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講講我的淺顯的看法。首先眾所周知,這兩個人風格不一樣,一個清新飄逸,一個厚重沉鬱。他倆有兩首詩經常被拿到一起比,就是李白的《渡荊門送別》和杜甫的《旅夜書懷》。
杜甫: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你看明顯風格不一樣。所以後來清朝的洪亮吉就講了句著名的話,李青蓮寫詩,像不沾紙,而杜浣花寫詩,像「力透紙背」。你可會說:我也知道他倆風格不一樣,各有各的好。但非要你比一比,到底誰厲害呢?這麼說吧。兩個人整體比不好比,可以先分開來比。比如,誰更流行?李白更流行。如果兩個人都去上詩歌節目,李白多半要火,杜甫夠嗆。用今天的話說,李白的詩是可以擊穿圈層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樣的詩,從一線城市到十八線城市的人都可以欣賞。可杜甫的詩不行。李白的詩好,很多是不需要人去介紹、去詮釋的,你一看到就會覺得他好。「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樣的詩哪裡需要別人去介紹?人人一聽就會覺得好,就喜歡。可是杜甫不行。杜甫的詩需要專業人士去推薦、去詮釋,需要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去介紹,你才會覺得好。事實上杜甫的紅就是後世的士大夫們推崇起來的,是專業人士、知識階層捧起來的。這樣的詩,必須是專業人士介紹給你,你再慢慢地去體會,才會覺得好,覺得錘鍊得真是好。所以我們就懂了,兩個人誰更流行?李白。說起來杜甫是「人民詩人」,李白不是「人民詩人」,可是大眾總是覺得李白更親,是自己人,杜甫就覺得不親,有距離感。你看酒店往往掛個招牌,叫「太白遺風」,沒有說掛個招牌杜甫遺風、少陵遺風的。我用一句話說就是:杜甫愛人民,人民愛李白。杜甫是百代宗師。我告訴大家李白的詩是不能學的,而杜甫的詩是可以學。李白的詩很多是靠天賦,嚴羽就說李白寫詩用「胸口一噴便可」。別人還在琢磨第一句呢,他胸口一噴,就來了。別人在想第二句呢,他胸口一噴又來了。你如果說我想學李白那樣寫詩,那基本是個死路。李白的詩是不可學的。事實上李白之後,中國就沒有一個詩人是學李白學成一流詩人的,一個都沒有。反之,杜甫的詩是可以學的。他的錘鍊,他的技巧,他的結構,都是可以學的。莫礪鋒教授說杜甫就是一座大江上的水閘,上遊所有的水都歸到他那裡去,下遊所有的水都從他那裡匯出來,說得太準確了,實情就是這樣。唐代自杜甫之後的大詩人,統統都要學杜甫,白居易學杜甫,韓愈學杜甫,李商隱學杜甫,都學杜甫。到了宋代更不得了,黃庭堅開創江西詩派,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派」,供的杜甫當祖師爺。杜甫的詩籠罩了宋代,王安石、陸遊,他們也都學杜甫。因此我們說,李白更流行,大眾層面人氣更高,而杜甫對後世的文壇影響更大、更深遠。兩個人這算是打平。再比比兩個人的強項和弱點。兩個人各有各的超級強項。李白的強項是七言絕句,這個不用多講了,日照香爐生紫煙,朝辭白帝彩雲間,孤帆遠影碧空盡,對吧。當然了李白還有一個強項是七言古詩,也不用說了,也是唐朝最好的,《蜀道難》《將進酒》《廬山謠》,不用多舉例的。那麼杜甫呢?恰好和李白是反著的,是七言律詩、五言律詩最好。特別是七言律詩,達到了爐火純青、入神坐照的境界。兩個人各有各的絕招。但是注意,兩個人都並沒有明顯的短板。他們都是曠世的大才,明白吧,沒有明顯短板的,他不寫並不代表他不會,就好像麥可喬丹一樣可以投三分。李白一樣可以寫七言律詩,雖然寫得不多,但水平絕不至於丟人。杜甫的七言絕句不如李白,但也有相當的成就的。「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間又逢君」,也有人說不好,但我覺得很好,太好了。所以在強項和弱項上,他們也都沒有明顯的缺陷。基本上打平手。最後再比一個,才學。才學才學,應該分開來看,「才」是天才、天賦,「學」是學問、學力。這是兩樣東西。先說「才」——天才。李白杜甫誰更有天才呢?倆人都是天才,但李白顯得更加天才一點。所謂「少陵兵法如孫吳,太白兵法如李廣」,李白更像李廣呢,瀟灑,自然,行雲流水,天才型選手。所以李白更有天才。說完了「才」,再說「學」,誰更有學問、學養呢?都有學問,但是杜甫更有學問。李白是一本《楚辭》一本《史記》打天下的,你看得出來他詩裡的主要的靈感、素材和傳承來自這兩本東西,當然了還有古樂府。這是李白的學養來源。而杜甫呢?主要是六經、《漢書》、《文選》。相比之下,杜甫的詩更顯得有學力、學養。話說盛唐這幾個大家——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裡面,杜甫是最有學的,相比之下學問上最差的是孟浩然。因此蘇軾才說孟浩然有才華沒材料,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大家看,「才」上李白壓杜甫,「學」上杜甫壓李白,比來比去還是差不多,沒法比了。既然沒法比,我就強行講個人感受吧。我稍微更喜歡杜甫那麼一點點。李白的詩,少年時就覺得好。杜甫的詩,是後來才慢慢覺得好。我認為杜甫總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等著你。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後,可能會覺得杜甫的更滄桑、厚重、感人。在之前一篇推文裡講過這麼一個感受,是關於文學裡的情感的。大意是:人類所有的情感,從至極之喜到至極之悲是有一個區間的,比方說有100分。不同的作者所能表現的區間是不一樣的。杜甫可以表現全部100分,李白大概是95分,李煜能表現90分,所以他們都是不世出的文藝之神。柳永和秦觀大概能表現75到80分,也都是非常優秀的選手。有讀者問過憑什麼李白要少5分?這麼說吧,比如以悲傷而論,李白的悲傷有點太個人了,少了一點點深度。「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那種悲傷,李白沒有。但這也不過我強行找的理由。其實我也沒有理由。他們都太偉大,大家該喜歡誰喜歡誰吧。說個事: 本月24日,《給孩子的唐詩課》北京籤售,西西弗國貿黑標店。嘉賓是尹建莉老師。掃碼參加。都來吧!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