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錫進評六神磊磊文章譁眾取寵的文章,是不是也有譁眾取寵之疑?

2020-12-20 騰訊網

昨天,看到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一篇評論六神磊磊題為《假如你家漏水淹了樓下的地板》文章的文章,心中頗不舒坦,暗自損了一下老胡,今天覺得還是不吐不快,直接懟下這位名門正派的宗師。

我深知,人微言輕,怎麼說都起不了一點水花,就權當以卵擊石,起碼是多種聲音中的一種,哪怕小聲微弱。

胡錫進,以敢說能說著稱,疫情期間是相當活躍的媒體人之一,我幾乎每天都會讀讀方方的武漢日記後看看他的文章,很多文章真是大快人心,別人不敢說的他敢說,而且能說到點上說到心坎上。加之,環球時報總編這個頭銜,有點正宗門派的掌門人的味道,但是他偏偏又不仙風道骨正襟危坐,常常擺出初出江湖的毛頭小子愣頭青架勢,給人有股周伯通式的新奇感親切感。

老胡與自己身份與眾不同的味道很討喜,他的文筆很好,風骨清奇,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心懷終生,最為難得的是他文風樸實,不裝腔作勢,不居高臨下,老說人話,為此我不知不覺成為了他的鐵桿粉絲,鐵桿到一邊讀他的文章一邊擔心他還能說多久。現在看來,這樣的擔心有點多餘,他遊刃有餘。

言歸正傳,談談老胡批六神磊磊這事。老胡這篇文章挺長,這次他也陷入了長文說小事的慣常,是我最為不爽的。事兒不大,文很長,不是老胡一貫的風格。開頭誇六神磊磊文採好,思想還算正,是個能交流可掐架的人,並稱雖然罵過自己,但讀起來很有趣,此次得罪是對文不對人。反正胡蘿蔔又大又紅,有點名門正派動手前的噓寒問暖自報家門的味道。感覺不爽,但是也模仿了一下。

六神磊磊的這篇文章老胡提煉為「把這場如今已經擴散向全球的疫情比喻成你家漏水淹了樓下很多人家的地板,你不認錯,反而挖苦樓下不會抄作業。招來他很多粉絲的喝彩。」雖然我沒有看到這篇文章,後面搜這篇文章,已經找不到了,但是我相信老胡的概括能力,他也斷然不會斷章取義。

簡言之,爭論的焦點就是「該不該認錯道歉」「該不該說抄作業」這兩點上。老胡再次選擇和大多數站在一起,只要看看說要不卑不亢道歉的央視主持人被罵得體無完膚、幾乎見者都吐一口踩一腳就知道。「抄作業」稍微好點,沒有完全一邊倒,有人認為不必大驚小怪,只是「經驗」的代稱而已,有人痛批沒文化,甚至牽扯到沒人性的高度。

我個人覺著,這事老胡真是用力過猛了,你已經很忙很活躍了,繼續關注你該關注的就夠了,好好地做宗師,和一個網絡寫手較什麼勁。較勁也行,你的觀點完全不用通過六神磊磊寫出來,雖然新聞由頭會不足,流量會少一些,這沒有什麼大不了,你不用愁你文章的流量。六神磊磊的文章是譁眾取寵,你的這篇文章也是步其後塵。

你說六神磊磊「以後還是拿市井那些婆婆媽媽的事情,以及包括老胡這樣的形形色色的人開涮吧,至於在大是大非和大博弈中追求刷屏的刺激,他最好還是悠著點。 」同理,你就聚焦大是大非民族大義,別整這麼市井,寒酸掉價。

「老胡從來不反對輿論場上有多元的觀點發生各種碰撞,但六神磊磊的這次出手堪稱是一番露怯的表演,他朝著中國國家利益勇猛地踢了一個烏龍球。」這個「但是」出手不凡,把「但是」前面的內容直接打趴下。

多元是什麼?多元是,有些道歉並非真的做錯了什麼,說聲對不起真的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嚴重;多元是,你可以理直氣壯不道歉,別人想道歉同樣可以理直氣壯;多元是,少言,多言不是多元,尤其是無限拔高的多言。

老胡,你有沒有想過,六神磊磊這個網紅寫手這麼一弄還能罵你嗎,還能和你打打筆墨官司嗎?是你多元,還是我多言了?

相關焦點

  • 自媒體人,請勿譁眾取寵
    最討厭那些捕風捉影以譁眾取寵的媒體人,最鄙視造謠惑眾之流。吸引大眾眼球,騙得人家流量以增加自己收益,說難聽點,是文化欺詐。以名人為噱頭,拉大旗作虎皮,枉顧他人聲譽而無事生非,撒下彌天大謊,必惹共憤。借高曉松之名,做李詠文章,是典型的譁眾取寵。
  • 「譁眾取寵」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譁眾取寵,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play to the gallery 譁眾取寵I wish the band played我希望樂隊演奏更多新曲目,而不是整晚都在用他們最受歡迎的歌曲譁眾取寵。
  • 六神磊磊讀金庸三部曲,六神磊磊讀金庸最新文章,六神磊磊讀金庸在線
    事業上,她把「丐幫」管理得井井有條,是萬人敬仰的黃幫主,是不是像極了那些無縫切換各項任務,獨立能幹的職場女精英?我們身邊或許也有這樣的女孩子,為了一份得不到的愛,到頭來傷害了別人,也毀了自己。金庸筆下,同樣也有一位愛而不得的女性,她的人生,則與李莫愁截然相反。她就是郭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 一課譯詞:譁眾取寵
    Photo by Soonios Pro from Pexels「譁眾取寵」,漢語成語,意思是以浮誇的言行迎合大眾,騙取大眾的信賴和支持(court people's favour by saying something impressive; gain notoriety by
  • 為什麼胡錫進總編的文章總能寫出一股「傳檄而天下定」的氣勢?
    胡錫進總編,作為《環球時報》總編輯,應該可以說是目前最能寫文章、最能捕捉到新聞熱點、最能及時回應的體制內媒體記者了。完全不用加之一,因為相信體制內的其他記者,不會有人覺得自己筆耕不輟的能力,能夠追得上胡錫進總編的吧?
  • 我把說鍾美美譁眾取寵的網友都拉黑了
    他們把這叫做「譁眾取寵」、「侮辱老師」:還上升到,說要覆滅中國五千年文化:真的讓我不舒服的,還是這些網友,給孩子的定性:譁眾取寵!我估摸著,如果拍幾個模仿老師的搞笑視頻,都能被定義為「譁眾取寵」的話。那到底什麼行為不會被定義成譁眾取寵?一個所有網友都認為罪大惡極的人,有律師為他辯護,那指定是「譁眾取寵」了。
  • 為什麼那些喪失愛國之心的人越來越肆無忌憚,為了譁眾取寵?
    引言相信大家都知道,最近幾年經常會有一些人做出損害祖國名譽的事情,為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嚴重,這些人也更加的肆無忌憚,這些喪失愛國之心的人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譁眾取寵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成熟的價值觀其實在這些人群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人大多是一些未成年的小孩子,或者剛到成年,他們並沒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並不知道,只有祖國強大了,自己才會有更大的權益和利益,他們也有很多就是跟風的現象,他們覺得這樣做並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價,有可以得到更多的關注,有一定譁眾取寵的想法,這些就是因為沒有正確的三觀。
  • 這些譁眾取寵的手辦,真的會有人購買嗎?
    但是在市面上,我們也能夠看到一些山寨版的手辦,而這些手辦明顯是屬於譁眾取寵的類型,面對這樣的手辦,你們是什麼樣的看法呢?這類譁眾取寵的手辦真的會有人購買嗎?這也是讓人很疑惑的事情。但是既然已經做出來了,顯然對生廠商而言就是有利可圖的。下面我們現在看一下這些譁眾取寵手辦吧!
  • 「裹棉被曬太陽」的處罰實為譁眾取寵
    原標題:「裹棉被曬太陽」的處罰實為譁眾取寵 15日上午10點左右,參訓的學生被要求在操場集體觀看一場「懲罰教育」。新生劉敏(化名)透露,當時教官要求20多名學生躺在跑道上,身上裹著棉被曬太陽。「教官會檢查她們的被子是不是蓋得嚴實。」劉敏說,被罰學生躺在跑道上的時間「沒超過10分鐘」。
  • 人民日報「封殺」劣跡藝人,馬保國成出頭鳥,招搖撞騙譁眾取寵
    人民日報「封殺」劣跡藝人,馬保國成出頭鳥,招搖撞騙譁眾取寵針對娛樂圈問題,廣電總局曾發聲,無論是範冰冰還是針對於外籍藝人,亦或者是針對於天價片酬都曾點名批評。這項聲明到包含哪些,第一個方面針對於劣跡藝人不予重新復出的機會,就如同範冰冰與李小璐多次嘗試復出無望,隨後將目標投放在直播平臺,想要藉此來圈粉換一種方式曲線復出。
  • 胡錫進的這篇文章,很有些看頭!有兩個特殊的詞:小辮子和黑材料
    胡錫進今天的這篇文章,很有些看頭。他第一段用了兩個很特殊的詞:小辮子和黑材料。特殊在哪呢?如果說對於一個人、一個事,坦坦蕩蕩,是非曲直都由道理而論,所謂小辮子和黑材料還會有市場嗎?如果說一個人看誰都有小辮子,看誰和自己較勁就要整他的黑材料,那這個人一定是個陰暗歹毒之人,是不打算講道理的人,是所有壞事都能幹出來的人。而這種人能吃香,只能說明那是一個理性缺乏的環境。所以胡錫進帶出這兩個詞,很及時很必要,讓人想到更多。
  • 川籍教授謝作詩回應「合娶老婆」質疑:非譁眾取寵
    同他之前的許多時評文章一樣,這篇長文並沒有立即引來過多關注,直到其中的一句話被網友關注,並被廣泛轉發:「收入低的男人怎麼辦呢?一種辦法是幾個人合起來找一個老婆。」「光棍的存在只是增加了女性的相對稀缺性,提高其價格,絕不意味著兩性的市場就不會出清,就會出現剩男。」謝作詩在文章中稱,「收入高的男人,會優先找到女人,因為他們出得起高價。」對於收入低的男人,謝作詩提出了上述的一種解決辦法。
  • 程青松和汪海林二位如此譁眾取寵,顏面何存
    這個汪海林大叔是不是寡廉鮮恥啊,真是讓人細思極恐。 不過聽說拿了金掃帚獎的藝人們後來都過得大紅大紫,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實屬心疼被喪下之人黏上的藝人們。希望大家都不要氣餒
  • 看似專業的保險分析,也許是譁眾取寵的帶節奏
    本文是「了不起的蓋比」第69篇文章正確保險知識的普及廣泛是大好事,但博眼球和流量是網際網路第一要務,太多夾帶私貨的文章最近頻頻被客戶問起,今天就來說說這個現象。客戶:「你推薦給我的產品我覺得挺好的,但在網上一搜,很多人都說有坑啊,這可怎麼辦啊?」我回答:「對於這類寫手,我通常稱他們為「蛆」,因為在他們眼裡,萬物皆是坑,信了你就輸了。
  • 周深薩頂頂丁太昇三個人,誰在譁眾取寵?網友們的回答很理性
    一首《左手指月》,讓周深薩頂頂丁太昇備受關注,誰在譁眾取寵?嗨,大家好!蟲子天下談娛樂第九百一十三期上線啦!上一期,蟲子天下給大家說的事情,是媒體報導了李宇春有強迫症,李宇春的粉絲們似乎也有強迫症的事情!
  • 易中天從「文化群寵」,淪為譁眾取寵的二流學者?你看老梁怎麼說
    易中天從「文化群寵」,淪為譁眾取寵的二流學者?你看老梁怎麼說易中天是一個頗具幽默感並且應變能力相當強的專家學者,倘若在生活中未必會出彩,可要是放在舞臺上,效果就是立竿見影了。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上的表現,那是有目共睹的,各種橋段都拿捏得恰到好處。一時間,易中天成了「文化群寵」。
  • 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說:農民沒貢獻,是譁眾取寵還是真知灼見?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很容易認為這是個譁眾取寵的網紅或者神經病的言論,其實大家錯了,這是,著名經濟學家王福重的言論。不知道王福重是誰的可以去網上搜一下:王福重,中國著名經濟學家。看完之後是不是不明覺厲。標題上的言論就是出自這位之口:1、中醫不是醫,建立在現代科學基礎上的現代醫學才叫醫,現代醫學是建立在分子和解剖學基礎上的。望聞問切,全世界很多民族都有這麼一套診療體系。
  • 廣西柳州街頭驚現懸浮術,男子懸坐在車頂,行為藝術還是譁眾取寵
    近些年來,不少街頭行為藝術引爆了觀眾的眼球,以其另類的特色迅速收穫了一大票粉絲,其中不僅僅有快閃,還有人體彩繪融入自然,當然也有不少譁眾取寵的惡搞與危險行為衝擊市場,雖然受眾很廣,卻風險甚大。據悉這件事情發生在柳州雒容市場南門附近,雖然表演的觀賞性十足,但是這個西裝猛男車頂懸空術是不是有點飄了。到底是所謂的行為藝術還是譁眾取寵博眼球呢,對此不少網友也是眾說紛紜。
  • 于震放飛自我被疑作秀:要不是為了生活,誰想裝傻充愣譁眾取寵?
    也可能是于震被疑作秀的原因。作秀也罷,譁眾取寵也好,只要是在法律之下就好。我們都在為了生活的作秀,要不然誰願意奔波忙碌,帶起無數面具到處陪笑。
  • 實名舉報韓紅的司馬三忌身份曝光:騙錢老賴,虛構事實,譁眾取寵
    三篇文章實名舉報韓紅以及其所帶領的「韓紅基金會」。在司馬三忌的這幾篇文章中,他主要舉報了四點內容:第一從2012年「韓紅基金會」成立以來,基金會的年度工作報告不清晰;第二,「韓紅基金會」累積籌集善款超過2億元,但該基金會知道2019年8月才取得公開募捐資格,那麼此前就存在非法募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