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楓葉君
來源丨皇亭子(ID:htzi2020)
上世紀80年代初,《蘭花草》成為人們很熟悉的一首臺灣歌曲,但是大多數人當時並不知道,這首小歌卻與一位大學者有直接關係,他就是胡適。
街頭巷尾響起的《蘭花草》中,常聽到的版本是劉文正或包美聖唱的。內地歌手也有很多翻唱。相對而言,包美聖的《蘭花草》給人印象很深,那略尖的童音,感覺像是小女孩在期盼心中的願望早點實現。
不過,歌曲的原唱者並不是這幾位,而是臺灣歌手銀霞。
當然,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首歌的歌詞是改編自胡適的一首詩,即作於1921年10月的《希望》:「我從山中來,帶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開花早。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時過。急壞種花人,苞也無一個。眼見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風回,祝汝滿盆花。」
也就是說,胡適實際上是《蘭花草》的詞作者。
胡適的詩不是隨便寫的,他當年真種過蘭花草。1921年3月,胡適受邀到香山講演,曾任民國總理的熊希齡送給他一盆蘭花草。胡適將其帶回家並悉心照料,但直到秋天,也未見花開。胡適心中有些遺憾,便寫下那首《希望》。
如果僅僅是兩個名震民國的大老爺們兒之間過手了一盆花,後來的《蘭花草》也沒什麼,各種版本的演唱中,尤其是包美聖版,也就不顯得有什麼傷感。可是,這盆蘭花草還與胡適個人的情感有關。
▼學好數學並不難,關鍵是要大師來指點▼
胡適的夫人是江冬秀,但是,這是一樁始自少年的包辦婚姻。胡適開始並不想娶江冬秀,只是母命難違,加上江冬秀母親早就看好胡適,結果,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胡適與僅粗通文字的江冬秀結為夫妻。
在婚禮上,15歲的曹誠英出現了,她是江冬秀的伴娘,胡適三嫂同父異母的妹妹。曹誠英比胡適小11歲,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從後來的發展看,這種好印象足以成就一段愛情乃至美好姻緣,
但是晚了,生麵粉已經蒸成熟饅頭。
婚後,胡適攜江冬秀回北京定居,此後與曹誠英開始書信往來。
兩年後,曹誠英經母親做主嫁人,因婚後一直沒懷孕,導致婆家不滿,丈夫後來納妾。在哥哥的支持下,曹誠英與丈夫離婚,結束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婚姻。這一年,曹誠英剛滿21歲。
胡適和曹誠英心中都想著對方。不久,胡適因公赴上海,中途休會期間到杭州遊玩,見到當時在杭州女子師範就讀的曹誠英。幾日相聚,兩人倍感親切。
會議結束後,胡適再回杭州,這次在煙霞洞和尚廟租房住下。此時正值學校放暑假,於是曹誠英也搬到煙霞洞,以照顧胡適身體靜養為由,與胡適同住一房,分住隔壁。平日裡,兩人同進同出,一同吃飯、遊玩、下棋,在不知情的外人眼裡,已與夫妻無異。
這時,兩人之間的稱謂也發生了變化,胡適已不叫曹誠英「表妹」,而以「妹」直呼,曹誠英也不再叫胡適「表哥」,因胡適本名胡嗣穈,就以「穈哥哥」相稱。
初到杭州時,胡適身體不好,但因為與曹誠英相聚,得到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料,胡適的身體漸漸好起來,心情也愈加晴朗。曹誠英幾乎忘記了胡適是一個有妻室兒女的人。
江冬秀知道曹誠英和胡適在杭州,並且照顧丈夫的生活,但她絕對沒有想到此時的他們已經同居了,進出如同夫妻。
她在給胡適的信中這樣寫道:「佩聲照應你,我很放心。不過,她的身體不很好,常到爐子上去做菜,天氣太熱了,怕她身子受不了……」
曹誠英懷孕了。胡適不得不跟江冬秀攤牌。在聽到離婚兩字後,江冬秀勃然大怒,剛才還惦記丈夫健康問題的她,此時已不顧學者的生命安全,隨手抓起裁紙刀,朝胡適猛扔過去。幸好胡適身手敏捷,才沒被刺中面部。
胡適學問很大,膽子卻很小,被飛刀鎮住後,從此再不敢提離婚二字。曹誠英也知道,她跟友人說:「胡適害怕冬秀,不敢離婚了。」很快,曹誠英打掉了腹中胎兒。不久考入國立東南大學,主修農學。1934年赴美留學,入讀胡適當年就讀過的康奈爾大學。
後來,曹誠英回國,而胡適已是民國政府駐美大使。曹誠英思念胡適,又防火防盜防閨蜜,在信中「勒令」胡適不要跟她在東南大學時的同窗女友吳健雄等人密切往來,「除了不得已的表面敷衍之外」。那時,吳健雄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
1943年,41歲的曹誠英任復旦大學農學院教授。從她為胡適的婚禮做伴娘算起,時間已過去26載,她,依舊孑然一身。
1949年初春,胡適抵達上海,與曹誠英見了一生中最後一面。曹誠英仍以「穈哥」相稱,懇求胡適不要走。胡適只留下兩個字:「等我。」
上海一別,胡適和曹誠英此生再沒能相見。1962年2月24日,胡適在臺北去世。
1969年,退休後的曹誠英回到老家績溪定居。是年,家鄉楊林橋的橋墩被洪水衝壞,由於對這座她和胡適早年走過的橋懷有感情,她自己出錢修好了橋墩。
晚年的曹誠英過著孤寂的生活,內心仍放不下她與胡適當年的那段情。很少有人知道她小時候曾纏過足,後來雖放開,但已導致腳骨變形。一次,她曾對一位晚輩友人說:「我們鄉下不纏小腳的女人是嫁不出去的。不過,你看我纏了小腳還是嫁不出去。」
話語看似調侃,但卻充滿了悲涼,友人知道,她內心仍放不下她與胡適當年的那段情。
1973年7月18日,曹誠英在上海病逝,享年71歲。按照臨終遺言,她的墓安在旺川村楊林橋的小路旁,那是從前胡適歸鄉的必經之路。或許,她希望有一天胡適回歸故裡時,能與她在此相見。
曹誠英一生思念胡適,只是不知道,那些在鄉下的日子裡,她是否回憶起當年她與胡適的蘭花緣?有一次,曹誠英對胡適說,若是能從北京帶回些蘭花種子就好了。沒想到胡適竟把這隨口說的話記在心裡,第二年當真把蘭花種子帶回去了。
1978年,陳賢德、張弼在《希望》的基礎上改編譜曲,成為後來廣為傳唱的《蘭花草》:「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明明是胡適盼望花開的迫切心情,但是,經過包美聖那略帶傷感的嗓音,卻讓人分明感覺到畫面的變幻,仿佛是曹誠英日夜思念能與胡適重逢,但又終生未得實現的心底的願望:「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但願花開早,能將宿願償。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公眾號只有被標星號、被點讚、被點在看,它才能及時再見你,所以各位粉絲朋友一定要理解:本號被「標星號」、被「點讚」、被點「在看」對它非常重要!
點「閱讀原文」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