2017是AI產業化布局之年的話,那麼2018無疑是AI應用落地之年。隨著BAT等巨頭紛紛完成在各自賽道的布局,2018年,幾家巨頭在AI產業應用落地上都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7月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宣布百度L4級別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已實現量產;11月,李彥宏在百度世界大會上宣布百度將推出AI智能城市「ACE王牌計劃」,同時宣布的還有百度Apollo和一汽紅旗量產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以及百度與沃爾沃合作生產電動自動駕駛汽車的計劃。

3月的MWC中,阿里巴巴將城市大腦展現在全球媒體面前;6月,高德地圖聯手阿里雲今日發布城市大腦·智慧交通戰略,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公共服務版也首次亮相。阿里高德城市大腦·智慧交通將首批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50個城市落地,其願景是平均為每個用戶每次出行節省10%的時間;

6月,騰訊正式發布首個AI醫學輔助診療開放平臺,宣布開放旗下首款AI+醫療產品「騰訊覓影」的AI輔診引擎,助力醫院HIS系統、網際網路醫療服務實現智能化升級,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後的智慧醫療生態。11月,騰訊AI Lab發布AI輔助翻譯產品Transmart,這款基於騰訊自研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引擎的產品,能提供實時譯文片段智能推薦,並為合作夥伴提供輔助翻譯API與定製化服務。AI的應用落地時代已然到來。

當BAT們在各自賽道上領跑應用落地的同時,面臨高估值、低營收壓力的AI創業公司也將尋找契合自身技術特點的應用場景、實現營收作為工作的重點,但現實的情況是,在產業鏈的各個賽道上都擠滿了選手,商業化落地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

2019年,更多AI創業公司亟需找到技術和算法的應用場景。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未來3至5年是人工智慧最關鍵的格局確定窗口期。在這3至5年,誰能讓人工智慧應用真正形成規模、讓應用落地,誰就能在未來智能產業中佔領先機。但從過去的一年來看,留給AI創業公司的時間可能沒有那麼長。

資本寒冬之下,「落地」是貫穿2018年的主題,當巨頭完成布局後紛紛轉向各自各自擅長的領域開始商業落地的跑馬圈地;AI獨角獸們也在拓展應用場景的同時,以股權投資等方式向平臺化轉變;而面臨資金短缺和落地場景局限的小型AI創業公司,被市場洗牌淘汰或是必然。

預測2019年將會有大量AI公司倒閉的觀點逐漸成為主流,但創業者對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也應該得到重視。寒冬中,投資的天平向場景傾斜,鼓吹數據和算法已不再是融資路上的通行證,創業者也變得更加腳踏實地,開始強調訂單、客戶、商業化布局。2019年,那些能在垂直領域找到應用場景的AI創業公司,也將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工業智能化

政府及企業高管已關注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關注工業智能化,關注未來財富,下一個首富就是你!


eguquan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企業高端的股權私董會,資本戰爭的軍師

ddzouxin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每天一首原創小詩,洗滌心靈

相關焦點

  • 5G支持下,人工智慧除了AI換臉,還能幹什麼?
    近年來,一種AI換臉技術在網絡人群中掀起火熱潮流,也將人工智慧這項新興科技帶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人們開始討論人工智慧將給人類帶來怎樣的改變。
  • 不僅是AI換臉 人工智慧已滲透進整個文娛行業
    這還是蘇大強?有網友將最近播出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讓人恨得牙痒痒的蘇大強,用AI換臉變成了眉清目秀的吳彥祖,場景竟毫無違和感。被AI調戲不止蘇大強,楊冪、朱茵、徐錦江、洪世賢、梁非凡,B站名場面全被AI換臉調戲了一遍。在AI時代,眼見不一定為實。
  • 有圖就有真相?那麼AI換臉術怎麼解釋?
    中科院之聲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聯合開設「智言智語」科普專欄,為你介紹人工智慧相關知識與故事,從最新成果到背後趣聞,帶你徜徉AI空間,看人工智慧如何喚醒萬物,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2019年初,94版《射鵰英雄傳》裡朱茵飾演的黃蓉換上了楊冪的臉,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熱議。同樣,B站有人使用AI換臉技術將張國榮「復活」,在長達6分鐘視頻中演唱了兩首歌曲,將張國榮再次帶到大家的視野中。前段時間,國內軟體「zao」以換臉為特點在朋友圈廣泛傳播,一度在大陸地區App Store中登上榜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簡要地介紹下人臉偽造技術。
  • AI換臉:人工智慧的一場裸奔
    這兩天,微信朋友圈和微博都被一個名為「Zao-逢聯造戲」的換臉APP刷屏。 中國「Zao」引發這場討論的根源是Zao隱藏在用戶協議中的霸王條款,一方面過度攫取用戶授權,另一方面涉嫌侵犯肖像權,並甩鍋給用戶。
  • 大數據產業觀察 | 美國更新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至8個重點 浙江省...
    IPlytics:全球5G專利數量華為諾基亞中興位前三德國專利數據公司IPlytics給出的最新報告顯示,截至6月15日,目前全球5G SEP標準必要專利排名中,中國兩大廠商華為和中興都進入了前三名,而高通等被遠遠甩開。
  • 仝卓被AI換臉,人工智慧竟然這麼厲害!如何選AI專業的院校?
    麥可思《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基本與AI相關。因此,人工智慧專業成報考大熱門專業。越來越多院校開設了人工智慧專業。如何選擇人工智慧院校及專業呢?
  • 土巴兔創始人兼CEO王國彬:人工智慧將成為泛家裝產業發展的新勢力
    土巴兔創始人兼CEO王國彬:人工智慧將成為泛家裝產業發展的新勢力 2020-12-24 16:32
  • 「三十而立」專欄丨人工智慧換臉直播:2.9次元的「實時虛擬數字人」
    這是人類文明曾經看似遙遠的夢:是否有一天,人類創造的虛擬人物能夠真正走進現實世界?現在,這場夢早已不是幻想,把夢變為現實,是朱峰正在做的事,人工智慧換臉直播項目就是他在這條路上邁出的第一步。從北京大學畢業,在文娛出品投資行業沉浮9年後,朱峰選擇回到校園,邊讀研邊創業。出於對科技和藝術的興趣,他投入到以AI+CG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慧換臉項目的研發中。
  • 清華背景「圖靈人工智慧」成立新公司「南京圖寧」,或在人工智慧...
    天眼查的公開工商信息顯示,「南京圖寧」的經驗範圍為人工智慧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電子技術、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醫療技術(不含人體幹細胞、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的開發)研發;數據處理;計算機系統集成;計算機軟體銷售;信息技術諮詢;企業管理諮詢;自有房屋租賃;會議服務;企業形象策劃;機器人技術研發、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 AI換臉朱茵變楊冪!但上次是用在成人電影女星,轟動國外...
    近日,這項技術還伸向了國內電視劇,這次「中招」的是女明星楊冪。大家可能都記得楊冪曾出演過《神鵰俠侶》裡的「郭襄」一角,但你看過她演《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嗎?楊冪版黃蓉從上面幾張視頻截取的動圖可以發現,除了臉部五官是楊冪的,髮型和服飾是原演員朱茵的扮相。
  • 楊冪變成黃蓉:AI換臉背後的狂歡與生意
    AI換臉,惡搞與狂歡背後還有什麼?圖/pixabay能讓好萊塢巨星拍小黃片、讓楊冪變成黃蓉的AI換臉技術,正在變成一門大生意。今年3月,B站上一個名叫「換臉哥」的用戶上傳了一條1994年版《射鵰英雄傳》的片段,將裡面黃蓉飾演者朱茵的臉換成了楊冪的臉。這段視頻很快被撤下,後來被網友揶揄為楊冪的「演技巔峰」。
  • 透視新一代人工智慧:AI如何改變未來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慧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人工智慧改變未來(關注·透視新一代人工智慧①)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九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
  • AI換臉讓我的生活,成了你的色情片!
    其實,這些所謂的「性愛視頻」,全部都是通過AI換臉技術,把明星的臉換到色情視頻上。說起AI換臉技術,可能大家都有所耳聞,比如去年就有個視頻,網友把94版《射鵰英雄傳》中朱茵扮演的黃蓉,替換成楊冪。上圖為朱茵飾演的黃蓉,下圖為AI換臉,楊冪換臉朱茵這門技術,本來是應用在影視領域,沒想到被一些有心人「發揚光大」,成為滿足自己獸慾的工具。
  • 朱茵變楊冪!換臉視頻毫無PS痕跡,AI黑科技再度引爭議
    一位叫做「換臉哥」的網友在嗶哩嗶哩網站上傳了楊冪「飾演」黃蓉的視頻,該網友用人工智慧技術把香港無線電視臺94版《射鵰英雄傳》中朱茵的臉換成了楊冪的臉。多版黃蓉對比 圖源:中國日報當然,楊冪從未演過這一角色。這則視頻發布後,瞬間引爆網絡討論。
  • 2018人工智慧醫療盤點:科研突破 巨頭髮力 產業聯合 資本依舊
    2018年,醫療人工智慧依舊熱度不減,而貝殼社作為行業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也見證者行業的驚喜和蛻變。這一年,醫療人工智慧取得了哪些科研技術突破,產品的應用落地又解決了哪些痛點,資本凜冬下,醫療人工智慧市場融資情況究竟又是怎樣一番面貌?踩著2018年的尾巴,我們從科研、產業、融資三大角度,全面復盤這一年醫療人工智慧的重大事件。
  • AI的產業創新——人工智慧商業應用的黃金比例
    在8日主會場中,中國電商委主任兼秘書長蘇軍、微軟中國CTO韋青、阿里巴巴集團新零售研究中心主任崔瀚文等嘉賓,就產業創新等發表主題演講。在8日下午的人工智慧專場《人工智慧商業應用的黃金比例》中,漢能投資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陳宏、創新奇智COO、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聯合創始人王晶、乂學教育集團CEO、松鼠AI創始人周偉等重磅嘉賓也分享了自己在AI行業的經驗和見解。
  • AI換臉術,讓你成為色情片主演
    自從它誕生以來,最臭名昭著的應用就是色情電影「換頭」。 除了作惡,Deepfake也有「善」的一面,比如在電影拍攝中的應用,或者零售業提供的在線試穿功能,以及大量的娛樂APP能夠讓你簡單地做出搞笑的視頻片段。 從當前Deepfake技術的應用看,利用它作惡,遠比造福社會容易得多。所以,Deepfake是如何做到「以假亂真」的?
  • AI人工智慧+腦科學 人工智慧背後的教育
    目前,一些簡單的人工智慧產品已經被製造出來,小到食品加工、兒童教學,大到科技研發,種類也是逐漸完善,並且正悄無聲息的滲透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都逐漸活成了電影裡的樣子 提到高智能人工智慧,我們首先會想起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
  • 人工智慧深度換臉技術~細思極恐
    近日,這項技術還伸向了國內電視劇,這次「中招」的是女明星楊冪。大家可能都記得楊冪曾出演過《神鵰俠侶》裡的「郭襄」一角,但你看過她演《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蓉」嗎?楊冪版黃蓉原版朱茵從上面幾張視頻截取的動圖可以發現,除了臉部五官是楊冪的,髮型和服飾是原演員朱茵的扮相。這條視頻最初由嗶哩嗶哩網站上一位用戶名為「換臉哥」的博主上傳,不過目前這條視頻在嗶哩嗶哩網站已經失效。
  • 第二屆中國人工智慧·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大賽正式啟動
    9月17日下午,由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公安部指導,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以及廈門市委網信辦、廈門市工信局、廈門市公安局承辦,人民網特別支持的第二屆「中國人工智慧·多媒體信息識別技術大賽」在廈門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