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年華》:潮溼的記憶

2022-01-31 隨風似水

收錄於話題 #影評 19個

那是一段塵封的往事、那是他們記憶中重現的日子,從他們的花樣年華中掀起潮溼的記憶,抑或,我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花樣年華。

 

1

 

電影《花樣年華》中的故事,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現實生活,無論是東方抑或西方,皆鮮有發生。再看《花樣年華》,不為故事情節,只為那美輪美奐如油畫的畫面、婉轉幽美的音樂,更為蘇麗珍婀娜多姿、炫麗曼妙的一襲襲旗袍,那低頭淺笑,飽含東方神韻的含蓄美,亦如這個故事,「如果我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如果你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走?」的朦朧詩意。

 

王家衛用鏡頭講述了一個愛情故事,情節簡單,傳達的情緒卻相當豐富。一個個精心構思的畫面、色彩、留白,宛如一首欲說還休的婉約詞,予影片以灰色的基調,無論多麼濃鬱的色彩皆暗下去,籠罩著一層淡淡的憂傷。

 

2

 

「那是一種難堪的相對,她一直羞低著頭,給他一個接近的機會,他沒有勇氣接近,她掉轉身,走了。」影片一開始就告訴觀眾,這是一個愛而不得的故事,無奈、悵惘、遺憾、悲情、追憶,那是他們的「花樣年華」,卻不是一個徹底的悲劇,我們隔著屏幕,遠觀那積滿灰塵的玻璃上演別人的故事,故事中是否有你?

 

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遠無今日的繁華,也如今日的擁擠、嘈雜,人們的道德觀念更趨保守,雖說作為個體的人才是決定自己命運的關鍵,卻很難擺脫環境的影響。故事始於1962年,男主角周慕雲與女主角蘇麗珍同一天搬到同一公寓,成了鄰居。周慕雲西裝革履,英俊瀟灑;蘇麗珍旗袍婀娜,端莊嫵媚,四目相對,一個驚豔、一個低頭,禮貌寒暄,插肩而過。

 

3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雖說影片不是倒敘,卻是對往昔的回憶。王家衛用了大量的意象、留白,蒙太奇,工筆畫般描繪男女主角,其他人物皆虛化,包括雙方的配偶,只用聲音與背影顯示對方的存在。當周慕雲與蘇麗珍發現各自的愛人出軌並相互發生關係之後,在探討他們怎樣開始的問題中,兩人陷入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感情漩渦。

 

「我們不會跟他們一樣的。」蘇麗珍對周慕雲說。他倆皆痛恨出軌,倘若走到一起,豈不重踏偷情者的覆轍,他們本能地抗拒,卻難以抵制相互吸引。他們有著共同的愛好,喜歡武俠小說,周慕雲寫,蘇麗珍讀。周慕雲在報館工作,蘇麗珍在公司做秘書,兩人皆白領,都矜持、內斂,不為生計發愁,注重精神生活。在獲悉各自的愛人出軌後,精神苦悶、空虛,「同是天涯淪落人」讓他們心有戚戚。蘇麗珍的低頭、周慕雲的禮貌寒暄,誰也沒有跨出那一步,卻又不同於《傾城之戀》的白流蘇與範柳原。白流蘇低頭很美,那是她知道範柳原喜歡,     範柳原對白流蘇調情,但不會說愛,二人在愛情中鬥智鬥勇,皆有各自的目的。而周慕雲與蘇麗珍是真心相愛,卻猶如蘇麗珍那一襲襲華美的旗袍,周慕雲的西裝、領帶,旗袍的優雅,西裝的莊重束縛著他們。他們是紳士、淑女,無論愛得多麼濃烈,卻只能隱忍、克制,呈現出惟有雲淡風清。她無意中聽到生病的他想吃芝麻糊,便煮來一大鍋,分給街坊鄰居吃。他珍藏她的一雙繡花拖鞋,把鞋帶到新加坡,她到了新加坡,他已離去,她又帶走了那雙鞋。睹物思人,那雙鞋有著他們兩人的氣息。無聲的電話、他的沉默、她的眼淚,他們在各自的世界裡掙扎,惟有回憶。

 

4

 

記憶是潮溼的,所以總是雨天。她在屋簷下躲雨,他為她送傘,灰暗的天,淅淅瀝瀝的雨,昏黃的路燈,低矮的房屋,幽深的小巷,寂寥的背影,這一幕被他們裝在水晶瓶裡,這一幕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多年後,隔著幽幽歲月,小心翼翼翻啟那一張張泛黃的照片。

 

電影的場景變換不多,但服裝、道具不斷變換,每一次變換皆推動劇情發展,尤其是蘇麗珍的旗袍,色彩隨著心情變換。獨處時,孤單、幽怨,旗袍多為深色,隨著與周慕雲的感情越來越濃,旗袍色彩越來越亮。為避嫌,周慕雲在酒店租了房間寫作,蘇麗珍前往。她在素色的旗袍外套了件紅色的風衣,那心是滾燙的,平日的她總是優雅度步,此時高跟鞋在樓梯上急速跳躍,她是多麼迫切想見他,卻又在樓梯上徘徊。幾次在樓梯上上下下不僅表現蘇麗珍的矛盾心理,也顯現他們的相會不僅僅是一次。2046的房門敲開,一切似乎天時地和,倘若西方電影,譬如《廊橋遺夢》,二人通常會作愛,王家衛不會這樣拍,他們連一個擁吻也沒有。在2046房間裡,他們仍在探尋兩人的配偶是怎樣開始的,她想像著那開始,是在演繹,抑或也是真情流露,她哭泣。影片最曖昧的畫面莫過於她倚在他肩上哭泣。

 

「以前我只是想知道他們是怎樣開始的,現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來了。」在最後即將分別的時刻,他仿佛懂了,愛就是這樣,來無生息,難以自持,無法抗拒,至於怎樣的開始又有何重要,他似乎也理解了妻子的出軌。然而,他知道她不會拋家棄子跟他走,他也沒有勇氣帶他走,只能自己走了。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現實生活,多為這種愛的不徹底的人,像D.H.勞倫斯的妻子拋家棄子跟他私奔的人畢竟少之又少,更多像《廊橋遺夢》《純真年代》中的愛而不得,與其說他們愛的不夠、愛的不徹底,不如說是環境使然,更是性格使然。D.H.勞倫斯的妻子與他私奔的故事發生在一百年前,與他同時代的哈代筆下的裘德與蘇愛得那般徹底,卻只能演繹一場愛的悲劇。王家衛無意把它拍成一部徹底的悲劇,潮溼的記憶更多是感傷、哀怨,那是一生只愛一個人屬於自己的回憶,那是木心筆下的「從前慢」,營造一種長長久久的雰圍,那樣的日子惟活在記憶中。

 

5

 

「如果我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如果你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帶我走?」這句話始終藏在他們的心底,未能說出。周慕雲知道蘇麗珍不會跟他走,這無望的愛情,只能自己走了。他讓蘇麗珍給他訂一張去新加坡的船票,出發的時間一分一秒逼近,他遲遲不動身,渴望她跟他走,卻說不出口;她為他買船票,渴望他帶她走,卻只有無聲的電話。她趕到新加坡,已人去樓空,惟有那雙繡花拖鞋在訴說昔日的纏綿。此時,音樂響起,《quizas,quizas,quizas》,西班牙語「也許」之意。也許,也許,也許,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那麼不確定,也許這就是生活,愛情很美,但不是生活全部,惟有小心翼翼塞進樹洞裡。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仿佛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影片結尾,周慕雲來到吳哥窟,對著樹洞訴說他的秘密,遂用泥封住洞口。寺廟樓上,一個小和尚遠遠望著他。「你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俗世的煩惱、潮溼的記憶,你以為可以塵封,卻又成了別人的風景,你在風景中還是看風景?雲端俯瞰,一切成空。

 

徐徐走向遠方的男人,是周慕雲抑或也是你,生活還得繼續,那是王家衛的另一部電影《2046》,也是我們的人生。

相關焦點

  • 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
    ❖❖❖估計是雙十一大敗家後萎靡不振今個兒我偷了個懶擱置了一大堆沒修完的片沒做完的方案貓在家看了一天的王家衛王家衛的電影在我看來總是昏暗潮溼充滿曖昧情愫的❖❖❖從阿飛正傳到重慶森林從花樣年華到2046看了一遍又一遍嚴謹的構圖恰到好處的燈光搖搖晃晃的長鏡頭昏暗的綠色
  • 《花樣年華》4K修復版近了
    每個愛電影的人記憶中都有一部或幾部讓他們發現了電影藝術的作品,對我來說,這部電影就是《花樣年華》。對不少內地的觀眾來說,《花樣年華》這部以六十年代香港為背景的電影也是一個上海故事。因為主要人物都是南下上海人(導演本人也是),也因為張曼玉一身身比何藩鏡頭下更鮮活的改良旗袍,更因為解放以來沒有一部上海電影拍得這麼有「老上海」味。
  • 電影《花樣年華》| 婆娑時光,似水年華
    除了嫻熟音樂的運用以外,《花樣年華》的鏡頭語言也很是十分考究。正/反打鏡頭和前景遮擋的構圖映襯著狹小空間,非常規的視點營造了窺視的感受。影片一開始先用簡單的字母介紹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然後讓觀眾聽到了一些嘈雜的聲音和看到水平橫移的鏡頭,最先展現是兩張復古老照片還有吊扇的開關,簡單的一個鏡頭就定下了整部影片的風格基調,舊上海韻味的香港閣樓。
  • 《花樣年華》周慕雲原型,100歲的香港文學宗師去世,王家衛悼念
    文字是: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悼劉以鬯先生。照片時劉以鬯小說《酒徒》的封面。「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是電影《2046》開頭一句字幕。而這句話,就出自劉以鬯的小說《酒徒》。劉以鬯(這個字念暢)出生於1918年,祖籍浙江鎮海,出生於上海,1948年去了香港,他一生從事的工作都是編輯、寫作。
  • 蘇麗珍三部曲——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溼的
    ——《花樣年華》友人問我,《花樣年華》講的是什麼故事。我一愣,居然想不出出合適的形容。「婚外情的故事。」最後支吾出這一句。的確,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周慕雲的妻子和蘇麗珍的丈夫勾搭到了一起,兩位同時被配偶背叛的「淪落人」在不知不覺間產生了情愫。但是基於鄰居太太的日漸懷疑,他們也最終只能分開。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
    在過去20年的時間中,國際上任何一份權威電影評選名單,《花樣年華》和王家衛都沒有缺席過——因此,誠實地說,20年的時間刻度對《花樣年華》本身並沒有多少意義,從公映那一刻起,即使是不喜歡這部電影的人,都未曾否認過它會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之後的時間也證明了,過去20年,甚至包括接下來20年、50年,《花樣年華》都無疑是香港電影、華語電影鐵打的門面。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
    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是王家衛獻給世人的香水,《花樣年華》是其中最曖昧、最具誘惑力的一支,它近乎完美地再造了一個時代的氣味,並將這種氣味變成電影史上的孤品,電影之外,歲月呼嘯,而這則98分鐘的故事始終在那裡,提醒著經歷過、呼吸過這道氣味的人,我們曾擁有過一段真真切切的「花樣的年華」。  《花樣年華》是關於時間和記憶的遊戲。
  • 《花樣年華》與《重慶森林》:為什麼王家衛的香港如此孤獨?
    本文將以《花樣年華》和《重慶森林》為例,分析王家衛電影中的城市空間,以及香港這座城市與王家衛電影城市意象之間的關係。《花樣年華》中的香港:漂泊之城《花樣年華》是王家衛拍攝的香港六〇年代三部曲之一。王家衛說過,所有的回憶都是潮溼的,《花樣年華》永遠都是一副潮溼
  • 花樣年華二十周年 │舊香港的經濟和品味
    王家衛至今只執導了11部電影,而2000年的《花樣年華》可說是「王家衛電影」登峰造極、集大成之作。該片不但成功描畫了「愛情」這種微妙而難以捕捉的東西,亦透過略帶潮溼的記憶,重現了六十年代香港社會狀況,以及王家衛心中那個「舊香港」的品味和優雅。
  • 我們都錯了,《花樣年華》其實不是愛情片
    /《花樣年華》王家衛的厲害之處,在於他能夠控制把心捏碎的力度。近日,第73屆坎城電影節官方宣布,王家衛導演作品《花樣年華》的4K修復版,將於5月20日在本屆「坎城經典」中進行全球重映,以慶祝其上映20周年。
  • 編導打卡 | 《花樣年華》影評
    愛情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花樣年華》。《花樣年華》是一部公認的具有東方神韻的愛情電影,且不說張曼玉在裡面不重複的多件旗袍,讓人們仿佛看到了東方的古典氣質在一點一點地綻放,還有含蓄內斂的人物對白。那一句「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走」,更是流傳成為經典。
  • 金泰亨&花樣年華~
    今天大黑放出了 花樣年華:Forever Young 的第一首MV只能說戳中了淚點作為 花樣年華 系列的最終篇
  • 20年的《花樣年華》,「世不可避」的王家衛|百家故事
    2《花樣年華》是關於時間和記憶的遊戲。2000年,新世紀伊始,告別世紀末的狂歡,人類以前所未有的樂觀、信心和對一個更好世紀的期許邁入了21世紀。眷戀和懷舊是《花樣年華》的底色。王家衛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中曾說,我並非真的試圖拍攝一部關於1962年香港的影片,我更想拍攝一部影片,講述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對王家衛個人來說,這一年,5歲的他隨父母從上海遷居香港。
  • 花樣年華,梁朝偉把秘密藏在了哪裡?
    索性就娛樂一下,回顧這堪稱神片存在的《花樣年華》。後面我又加了一段,幫助還原一下花樣年華的氛圍。)……《花樣年華》拿獎拿到手軟。當年,《花樣年華》和《2046》兩部戲同時開拍。花樣年華的緊湊和緩慢《花樣年華》的晦澀難懂源於影片中間隱含大量的省略。看慣了快餐電影電視劇的我們,已經缺乏燒腦的基本訓練。王家衛的電影結構像極了回憶。
  • 消逝的年華——《花樣年華》影評
    沒有喧譁與浮躁,刨除快速而亢奮的思緒,只是哀婉卻唯美地唱著一首老歌:《花樣年華》——一部美得讓人窒息的電影。從故事情節設定來說,斬獲諸多大獎並讓導演及男女主角幾近封神的《花樣年華》實在是再簡單不過了,兩個已婚男女的婚外戀故事而已。但這種簡單卻雋永的題材卻也最能引起人類共同的情感共鳴——90年代風靡美國的《廊橋遺夢》也基於此主題。
  • 淺析《花樣年華》細節,發現史上最扣人心弦的愛情電影
    今天和大家討論的電影是王家衛導演的《花樣年華》。《花樣年華》是王家衛在2000年製作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一個老套的婚外情故事。但這是一個愛情故事,王家衛實際上拍出了懸疑片的效果,不用心看根本不知道。淺析《花樣年華》細節,發現史上最扣人有人說《花樣年華》是一部懸疑片,因為它無處不在的意象表達和高度簡化的敘事風格,沒有一個畫面是多餘的,沒有一句臺詞是毫無意義的。
  • 因《花樣年華》結緣,也因《花樣年華》緋聞滿地
    然而,轉折點在《花樣年華》,兩人一起拍攝了王家衛導演的作品《花樣年華》,正是因為這部戲,讓梁朝偉和張曼玉成為了很多人心中的銀幕cp。可十六年後,他們再合作《花樣年華》,張曼玉演技脫胎換骨,梁朝偉也更加成熟,兩個人突然發現,原來彼此之間可以這麼默契。
  • 【影評】一部《花樣年華》,一首《吳哥窟》
    > 小編: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花樣年華,晚空記得,我們自己會記得。輕柔溫婉的霞光鋪於這片聖地,神秘而憂鬱,就像吳雨霏這首深情催淚的粵語情歌《吳哥窟》,就像王家衛《花樣年華》裡隱晦而痴纏的感情,就像梁朝偉最後對著吳哥窟喃喃低語時的複雜眼神。如果有一首歌加上一部電影的組合能讓我永生難忘,那一定會是這首《吳哥窟》與《花樣年華》,如果有一部電影能夠解釋東方藝術的曼妙多姿,那一定是王家衛的這部《花樣年華》。旗袍,老街,路燈,暴雨。
  • 《花樣年華》梁朝偉、張曼玉角色結局意難平成全了他們的花樣年華
    結局明明不圓滿,為什麼電影名還叫「花樣年華」?或許,正是鄰居孫太太斬斷了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情緣,所以才成全了他們那段花樣歲月吧。果真像陳先生和周太太那樣發展,只怕最後是雞零狗碎吧。《花樣年華》是一部極度抒情的電影,在以敘事為主的影視世界裡顯得尤其獨特。
  • 壓軸放映 | 《花樣年華》,《誰先愛上他的》
    這周五是這學期最後一次放映了,本次給大家準備了兩部風格截然不同,但是同樣是十分優秀的作品:《花樣年華》以及《誰先愛上他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起初兩人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就事談事,可是日子一日接一日過去後,在周圍一幫上海鄰居的閒言碎語中,他們發現配偶的事早空出了他們的腦袋,彼此眼裡只剩下了對方,而刻意迴避已生出的感情的結果,是更加刻骨的相思     《花樣年華》可以說是王家衛眾多作品裡面最為人稱道一部,電影鏡頭語言縝密,懸念安排精緻隱秘,當然還有光芒四射的兩位主演,都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