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城市】李祺丨夢幻桃花源

2021-02-08 微美術館



       水墨似乎一直都有著迷人的魔力,你抓不住它,如同夢境般變幻莫測,你只能行走其中。李祺的夢境是彩色的,與城市有關但又遠離城市的喧囂。文人隱士一般富有詩意但又不乏城市間的五彩斑斕。李祺的夢與水墨有關,傳統的筆法毫不掩飾的色彩,古意於當代的碰撞。當我們被城市中的鋼筋大廈包圍的時候,我們不在真正的與自然有所交集,像監獄一般被圍困起來,但在李祺夢境般的作品中,仿佛我們可以同時擁有城市的五彩與山林的野逸,如同桃花源般,真實又夢幻,撲朔迷離。                                                                



▲《羅馬印象》    55cm×40cm



▲《錦年良辰的蒙太奇》  96cm×62cm


▲《牆-1》 68cm×68cm


▲《牆-2》 68cm×68cm


▲《牆-3》 68cm×68cm


《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


                                --漫談李祺都市水墨  文/子萌
       海德格爾說:「人安靜地生活,哪怕是靜靜地聽著風聲,亦能感受到詩意的生活」。藝術家可以看作廣義的詩人,作曲家如是,畫家亦然。人們對藝術的追求亦應不止眼前的苟且,還要有夢與自由,愛與情懷。中國畫最動人之處便是水墨精神和詩意表達。水墨精神是離不開古賢傳承和技法的錘鍊以及文化的積累;而詩意表達則展現了畫家的靈氣和敏銳的感悟。欣賞青年畫家李祺的都市水墨作品,給人最深的感受正是如此。她用傳統水墨技法加上天馬行空的想像和一種感性的方式來表達她眼中的那個紛繁有趣的詩意世界。
       我一直相信水墨是有溫度有靈魂的一種媒介,當你選擇用水墨來表達你自己的時候,它似乎瞬間就擁有了一種詮釋情感的魔力。所以當畫者沉浸於一個孤寂的自我世界裡,卻很「快樂」地「聊以自娛」的時候,這所有的小情緒都會在她的作品裡一覽無餘的體現出來。靈感跟夢境一樣都是很偶然的一種東西,轉瞬即逝,水墨是一種讓它變成永恆的方式。在她的水墨作品裡,單純卻充滿了想像力,甚至帶有童話般的夢幻色彩。行走其間,你似乎也變成了一個「清醒的做夢者」,耳邊是勳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深邃美麗富於幻想性的音樂。
       筆墨與色彩以及相關的形式構成是她內心風景與精神世界的外化和折射。而落款處郵票的元素,用類似寄明信片的形式感,是她寄情於畫和傳遞給觀者的一種情感寄託的表達方式。在她的都市水墨作品中,我們沒有覺察到一絲現代都市中水泥鋼筋的版刻與冰冷,也沒有感受到現代城市化給人類帶來的喧囂與汙染,她借水墨來表達自己的心境與情懷,那種難以名狀的細微情感和一些漂浮於傳統意識之上的精小元素反而讓我們覺得單純而溫暖。那種彰顯女性自由情懷的敘述方式,那種享受當下、不負韶華的自信態度都通過清新明快的色彩渲染、自然靈動的筆觸以及浪漫夢幻的自由氣息觸發人的神經,走進人的內心。
       在她的水墨作品中,無盡的天空在雲朵的映襯下都憑添了一份平靜與安詳。矗立於高空的圓頂教堂在她獨特水墨語言的詮釋下也愈發顯得莊嚴與神秘,似乎還有童話世界的純真與浪漫。置身其中,仿佛自己觸摸到了教堂斑駁的舊磚牆,聽到了雪夜的鐘聲,似乎也感受到了畫者靈魂深處情緒的多面性,一面透著無以名狀的淡淡愁緒,一面又堅定而明媚,這一切通過多元化水墨語言的詮釋和獨特視角的表達,變得溫暖而豐盈,浪漫而充滿情懷。


▲《夢遊記》系列之1  90cm×97cm


▲《夢遊記》系列之2  90cm×97cm


▲《夢遊記》系列之3 90cm×97cm 


▲《夢遊記》系列之4  90cm×97cm 


▲《夢·遊》系列之一 35cmx35cm


▲《夢·遊》系列之二  35cmx35cm


▲《夢·遊》系列之三  35cmx35cm


▲《遊園驚夢》系列之一   68cm×68cm


▲《遊園驚夢》系列之二   68cm×68cm


《傾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前人親近山水的詩意生活是後人的榜樣。有一雙詩意的心靈,看到的山就不僅僅是山,看到的水就不僅僅是水。而水墨是中國畫的精神所在。以水墨的語言來表達當代城市的人文關懷是當代中國水墨畫家不可迴避的自然產物。當傳統技法遭遇都市題材時,都市特有的繁華與喧鬧、繽紛的色彩與飛快的節奏;都市生活的豐富性、鮮活性、易變性、多樣性,僅僅依靠單純的傳統水墨表現已經略顯單薄。水墨精神是離不開古賢傳承和技法的錘鍊以及文化的積累;而詩意表達則展現了畫家的靈氣和敏銳的感悟。

         在傳統繪畫中,筆墨語言內涵的豐富性、隱喻性極為複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筆墨語言包涵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材料工具的特性及把握:二是傳統文化背景對筆墨形式的滲透及這種滲透所造成的文化性格。前者關乎水墨畫的物質本質,後者關乎水墨畫的精神傳統。」也正是因為筆墨傳遞出一種超越筆墨之象且具有某些精神性的東西,講筆墨又不講筆墨,構成中國畫一種奇特的現象,表面上看沒有精神涵蓋,可骨子裡在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中均有一種共識,那就是心性和靈性,由筆墨而構成的中國水墨畫變成了心性的流露。在此層面,「都市水墨」畫對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語言是繼承並發展的,「都市水墨」對當下社會現實和人文精神、對傳統筆墨語言和西方美學的多元化風格拓展無疑適應了這樣一種時代需求,它代表著新時期中國畫的一種現實關懷。為中國畫現代化的發展在一個新的維度上提供了可能。

       我們高興地看到當代年輕的畫家已經自覺的肩負起了水墨繼承和發展的使命和責任,並不斷用自己的努力探索和創新精神豐富了筆墨語言的文化內涵。欣賞青年畫家李祺的「都市水墨」系列作品,在她的作品中現代都市元素以水墨淡彩形式營造的都市氣息撲面而來,我們可以發現隱藏於淡淡彩墨下「輕描淡寫」的靈動筆法,色彩在畫面上自由遊走,層層勾、皴、擦、染、點,恰如其分的形成了色塊之間的層次和自然的過度,並大膽的運用純色,製造光斑以及多層次的朦朧渲染,營造出一種神秘寧靜的氛圍。我們沒有覺察到一絲現代都市中水泥鋼筋的版刻與冰冷,也沒有感受到現代城市化給人類帶來的喧囂與汙染,畫者對於每個主題的描繪也並非

畫者清新明快的色彩渲染、自然靈動的筆觸,甚至就真實場景的復刻和再現,反而是用筆墨語言來詮釋自己內心紛繁的世界和記憶的碎片。

       連無盡的夜空在雲朵的映襯下都顯得平靜而安詳...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畫者靈魂深處情緒的多面性,仿佛一面透著無以名狀的孤寂和淡淡的悲傷,另一面又滿是明媚和堅定,這一切通過多元化水墨語言的詮釋,變得溫暖而豐盈。在她的作品中,並沒有簡單地移植傳統筆墨語言的文化內涵,而是通過對當下現實的關懷豐富了筆墨語言的文化內涵,表現了對於現代繁華都市和大自然在矛盾中相輔相成,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探索,以及喧囂與寧靜的相互包容,用此主題創作詮釋了對於時代筆墨精神的理解。


▲《傾城》系列之1 紙本水墨 69×69 2013年


▲《我在LA天氣晴》系列之一   55cm×40cm


▲《我在LA天氣晴》系列之二   55cm×40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1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2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3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4   35cm×35cm


▲《旅行的意義》系列之5   35cm×35cm


▲《樂在山水間》  26cm×48cm


▲《全世界都在水裡遊》  96cm×62cm





李祺

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2006年---2010年 天津美術學院 中國畫系 獲得學士學位。

2010年---2013年 天津美術學院 中國畫系山水專業 獲得碩士學位。

藝術簡歷:

2006年  榮獲首屆全國「走進桃花源杯」書畫大賽 一等獎。

2007年  榮獲中國首屆全國「少字書法大賽」 一等獎。

2009年  榮獲黑龍江省書協舉辦全國「書法臨帖大賽」一等獎。

2009年  榮獲「《書法導報》創刊周年慶典全國書畫大賽」一等獎。

2010年 「朝花夕拾」李祺當代水墨個展。W-ART美術館。

2011年  榮獲首屆全國「花樣年華杯」中國書畫大賽 一等獎。

2011年  作品《逍遙遊》,《雪霽》被天津醫藥集團美術館收藏。

2012年  首屆中國<原創>研究生優秀作品聯展。

2012年  天津夏季達沃斯「領軍人物」青年書畫作品展。

2012年  榮獲「大學生藝術網年度最佳策展人」。

2012年  山東省「齊魯畫風—迎接黨的十八大」中國畫展。

2012年  天津「後筆墨計劃:延伸與轉向」中國水墨邀請展。天津西洋美術館。

2013年  碩士畢業作品參加雅昌和天美聯合舉辦的優秀畢業作品拍賣。

2013年  入選《中國畫名家六條平作品集》。

2014年 「意境黃山當代名家水墨展」。黃山市美術館。

2014年 「保利杯•水墨新境界」當代水墨邀請展並獲畢業生新銳獎。北京農業展覽館。

2014年 「傾城」李祺當代水墨個人展覽。上海188當代藝術中心。

2014年 「墨攻-藝典保利杯水墨大獎賽獲獎作品展」北京798藝典中國。

2015年 「EAST MEET WEST」當代藝術巡迴展(一),美國蒙大拿藝術學院。

2015年 「EAST MEET WEST」當代藝術巡迴展(二),美國海蘭娜Holter美術館。

2015年 「EAST MEET WEST」當代藝術巡迴展(三),美國利文斯頓丹弗美術館。

2016年 「學院·新意」兩岸三地巡迴展。北京雍和藝術館。

2016年 「2016亞洲藝術展」美國。艾默生當代藝術中心。

2016年 「道法自然」山水作品展。山東青島。

2016年 「首屆大學生藝術網年度大展」。山東青島。

2016年  188藝術「人民看畫」優秀藝術作品城市巡迴展。上海,杭州,北京等。







請將以下信息打包:

一、5張及以上的個人和工作室照片

二、15張以上優秀的個人作品

三、個展前言:以第三人稱的語氣描述藝術家的作品和脈絡

四、個人文章

1、創作理念  2、藝術觀點  3、別人此藝術家作品的評論文章等

五、藝術家簡歷


發送至:iap991@126.com

微    信:g15321729997

PS:郵件署名,藝術家姓名、微信和聯繫方式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掃描關注微美術館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潮眼te丨探索女性心靈夢幻可愛風藝術,村上隆女弟子 ob
    村上隆得意女弟子繪畫藝術家 ob,90 後日本社交媒體圈著名的藝術家之一,以著夢幻可愛超扁平風格,用繪畫技術展現女性心靈窗口。///藝術家 ob 出生於 1992 年,在受到網絡社交媒體影響較深的一代,作為日本京東藝術高等院校的大學生,時常在網絡上發布分享作品,結交各路同齡藝術,並慢慢在京東有了一些小型的展覽。
  • 暗戀桃花源
    ——《暗戀桃花源》千百年來,不管是陶淵明筆下寥寥數百字所勾勒出的夢中仙境「桃花源」,還是桃花仙人唐伯虎「又摘桃花賣酒錢」的詩意桃花庵,抑或是金庸筆下絕世高手黃藥師「桃花影落飛神劍」的桃花島
  • 馬上評丨藝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藝術從來就沒有圍牆,牆裡的人想走出去,牆外的人想走進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十二藝節近在眼前,上海已經做好了準備,海納百川,藝術之門正向全國乃至世界敞開。不僅專業劇院軟體硬體全面升級,就連曾經是圍牆之內劇場也敞開了大門,笑迎四方藝術。
  • 浙江衛視綜藝《念念桃花源》定檔 聚焦城市慢生活
    12月25日,浙江衛視城市慢生活體驗真人秀綜藝《念念桃花源》宣布定檔,將於2021年1月2日起開播,三位常駐嘉賓和飛行嘉賓的都市「桃花源」之旅即將開啟。《念念桃花源》是一檔打造理想生活空間、開拓理想生活全新定義的沉浸記錄式生活慢綜藝節目,節目將期待與遐想照進現實,旨在帶領觀眾從高壓、快節奏生活慢下來,將美食、美景和生活、情感契合展現,全方位呈現都市桃花源的理想生活。「慢和真,才是生活該有的樣子。」
  • 暗戀桃花源|紅塵總見夢常淺,往事重溫悔更深
    知名導演、編劇賴聲川更是受邀擔任該節目的藝術委員會主任。或許很多朋友從沒接觸過話劇,甚至還沒聽說過賴聲川的名字。沒關係,趁著這個機會,我們一起來補補豆瓣上評分8.8分賴聲川的代表作——《暗戀桃花源》。劇情梗概空蕩的劇院裡,一個劇組在排練《暗戀》。抗戰勝利後,江濱柳和雲之凡在上海相戀,卻因內戰失散。二人輾轉到了臺灣,卻互不知情。
  • 《暗戀桃花源》台州首演,點ZAN就送票,別說小編沒告訴你!
    這是一場現代悲劇與古裝喜劇的激烈碰撞;這是一段殘酷現實與夢幻理想的不斷轉變;這是一次憂傷悽美與誇張詼諧的強烈對比。當看似不可融合的兩齣戲劇放在同一個舞臺上出演時,卻有了出奇制勝的意外效果。於是,各自並不完整的悲劇「暗戀」與喜劇「桃花源」,就這樣出現在一個舞臺上了。
  • 盛世藏美丨陳漢卿丨海之子的藝術情節
    1991年從事繪畫藝術至今,福建師大成教院美術系畢業,曾從事美術教育事業多年。海的種種,很具象又賦予夢幻。而作為畫家,他自然而然地把自身生命中內在的自發性意識融入到油畫創作中,似乎成為一種生命的情結。藝術是一個心靈體驗,一個人有著人格外衣的更高等生命,一個靈魂,在肉眼看不到的情況下,誕生於人的心中。"漢卿的油畫作品在刻畫著一群有著自我追求的新時代漁民,他們在呢喃敘述著生命的種種細節、感受乃至內涵,正如其自己的藝術歷程。繪畫作品終究是畫家內在精神探索的圖像式解讀,它總需有感而發的。傳統也好,當代也罷,終歸在思維上是需要切入對生活與藝術融合的電源。
  • 黃磊老師口中的《暗戀桃花源》是如何得名的?
    高中課本上的一句詩我們很多人都再熟悉不過,李商隱《錦瑟》中提到的莊子夢蝶的故事,"莊生曉夢迷蝴蝶",這句詩是用典,據說莊子夢到自己變成了蝴蝶,在夢中無憂無慮,醒來以後都覺得夢極為真實,後以"莊生夢蝶"比喻夢幻迷離、往事追憶,或夢中佳趣。
  • 《暗戀桃花源》的誕生
    一對青年男女「江濱柳」和「雲之凡」在大陸上因戰亂而相遇,也因戰亂而離散;兩人雖不約而同逃到臺灣卻互不知情,私心苦戀四十年後才又相見,時已男婚女嫁多年,江濱柳且瀕臨病終。《桃花源》是一出古裝喜劇。戲裡的武陵人「老陶」不育,妻子「春花」跟「袁老闆」私通,老陶無奈出走,溯河而上發現了桃花林。
  • 《念念桃花源》定檔,阮經天領銜開啟都市「桃花源」之旅
    慢生活體驗真人秀綜藝節目《念念桃花源》定檔2021年1月2日,三位常駐客人阮景天,張天愛,周奇和飛行的嘉賓前往城市「桃花源泉」的旅程即將開始,帶領觀眾找到「 N」種方式共同開啟生活。 《念念桃花源》是一部沉浸式記錄生活慢綜藝節目,創造了理想的生活空間,開創了理想生活的新定義。
  • 《暗戀桃花源》,沉澱的背後,是感悟的人生!
    2020《暗戀桃花源》寧波站,看似不搭的兩個故事,演繹出真實的人生!2020《暗戀桃花源》寧波站時間:2020.01.04/052020《暗戀桃花源》寧波站地點:寧波丨寧波文化廣場大劇院《暗戀桃花源》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兩個劇組,劇組名字分別叫「暗戀」和「桃花源」,兩個劇組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同時籤約公司在舞臺上進行彩排,沒想到卻撞上了,因為各自的時間有限,再加上本身性格的不肯想讓,上演了一場別樣的人生話劇。
  • 暗戀 · 桃花源.
    文字丨『誰最中國』圖片 | 來自網絡「你是我蓄謀已久的暗戀,我是你萬迷其中的桃花源。」這是一場長達三十年的暗戀,也是一場跨越今古的追尋。暗戀桃花源 劇照(暗戀部分)一個清冷的舞臺,一束清冷的燈光,一架清冷的鞦韆,兩個相戀的男女,他們在談著遙遠的後來,這是《暗戀桃花源》的開場。
  • 【藝享好劇】百年經典話劇 | 《暗戀桃花源》還有比它更火的話劇嗎?
    唐山大劇院閉館期間,我們將為您分享眾多優秀舞臺藝術作品,讓您足不出戶,也能與藝術面對面!你是我蓄謀已久的暗戀,我是你萬迷其中的桃花源。——《暗戀桃花源》《暗戀》是一出現代悲劇。《桃花源》是一出古裝喜劇。戲裡的武陵人「老陶」不育,妻子「春花」跟「袁老闆」私通,老陶無奈出走,溯河而上發現了桃花林。度過一段純真到近乎夢幻的時光後,他回到武陵,發現已往男歡女愛的春花與袁老闆已再度陷入現實的糾葛和怨懟之中,並沒有過成幸福美滿的理想生活。這兩齣戲在同一個劇場裡爭著排練,互相干擾,彼此打斷,卻陰錯陽差湊成了一出往來引申、完美交錯的戲劇。
  • 【啤酒音樂狂歡節】讓我們一起·駕車·去酉陽桃花源露營吧!
    3、超強演出陣容,一次視覺與聽覺的饕餮大餐:校園好聲音、美女DJ、搖滾新秀、經典大合唱、夢幻桃源大型實景劇原班人馬傾情演出……4、星空露營,感受世外桃源的清涼夢幻之夜!景區內的伏羲洞有「天下第一洞」、「地下桃花源」之美譽。1700餘年滄桑風雨「龔灘古鎮,情醉千年」,有「巴蜀第一鎮」「絕壁上的音符」之稱!
  • 《貓與桃花源》概念設計,場景角色全在這裡了!
    ▲2018.4.5 陪你長大本期我們邀請到《貓與桃花源》的藝術總監高冉雨、角色設計總監崔月梅,與大家一起聊聊這部電影中的概念設計。這座山城有他的繁華,也有他的冷清,一條江隔成兩岸,小貓「鬥篷」居住在不那麼發達的江北區,他嚮往外面的世界,想去繁華的江南區尋找他夢中的桃花源。
  • 蘇州桃花源|580㎡|現代風格別墅裝修效果圖分享
    偏自然的顏色與材質使得在喧鬧的城市中得以尋匿安靜時光。蘇州桃花源580㎡現代風格客廳利落大方的頂面造型營造出客餐廳大氣的氣質感簡約而不簡單。牆面裝飾畫選用金色線條勾勒與兩邊對稱的落地燈和諧搭配整體擺設為業主打造了雅致舒適的用餐環境。白天窗外散落進來的陽光暈染一室的詩情畫意。
  • 《念念桃花源》官宣,阮經天張天愛周奇開啟都市「桃花源」生活
    今日,由浙江衛視聯合浙江視通文化出品、伊利植選豆乳獨家冠名的城市慢生活體驗真人秀《念念桃花源》正式官宣常駐嘉賓阮經天、張天愛、周奇,三位藝人也分別在微博中曬出「入住合同」,宣布入住「桃花源」。該節目以不同視角呈現城市中「桃花源」輕鬆解壓的慢生活,帶領觀眾一起尋找打開幸福的「N」種方式!
  • 《念念桃花源》官宣,阮經天、張天愛、周奇開啟都市「桃花源」生活
    今日,由浙江衛視聯合浙江視通文化出品、伊利植選豆乳獨家冠名的城市慢生活體驗真人秀《念念桃花源》正式官宣常駐嘉賓阮經天、張天愛、周奇,三位藝人也分別在微博中曬出「入住合同」,宣布入住「桃花源」。該節目以不同視角呈現城市中「桃花源」輕鬆解壓的慢生活,帶領觀眾一起尋找打開幸福的「N」種方式!
  • 楊泳梁:尋找桃花源
    在紀錄片的鏡頭中,他一邊行走在即將消失的城市廢墟、搭乘輕軌抓取夕陽落在樓宇間的金黃顏色、站在浦東陸家嘴的天橋上仰望高聳入雲的超級建築,一邊用相機記錄下一幅幅城市影像特寫。彼時的他正在為新作品《桃源紀》拍攝素材,旁白如此形容他的創作:「相機好似他的畫筆,他想拼湊出一個摩登時代與自然生活的裂谷間,正在失落的桃花源。」
  • 2020卡薩帝思享薈|與卡薩帝空調一起,遇見當代桃花源
    在紛擾的世界尋一處避世之所,對很多人來說,首先想到的便是——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是詩人理想的世外仙境,也是後世追求的精神家園。讀過《桃花源記》的人,都認為"桃花源」只是一種理想的虛構,是無法實現的精神追求。讓我們換一種思維方式再想一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桃花源』真的可以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