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秦漢帝國,互不相識的兩國,為何像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兄弟

2021-01-18 養老運營高廣銀

在地中海世界的邊緣,西方的羅馬擊敗了眾多的敵人,崛起成為西方強大的帝國。幾乎同一時期,偏處一隅的秦國統一了六國,終結了戰亂年代,為漢帝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兩個國家雖然相隔4500多公裡,中間隔著炎熱的沙漠以及高大的山脈,幾乎很少交流,但是兩個國家卻奇蹟般地,在同一時期成為歐亞大陸最大的帝國,而且在最初的形態上也有驚人的相似。

羅馬與秦漢的相似之處

我們追溯歷史會發現,這兩個文明竟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個國家的精神文明都是來自於公元前5世紀到4世紀的「軸心時代」。在古希臘,誕生了西方的最早的科學,隨後進入了哲學時期,同時期的中國開始了「百家爭鳴」,形成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思想。

秦漢帝國和羅馬帝國,是當時世界上雄踞東西方的兩大帝國,公元2世紀的時候,羅馬帝國的疆域幾乎和現在的美國一樣遼闊,其轄區內所統治的人口也達到1億。而同時期的東漢王朝,也正值巔峰時期,人口也達到5600萬。

當時的羅馬帝國所處地中海地區,其廣大的疆域,如果順風的話也需要8天時間,才能從君士坦丁堡航行到亞歷山大,如果是陸地上,則需要6個月的行程。無論是商人運貨,還是軍隊大規模調動,所需時間都是非常長的。公元401年,小居魯士陣亡後,這支軍隊中的希臘僱傭軍,需要6個月的時間才撤回到黑海南部。

秦漢疆域變化非常大,秦朝最初南邊到百越,北邊驅逐匈奴之後,疆域從北邊河套一直到遼河下遊,西邊川西高原,東邊一直到朝鮮,整個東亞除了日本,幾乎都被囊括了。即使到了西漢時期,疆域有所減少,但是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東西約有3800千米,南北則是5480千米。

這麼大的疆域,在古代交通和通訊條件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如何才能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有效管理,政令如何才能到達呢?

兩大帝國都不約而同地大規模修建道路網,同時建立比較完善的驛站系統,讓通訊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遲緩。但是如此大的疆域依然是一個難題,比如居魯士舉兵與阿塔薛西斯爭奪王位,雖然阿塔薛西斯已經猜到居魯士的詭計,但是當居魯士到達家門口的時候,半年過去了,軍隊才才從地方徵調上來。

秦漢帝國也遭遇同樣的問題,為了壓制東方可能的反抗,秦始皇不得不頻繁出巡,而且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宣示一下皇威。漢朝時期則採用宗室分封的方式統治廣大疆域,雖然無需經常出巡,但是諸侯王成為漢王朝的心頭大患。在消滅這些宗室的同時,創造出13州刺史的制度,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羅馬皇帝和秦始皇有些類似,他們通過開展巡迴法庭的方式,在各地接受不同地區百姓的訴訟,裁決他們的糾紛。雖然判決的過程中有些武斷,而且也無法處理城市當中的一些大的問題,但是達到宣示主權的作用。

不論是秦漢帝國還是羅馬帝國,境內都存在著不同文化差異,即使同一個行省,也會有著不同的共同體,有些甚至還保留著部落時期的文化。秦朝採取了車同軌、書同文,焚書坑儒等政策。同時銷毀了民間大量的兵器,遷移世家大族進入關中,以增強中央的控制力。

即使如此,當時楚國地區的民風以及文化,與關中差異還是非常大。比如原楚國地區,喜歡用武鬥來裁決,類似於歐洲武士決鬥,但這是秦法所不允許的,所以導致很多矛盾無法調和。

羅馬通過強制遷移的方式,將被徵服地區或者曾經反叛的臣民實行整體遷移的政策,同時還將羅馬公民或者退役士兵安置在戰略要地的城市當中,希望能夠傳播羅馬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力圖同化本地居民,同時也起到有效監督的作用。

和秦漢帝國一樣,羅馬人修的這些道路,在維護帝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文化輸出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兩個文明的不同點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這種自給自足的農業生態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直至被歐洲殖民者打破。而羅馬卻不是這種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結構,羅馬帝國城市居民的糧食有1/3來自於埃及,埃及每年要給羅馬本土4千萬加倫的麥子。

羅馬這種開放式經濟模式,極大刺激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因此相比於漢朝長安,羅馬城市不僅數量多,而且規模也比較大,有些城市人口甚至達到上百萬,在羅馬奧古斯都時期,在羅馬城當中流民就達到20多萬,到了3世紀甚至一度達到80多萬。

因此羅馬帝國的公民,遠沒有中國百姓的土地觀念,他們需要不斷的掠奪才能在地中海的霸權當中存活下來。

因為經濟結構的不同,也會影響到政治機制的差異,羅馬奉行的軍團制,他們利用大量的無業游民,充當自己的常備軍,隨後軍團在政治角逐當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每一場戰爭結束之後,這些羅馬軍人不但擁有金錢與地位,同時還可以獲得土地。

而漢帝國基本上都是勞役與兵役相結合,士兵大都是百姓,因此兵權一直掌握在中央手裡。即使到了東漢末年,各地軍閥混戰,也沒有達到羅馬軍團在政治上起到的決定性作用。

在政治機制上,中國的國家機構依靠龐大的官僚機構來保證其正常的運轉,秦漢帝國形成了三公九卿為核心的中央官僚體系,從郡縣到鄉裡的完善行政組織。郡下設的有縣,縣下設的有鄉、邑、亭、裡等,實現了對地方的統治。

而羅馬帝國是由元首和元老院來治理的,其統治範圍也僅限於羅馬本土,各地有各自議事會,軍團以及城市的自治權,和羅馬帝國很難形成同步。

中國官吏都是儒生,他們都是通過科舉或者舉薦的方式選拔出來的,吃的是皇帝的俸祿,對皇帝忠心耿耿。羅馬官吏大都是沒有俸祿的,有時候甚至自己付就職費,所以帝國的官員基本上都是大富豪來擔任。與其說他們做官是為了榮譽,倒不如說是為了攫取更多的財富,因此這種國家機器運轉的動力,必然是掠奪。

漢王朝希望通過儒家文化,來取得道德秩序以及實現社會穩定,講禮貌以及自我約束成為整個國家的優良傳統。漢武帝在接受「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之後,孔孟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就被確立了下來,綱常倫理成為千百年來人們恪守的教條。

而羅馬是古希臘文化脈絡的傳承者,之後在老加圖的領導下,鼓吹對外擴張,這被他們稱之為加圖精神。維護羅馬文化與傳統習俗,持身嚴謹、節儉、對外擴張等等,這些被羅馬公民奉為共同的精神嚮導。但是羅馬發展到後期,並沒有老加圖想像的那樣,整個羅馬奢侈縱慾,而且形成了富豪文化。

同時期的儒家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文化體系,外來文化要麼被融合,要麼被排斥在外,把周邊民族都視為夷狄,強迫他們臣服。

兩個文明為何分道揚鑣

兩個帝國延續的時間也大體相當,西羅馬帝國公元5世紀瓦解,東羅馬則一直延續到1453年,之後被奧斯曼土耳其攻佔了君士坦丁堡,壽終正寢。漢朝在公元220年也走向分裂,而且一直到317年,才結束這種四分五裂的局面,同時南方地區象東羅馬一樣,很少受到遊牧民族的入侵,一直保留著漢文化。

兩個帝國存在大約500多年,如果與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埃及文明相比,確實時間不長,但是如果按照國家標準的話,兩個帝國無疑是讓人驚嘆的。

隨著東西方文明碰撞越來越多,不禁發出疑問,為何中國在秦漢帝國分裂之後,又實現了統一,而且整個民族都以漢人自居。而羅馬帝國在國家衰亡之後,地中海地區和歐洲西部再也沒有實現統一?

地理環境因素。儘管中國境內也有很多的山嶺與河谷,但是整個國家都是被沙漠和海洋所環繞,這切斷了整個國家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聯繫,雖然實現統一比較困難,但是一旦形成了統一帝國之後,漫長的長海岸線將整個版圖形成單一的地理區域。

地中海和歐洲世界截然不同,雖然地中海使羅馬交通更加便利,但是抵禦外敵也少了天然的屏障。同時星羅棋布的河流,以及縱橫交錯的山脈將整個歐洲大陸分割得支離破碎。如果從地理學上看,整個歐洲是一個凌亂的,分裂的半島,實現政治統一非常困難。

但是這種解釋,不被大多數人所信服,因為中國也曾經長達數個世紀的分裂,而且各地生活方式以及語言都不盡相同,南北朝時期,曾經分裂為數個皇帝統治。而且中國在明朝時期也曾經派出龐大的遠洋船隊,甚至羅馬時期,修女們都能夠穿上中國的半透明絲綢。歐洲儘管支離破碎,但是拿破崙就差一點實現了全境的統一。

還有人認為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幫助中國實現了長時間的統一。只有全境的統一才能對抗北方遊牧民族的強大攻擊,在蒙古帝國之前,中國已經承受了數次的遊牧民族衝擊。從某種角度上來看,遊牧民族確實能夠有助於國家的統一。

另外還有宗教對兩個文明的影響,由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讓西方的這些皇帝,不像中國一樣,能夠控制宗教對國人的影響。在歐洲世界裡,一神教將整個西方社會劃分為教徒與異教徒。他們對待異教徒甚至比敵人還要殘酷,而中國從未發生過這樣的問題,中國的這種宗法制度,顯然要比一神教更能夠促進社會的穩定。

最後一點或許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漢字所塑造的文化共同體。可能你聽不懂各地方言,但是中文漢字所形成的符號,卻是整個中國大陸所通行的。可能我們看到真實動物的馬,和漢字中的「馬」完全不同,但是這不影響我們對這個詞的理解。即使相隔萬裡,無論是遠在雲南,還是三國時期,這個「馬」字符號所蘊含的含義是不會改變的。

而西方的拼音文字,最初由腓尼基人將美索不達米亞的文字傳播到地中海各島嶼。後來希臘人從腓尼基字母中總結成24個希臘字母,而羅馬人又將它們變成22個拉丁字母。隨著羅馬的擴張,徵服了很多外國土地,吸納了很多外國人,於是人們在十幾個字母的基礎上,不斷增加字母,這就是歐洲的拉丁語系。字母的不同,讀音也不盡相同,含義也不相同,因此不同的方言產生了不同的拼音文字。從這個層面上,這也為歐洲的統一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當然最後走向不同道路原因有很多,不僅有地理、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或許在歷史的岔路口,做出了不同選擇,東方選擇了中央集權,而西方選擇了自主施政等等。耶穌誕生之時,地球上大約有一半人口生活在這兩大帝國當中,或許這兩個帝國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大陸的另一邊,幾乎有一位和自己相似的「同胞」兄弟,無論是疆域面積,還是文化制度上,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但是隨後在公元4世紀,他們又朝著不同方向演進。

相關焦點

  • 盤點失散多年的「雙胞胎」明星,不僅長得像,坑爹功夫也一流
    有臉盲症的小編,最不喜歡看美劇的原因之一,就是覺得他們的演員都長得差不多,甚至看起來都一個樣,讓人傻傻分不清,有很多那種讓人記不清長相的演員,然而後來小編發現,原來娛樂圈的演員們也有許多讓人傻傻分不清的所謂明星「雙胞胎」,甚至被調侃這些都是失散多年的親人,雖然不是雙胞胎,卻勝似雙胞胎,只因為幾乎都撞臉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盤點幾位,在國內因為長得很像被調侃稱失散多年的「雙胞胎」明星
  • 盤點失散多年的「雙胞胎」明星,房祖名張默:不僅長得像,坑爹功夫也...
    有臉盲症的小編,最不喜歡看美劇的原因之一,就是覺得他們的演員都長得差不多,甚至看起來都一個樣,讓人傻傻分不清,有很多那種讓人記不清長相的演員,然而後來小編發現,原來中國娛樂圈的演員們也有許多讓人傻傻分不清的所謂明星「雙胞胎」,甚至被調侃這些都是失散多年的親人,雖然不是雙胞胎,卻勝似雙胞胎,只因為幾乎都撞臉了,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盤點幾位
  • 超有夫妻相的同性戀情侶,簡直就是失散多年的雙胞胎....
    每一張,都像是在照鏡子。。例如,失散多年的住在不同城市的倆兄弟,在某年某月的忙碌街頭偶遇,匆忙的腳步分別被對方的氣質吸引得停住了。。兩人最後走在了一起。。
  • 娛樂圈長得最像的三人組,最後一組像失散多年的兄弟!
    大千世界,真的是無奇不有——世上沒有相同的樹葉,卻有生得幾乎相同的雙胞胎,三胞胎,多胞胎;甚至沒有血緣,卻長得像雙胞胎,三胞胎的人,出現這樣的概率大約是6億分之一。沒想到娛樂圈居然也有這樣的明星,真的不可思議!今天就來看看娛樂圈長得最像的三人組,經常被認錯,最後一組像失散多年的兄弟!
  • 同志情侶長得太像,DNA比對竟是失散多年的孿生兄弟!
    不過,後來大家發現,小倆口長得越來越像,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兩人去做了DNA比對,竟然發現可怕的事實:傑森和艾力克斯兩人是失散多年的孿生兄弟。在美國,兄弟姊妹之間的愛情是不被承認的,傑森失望的表示:「希望自己永遠都沒有去做過DNA檢測。」
  • 原來是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弟弟!
    這不是別人而是老公的雙胞胎弟弟20年前他被人拐走輾轉被一好心家庭撫養成人近日,福建仙遊縣鯉南鎮下樓村,27歲的陳鴻(化名)和父母、親人早早等在村口。不久,身穿白衣的朱忠(化名)從一輛車上下來。 雖然分別20年,陳鴻一眼就認出,朱忠就是失散20年的雙胞胎弟弟阿濱。
  • 喵喵喵,我單方面宣布你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啦!
    「歪,小傢伙,你怎麼跟我長得這麼像啊,你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嗎,喵喵喵?」 真是沒想到,這一切都發生得太過自然,他們倆也越長越像了! 被這樣的盛世美顏注視著(而且是雙份哦),主人一定超幸福的吧,實名羨慕了。
  • 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中央集權制和城邦制的較量
    但是,在歐亞大陸的兩端,幾乎同時出現過兩個帝國,這兩個統一的帝國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類文明,佔據著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這兩個帝國就是東方的秦漢帝國和西方的羅馬帝國。這兩個帝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設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一、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誕生秦漢帝國與羅馬帝國的誕生,是中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裡程碑事件。
  • 陳蘇鎮|秦漢帝國與大一統的命運
    既然如此,作為顛覆者和楚人的劉邦為何在建立漢朝之後,又選擇定都關中、回歸秦制呢?他為何不選擇以封建制為核心的六國舊制?他不擔心此種衝突會讓他的王朝重蹈贏秦的覆轍嗎?有一種說法是,劉邦是為了奪取關中舊秦人的民心,他們是他爭奪天下的基本盤。陳蘇鎮:這事和關中的地理形勢有關。
  • 澤塔奧特曼官方形象公開引熱議 風馬:這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兄弟
    澤塔奧特曼最大的問題,說實話就是設計理念方面的重複感,你不說這是新奧特曼,我還以為是風馬失散多年的兄弟,說實話真的是太像了,實在是太像了,臉型也好,配色也好,如果不是胸口計時器還有腦瓜子頂上的設計不同,你說這兩位是失散多年的兄弟我都信,也不知道這位奧特曼到底是土生土長的M78的還是隔壁黑心企業O50得,等後續官方設定吧。
  • 【二次元盤點】10對二次元失散多年的兄弟 撞臉的漢子是如此的多
    喜歡我們就介紹親的小夥伴們一起加入二次元風暴公眾平臺,喜歡的消息歡迎大家幫忙分享擴散 公眾平臺微信號:ERCYFB我們都知道韓國整容技術宇宙第一,整出來的人都跟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都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 長得像「雙胞胎」的明星,網友:這一對像失散多年的姐妹!
    我們知道雙胞胎長得像那是應該的,因為他們有血緣關係,從生理基因方面很多特徵也非常相似。那你見過毫無血緣關係的「雙胞胎」(五官長得很像)嗎?在娛樂圈就有很多長得像的明星,不知道他們見到彼此會作何感想。看看上面的照片,兩人都有著高高的鼻梁尖尖的下巴,不像才怪呢?03 佟麗婭和董璇說到佟麗婭大家也非常熟悉,性格我覺得是屬於大大咧咧的那一種,但很討喜。上面的照片是佟麗婭和董璇的合照,兩人私下裡也是非常要好的「姐妹」,你能分清誰是誰嗎?
  • 《鄉村愛情》劉英和宋青蓮長得太像了,難道是一對失散多年的姐妹
    而女演員卻變得越來越漂亮,像王小蒙,王香秀,小李老師等變得越來越有女人味,越來越成熟,漂亮。這也許和女人懂得如何保養自己,而男人們卻不注重保養有關。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劇中有兩位女演員長得很像,他們就是劉英和宋青蓮的扮演者。無論在相貌,還是在神態上兩人都接近八成的像。而且劇中兩個人都是性格大大咧咧的人,說話的聲音,語氣也很像。
  • 【BBC】古羅馬-一個帝國的興起和衰亡
    這個帶有一定劇情的系列紀錄片通過羅馬時期的六個關鍵轉折點描述古羅馬的興起和衰亡的故事,但它立足於精確的、廣泛的歷史研究,向我們展現了那些貪婪的、淫蕩的和野心勃勃的人如凱撒、尼祿和康斯坦丁,當然也正是他們促使了羅馬帝國的形成。同時它還描述了羅馬怎麼毀滅迦太基,被凱撒徵服,又怎麼鎮壓猶太人的反叛,轉向基督教。
  • 世界上關係很鐵的兩國,獨立後還能做鐵桿兄弟,現今仍想著合併?
    從那時起,我們國家和巴基斯坦已經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雙方的合作更加深入,兩國人民之間進行了友好交流。我們甚至把民間的巴基斯坦人稱為「巴鐵」。所以,我們國家和巴基斯坦的友好關係顯然為所有國民所熟悉。但是世界上除了中巴友好以外,還有這樣兩個國家的關係,更像兄弟一般,各方面都融洽得不可分割。那兩個國家分別是捷克和斯洛伐克。
  • 【求擴散】雙胞胎姐妹失散43年,世界上另一個她究竟在哪裡……
    張小花家住縣城祥溪中心村,家中共有五個姐妹,感情一直不錯,但這麼多年來,在她們幾個姐妹心中,卻一直有一件遺憾的事放不下……  在張小花家的客廳裡,放著五姐妹的合影,站在第二排中間的是老五,和失散的老六是雙胞胎姐妹
  • 《鄉村愛情》劉英和宋青蓮長得太像了,難道她們是一對失散多年的姐妹
    男演員中除了趙玉田沒有發福,其他的男演員幾乎都變成了油膩大叔,像謝永強,白清明已經變得找不到原來的樣子了。而女演員卻變得越來越漂亮,像王小蒙,王香秀,小李老師等變得越來越有女人味,越來越成熟,漂亮。這也許和女人懂得如何保養自己,而男人們卻不注重保養有關。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劇中有兩位女演員長得很像,他們就是劉英和宋青蓮的扮演者。無論在相貌,還是在神態上兩人都接近八成的像。
  • BBC六集紀錄片:古羅馬,一個帝國的興起和衰亡
    盪氣迴腸的紀錄片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的是一部6集的紀錄片,由BBC製作的《古羅馬-一個帝國的興起和衰亡》。BBC《古羅馬-一個帝國的興起和衰亡》:1、凱撒2、尼祿3、反叛4、革命5、康斯坦丁6、羅馬的衰亡第一集有個響亮的名字—愷撒,他,被後人稱為愷撒大帝,是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
  • 讀《秦漢與羅馬》有感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秦漢與羅馬是絲綢之路上東西方有代表性的帝國文明,在世界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西有羅馬,東有長安」婦孺皆知,也展現出東西方發展過程的異同。由於東西方在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上的巨大差異,因此在世界文明進程中也出現了不小的差別。
  • 失散多年的戀人總會再度失散./兩個人的幸運
    斷了線的風箏/旋轉木馬/密碼(電話號碼)原作與電影都是一個小確幸的故事,都市千萬人之中的相遇,失散,與重逢。明明像兩點水/聚到一點怎會一息之間歸予上天這斷了線的風箏/在哪邊水滴的相遇,仿佛遇見了另一個自己。原作描述是:像是失散多年的的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