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六神磊磊:無趣是用力過猛,有趣要靠天賦

2021-02-08 方圓

很多年以前,當初中生王曉磊第一次正兒八經開始讀金庸時,讀得很不過癮:一本黃皮盜版的《神鵰俠侶》,為了壓縮成本,裡面刪掉了大段內容。


彼時的他不會想到,多年以後,讀金庸竟然會成為他安身立命的主業。而那時的他,將會有一個響徹網絡江湖的名字:六神磊磊。從官媒記者到網絡江湖,在十萬加可遇而不可求的自媒體時代,六神磊磊以神一般的速度走上了篇篇「十萬加」的道路,用他獨特的金庸讀法和唐詩讀法徵服著朋友圈。


如此非凡的成績讓人不禁想問:六神磊磊究竟有多神?他是如何讀金庸又是如何讀唐詩的?


【壹】一神:神來歷的名字


讀書是我最成功的一次投資。——六神語錄


初次見到六神磊磊這個名字,或許都會想問:為什麼是六神?而不是五神,四神,三神?但在六神磊磊那裡,答案簡單到讓人吐血:因為特別招蚊子,所以一到夏天就塗滿花露水,被家人嫌棄,於是就給他了一個六神磊磊的外號。


六神小時候就愛看書。只要有書,可以整天呆在家裡看。那個時代,不是每個小朋友都有書看。而六神卻有源源不斷的書可以看——母親在「國營」的廢品收購站工作,常常「變廢為寶」,從收購的廢品裡挑出可看的書給他看。至於挑選的標準,大致有三條:品相好、整潔可讀、經她鑑定屬於無毒無害、健康向上的。而能接觸武俠小說,也是源於母親「鑑定」的粗糙:「她一般只看看標題,隨便翻翻,沒發現黃暴的就算審過了。 」


六神至今仍記得,他讀到的人生第一本武俠小說叫《金麒麟》,1987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可惜這本書後來弄丟了,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六神還特意在舊書網上淘了一本留作紀念。


多年以後,談及讀書對自己人生的影響,六神在一篇回憶文章裡如是說:「我這個人,不懂賺錢,不懂投資,但是讀書,是至今為止我最成功的一筆投資。」


【貳】二神:武俠與時事的神融合


讀書,不要只豎著讀,讓我橫切開給你看。

——六神語錄


六神第一次正兒八經讀金庸原著是在初中,第一本書是《神鵰俠侶》:一本黃皮的盜版書,封面上畫著一男一女,表示是俠侶,還有一個醜陋的大怪物,表示是神鵰。為了壓縮成本,裡面刪掉了大段內容。比如楊過給陸無雙接胸骨的精彩段落就刪掉了。


但不久後,隨心所欲看書的自由時代宣告結束,閱讀的環境變得嚴峻——家長開始意識到武俠小說害人了。「看見我的盜版《神鵰俠侶》,『俠侶』二字讓他們很不安,封面還畫著一男一女一禽獸,其樂融融,更加讓他們膽戰心驚,於是堅決禁絕。學校裡,老師更是嚴厲打擊武俠小說。」


在這樣的環境下,六神讀金庸的活動不得不轉入地下。「金庸老爺子被塞在褥子底下、家裡的掛畫背後,反正週遊了家裡所有陰暗的角落。這些書大都是租來的,一本押金20塊,一旦被繳,我將損失慘重,直接面臨資金鍊斷裂、破產崩盤的危險。」


與家長和班主任的圍追堵截相比,更讓六神們倍感危機的是一些文人對金庸的攻擊——王朔、何滿子相繼在報紙上炮轟金庸,說金庸小說是「鴉片和妓女」。忿忿不平的六神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痛罵何滿子,並把文章寄到了發表何滿子文章的報社。當然,這封信是沒有回音的。


對於六神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反正,它至少沒有把我變成菸鬼和嫖客。對我來說,它更像一個好玩的房間,有很多門,都通向未知。走進去,會發現越來越多好玩的房間。」


在六神看來,金庸的小說使他觸類旁通、讓他從武俠世界走進了更為廣闊的歷史、詩歌、文學空間。比如看了《射鵰》三部曲,就對宋史感興趣了;看了《越女劍》等,忽然就對唐傳奇感興趣了。


更重要的是,金庸讓六神開始懂得他的精神偶像——杜甫。在他固有的印象裡,杜甫原本「是一個無聊、枯槁、一副胃疼相的老頭」。可是《神鵰俠侶》中郭靖卻說:「中國文士人人都會做詩,但千古只推杜甫第一」。於是六神開始找杜甫的集子來認真看。這才有了朋友圈的刷屏之作《猛人杜甫:一個小號的逆襲》。當然,六神的刷屏之作多如牛毛,但對這一篇,六神有著不一樣的情感:「今天我成為杜甫的死忠,就是靠郭靖作的媒。」


或許,正是對金庸武俠世界觸類旁通的讀法,再加上後來的記者經歷,使得六神對時事有著獨特深入的解讀,在公號江湖裡獨闢蹊徑:走出了一條武俠與時事高度融合的道路,成就了許多讀金庸的神來之筆。


關於金庸武俠,六神磊磊究竟有多神?神到金庸的14部小說,他曾讀過20遍。神到寫這些金庸與時事相結合的文章時,多數只需要在咖啡館坐上40、50分鐘,短的甚至只需要20、30分鐘,經常還不如找圖片用的時間長。他在公號logo下面的一句話或許能看作是他讀金庸的自信:讀書,不要只豎著讀,讓我橫切開給你看。


很多人喜歡他,不僅是喜歡他的春秋筆法,也是因為他的文章「三觀正」:「遇到熱點事件就等著看磊磊怎麼說」。


或許,經過武俠小說日積月累浸潤的人,或多或少是有些俠義心腸的,即使做不了武俠江湖裡的大俠,至少還可以在文字江湖裡快意恩仇。


正如作家「十年砍柴」對他的評價:「以金庸武俠小說這個大IP為基本盤,用筆如劍,縱橫千古,落在當下,談世道人心,說興亡成敗,讓人大呼過癮。」


【叄】三神:唐詩的神讀法


六神磊磊。圖片來源:微信公號「六神磊磊讀金庸" 


錯過唐詩,遺憾會特別大,但也只是遺憾而已,千萬不能誇張。——六神語錄


曾經滄海難為水,用現代詩怎麼說?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用古詩又怎麼說?


六神磊磊在古今對照中一一找到了答案——


「儘管沒有一個人如同你,給我家的感覺。」

「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2017年10月,六神邀請餘秀華錄製視頻,餘秀華朗誦她的現代詩,六神朗誦與之對應的古詩。


六神最喜歡的一對句子是:


「只是一想到你,世界在明亮的光暈裡倒退」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視頻一經發布,感動了許多人,也感動了六神自己:「朗誦的時候,神經大條如我,也感動到淚目了。」


「讀金庸」是六神的看家本領,相比之下,「讀唐詩」是他較晚開發的領域,第一次寫只是想給讀者換個口味,結果受歡迎的程度並不亞於讀金庸。這使他意識到:「我們還是太小看讀者了,覺得他們喜歡的東西都是『那樣』的,原來他們還喜歡經典文化這一類的東西。」


自此,六神決意花更多工夫來讀唐詩和寫書。2017年5月,他創辦微信公眾號「六神磊磊讀唐詩」。2017年7月,《六神磊磊讀唐詩》出版。


在六神看來,現代人讀唐詩,先要破除迷信。第一種迷信,錯過唐詩,遺憾會特別大,但也只是遺憾而已,千萬不能誇張。第二種迷信,乃是患上一種潔癖:「你也配談唐詩?」第三種迷信,乃是對古人的「腦殘式愛護」。他特別不能贊同的,就是「不懂唐詩就不是中國人」的論調。「我希望讓大家先愛上唐詩,不要覺得它是艱深可怕的東西。」


六神坦言:「我不是一個唐詩的專家,只是一個唐詩的愛好者。非要說的話可能是記者裡面最熟唐詩的之一吧。」


作為「記者裡最熟悉唐詩的之一」,六神讀唐詩有一個特別的理論——翻牆理論。


在他看來,唐詩好比是一個花園,但是被一座牆包圍著,現代人總覺得中間隔了一座牆,可能沒那麼好懂,很多人都繞牆而過。


「我想做的就是一個翻牆的人,翻到牆裡折幾枝花出來拿給人們看,說你看牆裡的風景多美。如果你感興趣,就可以自己去正門觀賞。」


【肆】四神:廣告的神切入


秘訣就是儘量少寫一點,再多就不行了。

——六神語錄


「楊過和小龍女,他們最後躲到哪裡去隱居了?這個問題,郭襄想問,萬千好奇狗讀者也想問。他們消失得那麼決絕,沒有一點徵兆。」


2015年9月10日,六神磊磊推文:《楊過和小龍女究竟到哪去了》。拋出這個問題後,六神抽絲剝繭,先後排除古墓、絕情谷、風陵渡、萬花坳、絕情谷底等地。最後分析出一個最有可能的地方——劍魔獨孤求敗的山谷。因為此地既有楊過喜歡的山,也有小龍女喜歡的水,還適合神鵰居住,而且是郭襄從來不知道的地方。


文章寫到這裡,似乎已經水落石出了。但真正的高潮在最後——六神拋出一個神一樣的問題:你或許會說,那只是浪漫的武俠故事而已。今天的滾滾紅塵中,哪裡還有這樣的地方?


「有。就像重慶嘉陵江邊的融創·玫瑰園」。


本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房地產廣告,卻被六神演繹得盪氣迴腸、狹義滿滿,讓面對鍵盤的都市白領那顆不羈的心跟著蕩漾起來。這樣走心的廣告,效果自然不用說。


寫金庸和古龍的區別,寫到最後介紹了古龍正版授權的一款遊戲;寫金庸為什麼能成就傳奇,寫到最後是一個汽車廣告。這就是六神神奇的地方,他將文章和廣告合二為一融為一體,借金庸小說講時事熱點,嬉笑怒罵之間讓人情不自禁想轉發,即便最後筆鋒一轉發現是廣告,也能博得粉絲們會心一笑。


問他寫作軟廣的秘訣,他很實在:秘訣就是儘量少寫一點,再多就不行了。


【伍】五神:有趣的靈魂才神


最後你會發現,有趣這個東西,還是靠天賦。——六神語錄


究竟為什麼,六神讓千萬人喜愛?也許答案有許多,但有趣必然是其中一個重要選項。有趣的靈魂才能寫有趣的文字。他的文章,從選題和行文,都能牽引人的「趣神經」:《楊過到底斷的哪條臂?只有黃曉明斷對了》 《就連武俠小說裡,也是寫材料的最苦逼》《我們一直都誤會了人家哮天犬》……


讀金庸可以有趣,讀唐詩也可以有趣。著名學者蒙曼說:六神磊磊是個有趣的人,他讀金庸,讀唐詩,都別有天地,自成一家。


歷史小說家史傑鵬這樣評價他的《六神磊磊讀唐詩》:唐詩比他熟的,遠沒他文採好;比他文採好的,唐詩遠沒他熟。這是我平生所見有關唐詩可讀性最強,見解最精闢的書。讀完這本書,你對唐代那個詩歌的錦繡之世,將會有不亞於專業程度的了解。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文字有趣?在一次講座上,拋出這個問題後,他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談無趣是什麼樣子。


首先,無趣是用力過猛。不管你多想紅,文字表達要鬆弛。其次,給了自己失敗或過時的人設。然後,表達欲望太強,以至於忘了讀者。


談完無趣,他才提到有趣的幾個點:建構你知我知的共同背景知識;滿足「原來你和我一樣」的屌絲之欣慰力;用語力求畫面感。


在他看來,有情懷、有追求、有才華都只是「火」的必要條件,而「有趣」是火的充分條件。


但有趣這個東西,不是誰都能學來的。正如六神磊磊也承認:最後你會發現,有趣這個東西,還是靠天賦。


【陸】六神:越紅越敬畏文字


一個讀書寫字的人,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六神語錄


以文字的活躍度和受歡迎度來看,六神是當之無愧的「紅人」。但六神對「紅」有著很強的警惕心理。


其實並非六神謙虛,也並非他不「紅」,只是他對「紅」的定義與很多人不同。或許,與動輒十萬加相比,他更嚮往的是影響人的心靈。


在備受追捧時,他並沒有忘記捫心自問:如果有一天,馬爾克斯、又或者卡夫卡、雨果坐在我的對面,抑或坐在我們今天許多內容創業的所謂「大號」「大咖」對面,向我們發問:你們到底創作出了什麼呢?我該怎麼回答呢?該拿什麼給他們看呢?


讓六神有這種渺小感的還有他的精神偶像杜甫。或許,在馬爾克斯杜甫面前的渺小感,正是因為他對文字的敬畏。他甚至勸自己的粉絲:「看書不能老看我這樣的書,我這樣的書是很淺的書,是我自己把原著咀嚼了一遍吐出來,是很噁心的,你老吃這種東西你覺得很暢快,這不行,要去啃原著。」


他說:一個讀書寫字的人,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我們可能是螞蚱,但一定要是不斷地學習的螞蚱,永遠奮力地蹦躂著,然後愉快地等待秋後的到來。


六神曾寫過一篇文章《如果沒有李白,這個世界會有什麼不一樣》。當被問到:如果沒有六神磊磊,這個世界會有什麼不一樣?他的回答是:現在來看,多少會少一些孩子喜歡上金庸和唐詩吧。


也許,這個世界需要金庸、杜甫、馬爾克斯,同樣也需要六神磊磊。因為有他,會有更多的人喜歡金庸杜甫馬爾克斯。而這,對於一個寫字的人來說,已經是很高的褒獎了。



對話六神磊磊


邱二毛:「六神磊磊」一名,真的是源於小時候被蚊子咬得多,花露水塗得多嗎?


六神:是的。一直被咬,不是小時候。


邱二毛:眾所周知,你的主業是讀金庸。你第一次讀金庸的書是在什麼時候?後來又是如何讀金庸的?


六神:第一次正兒八經讀原著是初中,第一本書是《神鵰俠侶》,一本黃皮的盜版書,封面上畫著一男一女,表示是俠侶,還有一個醜陋的大怪物,表示是神鵰。為了壓縮成本,裡面刪掉了大段內容。


比如楊過給陸無雙接胸骨的精彩段落就刪掉了。讀金庸,其實中斷了幾次。《鹿鼎記》第一本沒看完就放下了,覺得情節不合理。《天龍八部》第一本也中斷過,覺得作者寫得吃力,斷續為文。直到了第十章後,才豁然貫通,才思奔流起來。


邱二毛:同樣的問題,你是如何讀唐詩的?翻牆讀唐詩與其他傳統讀唐詩的方式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六神:我希望讓大家先愛上唐詩,不要覺得它是艱深可怕的東西。基本上只要你熟悉漢語,就可以欣賞領略唐詩的美。你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例以賢牧伯,徵入司陶鈞」,可能也不太清楚什麼是「薛王沉醉壽王醒」,但這個不影響你欣賞李商隱,因為你肯定能欣賞「相見時難別亦難」對吧。


其次,我比較希望讓大家先擁有自己喜歡的詩人,不管是誰,是賈島還是陸龜蒙,還是劉長卿宋之問。他們是一群有血有肉的、有趣的人。


邱二毛:第一次高考時,你的成績排到省文科五十多名,但最終還是落榜了。在全省都能排上名次,這應該是不錯的成績了吧?為什麼落榜了?


六神:這個名次不是第一次,是第二次考。落榜就是因為學習不夠好吧。我本來學習也不大很好。分心愛玩。人也蠢。


邱二毛:當年從體制內出來時,有沒有猶豫過?在新華社8年的記者經歷,對你現在寫作的影響是什麼?


六神:我那個不叫離開體制,我就是不當記者了而已,又不是不當官。


有猶豫的。當時離開的時並不大確定能養活自己。當時曾想的是,出來一年賺到平時五年的錢,哪怕失業,也有多出來的四年的時間再想想自己能做什麼。


社裡的記者經歷,對我幫助無比大。你接觸了各個階層形形色色的人,更深度了解了社會。這都是記者給的好處。


邱二毛:有沒有把你自己寫哭的文章(杜甫那篇應該算吧)?為什麼?如果讓你選自己公號裡最喜歡的一篇文章,你選得出嗎?是哪一篇?


六神:有的。我同情每個詩人,為他們的喜悅而喜悅,為他們的遭遇而傷心。


今天還有專家說杜甫活著是個大V,這是胡說八道。王安石《杜甫畫像》:「惜哉命之窮,顛倒不見收。青衫老更斥,餓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僕後,攘攘盜賊森戈矛。」有這樣的大V嗎?


我最喜歡的,非要選,叫做《搞什麼飛機》。是說MH17航班被擊落的事。那些無辜的生命被毀滅了,那麼多家庭破碎,肇事者卻可能永遠得不到懲罰。


邱二毛:自「六神磊磊讀金庸」創立以來,最讓你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麼?最讓你遺憾的事是什麼?


六神:最有成就感的是一些孩子說,因為我喜歡唐詩了,喜歡看書了。遺憾的是可能見不到金庸了。我有一種《笑傲江湖》的最後,令狐衝怎麼也找不到風清揚的感覺。


邱二毛:讓你印象最深刻的讀者留言是什麼?


六神:就是叫我不要更新。一般專欄都是催更新的,但是有些特殊時候,居然紛紛要我「不要更新!不要更新!不要更新!」像《三體》裡那個語氣。我理解大家是關心我吧。


當然,催更的並不是壞心,那也是喜歡之語。


邱二毛:前不久,你寫文章抨擊目前公眾號界存在的「洗稿」行為,並在文中舉例時提到周衝。周衝後來到底有沒有向你正式道歉呢?如果再遇到有人洗你的稿,你還會懟他們嗎?


六神:沒有正式道歉,最後貌似是服軟有個聲明,採取了措施。像周衝一樣做法的,太多。懟不過來。她只是犟被我逮上了而已。


邱二毛:不管你承不承認,願不願意,在很多人眼裡,你都已經「紅了」。但你似乎對「紅」這個字眼很戒備,並多次舉了帕慕克的例子。在你的好幾篇文章中,都能感覺到你有一種「自我渺小感」,特別是在提到杜甫、馬爾克斯等人時。這可以理解成你對文字的敬畏嗎?


六神:紅了好啊,只是沒有嘛。我的讀者很搞笑的,新書籤售,他們發朋友圈說「沒想到去參加一個點都不紅的作者的活動,去幫幫他。」


你在杜甫面前,那不是自我渺小,那就是渺小啊。才華上渺小那不用說了,人格上都渺小,他品德都必我高尚很多,當然渺小。


確實計劃在寫一些長篇的作品。構思過一部從建國前的東北開始寫起的小說,可後來無意中讀到齊邦媛《巨流河》,灰心喪氣了。人家寫那麼好,自己別寫了。於是放棄至今。


遇到《巨流河》也是緣分。是在重慶上清寺一家書店,有一下午的空閒,我說到書架最下層去隨便摸一本書,摸到什麼就讀什麼,哪怕是菜譜也讀。伸手摸的時候想著拿一本厚的,於是摸到了《巨流河》。


邱二毛:最後一個問題,對於你的粉絲特別是女粉絲,你想說點什麼?


六神:我覺得他們的品位真的很獨特。

相關焦點

  • 六神磊磊讀金庸三部曲,六神磊磊讀金庸最新文章,六神磊磊讀金庸在線
    」說出以上觀點的,不是別人,正是憑藉解讀金庸圈粉無數的自媒體「網紅」,六神磊磊。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讀金庸」」 這是六神磊磊常說的一句話。 事實上,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 從2013年到現在,六神磊磊解讀金庸小說已經有6年多的時間了。
  • 六神磊磊:兩種身份,一個江湖
    那次培訓,六神磊磊和幾個同事在閒暇時,都在討論剛剛興起的那個叫「微信公眾號」的玩意兒。六神磊磊決定自己做一個,並取名叫「六神磊磊讀新聞聯播」,但後來尋思了一下,讀「新聞聯播」,要天天讀,那就把自己給套牢了,倒不如還是撿起自己的愛好,叫「六神磊磊讀金庸」。至於為什麼叫「六神磊磊」,那是因為六神磊磊特別招蚊子,一到夏天,就渾身散發著「六神」花露水的味道。
  • 六神磊磊告訴你,為什麼一定要在廣州過年
    去年春節前,六神磊磊推出一篇文章《塞上牛羊空許約,也許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犀利指出喬峰和阿朱的「塞上牛羊」不過是空許,文末神轉折地「安利」大家——會生活的大俠,必須帶心上人來嶺南看花!劍膽琴心的樣子,六神作為一個「主業讀金庸的人」自然滿心歡喜,一心玉成此事,特意替男孩子約上女孩。臨到頭,男孩卻退縮了。六神鬱悶了:不娶何撩呢?不知如何安慰女孩。「好在活動方聽說後立刻把女孩子和她的家人接到花城看了花。這個活動就是你們廣州日報主辦的,大報風範,有情懷、有擔當!」這個細節讓六神感受到廣州的大氣和溫馨,讓他念念不忘。
  • 胡錫進評六神磊磊文章譁眾取寵的文章,是不是也有譁眾取寵之疑?
    言歸正傳,談談老胡批六神磊磊這事。老胡這篇文章挺長,這次他也陷入了長文說小事的慣常,是我最為不爽的。事兒不大,文很長,不是老胡一貫的風格。開頭誇六神磊磊文採好,思想還算正,是個能交流可掐架的人,並稱雖然罵過自己,但讀起來很有趣,此次得罪是對文不對人。反正胡蘿蔔又大又紅,有點名門正派動手前的噓寒問暖自報家門的味道。
  • 【獨家】起底"骨灰級金庸迷"六神磊磊:笑書神俠議江湖
    作為金庸武俠的忠實粉絲,本文著重解讀「六神磊磊」自媒體發家事跡。本文統計了「六神磊磊讀金庸」微信公號自2013年12月10日以來至今(2016年1月1日止)所有推送文章,共計178篇,字數累計超過35萬字。命題一:「六神磊磊」這幾年越來越懶?
  • 六神磊磊等談《鹿鼎記》翻拍:沒有金庸,他們連挨罵的資格都沒有
    新京報記者專訪作家六神磊磊、影視監製譚飛、編劇汪海林、金庸愛好者小豆。在業內人士看來,金庸小說不難拍,且可以改編,可以發揮,但最起碼戲要好看。「金庸給了很多改編一個挨罵的資格,如果不是金庸,他們挨罵的資格都沒有。」六神磊磊如是說。
  • 六神磊磊:英雄是遊上岸的落水狗
    撰文/六神磊磊  「我們每個人都像一隻只不由自主的落水狗
  • 六神磊磊:《鹿鼎記》鬧著鬧著,突然滑向一種大悲涼
    中學時,金庸是要被沒收的課外書,他看到書單就有「拜對了山門」的感覺。金庸曾說,嚴肅文學跟通俗文學,並不等同於好文學跟壞文學。本期《周末紙牌屋》的三位牌主——主持人史航、作家六神磊磊和影評人周黎明,排出最喜歡的金庸作品,《鹿鼎記》名次靠前。六神磊磊視讀金庸為「主業」,卻有兩本金庸小說看後就扔掉,即《天龍八部》和《鹿鼎記》。
  • 六神磊磊也被馬保國氣得六神無主了:求大師別打了,這是砸我飯碗
    像各界名流,也紛紛對此發表看法,這其中,以金庸小說為源頭寫作,從而一舉成名的「六神磊磊」,也是連發了三條評論,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其一,「太極馬保國大師14號,發的是『請關注,看真正的傳統功夫怎樣打接化發,並出手如閃電,搭手就分輸贏!』
  • 六神磊磊:我們到底還能寫多久?
    推開會場大門,發現外面擠滿了等候已久的女孩子,她們熱情無比,看見我走出大廳,就一擁而上,激動地抓住我問:「王凱在哪裡,王凱在哪裡?他什麼時候出來?」我說:「王凱在裡面,馬上就出來……請你們讓一讓,讓一讓……」我艱難地扒開人群往前走,一邊忽然有些感動。我覺得要謝謝這個時代,謝謝有網際網路、自媒體、微信公眾號這些東西,使得我這麼難看的人也可以靠一支筆來生活。
  • 演技遭轟 Angelababy自嘲:想突破卻用力過猛
    受訪時她透露,由於在演技方面自己太過在意別人的批評,所以總是以挑戰和突破自己的標準來挑選角色,並證明自己,但無奈用力過猛,沒有把握好分寸。自疫情爆發以來,大陸各行各業都受到打擊,影視行業更是雪上加霜,中共官方對製作與演員片酬等方面頻頻發出「限制令」。
  • 六神磊磊告訴你,要在廣州過年的一把(18)理由(附今年花市最全攻略)
    去年春節前,六神磊磊推出一篇文章《塞上牛羊空許約,也許一開始就是個錯誤》,犀利指出喬峰和阿朱的「塞上牛羊」不過是空許,文末神轉折地「安利」大家——會生活的大俠,必須帶心上人來嶺南看花!劍膽琴心的樣子,六神作為一個「主業讀金庸的人」自然滿心歡喜,一心玉成此事,特意替男孩子約上女孩。臨到頭,男孩卻退縮了。六神鬱悶了:不娶何撩呢?不知如何安慰女孩。「好在活動方聽說後立刻把女孩子和她的家人接到花城看了花。這個活動就是你們廣州日報主辦的,大報風範,有情懷、有擔當!」這個細節讓六神感受到廣州的大氣和溫馨,讓他念念不忘。
  • 《中華小當家》:用力最過猛的舌尖上的中國日文版
    《中華小當家》:用力最過猛的舌尖上的中國日文版    現在有時候看起童年懷舊番,就有很多和當年不一樣的感觸
  • 六神磊磊:範遙之面目
    文/六神磊磊 改換了陣營後,後來有一天,當著趙敏、張無忌兩人的面,範遙昂然地對趙敏來了一場「辭行」,說郡主我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明教光明右使範遙是也,現在我要回明教家裡去了云云。 好一番慷慨堂皇的辭行。一來是向張無忌再次表明了立場和忠心,二來還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給了趙敏臺階下。
  • 賈平凹:無趣的人多數淺薄狹隘
    無趣的人,往往「三觀」太正,功利心太強,對生活用力過猛,凡事都要問一個「有用嗎,有好處嗎」,因此,無趣的人多數淺薄狹隘。
  • 六神磊磊:唐詩就是一場太陽和月亮的戰爭
    (本文選自《六神磊磊讀唐詩》,王曉磊著,新經典文化2017年7月版)    一場又一場日與月的戰鬥,仍然在不斷爆發,讓人眼花繚亂。    他讀了又讀,鄭重地把它選了出來:我要推這首詩!    有了大才子的力推,從此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開始爭相傳誦著它,這首詩的江湖地位也青雲直上,從當初的默默無聞,變得蜚聲天下: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它就是被埋沒了數百年的《春江花月夜》。    它華麗又空靈,深沉又壯美。
  • 看六神磊磊分析穆念慈,恍然大悟:原來她是這樣的姑娘
    非常喜歡讀六神磊磊的文章,文筆好,觀點新,發人深省。關於金庸的小說,每一部他都爛熟於胸,每一個人他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如果說他是金庸老先生的隔空知音,一點也不為過。昨天,讀了他的新文章《穆念慈:寧願灰頭土臉,愛上泥塑金身》恍然大悟。
  • 六神磊磊:李商隱的小宇宙
    文/六神磊磊一曾經有一個古老的故事
  • 「浪姐」伊能靜翻船:別讓用力過猛毀了你
    當然不能,她的成績也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然而問題就出在了用力過猛上,過度的努力,往往結果卻不盡人意。滿招損,謙受益,凡事都要去把握一個度,伊能靜就是因為用力過猛,所以本來好不容易用綜藝和丈夫秦昊積累起來的好感,就分分鐘被過於用力的表現力敗光了
  • 越努力越踩坑,他們用力過猛的樣子真像當年的我
    越渴望越坦誠,面試時王驍聲稱要做律師圈的航空母艦,張口即來international和斯坦福水杯、工卡,絲毫不掩飾想要大幹一場的野心和動力。以至於何老師凡爾賽大師理論都出來了,也引發網友對他「用力過猛」的質疑。但這勇敢進擊的姿態,不正是職場掙扎的你我的真實寫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