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李白李商隱給老婆寫詩都是一個套路,學會了你也可能寫出好詩

2020-12-28 騰訊網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詩歌貫穿華夏文明的始終。偉人說過,詩詞最能反應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特性與風尚。中國人都喜歡詩詞,尤其一些經典名句,讀來朗朗上口又富有哲思。這種詩詞薰陶,中國人從小就得以享受。

欣賞之外,許多人也希望自己能寫出優美的詩句。現代人學詩,第一步就是要知格律。中國詩歌沒有不講格律的。古風不講格律嗎?也講格律。只不過古風的格律沒有近體詩那麼嚴格。所以,學詩還是要老老實實把格律理解透,這過程能鍛鍊遣詞造句的功力,是很有益的。

懂格律只是入門,離登堂入室還差得遠。許多人初學寫詩覺得格律是束縛,那是因為運用得還不熟練。熟練了就不覺得束縛,反而在格律的指導下容易想出奇句。

寫詩不是學問,是做人。做詩人,必有兩個特點,一個是赤子之心,一個是多情之心。因為有赤子之心,詩人往往胸無城府,不善經營。因為有多情之心,詩人往往相思成疾,風流成性。李白說: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既沒有為錢發過愁,也沒在歷史上留下什麼緋聞。唐代科舉取士考詩歌,詩人社會地位高,出名要趁早,李白本來家境就好,再加上一番神操作,如魚得水。李白是唐代第一偶像,也是唐代第一花瓶。老天爺賞飯吃。杜甫同樣是大詩人,卻窮得連自己兒子都養不活。

寫詩有沒有套路?當然有,我們叫做創作手法。詩人多情,詩中必言相思。言相思有一種套路,大詩人都用過。比如李白寫給老婆的詩:

別內赴徵三首

作者/李白

王命三徵去未還,明朝離別出吳關。

白玉高樓看不見,相思須上望夫山。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

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

翡翠為樓金作梯,誰人獨宿倚門啼。

夜坐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關西。

這是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756年),李白受邀參加永王李璘的幕府,離家時寫給妻子宗氏的。第一首寫在臨行前夜裡,夫妻倆一邊收拾行李,一邊說悄悄話。李白囑咐老婆如果想我了就登到望夫山。第二首寫分別時老婆孩子都捨不得自己走,拉住衣袖遲遲不願意鬆開。第三首是李白在路上寫妻子今後想念自己的情景。

詩人都不想老婆,但詩人的老婆都想詩人想得不行。不信,你看杜甫的老婆也是這樣:

月夜

作者/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杜甫這首詩與李白寫於同一年,這時候杜甫在長安,老婆孩子在鄜州。杜甫說今天晚上老婆一定是在家望著月亮想我呢,不懂事的孩子不明白媽媽的心事,老婆想我想得太久了,霧氣都打溼了她的頭髮,月光都寒冷了她的雙臂。等我回去了,見面的時候她一定會喜極而泣。

詩仙詩聖都這麼寫,這種寫法就足以成為一種創作手法,也就是套路。但是套路歸套路,你不能生搬硬套,要懂得變通,李商隱給老婆寫的詩就是在套路中變化:

夜雨寄內

作者/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到四川出差,家裡的老婆寫信問啥時候回來啊。李商隱說我也不知道啥時候回得去,因為人在職場,身不由己啊。我每次加班我老婆都問我要加到幾點,我心說我要是說了算我就不加班了。李商隱這次沒寫老婆怎麼想念自己,而是說等我回去給你講講我在四川的經歷,你一定聽得津津有味,聽到半夜也捨不得中斷睡下。

發現了嗎?做詩人就要有迷之自信。用這種自信的態度寫相思,專業術語叫:從對方著筆。從對方著筆,就是套路。讀過李白、杜甫、李商隱寫給老婆的詩,就應該看出來這種套路,從而在自己創作的時候加以運用。比如,我寫給老婆的詩:

愧題妻子舊照

作者/顏亭月

豆蔻華年何楚楚,風塵煙火老珠簾。

玉容只合金閨養,我若為君不嫁顏。

這就是從對方著筆,從女性著筆。女人為什麼都喜歡嫁給有錢人,因為貧賤夫妻百事哀,窮人家的老婆過不了幾年就會變成中年婦女模樣,生活的風霜比歲月的摧殘還快準狠。女人所謂的「逆齡」,都是靠錢堆出來的。其實,並不是化妝品延緩了人的衰老,而是生活的煙火加速了人的衰老。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大行於世,老婆能夠嫁給我,當然是因為她並不是拜金女。所以「我若為君不嫁顏」,一方面是讚美老婆的品行難能可貴,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現出自己的愧疚。

李白、杜甫、李商隱從對方著筆,明明是自己想老婆,偏說老婆想自己。這是套路。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與杜甫的「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如出一轍,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與李白的「夜坐寒燈連曉月,行行淚盡楚關西」又頗為相似,只不過是變換了說法而已。我們當然也可以繼續按套路寫,但是按套路寫不是機械地模仿,而是領會這種套路的核心和精髓,從對方著筆,寫給老婆的詩,不但可以表現相思,而且可以表現恩愛。恩愛偏不說恩愛,而說愧疚,愧疚又不直說愧疚,反說你愛我我替你不值得。這就是在套路中的有所發揮。聰明的你一定學會了吧?不妨嘗試運用從對方著筆的套路創作一首詩,秀出大作。

除了從對方著筆,詩詞中的套路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套路?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李商隱寫詩誇讚這位神童,一首詩跟杜甫《春望》比肩,一起來欣賞
    晚唐李商隱才高八鬥,跟杜牧並稱為「小李杜」,以跟李白杜甫這對「大李杜」區別。李商隱看得上的人不多,但有一個詩人,10歲時即席成詩,5年後李商隱吟詠著他的詩,還忍不住寫了一首詩誇讚他。李商隱的這首詩題目長達45字,而詩只有28字。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的差別
    李白的詩清新飄逸,杜甫的詩厚重沉鬱。李白為詩仙,李白的詩,確產有一股仙氣,而杜甫為詩聖,杜甫的詩能映民間疾苦。李白與杜甫,語言風格就不一樣。人們常拿相似內容題材的李白《渡荊門送別》和杜甫《旅夜書懷》來比較:李白: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王開東:杜甫深愛李白,但李白……
    而且當時杜甫詩名不大,終其一生都沒有改觀。現存唐人選唐詩有十種,杜甫竟無一首詩入選,雖然韓愈、元稹、李商隱、杜牧等人都對杜甫推崇備至,但杜詩真正被廣泛接受,還是在北宋。所以在李白眼裡,杜甫不過是一個小迷弟,小粉絲而已。那麼李白為何和杜甫同遊幾次呢?這並不難理解。李白狂放的性格,只要有酒喝,就是好兄弟。譬如李白在山中遇見一個老農,兩人一言相合,就喝起酒來了。
  • 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最經典的九句詩詞,點亮了整個大唐!
    一座是「詩仙」李白,他飄逸灑脫,豪氣幹雲。一座是「詩聖」杜甫,他沉鬱頓挫,心系蒼生。李白和杜甫被合稱「李杜」,蘇軾曾盛讚 「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 如果說 李白、杜甫共同創造了盛唐詩歌的一個幾乎無可企及的巔峰,那麼作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則在晚唐已沒落的詩風中添上瑰麗的一頁!他們四個人的詩句,點亮了整個大唐!
  • 李白寫了首「譏諷」杜甫的搞笑詩,初讀令人捧腹,再讀讓人落淚!
    他們評論文學理論和詩歌,玩得很開心,還留下了一首好詩。那年的秋冬,杜麗又分手了。李白去了周琦(現在的濟南)的姬子宮,請道士高像你一樣教道教。從此,他正式舉行了道教儀式,自稱青蓮居士,並開始了遊道求仙的生活方式。天寶四年(745年)秋天,李白和杜甫在東麓第三次相遇。
  • 「詩仙」李白
    ,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婚後李白繼續交朋友,他認識了孟浩然,發現這個人有隱士之風,你來我往,相得甚歡。孟浩然去揚州,李白為他送行,寫下了那首著名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尋仙不成,他考慮求官。有詩為證:「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他以安陸為中心,北上太原,東去洛陽。下揚州是家常便飯,還醞釀到長安,許氏很少埋怨他。
  • 六神磊磊:李白和杜甫到底誰更厲害?
    李白杜甫都很偉大,你不要在這裡妄加評論。這就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關於李白杜甫誰更牛,這其實是個正兒八經的學術問題,是有一個叫法的,叫做李杜優劣論。人們為此一直在吵,吵了一千年了。誰在裡面吵過呢?比如白居易、元稹、韓愈、歐陽修、嚴羽、胡應麟、王夫之、胡適、郭沫若……等等等等,還有很多在我的閱讀範圍之外、沒有看到的。所以這個話題一點都不無聊。這一場千年口水戰是誰先挑起來的呢?應該是元稹。
  • 李白這個男人,真的對杜甫那麼渣?
    醉眠秋空被,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李白甚至公開寫詩回應杜甫你這傢伙太瘦了我心疼>一度李杜cp黨都以為他們要公開了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李白《戲贈杜甫》
  • 明瓷畫:李白說杜甫「別來太瘦生」
    瓷畫工匠畫技極好,其畫線條準確,人物開臉生動,李白臉有豐潤之態,杜甫卻鬍子翹角,臉形瘦削,笑對李白。畫工將二人畫得距離很近,並非「戲筆」!大有身影重疊掩映的感覺。  畫面是詮釋二人的友誼,應著李白寫給友人杜甫的的一首七言絕句的親近之感:「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將晡。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意思是,至今記得那年,在飯顆山上與你相遇,剛好是正午太陽當頂,你頭上戴著竹笠。
  • 戲說細說:杜甫將心照明月 奈何明月醉李白
    為了讓李白趁著酒興,寫出精品,玄宗特意喊出最寵愛的妃子,和帝國最著名的藝伶,進行歌舞表演,還讓楊國忠和高力士,為詩人脫靴捧硯。這一刻的李白,如王者般榮耀。此後,他被任命為翰林供奉,經常出入宮中,和皇帝貴妃一起,寫詩聊天,喝酒擼串。雖然蜜月期過後,玄宗開始變臉,李白無法實現濟蒼生、安黎元的宏願,但終究還是被賜金放還,替盛唐的書生文人,賺足了面兒。
  • 有一種情感,叫「杜甫和李白」
    且聽我一一道來:① 李白是興聖皇帝李暠的九世孫,父親則是鹽商,而在那時候只有皇親國戚才能賣鹽。從古至今,鹽是人類的生活必需品,在古代尤其如此,鹽商都是穩賺不賠,因此家產幾百萬兩都不算有錢。② 李白的兩任太太都是宰相的孫女,老婆的嫁妝自然不菲,沒有拖累過他的家產。
  • 蒙曼:杜甫《春日憶李白》
    比如她說:元稹雖然寫出了「曾經滄海難為水」,卻是「歷史上著名的一個深情但不專情的人」。這些趣味小知識,常常讓人聽得意猶未盡,希望她能再多講一些。作為點評嘉賓,她妙語連珠、旁徵博引,在她的講述之下,這些的歷史文化知識,仿佛自帶好玩有趣的屬性,讓人無限嚮往。她以獨到見解與妙語巧思,成為眾人心中的「女神學者」。有人說,在她面前,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 杜甫給李白寫了很多詩,為什麼李白不回復?專家的解釋讓人啼笑皆非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帖子,有網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杜甫多很多首贈李白的詩 查閱杜甫贈送李白的詩,確實有不少首,比如《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二首》、《天末懷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反觀李白,只有一首《贈汪倫》,還不是杜甫。 李白和杜甫相識是在杜甫父親杜閒家中,當時的李白因觸怒權臣階層被流放,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忘年交。此時的李白44歲,而杜甫只有33歲。
  • 那是你沒見過古代飯圈,他們追星方式才叫瘋狂
    ,杜甫是李白的摯愛粉。他一年四季都在想李白,為李白寫詩。總結杜甫的一天就是:吃飯睡覺想李白。不過,鮮少有人知道的是杜甫也有一位摯愛粉,叫張籍。這個張籍也是一位詩人,他對杜甫的喜愛簡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一天,張籍的好友去看望他,卻看到此人正焚燒一張杜甫的詩稿,然後將灰燼倒進茶杯裡仰頭喝掉。
  • 戴建業:李白和杜甫關係怎樣
    李白,和杜甫關係怎麼樣?李白要比杜甫大十幾歲,所以年齡上他是哥哥,更重要的是,李白成名得很早,第一次和杜甫在洛陽相會的時候,他已經是名揚天下的大詩人了,杜甫還沒有什麼名氣,所以他們在這個時候交往,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但是這不影響他們之間的兄弟情,李白對杜甫也是相當好的,和很多人交往都沒有留下詩,但是他跟杜甫留下了詩,我有一首詩叫《戲贈杜甫》,「飯顆山頭逢杜甫」,這個飯顆山,據說是在長安一帶。
  • 杜甫-夢李白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 杜甫給李白寫了一首詩,表面看似「高端黑」,暗裡狂吹「彩虹屁」
    在唐朝,李白最火的那些年,杜甫「毫無名氣」,只能跟在詩仙屁股後面做一個小迷弟,所以近來網友開玩笑說,杜甫為李白寫了一輩子詩,卻沒有得到過回應,哎,要我說這都是瞎操心,能和偶像一起交上朋友一起睡,寫不寫詩哪有那麼重要!杜甫為什麼如此愛李白呢?
  • 教你一招,輕鬆學會分辨詩詞的好壞
    我們來看一下怎樣去評判詩的好壞:一、好詩的評判標準1.詩與非詩詩人作詩,使用文字來表現自己的情感,而不僅僅是簡單地用文字填補紙上的空白。詩是人們情感的表現,所以每首詩裡都有人們的情感。很多詩看起來有感情,但你細細品味,卻無法觸及你的靈魂。只有真情感才算好詩,假情感無論如何,都不能算作好詩,也可以說不是詩歌。《塞下曲》沈德潛千重沙磧萬重山,三載燒荒未擬還流盡徵夫眼中血,誰人月下唱陽關?
  • 李白:不工作還能吃喝玩樂遊遍天下,花錢全靠老爹和老婆?
    題記如果能重來,你會想要選李白麼?李白的才華不僅讓當時的人們為之欽佩,就連杜甫都是李白的小迷弟,為他打call:杜甫專門為李白寫的詩如《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夢李白》《天末懷李白》等等記錄在冊的就有15首之多;為他力戰黑粉:李白被流放的時候,黑粉都對他他砸臭雞蛋的時候,杜甫站出來為他辯駁。
  • 李白,你這樣對杜甫,良心不會痛嗎?
    李白比杜甫大11歲,他們相遇時,李白已經是名滿天下的大詩人了,而杜甫都33歲了,還默默無聞。李白和杜甫可謂「一見鍾情」,還一起結伴遊行。杜甫在詩裡描寫道:「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酒後同睡一張床、蓋同一個被子,白天還拉著小手同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