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人,請勿譁眾取寵

2021-01-08 半盞秋山

網際網路真是個好東西,一根線牽出繁華喧囂的大千世界。古時的富商大賈發大財離不開車輛,馬匹或船隻;近代,也得火車汽車之類,甚或飛機。

自媒體時代,一支筆或一部電腦也能致富。正所謂知識就是力量。

滿腹學問,當然不必像當初的諸葛亮那樣,「躬耕壟畝,好為《梁父吟》」,也不必學陶潛,樂於歸隱,「悠然見南山」。乘著多媒體的翅膀,廣遊天下,善結同眾,何樂而不為?

退而求其次,即便是「現買現賣」,只要合情合理,不偷不搶,不欺不詐,也值得肯定。因為它也是一種勞動,一種輸出。

最討厭那些捕風捉影以譁眾取寵的媒體人,最鄙視造謠惑眾之流。吸引大眾眼球,騙得人家流量以增加自己收益,說難聽點,是文化欺詐。

以名人為噱頭,拉大旗作虎皮,枉顧他人聲譽而無事生非,撒下彌天大謊,必惹共憤。

借高曉松之名,做李詠文章,是典型的譁眾取寵。

蹭熱點無可非議,談名人也沒錯,但要尊重事實。尤其是,李詠己然駕鶴,生人歪曲故人,良心何安?

人間正道是滄桑。為文之人,只要勤耕不輟,一以貫之,學問自然只增不減。

泰戈爾說:「不管鳥的翅膀多麼完美,如果繫上了黃金,就再也不能展翅高飛。」

圖眼前利益,投機取巧,所行必不遠。文字也是有心的,你汙了它的聲名,它也不會喜歡你。

相關焦點

  • 自媒體人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自媒體人到底要如何正確、有原則地利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蹭熱度,為自己造勢,並帶來最大化的流量和曝光呢?二天前,線人推送過來的微博上一個案例,引起了狂人的關注。一家叫「汽車G典」的自媒體帳號發布了一條看似平常的自製汽車測評視頻,艾特了一個叫「因雀思聽」的帳號,這本來是一個再稀鬆不過的動作,卻一下子在16號夜間引來了大概超過100家以上的藍v帳號和自媒體人的參與和分發。▼狂人為此也專門看了一下博文內的視頻內容。「自媒體求生手冊一」是看後的第一直覺反應,想起了近期某知名手機引發的「碰瓷營銷」討論。
  • 企業不好好投廣告,跑來和自媒體人搶什麼飯碗?
    那就奇怪了,海爾跟自媒體搶飯勺,圖的到底是什麼? 二、為什麼企業紛紛玩起自媒體? 魏武揮在《企業自媒體究竟是什麼》中提到:企業對能夠帶來流量的媒體或者具有媒體屬性的服務,一直是一種合作關係。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讓企業不再對媒體屬性做過多的依賴呢?很簡單:讓自己具有媒體屬性。
  • 「希望大家做『無證上崗』的自媒體人!」
    一位民建會員表示,將提出對於主播等自媒體人需要持證上崗的問題。「我們的媒體人都要考上崗證,而時下,又有幾個網絡主播,有相關資格證呢?」  周漢民接過了話筒,他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我希望大家要做『無證上崗』的自媒體人!」  正當與會者疑惑不解的時候,周漢民繼續說道:「因為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年的上海兩會將採取全封閉的開會模式。到會採訪的記者將大大減少。
  • 網際網路時代 最不缺的就是自媒體人
    人人都是自媒體達人 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必定會產生一定的「化學效應」,有反應就有了相應的產物,這個產物,是我們重視,而且必須去好好鑽研的。都知道自媒體更加的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每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自媒體的一員,只要你有內容,能夠進行分享,你就是自媒體大軍中的一員。
  • 自媒體人必要的素養:讓子彈飛一會兒!
    自媒體時代,你真的不知道一個新聞熱點之後,還會有怎樣的反轉,所以自媒體人不妨多一點耐心,最好能有"讓子彈飛一會兒"的精神,才能多一點堅定的立場。可是,這似乎與自媒體"求快求新"的原則又是相悖的——等到一切"塵埃落定",你早就被流量大軍無情地甩掉,"西瓜"就別想了,能撿個"芝麻"就不錯了^ _ ^看來,在"快"與"慢"之間取得平衡,才是每個自媒體人的修煉!
  • 一個自媒體人想對PR說的話
    自媒體和PR人的直面交鋒再次上演,說一句實話,這一次,特斯拉中國的副總裁陶琳女士,表現真的是不盡如人意,俯視、傲慢、強橫且不負責任,整個微博發言,幾乎沒有一句可取之處,引發了一系列媒體人的紛紛倒戈,輿論的天秤全部倒向了品玩。於是,2020年最後一周,炮哥寫一篇直截了當的文章吧,針對這個事件,寫一寫炮哥所認識的自媒體人,想對所有PR人說的話。
  • 「理性」與「偏激」的背後:自媒體人「善」與「惡」的抉擇
    一名優秀的自媒體人,憑藉自媒體獲得足以碾壓主業的收入,雙手在鍵盤上敲出美妙的旋律,腦海中不時迸現出智慧的火花,時而添加一些虛假、時而添加一些挑撥、時而運用春秋筆法,於是文章便成了一篇充滿指向性自媒體人的「善」與「惡」科學技術的發展帶來媒體方式的轉變,從最原始的門戶到現如今的百家齊鳴,帶來的是更多的就業崗位與更低的就業門檻。
  • 《驚雷》涼涼的背後,暴露了當下自媒體人的現狀
    到此,MC六道作為一名自媒體創作者,暴露了所有屬於當下自媒體人的缺陷,無論是短視頻、音樂還是文章寫作領域的媒體人,驚雷的涼涼都是一個及時的警鐘。不過一些自媒體人正和六道犯著同樣的錯誤:光明正大抄襲或半抄襲原作者並為自己打上原創的標識。結局總歸是一樣的:打上原創也打了自己的臉。其實抄襲、洗稿在自媒體人中是一個常見問題,無論是擁有強大團隊的大V還是初入自媒體行業的新手小白,都曾萌生過照搬加稍作改動然後領取豐厚受眾的念頭。
  • 自媒體人的共同心聲,為求共勉之
    以下文章獻給正在自媒體道路上的各位大咖共勉,有相同經歷的、在成長曆程上的相似處的地方的,說到大多數自媒體人心坎的;希望大家共勉,共同進步;群求最終的放縱不羈,瀟灑生活,愛自由。作為一個新手,從網絡上了解了自媒體,覺得很有吸引力,於是在相關平臺上註冊並通過了申請。開始都是信心滿滿的,各種找視頻看啊 ,找相關的素材啊,通過網絡的學習班啊,覺得很有新鮮感,很前衛,很潮流,做的也很爽;雖然沒什麼錢,但是憧憬下未來,感覺後面都會有的,畢竟有那麼的前輩已經都做出了成就,慢慢來,蘿蔔白菜都會有的。
  • 自媒體人使我快樂
    自黑起來真的是毫無偶像包袱。她的視頻基本全程都是笑點,看了心情會變好。而且說實話我覺得她是各位美妝博主中化妝水平數一數二的,強烈推薦她的畫眉教程和遮瑕教程,她之前皮膚不太好,但遮瑕完以後真的判若兩人。最後的最後要說,多虧了這些youtuber,主播,自媒體人(?)
  • 6款強大的視頻編輯APP,月入上萬的自媒體人都在用!
    6款強大的視頻編輯APP,月入上萬的自媒體人都在用!大家好,又到我分享乾貨的時候了,上篇文章我分享了PC端的視頻製作軟體,有粉絲就私信我,說讓我分享一下適合自媒體人的視頻編輯APP。廢話不多說,請你看下面!
  • 一名數碼自媒體人的獨白:初心不改,少年歸來
    之前經常網友問我有關數碼設備之類的事情,獵人平常確實挺忙,自媒體這塊已經耗費比較大的時間,閒暇時間,分享下數碼自媒人的設備有哪些,歲月蹉跎,一路讓人唏噓不已,從2016年從數碼論壇轉向自媒體,其實有段時間了,最大的感觸還是科技的日新月異。
  • 流量時代觀眾和自媒體人爭搶的一千五百萬
    孤獨的觀眾 流量世界的創作者 流量世界中的另一部分人,給自己起了一個響亮的名號——「自媒體人」。這些「自媒體人」自認為自己在輸出觀點,其實輸出的只是垃圾。現在「自媒體人」的入場券比男主Bing參加選秀的門檻低太多。自己開通一個帳號,就可以輸出那些觀點文章,開篇一張圖,其他全靠編。拍攝沙雕視頻的短視頻號,販賣焦慮的自媒體號等皆是如此。本片中男主Bing參加選秀還需要一千五百萬裡程、評委的認可以及無數觀眾的吶喊才能出道。而所謂的「自媒體人」,很輕易的就能夠輸出自己並不成熟的觀點。
  • 自媒體人必備技能,字幕軟體Arctime訣竅2分鐘會,價值5千免費送
    自媒體人的必備技能,字幕軟體Arctime的使用訣竅,2分鐘會,價值5000元免費送 現在自媒體人製作視頻,會使用字幕軟體是必備技能。
  • 「譁眾取寵」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譁眾取寵,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play to the gallery 譁眾取寵I wish the band played我希望樂隊演奏更多新曲目,而不是整晚都在用他們最受歡迎的歌曲譁眾取寵。
  • 人民日報「封殺」劣跡藝人,馬保國成出頭鳥,招搖撞騙譁眾取寵
    人民日報「封殺」劣跡藝人,馬保國成出頭鳥,招搖撞騙譁眾取寵針對娛樂圈問題,廣電總局曾發聲,無論是範冰冰還是針對於外籍藝人,亦或者是針對於天價片酬都曾點名批評。這項聲明到包含哪些,第一個方面針對於劣跡藝人不予重新復出的機會,就如同範冰冰與李小璐多次嘗試復出無望,隨後將目標投放在直播平臺,想要藉此來圈粉換一種方式曲線復出。
  • 我把說鍾美美譁眾取寵的網友都拉黑了
    真的讓我不舒服的,還是這些網友,給孩子的定性:譁眾取寵!我估摸著,如果拍幾個模仿老師的搞笑視頻,都能被定義為「譁眾取寵」的話。那到底什麼行為不會被定義成譁眾取寵?一個所有網友都認為罪大惡極的人,有律師為他辯護,那指定是「譁眾取寵」了。
  • 一課譯詞:譁眾取寵
    Photo by Soonios Pro from Pexels「譁眾取寵」,漢語成語,意思是以浮誇的言行迎合大眾,騙取大眾的信賴和支持(court people's favour by saying something impressive; gain notoriety by
  • 辦公室小野、代古拉K、黃一刀…自媒體人的包裡都有什麼?| 我愛問榜妹
    「身為自媒體人,有什麼是你工作時隨身必備的?
  • 胡彥斌搞不定東北女人,自媒體人搞不懂讀者的心,看大咖怎麼操作
    小編作為一名自媒體人,也真是搞不懂讀者的心,變化多端,就像女人的脾氣,一會兒狂風暴雨,一會兒又晴空萬裡。做人真難,做一名自媒體人更難,天天揣測讀者的內心,我們該怎麼攻破讀者的防線,寫到他們喜歡的點?無論是「有用」的乾貨文,還是「有感」的情感文,如果你是讀者要麼選擇收藏,要麼選擇轉發,所以說自媒體人寫文章,就必須注重這一點。讀懂用戶年齡人的想法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我們寫的文章也就不能一成不變,讀懂用戶年齡,相當於讀懂用戶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