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會對在歌詞裡為什麼會有大量的韻腳存在感到困惑。現在我就來盡我能力分析。
其實,這個內容在往期內容裡,我已經講了個大概,無論是作詩填詞還是作曲,都要押韻的,押韻的作用是使詩歌有節奏感,有一種音樂的美感,讀起來諧和悅耳。
現代人寫的歌詞比起古人的近體詩和曲子詞來講,較為容易。
現在,我們來通過流行歌曲來分析,咱們先來看看《童話》的副歌部分:
在上面的圖片裡,我用大方框圈出是屬於副歌部分,小方框裡是押韻的字,俗稱韻腳,用同一個韻i。
為什麼我會先放副歌部分,是因為我覺得,副歌那裡存在大量的相同韻腳。
有了這些押韻的字後,在聽歌時,會發現特別動聽悅耳,主要是韻腳在起作用。
這個大家很容易理解。因為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以前讀書時接觸過順口溜或拗口令之類的,之所以那樣順口,甚至念快時覺得拗口,不排除有雙聲與疊韻在作祟。但主要還是疊韻在起作用。
關於什麼是雙聲與疊韻,我之前講過了它們的概念,這裡不再贅言。
那麼,我們可以通過詩歌這個知識點來分析歌詞裡為什麼要強調韻腳。
據我昨天有意聽回以前愛聽的歌,包括初中最愛聽的《童話》(光良演唱)、張學友的《吻別》、最近常聽的張靚穎的《這該死的愛》還有阿桑的《一直很安靜》等等二十來首歌曲。
我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一首歌裡副歌的韻腳最多,且韻腳密集。
現在我們拿《童話》再來驗證。
閒話不多說,請看圖:
用紅筆圈出的方框字,它們的韻腳是i。
我們再來看看《吻別》副歌部分:
幾乎是每兩句一個同韻,或者相近的韻。如「別」、「街」,是ie韻。
而「著」、「悲」分別是e/ei,屬於相近的韻。
還有這首《一直很安靜》的副歌部分:
押同韻ing。
這說明了什麼,在一首歌裡的無論是主歌開頭,還是副歌裡,歌詞裡必須要押韻,這是大家公認的。
但副歌部分,必須要反覆強調。
我們只要多聽幾首歌,就會發現這樣一個規律:要使一首歌廣為傳播,獲得聽眾共鳴,除了歌詞走心,歌者要投入感情,旋律動聽這三大要素外。
歌詞押韻,已經成為寫歌詞的重要要素之一。這會使整首歌和諧悅耳動聽,產生和歌者共鳴,聽眾有時會覺得寫詞的人深得我心的想法。
這就是押韻的道理所在:同韻相應,可以撥動我們的心弦,對歌詞產生共鳴感。在副歌裡特別明顯。
還有呀,一般來說同韻腳反覆出現,往往是歌曲裡最嗨的部分了,也就是副歌。在那裡,我們會發現韻腳是一個接一個出現,有時同韻這個,立馬又轉向另一個相近的韻腳裡去。
副歌集中大量的同韻,除了表明這是歌曲的精華和主題外。韻腳大量出現,更容易使上下句子唱起來和諧悅耳,利於傳誦,便於記憶。
這就是為什麼副歌部分會出現大量的同韻字了。
完成於2020/11、29 凌晨一點五十五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