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江冬秀與楊桃嶺的往事

2021-02-23 曬太陽的五子姐姐

胡適,一位留洋博士,學貫中西,風流倜儻,高顏值。江冬秀是一位初通文字,纏小腳的村姑。他們的結合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的人看來都是認為不般配的,可是他們卻一直走到底,廝守一輩子。胡適還認為對老婆要「三從四德(得)」即:太太出門要跟從,太太命令要服從,太太說錯要盲從;太太化妝要等得,太太生日要記得,太太打罵要忍得,太太花錢要捨得。成了一個懼內怕老婆的丈夫。胡適答應這門親事,主要是因為對母親的感恩和孝順,在《胡適日記》中說:「冬秀時往來我家,為我母分任家事,吾母倚閭之思因以少慰。」「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這是胡適所能找到的理由,也是反映他人格的箴言。

1895年胡適5歲,2月從上海啟程回上莊,1904年胡適十四歲,1月母親為他與江冬秀定了婚,2月就跟三哥胡嗣秠去上海求學。1907年5月因腳氣病復發,歸裡休養,10月返滬,1917年27歲,7月由美國回到上海,下旬回到上莊看望母親,8月到旌德江村與未婚妻江冬秀見面,未見到,去北京大學任教。當年12月30日回績溪老家與江冬秀完婚。1918年28歲11月其母病逝,11月25日攜江冬秀及侄思聰奔喪回上莊。胡適一生只回老家上莊四次,僅第一次住了九年,其餘三次住的時間都很短,最長也不過一個月。走楊桃嶺去江村僅僅兩次,第一次是去看江冬秀,第二次是結婚後和新婚夫人一道去嶽父母家,績溪風俗叫「回門」。

說起「回門」,在去江村回來那天中午時分,夫妻二人坐小轎到嶺頂歇息,那天天朗氣清,晴空萬裡,回頭俯瞰山下,旌德西鄉大大小小的村莊星羅棋布,山崗起伏,良田連片,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不由得感慨萬分,吟詩一首:

重山疊疊,

都似一重重奔濤東西!

山腳下幾個村鄉,

一百年來多少興亡,

不堪回想!

 ——更不堪回想!

想十萬萬年前,

這多少山頭,

都不過是大海裡一些微波暗浪!

      這首詩中,胡適所抒發的已不僅僅是兒女之情,還有時移世易,滄海桑田的感概,將自己的感情融入時代的變動的大潮之中。

       對於江冬秀來說,自與胡適定婚以後的十多年中,往來於楊桃嶺走了多少趟,連她自己也記不清了。

      抗戰軍興,胡適去美,江冬秀避居上海,1945年春回到上莊。在上莊居住期間,曾走楊桃嶺去過江村,發現嶺路坎坷不平,年久失修,往來行走艱難,便到鮑家請石匠去楊桃嶺修路。抗戰勝利後江冬秀去了北京,仍關心該山路修理的事。1946年4月,胡適曾致信給他的同鄉好友柯莘麓先生說:「楊桃嶺的修理,如款項不敷望告我們,當早日設法加捐。」由此可見胡適與江冬秀對楊桃嶺這條山間道路是念念不忘,有著深厚感情的。說楊桃嶺是「情道」,是由於胡適和江冬秀的愛情婚姻之路。楊桃嶺拱天濟美石拱亭於2011年重修時鐫刻上當地人寫的一首詩:「旌績古道楊桃嶺,拱天攬勝客流連。聯姻之路多佳偶,名人故裡若比鄰。」這首小詩從地理位置,人文歷史等方面形象地概括了楊桃嶺的特色和內涵,它是諸多山嶺古道中的硬核。

相關焦點

  • 江冬秀:胡適的「三從四德」
    世人看胡適和江冬秀,總覺得江冬秀高攀。一個沒文化沒見識的「小腳老太太」憑什麼和大學者胡適結為連理並且相伴終生?都替胡適不值。可要我看,這段婚姻裡,要說胡適佔了江冬秀的便宜也未可知。論家境,胡適和江冬秀初在一起時,胡適家境中落,江冬秀的家族依舊是安徽旌德縣的名門望族。但是他倆的結合,倒是有段趣聞。
  • 【民國系列】江冬秀:胡適的「三從四德」
    世人看胡適和江冬秀,總覺得江冬秀高攀。一個沒文化沒見識的「小腳老太太」憑什麼和大學者胡適結為連理並且相伴終生?都替胡適不值。可要我看,這段婚姻裡,要說胡適佔了江冬秀的便宜也未可知。      論家境,胡適和江冬秀初在一起時,胡適家境中落,江冬秀的家族依舊是安徽旌德縣的名門望族。不過他倆的結合,倒是有段趣聞。
  • 胡適與江冬秀—彪悍的婚姻,不需要解釋
    江冬秀這位傳統的女子到底有何能量讓胡適終究不敢造反?江冬秀此時已經二十好幾的大齡剩女了,這傳出去以後還怎麼嫁人,而且為了照顧陪伴胡適的母親,江冬秀早以胡家兒媳的身份住了進來,倘若胡適真退婚了,那可真就玩完了,江冬秀的名譽清白往哪裡放,十幾年的孤獨等待,換來一句退婚,這絕不是江冬秀能接受的,還有一線生機,胡適雖然這麼說,但在他母親的反對下也就示弱了,見到胡適的態度有點變化趁熱打鐵,趕緊讓胡適回老家完婚,好把這懸著的婚事落定。
  • 胡適的彪悍夫人江冬秀,有著常人沒有的睿智,對婚姻理解的透徹!
    在與江冬秀的婚禮上結識她的伴娘,二人瞞著江冬秀戀愛了,經常互通書信。這一切對江冬秀是殘酷的,雖然他們的婚後生活相敬如賓。但更殘酷的在不久後來臨,使他們平靜的生活被打破。 胡適在於伴娘曹誠英的相處中,想要與江冬秀離婚。江冬秀在這段婚姻中她看得很明白,他們的婚姻中沒有愛情。
  • 直擊胡適彪悍之妻江冬秀的真容,相貌平平卻擁有大智慧的女人
    直擊胡適彪悍之妻江冬秀的真容,相貌平平卻擁有大智慧的女人 在胡適的一生中,身跨政學兩界,引無數女子折腰,卻一輩子沒能離開悍妻江冬秀,夫妻倆相濡以沫,相伴一生,實屬難得。
  • 胡適和江冬秀:才子與悍婦,為什麼能夠相伴到老?
    但是翻完各大才子佳人的密語,覺得都還不如胡適的妻子江冬秀,那位舊式小老太太寫的一言半語可愛新鮮。胡適生病時,她是這樣寫信去關懷的:我聽他說你今天不狠(很)好,我心裡好比刀割一樣……他以要求她學文化為名,一直催她多寫,懷疑其實是因為很喜歡看她的信。這種充滿泥土氣息的直率表達,大文豪也忍不住愛看。
  • 鬥小三,護原配:江冬秀的彪悍人生到底有多爽?
    那時候他和江冬秀結婚已經五六年,他們接連生了三個兒女,婚姻也不能說不和睦。江冬秀固然不能在學識上跟胡適有旗鼓相當的唱和,卻也有生活上的體貼入微。只可惜,總是少了一些戀愛的感覺。胡適給他在美國的多年知己、情人的韋蓮司寫信,請她在英文口語與生活方面給予她幫助和引導1937年曹誠英學成歸國,在四川大學農學院任教,據說她結識了曾某,並有意結婚。沒想到曾某的親戚與江冬秀相熟,閒聊中透露了此事。江冬秀將曹誠英與胡適的舊情往事告訴曾家,這樁婚事就此作罷。
  • 曹成英:做胡適情婦,為其墮胎終身未嫁,死後留遺囑葬在胡適故鄉
    1917年,胡適和江冬秀大婚,15歲的曹成英,作為伴娘之一參加婚禮,沒想到見到胡適後,兩人竟一見鍾情,都對對方動了心!曹成英出生於一個富商之家,是江冬秀的表妹,而那時候的胡適26歲,剛從美國留學回來,意氣風發,本來和江冬秀結婚就是不想違抗母親的意願,才不得為之,他也沒想到,在婚禮上竟遇到了自己心愛的女人,而那個女人卻不是新娘,多少有點諷刺之意。
  • 學貫中西的大學者胡適,為何會與目不識丁的江東秀白頭偕老?
    那麼作為其中的一員——胡適為什麼願意接受父母安排的婚姻,和長相平平、沒什麼文化的江冬秀結婚呢?胡適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了,一直跟母親相依為命。母親的養育之恩,胡適一直銘記在心。胡適與江冬秀家其實還是有點親戚關係,而且江冬秀家境也不錯。
  • 《蘭花草》與胡適
    可是,這盆蘭花草還與胡適個人的情感有關。▼學好數學並不難,關鍵是要大師來指點▼胡適的夫人是江冬秀,但是,這是一樁始自少年的包辦婚姻。胡適開始並不想娶江冬秀,只是母命難違,加上江冬秀母親早就看好胡適,結果,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胡適與僅粗通文字的江冬秀結為夫妻。在婚禮上,15歲的曹誠英出現了,她是江冬秀的伴娘,胡適三嫂同父異母的妹妹。曹誠英比胡適小11歲,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從後來的發展看,這種好印象足以成就一段愛情乃至美好姻緣,但是晚了,生麵粉已經蒸成熟饅頭。
  • 胡適一生中的兩個「硬核」女人
    26歲海外求學歸來的胡適,聽從媽媽的安排回老家完婚。江冬秀的家庭也是當地的名門望族,江冬秀的外祖父曾經位至翰林,但是江冬秀卻沒有受教育讀書,後來識字也不多。雖然文化不高,其實她也是位厲害的女子,也許祖上曾經顯赫,見過往來世面,處事還是很大氣、不服輸的。胡適的妻子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與胡適的母親也有些相像,能管得住胡適,當然也許是胡適脾氣好不跟她計較。
  • 胡適——雖然我怕老婆但仍不愧是我
    胡適(1891.12.17—1962.2.24),漢族,安徽績溪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這樣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比他的文章流傳得更遠的是他的懼內名聲。
  • 胡適的「白月光」曹誠英是一個怎樣的人?
    曹誠英充滿戲劇性的是,15歲的曹誠英與26歲的胡適的初次邂逅便是在胡適和江冬秀的婚禮上。他是新郎,她是伴娘。曹誠英是江冬秀三嫂同父異母的妹妹,勉強算是胡適的表妹。胡適胡適與江冬秀到北京後,仰慕胡適才情的曹誠英經常與他通信,有時談論種花養草事宜,有時作些詩詞互相評閱,二人在來來往往的書信中漸生情愫。
  • 胡適與他「小腳」夫人的婚姻:強扭的瓜,也可以很「甜」!
    在我們的認知裡,胡適可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大才子,不僅學識高,而且思想也是非常地超前和開放,並且還擁有30餘個博士學位,這樣的一個偉人,怎麼可能接受「包辦婚姻」呢?其實一開始胡適也是非常排斥自己的婚姻的,但是胡適最後也確實是跟自己的「包辦」妻子白頭偕老的。
  • 名人趣事之胡適先生「怕老婆」
    胡適原名嗣穈,筆名胡適,字適之,徽州績溪人,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他以倡導「白話文」、領導新文化運動聞名於世。胡適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並不是一副老學久、古板樣,相反在工作生活中幽默風趣,「怕老婆」就是他的一大特點。
  • 胡適的婚姻觀:丈夫就應該對太太「三從四德」
    其實,胡適去美國留學之前,在他十四歲那年,母親就已經給他定了一樁婚事,女方叫江冬秀,是鄰縣的一家名門望族的千金,但胡適卻對沒見過面的江冬秀不感興趣。在美國留學期間,母親多次勸說胡適回國結婚,但胡適總是以「兒決不以兒女婚姻之私,而誤我學問之大」為由拖延不歸。
  • 「民國第一男神」胡適的最高級浪漫:「怕老婆怎麼了,我幸福啊!」
    NONONO,以上都不是,胡適老婆江冬秀:不漂亮,沒文化,脾氣還不好…… 雙方母親一拍即合定了娃娃親 胡適13歲,江冬秀14歲,他們兩位媽媽之間偶然一聊天就給定下了,雖然訂了婚,但兩人從來沒見過面,之後胡適一路求學上海、美國。
  • 胡適:男人靠不靠譜,就看這三點
    世人說,胡適的尊重與愛,讓他的婚姻裡藏著不同尋常的深情。胡適13歲時,母親便做主給他定了婚。訂婚後15年,胡適與江冬秀從未謀面。胡適內心也曾抗拒過、疑慮過、矛盾過,但終因「不忍傷幾個人的心」而沒有推翻婚事。「我深深懂得舊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1917年,留美歸來的北大教授胡適迎娶了江冬秀。
  • 才子和悍婦,江冬秀和胡適為何能相伴到老?一把菜刀站穩地位
    結婚以後,胡適在外工作,江冬秀操持家務,照顧胡適的母親。她的母親很喜歡江冬秀,要不然,也不會在明知兒子喜歡什麼樣的姑娘的情況下,非要把江冬秀娶進門。 因為江冬秀,符合老太太對兒媳婦的所有要求。
  • 胡適: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寬容
    胡適給他妻子江冬秀的信裡說:「我現在做的是受罪的事,但你知道我的脾氣,我不去就罷了,去了,我總要把全副精神擺出來,總不要叫人家看我的臭臉,總不要叫大家跟著我受罪。」胡適曾經教育自己兒子說:「合群有一條基本規則,就是時時要替別人想想,時時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應該怎樣?我受不了的,他受得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