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讓我們學會適當的放下,比擁有更好

2021-01-07 行者813

實在我對《港囧》《泰囧》《人在囧途》中帶「囧」字的電影不是很感冒,不知這個網絡表情符號為什麼能成為21世紀最具風行單字的漢字,我自認為帶「囧」字不過是電影圖個喜劇效果罷了。

因為疫情嚴重不能出門,在閒暇無聊中看了一場徐崢導演的免費電影《囧媽》,打破了我先前的認知。

故事講述的是強勢老闆徐伊萬(徐崢飾)跟合作夥伴兼妻子張璐(袁泉飾)結束了失敗的婚姻,由於某種心理作祟,他試圖阻撓前妻在海外重新創業。為了第一時間趕到美國,他回到母親小花(黃梅瑩飾)的住處取護照,結果陰差陽錯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K3的軟列車。

如同身邊的老人一樣,盧小花開始對兒子無休止的過度叨念,漫長的旅途中讓伊萬飽受折磨,他一邊遙控著表弟郭貼(郭京飛飾)破壞張璐的生意。一方面和母親展開鬥智鬥勇的拉鋸戰,在這次旅行中母子二人衝突不斷,經過一路的磨合,伊萬漸漸理解了母親,也理解了母親的倔強,同時他也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該劇以夫妻、母子兩條情感線為線索,彼此相互關聯中,以徐伊萬作為前妻和母親之間的感情紐帶,深深承受來自兩方面的壓力。讓徐伊萬在痛苦中掙扎,飽嘗中年人的疲憊。這也正是當下所有中年男人所面臨的情感困惑。

. 兩代不同的思維模式引發的盾折射出愛、親情壓下的控制欲

前半部分母子在火車上衝突,產生的笑點以喜劇化表演方式帶出來的自然。徐伊萬陰差陽錯和自己的母親困在一個車廂,他不得不陪母親去莫斯科紅星劇院演出,完成老人的夙願。在K3火車上,互虐六天六夜,囧媽對兒子的母愛和兒子對母親的無奈,通過黃梅瑩和徐崢的精彩表演,表現的淋漓盡致。

母親小花成長的年代正式中蘇關係融洽的時期,常年受蘇聯美學的影響,她的思維方式生活 方式都是蘇式的,在她骨子裡就有著東正教和馬克思彌撒亞共同孕育著救世主的情結。她的高冷,美麗,生活又不失小資情調,是一個以追求完美獨立的女性。但在和伊萬的關係處理上又是奇特中國式的母子關係。

劇中有段經典的場景:花帶著飯盒紅燒,徐伊萬美滋滋的吃了盒,剩到最後塊時,媽媽不讓吃了,吃多了會脂肪肝。個的細節表現出媽媽對的疼愛,有絲的強制。

徐伊萬不理解媽媽為什麼對一盒小番茄都那麼執著,媽媽不理解伊萬為什麼不生孩子。所以她碎碎念,她喋喋不休的講道理給你聽,她又不時把果子塞進你的嘴裡。

在生活上媽媽可以說是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她不在乎你說什麼,對她咆哮、懟她都無所謂,囧媽只希望兒子聽她的。她要規劃你的人生,按照她的想法去改造你,讓兒子過上她自認為的幸福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父母何嘗不是這樣?從上小學、初中、高中甚至上大學,哪個階段不是按照父母的旨意去做?他們望子成龍,希望孩子能活成他們期望中的理想生活。

父母把過多的愛和過多的控制欲強給於下一代,這都是源於父母的愛,但這種愛又帶有自私的一面,佔有苛刻,試圖將孩子改造成自己心中的模式,愛得越深,對孩子的要求就越深。

相對小花來講,兒子永遠是兒子,是一個必須不斷幹預,餵養要求的對象;而作為一個中年男人伊萬來說,則始終覺得母親不可理喻,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對他的幹涉,甚是還認為媽媽近乎蠻橫,霸道。

伊萬和張璐的矛盾不在於生育問題而是伊萬想把她改變成一個「理想的」妻子下,跟囧媽想改變兒子一樣,伊萬也在努力地嘗試改變張璐的人生。

電影中袁泉所飾演的妻子張璐,是個有理想有理智的獨立職場人。她出生於70年代,八九十年代成長的中國人。從小受到大洋彼岸的物質衝擊和文化薰陶,這代人對美國人的認同根深在骨子裡的。

伊萬和張璐的矛盾不是生育的問題,不要孩子是因為她清楚和徐伊萬之間有深刻的問題未曾化解。徐伊萬想要一個「理想的」妻子, 他按照他的要求去改造妻子。他曾怨恨張璐不惜一切代價讓她不得好過,甚至免費出賣專利給張璐的美國合作方,想以此粉碎張璐事業擴張計劃。

反觀張璐一直抱著善良理智應對伊萬種種幼稚的舉動,此時她的氣勢早已佔了上方。

伊萬在經歷了「俄囧」之後,向張璐袒露心跡,真誠的與她交涉,同意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在彼此接納中,倆人的情感流動起來。

「囧媽」想改造兒子,兒子想改變妻子。徐伊萬陷入了兩邊不討好的親情困局,按照以前的處理方式,就會是妻子離婚,跟母親疏遠的下場,好在一次意外的旅行讓他們都明白,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世界不會因你而改變,而會因你而美麗!

三 《囧媽》讓我們學會如何化解中年人的情感危機家庭關係看似最親密,實際上最容易被忽視。每個家庭喜怒哀樂爭執拉扯的背後,是中國人的表達方式和中國人的愛。

01 越是愛,越要包容。

人到中年,我們手握著事業的艱辛,肩扛著家庭的瑣碎,懷揣著兒女的成長,背負著父輩的蒼老。生活疲憊,在家庭的圈子裡不可能沒有苦難。但在道義和責任面前,我們必須學會寬容和諒解。

寬容不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容忍,是一種對生命得自愛,是一種洞察世事的豁達。寬容別人,不苛求自己,學會退讓,卻不能頹廢。

一個家庭的組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處理家人感情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相互原諒,在利益面前不要太多計較。寬容和原諒對方,自我反思的同時,找出矛盾的根本原因。

02 親情之間的感情溝通是化解矛盾的最佳方法

中國人在感情問題上的處理是理性的,含蓄的。他們不善於口頭情感的流露,卻在肢體語言中傳遞的彼此的愛意。有時會產生一些誤解。在相互信任平等的前提下多溝通,多交流。學會傾訴,學會傾聽。給對方一個溫暖,給媽媽一個擁抱,我們的感情會加深,我們的家庭也會變得溫暖。

就如徐崢在《囧媽》說闡述的觀點,你和媽媽的相處方式,也正是你和世界的相處方式。

03 面對感情問題該放手時就放手

有一位苦者找到禪師,訴說自己無法放下過去的人和事,該怎麼辦?

禪師讓他我進一個杯子,之後往裡倒滾燙的開水,直到開水漫出來的那一刻,哭著忍不住鬆開了手。足夠疼痛,自然放手。

生實難,如果還要負罪前行,那註定是到不了心中的遠方,不如放下,放開,輕裝上陣,一路前方。

在感情中的過度緊逼,只會把對方嚇到。而退一步懂得他的需求,適當的放手,給彼此留一定的空間,多一些耐心。你退後的一小步,會讓感情進一大步。

通過徐伊萬的這次旅途,不僅讓伊萬有所改變,也讓張璐放下戒心,反思自己在婚姻中一些溝通不暢的地方。而對小花來講,她終於明白了,伊萬已不再是她「控制欲」下的懵懂少年,她該適當放手了。當她摘掉假髮的那一刻,她的「控制欲」和煩惱也隨之卸掉了。

結尾 《囧媽》以喜劇的方式講訴了一個親情故事。穿插了喜劇演員的的表演,給電影帶來了好的效果。

賈冰飾演的列車員賈進國,全程見證徐伊萬母子的衝突升級,卻總是能適時地出現。以更有人情味的詼諧方式推動著倆人情感的溝通;沈騰驚喜的客串,為囧途貢獻了精彩一幕。郭京飛的表演有愛有很,而袁泉已成熟的演技,完成了一條重要情感的貫穿線。

電影中還有一些有趣的細節,和伊萬「一丘之貉」俄羅斯美女娜塔莎的邂逅,你不知她從哪裡上車,從哪裡下車,給觀眾留足玩味的空間。

電影的結尾處理得非常巧妙,隨著《紅梅花兒開》的旋律劇情達到高潮時,本以為是劇情的結束,但導演卻來了個反轉鏡頭。在普通的家裡,小花脫掉假髮,面對蒼老的鏡頭,媽媽對伊萬的控制欲、小花在紅星劇院的儀態萬方光芒萬照,都隨著假髮的摘掉而卸去。我們看到了更真實的一位老人。

《囧媽》顛覆了我對囧字電影的認識,勾起了我對《港囧》《泰囧》《人在囧途》的興趣,我也開始追劇了。

相關焦點

  • 囧在中年,不斷學會放下,不斷去和解:《囧媽》
    ,也一直是票房紅旗,這次始料不及遇到肺炎疫情,真的囧了。和之前幾部相比,這部《囧媽》依舊在敘述中年人的糟糕際處境,《港囧》是七年之癢碰撞初戀再燃,《泰囧》是工作壓力大到,老婆感覺不到愛打算離婚。而這一部,在太太的堅持下,最後終於離成功了。
  • 《囧媽》:在笑中,在哭中,學會成長
    《囧媽》想告訴我們的很多,從原生家庭,到親子關係,到夫妻關係,一張複雜的關係網,牽住了母親與兒子,丈夫與妻子,婆婆與媳婦。而我們也從這趟不同尋常的火車之旅,看到了一個囧媽的成長。,學會了傾聽。囧媽也開始關注伊萬的內心想法,開始聽見兒子的聲音,不再向伊萬強加自己的思想。 囧媽聽不見兒子的「聲音」,是因為愛;後來聽見兒子的「聲音」,也是因為愛。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學會彼此尊重。 有人說「母親與孩子,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別離」,也有人說「這個世界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分離」。
  • 想要儘快脫手的《囧媽》到底有多囧
    好久沒有罵電影,最近也開始了「前途無量」的自我反省,在看完了《囧媽》以後有了新的進展,正好趁這個不用出去探親訪友,也沒法去外面胡吃海塞,更沒有理由能去電影院的日子裡,跟大家好好聊聊。我相信昨天很多人都在說關於《囧媽》的事情。現在我們來理一理思路。
  • 《囧媽》一部失敗的喜劇,卻告訴我們囧到極致就是迷失人生
    從葉偉民導演的《人在囧途》到徐崢導演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泰囧》,「囧」系列,一直都很受大家的期待。但作為喜劇,《囧媽》有點不盡如人意,羅列堆砌的「囧」,笑起來多少帶一點尬。(下文涉及輕微劇透哦。)當「囧途」變成了「囧媽」,旅行上的事情已經失去了讓人歡笑的能力看《人在囧途》的時候,總是被出其不意的劇情所牽動,一切的爆笑都源自於陰差陽錯,火車、客車、毛驢車,中獎後的小貨車,每一個交通工具就是一段爆笑的經歷。而《囧媽》,囧在,笑不在。
  • 《囧媽》告訴我們:這才是親子模式的正確打開方式
    【豆芽芊芊專欄】《囧媽》告訴我們:這才是親子模式的正確打開方式原創作者|豆芽芊芊01今年春節,在家看了電影《囧媽》後,只想大呼:「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囧媽》講述了正在鬧離婚的小老闆徐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中,為了拿回護照,卻陰差陽錯地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
  • 你可以不看豆瓣5.9分的《囧媽》,卻要明白這些人生的道理
    《囧媽》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特殊背景中上映的。《囧媽》描述的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關係,人到中年的徐伊萬(徐崢飾),在事業有成的時候,卻面臨家庭危機。老婆要離婚,老媽要去追夢,兩頭大的他選擇了老婆,卻陰差陽錯上了和媽媽去莫斯科的火車。
  • 《囧媽》:成年人的世界,逃不過一個「囧」字
    大年三十,頭條請大家免費觀看了電影《囧媽》,徐崢四十不惑的年齡,一路從《人在囧途》的主演,再到《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囧媽》中任導演兼主演,他的事業生涯,似乎和「囧」字逃不開關係我們有多少人認為,和我們結婚的那個人已不是剛認識時的那個人了,我們鍥而不捨地想要把對方變成我們心中想要的伴侶的樣子,卻忽視了對方內心的想法。我們用愛束縛對方,讓對方改變,卻沒有想到,自己才是那個應該學會寬容的人。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
  • 《囧媽》:讓我們學會接納和尊重
    由徐崢執導並主演的電影《囧媽《囧媽》講述的故事比較簡單,就是母子之間的隔閡與化解,穿插了夫妻之間的矛盾。在六天六夜的火車行進中,母親講述了與父親矛盾,兩人的家庭背景不同,愛好不一致,沒有多少共同語言,能將他們拴在一起的就是孩子。父親因此酗酒,引肝硬化去世。
  • 《囧媽》囧媽不囧
    今年春節《囧媽》不囧時事背景:春節檔各大電影紛紛排上檔,作為春節常客徐崢導演攜新作《囧媽》報到,臨近春節1月20日宣布提檔至大年三十上映,又在隨後兩天宣布在抖音西瓜視頻等網絡平臺免費上映。《囧媽》在春節與其他幾檔勁敵電影實現了突圍。
  • 《囧媽》提醒我們:加速年邁的父母,也可以更好的度過晚年
    大年初一,《囧媽》免費上線,在照顧完兩個雞飛狗跳的娃之後,終於抽個時間看完了這部劇。當父母老了之後,特別是我們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與父母的矛盾在不斷加深,一方面我們想脫離父母的枷鎖,另一方面是父母對我們的不放手。成年人的我們背負著經濟上的巨大壓力,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關照父母,我們很少顧及父母的生活,唯有希望父母能夠適應我們。想要擺脫父母對我們更多的照顧,我們唯有改善父母的老年生活質量。
  • 喜劇:發現愛,學會愛,給予愛—《囧媽》
    感謝徐崢導演,讓我們在不能閒逛之際在家裡百無聊賴之時,可以一家團圓坐看春節檔的影片《囧媽》,是很新奇的體驗,在這樣特殊時期,可以安然坐在家裡看個喜慶的電影,真是一種莫大的心理安慰。因為過年的忙亂,所以電影是分成幾次看完的,但依然會哈哈大笑,會被其中的劇情吸引。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作為90後孩子的母親,觀影后感觸頗深,從囧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囧媽控制欲極強。我們看到囧媽始終想把兒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兒子,不斷地控制與改造。囧媽一心一意地改造兒子,兒子一直在逃離。徐伊萬也學會了放手,在愛情無法回頭之時,用感恩之心放下曾經的美好。當婚姻走到盡頭之時,不做無謂地挽留。母子倆最終都意識到:每一個活生生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世界不是圍繞著哪一個人轉的。愈是控制,愈是受到別人的疏離與逃避。一般來說,控制欲超強的母親,婚姻大多都是不幸的,她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在下一代身上。
  • 《囧媽》其實不囧,是被忽視了的愛
    《囧媽》海報2020年全國人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電影《囧媽》也有一種別樣的方式與觀眾見面了。《囧媽》海報俗話說,事出必有因。《囧媽》海報太過於執著成就感,一個人的天平就會過多的傾向於功名利祿的方向,從而忘了奮鬥的初衷
  • 新春賀歲電影囧媽觀後感
    春節期間,陪家人看了電影《囧媽》後,只想感嘆:「全世界的媽,都一樣!」囧媽綠皮火車《囧媽》講述了事業有成的小老闆徐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中,但家庭生活並不順利,影片一開始,就和妻子鬧離婚在追尋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會忽視對方的感情。逐漸將其變成相互傷害和控制。等彼此漸行漸遠後,卻又追悔莫及。明明心中都有著愛,愛變成了控制和索取。而這種囧,又是多少家庭的痛呢?對於父母來說,我們要掌握好愛的尺度,適當地鬆手,相信孩子可以成長得更好。
  • 《囧媽》囧媽的窘迫
    《囧媽》是今年賀歲檔的一部電影,講述了主人公伊萬的媽媽在前往莫斯科列車上對兒子伊萬的種種控制,以及危難來臨的時候捨生忘死保護兒子的偉大舉動。 1整個影片都圍繞母子倆相處的細節來展開。
  • 從今天起,學會看淡,學會放下
    我們習慣了生活的奔波,習慣了忙碌的人生,我們對自己非常苛刻,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沒日沒夜地工作,為了得到更高的榮譽不惜一切代價。但是,我們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以至於我們常常夜不能寐,食不能安。人生奔波幾十年,我們活著不僅僅是為了多掙點錢,也不只是為了多一些榮譽,而是希望讓自己過得自在、開心一點。人生苦短,幾十年匆匆而過,要儘可能地讓自己過得甜一點。做人,學會放下,學會看淡,心要放寬,學會釋懷,凡是不要太過較真,做事不要太執著,讓自己過得舒心,活得自在。生活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我們活得太累,而且很多時候並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他人而活。
  • 電影《囧媽》給我們的啟示:關於婚姻,不要踩進這3個「坑」
    大年初一電影《囧媽》免費上線,讓大多受疫情影響而居家不能外出的人們多了一份樂趣。導演兼主演的徐崢這次把「囧途」放在了從北京開往莫斯科的長途火車K3上。徐崢沒有令觀眾失望,他和以往一樣,在影片裡注入幽默的同時又給人以思考,這次是關於親子關係和婚姻。
  • 【春節預售】《囧媽》 ‖ 「心囧途」全家感動預售開啟
    囧媽》,先後走進蘇州、南昌、泉州、石家莊、濰坊、騰衝等城市,與觀眾提前一睹「囧媽」真容,收穫諸多好評口碑。「早點回家,看《囧媽》,抱媽媽」的主題。徐崢表示:「通過《囧媽》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點暖意,同時讓觀眾梳理自己的情感,愛是一種接納和尊重。過春節的時候帶著家人看這個電影,大家有一個討論的話題,互動就能夠開啟。」黃梅瑩也感性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個角色讓她非常有感觸,在生活中她也會做一些囧事,這部電影讓她學會了放下。
  • 通過電影《囧媽》讓我們思想,愛在哪裡?
    這句話來自影片《囧媽》的開頭徐伊萬和妻子張璐吵架的時候,張璐對伊萬說的一句話。  徐崢執導並主演的喜劇電影《囧媽》,毫無疑問是2020年春節檔眾望所歸的一部。而且這是久違的囧系列第三部作品,並且首駐春節檔。由於最近是非常時期,所以春節幾乎所有的電影都撤檔了,《囧媽》這一部電影是唯一免費呈現給觀眾的,也是最適合在春節期間一家人一起看的電影。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了。
  • 賀歲影評:《囧媽》
    在「原地待命」之際,段子手們紛紛出現,為新年的喜悅氣氛出了一份力:當初是父母勸我們穿秋褲,如今是我們勸父母戴口罩,甚至比當初父母勸我們還難。這雖是個玩笑,卻也看得出來子女和父母之間的矛盾與代溝是一個歷史問題。而《囧媽》講述的,也是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