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似乎一直都有著迷人的魔力,你抓不住它,如同夢境般變幻莫測,你只能行走其中。李祺的夢境是彩色的,與城市有關但又遠離城市的喧囂。文人隱士一般富有詩意但又不乏城市間的五彩斑斕。李祺的夢與水墨有關,傳統的筆法毫不掩飾的色彩,古意於當代的碰撞。當我們被城市中的鋼筋大廈包圍的時候,我們不在真正的與自然有所交集,像監獄一般被圍困起來,但在李祺夢境般的作品中,仿佛我們可以同時擁有城市的五彩與山林的野逸,如同桃花源般,真實又夢幻,撲朔迷離。
▲《羅馬印象》 55cm×40cm
▲《錦年良辰的蒙太奇》 96cm×62cm
▲《牆-1》 68cm×68cm
▲《牆-2》 68cm×68cm
▲《牆-3》 68cm×68cm
《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
--漫談李祺都市水墨 文/子萌
海德格爾說:「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受到詩意的生活」。藝術家可以看作廣義的詩人,作曲家如是,畫家亦然。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亦應不止眼前的苟且,還要有夢與自由,愛與情懷。中國畫最動人之處便是水墨精神和詩意表達。水墨精神是離不開古賢傳承和技法的錘鍊以及文化的積累;而詩意表達則展現了畫家的靈氣和敏銳的感悟。欣賞青年畫家李祺的都市水墨作品,給人最深的感受正是如此。她用傳統水墨技法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和一種感性的方式來表達她眼中的那個紛繁有趣的詩意世界。
我一直相信水墨是有溫度有靈魂的一種媒介,當你選擇用水墨來表達你自己的時候,它似乎瞬間就擁有了一種詮釋情感的魔力。所以當畫者沉浸於一個孤寂的自我世界裡,卻很「快樂」地「聊以自娛」的時候,這所有的小情緒都會在她的作品裡一覽無餘的體現出來。靈感跟夢境一樣都是很偶然的一種東西,轉瞬即逝,水墨是一種讓它變成永恆的方式。在她的水墨作品裡,單純卻充滿了想像力,甚至帶有童話般的夢幻色彩。行走其間,你似乎也變成了一個「清醒的做夢者」,耳邊是勳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深邃美麗富於幻想性的音樂。
筆墨與色彩以及相關的形式構成是她內心風景與精神世界的外化和折射。而落款處郵票的元素,用類似寄明信片的形式感,是她寄情於畫和傳遞給觀者的一種情感寄託的表達方式。在她的都市水墨作品中,我們沒有覺察到一絲現代都市中水泥鋼筋的版刻與冰冷,也沒有感受到現代城市化給人類帶來的喧囂與汙染,她借水墨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與情懷,那種難以名狀的細微情感和一些漂浮於傳統意識之上的精小元素反而讓我們覺得單純而溫暖。那種彰顯女性自由情懷的敘述方式,那種享受當下、不負韶華的自信態度都通過清新明快的色彩渲染、自然靈動的筆觸以及浪漫夢幻的自由氣息觸發人的神經,走進人的內心。
在她的水墨作品中,無盡的天空在雲朵的映襯下都憑添了一份平靜與安詳。矗立於高空的圓頂教堂在她獨特水墨語言的詮釋下也愈發顯得莊嚴與神秘,似乎還有童話世界的純真與浪漫。置身其中,仿佛自己觸摸到了教堂斑駁的舊磚牆,聽到了雪夜的鐘聲,似乎也感受到了畫者靈魂深處情緒的多面性,一面透著無以名狀的淡淡愁緒,一面又堅定而明媚,這一切通過多元化水墨語言的詮釋和獨特視角的表達,變得溫暖而豐盈,浪漫而充滿情懷。
▲《夢遊記》系列之1 90cm×97cm
▲《夢遊記》系列之2 90cm×97cm
▲《夢遊記》系列之3 90cm×97cm
▲《夢遊記》系列之4 90cm×97cm
▲《夢·遊》系列之一 35cmx35cm
▲《夢·遊》系列之二 35cmx35cm
▲《夢·遊》系列之三 35cmx35cm
▲《遊園驚夢》系列之一 68cm×68cm
▲《遊園驚夢》系列之二 68cm×68cm
《傾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前人親近山水的詩意生活是後人的榜樣。有一雙詩意的心靈,看到的山就不僅僅是山,看到的水就不僅僅是水。而水墨是中國畫的精神所在。以水墨的語言來表達當代城市的人文關懷是當代中國水墨畫家不可迴避的自然產物。當傳統技法遭遇都市題材時,都市特有的繁華與喧鬧、繽紛的色彩與飛快的節奏;都市生活的豐富性、鮮活性、易變性、多樣性,僅僅依靠單純的傳統水墨表現已經略顯單薄。水墨精神是離不開古賢傳承和技法的錘鍊以及文化的積累;而詩意表達則展現了畫家的靈氣和敏銳的感悟。
在傳統繪畫中,筆墨語言內涵的豐富性、隱喻性極為複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筆墨語言包涵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材料工具的特性及把握:二是傳統文化背景對筆墨形式的滲透及這種滲透所造成的文化性格。前者關乎水墨畫的物質本質,後者關乎水墨畫的精神傳統。」也正是因為筆墨傳遞出一種超越筆墨之象且具有某些精神性的東西,講筆墨又不講筆墨,構成中國畫一種奇特的現象,表面上看沒有精神涵蓋,可骨子裡在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中均有一種共識,那就是心性和靈性,由筆墨而構成的中國水墨畫變成了心性的流露。在此層面,「都市水墨」畫對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語言是繼承並發展的,「都市水墨」對當下社會現實和人文精神、對傳統筆墨語言和西方美學的多元化風格拓展無疑適應了這樣一種時代需求,它代表著新時期中國畫的一種現實關懷。為中國畫現代化的發展在一個新的維度上提供了可能。
我們高興地看到當代年輕的畫家已經自覺的肩負起了水墨繼承和發展的使命和責任,並不斷用自己的努力探索和創新精神豐富了筆墨語言的文化內涵。欣賞青年畫家李祺的「都市水墨」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現代都市元素以水墨淡彩形式營造的都市氣息撲面而來,我們可以發現隱藏於淡淡彩墨下「輕描淡寫」的靈動筆法,色彩在畫面上自由遊走,層層勾、皴、擦、染、點,恰如其分的形成了色塊之間的層次和自然的過度,並大膽的運用純色,製造光斑以及多層次的朦朧渲染,營造出一種神秘寧靜的氛圍。我們沒有覺察到一絲現代都市中水泥鋼筋的版刻與冰冷,也沒有感受到現代城市化給人類帶來的喧囂與汙染,畫者對於每個主題的描繪也並非
畫者清新明快的色彩渲染、自然靈動的筆觸,甚至就真實場景的復刻和再現,反而是用筆墨語言來詮釋自己內心紛繁的世界和記憶的碎片。
連無盡的夜空在雲朵的映襯下都顯得平靜而安詳...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畫者靈魂深處情緒的多面性,仿佛一面透著無以名狀的孤寂和淡淡的悲傷,另一面又滿是明媚和堅定,這一切通過多元化水墨語言的詮釋,變得溫暖而豐盈。在她的作品中,並沒有簡單地移植傳統筆墨語言的文化內涵,而是通過對當下現實的關懷豐富了筆墨語言的文化內涵,表現了對於現代繁華都市和大自然在矛盾中相輔相成,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探索,以及喧囂與寧靜的相互包容,用此主題創作詮釋了對於時代筆墨精神的理解。
▲《傾城》系列之1 紙本水墨 69×69 2013年
▲《我在LA天氣晴》系列之一 55cm×40cm
▲《我在LA天氣晴》系列之二 55cm×40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1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2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3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4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5 35cm×35cm
▲《樂在山水間》 26cm×48cm
▲《全世界都在水裡遊》 96cm×62cm
▼李祺
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2006年---2010年 天津美術學院 中國畫系 獲得學士學位。
2010年---2013年 天津美術學院 中國畫系山水專業 獲得碩士學位。
藝術簡歷:
2006年 榮獲首屆全國「走進桃花源杯」書畫大賽 一等獎。
2007年 榮獲中國首屆全國「少字書法大賽」 一等獎。
2009年 榮獲黑龍江省書協舉辦全國「書法臨帖大賽」一等獎。
2009年 榮獲「《書法導報》創刊周年慶典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
2010年 「朝花夕拾」李祺當代水墨個展。W-ART美術館。
2011年 榮獲首屆全國「花樣年華杯」中國書畫大賽 一等獎。
2011年 作品《逍遙遊》,《雪霽》被天津醫藥集團美術館收藏。
2012年 首屆中國<原創>研究生優秀作品聯展。
2012年 天津夏季達沃斯「領軍人物」青年書畫作品展。
2012年 榮獲「大學生藝術網年度最佳策展人」。
2012年 山東省「齊魯畫風—迎接黨的十八大」中國畫展。
2012年 天津「後筆墨計劃:延伸與轉向」中國水墨邀請展。天津西洋美術館。
2013年 碩士畢業作品參加雅昌和天美聯合舉辦的優秀畢業作品拍賣。
2013年 入選《中國畫名家六條平作品集》。
2014年 「意境黃山當代名家水墨展」。黃山市美術館。
2014年 「保利杯•水墨新境界」當代水墨邀請展並獲畢業生新銳獎。北京農業展覽館。
2014年 「傾城」李祺當代水墨個人展覽。上海188當代藝術中心。
2014年 「墨攻-藝典保利杯水墨大獎賽獲獎作品展」北京798藝典中國。
2015年 「EAST MEET WEST」當代藝術巡迴展(一),美國蒙大拿藝術學院。
2015年 「EAST MEET WEST」當代藝術巡迴展(二),美國海蘭娜Holter美術館。
2015年 「EAST MEET WEST」當代藝術巡迴展(三),美國利文斯頓丹弗美術館。
2016年 「學院·新意」兩岸三地巡迴展。北京雍和藝術館。
2016年 「2016亞洲藝術展」美國。艾默生當代藝術中心。
2016年 「道法自然」山水作品展。山東青島。
2016年 「首屆大學生藝術網年度大展」。山東青島。
2016年 188藝術「人民看畫」優秀藝術作品城市巡迴展。上海,杭州,北京等。
請將以下信息打包:
一、5張及以上的個人和工作室照片
二、15張以上優秀的個人作品
三、個展前言:以第三人稱的語氣描述藝術家的作品和脈絡
四、個人文章
1、創作理念 2、藝術觀點 3、別人此藝術家作品的評論文章等
五、藝術家簡歷
發送至:iap991@126.com
微 信:g15321729997
PS:郵件署名,藝術家姓名、微信和聯繫方式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掃描關注微美術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