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李·拉齊維爾(右)和姐姐傑奎琳·甘迺迪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美國歷史上,曾有這樣一對叱吒風雲的姐妹花,姐姐嫁給了美國總統,成為蜚聲國際的第一夫人;妹妹則嫁入了歐洲王室,化身明豔動人的貴族王妃。姐妹倆一道出行,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明媚得讓人挪不開眼睛。
而她們,就是甘迺迪總統的遺孀傑奎琳·甘迺迪和她的妹妹李·拉齊維爾。
關於傑奎琳·甘迺迪,這個嫁給總統卻目睹丈夫被殺,嫁給首富又再度守寡(點擊即可閱讀)的傳奇女性,我們聽過的軼事已經太多太多,卻很少有人熟悉她的親妹妹李。
同樣作為活躍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尚名媛,李的美貌與聰慧,跟姐姐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而她跌宕起伏的人生,也總是在與擁有強大光環的姐姐較勁。
對財富與地位的渴望,與姐姐爭鬥的虛榮心,曾緊緊纏繞李·拉齊維爾一生中最好的歲月。直到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才幡然醒悟,人活這輩子,不為他人,只為自己。
1933年3月3日,紐約市一個常年被爭吵裹挾的家庭,迎來了一個可愛女嬰的誕生。
她就是李·拉齊維爾,在那時,她還有一個好聽的小名——卡羅琳。她的出生短暫地緩解了雙親間的裂痕,也為這對瀕臨破產的富豪夫妻,送去了一絲久違的歡樂。
年幼的李(左)和姐姐傑奎琳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傑奎琳和卡羅琳的父母是典型的遊走於上層社會的精英人士,父親的事業儘管遭遇危機,卻依舊是有頭有臉的金融大亨,母親更是玩轉整個紐約社交圈的時尚名媛,對於孩子的培養,從來都是不遺餘力,精益求精。
對於父母來說,小女兒卡羅琳是暫時的粘合劑;可對於姐姐傑奎琳而言,更可愛更弱小的妹妹的出現,或許還意味著一層威脅。
和母親同行的李(左)和姐姐傑奎琳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精英教育的影響下,傑奎琳從小就養成了爭強好勝的個性。讀書、馬術,樣樣都要做到最好,以此奪得父母的關注。妹妹出生後,爭奪寵愛的念頭也變得愈發強烈。
因此,卡羅琳自記事以來一直就有個「完美到人人誇讚」的姐姐,她被要求一切都向姐姐看齊,成為讓父母驕傲與省心的孩子。
幼年時的傑奎琳練習騎馬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姐姐進哪所學校,她也要跟著進;姐姐學什麼東西,她更得亦步亦趨地學,父母似乎想把姐妹倆打造成同樣模子復刻出來的精英,卻忘了不堪重負的小女兒真實的感受。
卡羅琳描述過年幼時一次離家出走的嘗試:
七歲時,我離家出走了。帶上小狗,我從布魯克林橋出發,但並沒有走多遠……穿著母親送給我的高跟鞋是很難離家出走的。
16歲的卡羅琳和父親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卡羅琳終究還是沒能走得脫,她回來了,一頭扎進與姐姐的爭鬥中,從此就是半輩子。
步入青春期以後,卡羅琳與姐姐雙雙就讀於紐約最好的貴族中學,姐妹倆的成績不相上下,都是班級裡的模範生。
可卡羅琳卻因母親一句有關身材的嘲諷而分了心,她氣憤於母親說自己的身材「永遠比不上姐姐」,又誤信姐姐提出的吸菸能減肥的閒話,一度患上厭食症,成績一落千丈。
舞會上知性優雅的姐妹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說起來也是諷刺,母親與姐姐簡簡單單的兩句話,成了扎在少女卡羅琳心中的刺,也成了她與姐姐不同人生的分水嶺。
當備受疾病困擾的卡羅琳退出優等生的行列,傑奎琳卻開始在學校與職場大放異彩。她在日誌裡寫下「不做家庭主婦」的豪言壯語,一路讀完法國文學學士,又擊敗數百人拿到老牌媒體實習,成為一名幹練的記者。
年輕時特立獨行的傑奎琳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眼見獨立而有想法的傑奎琳把自己甩得越來越遠,從小就在「完美姐姐」陰影下喘息的卡羅琳,終於在母親的話語中找到了安慰:
「財富和權力才是獲得幸福人生的秘訣。」
在母親看來,發誓要成為所謂「新時代女性」的大女兒,反而離自己所預想的「豪門名媛」漸行漸遠;與此同時,更為美貌與機靈的小女兒,倒是極有可能沿著預定的路線前進。
而她本人,也用一腳踢開破產丈夫、轉身改嫁富得流油的石油大亨的做法,印證了她所奉行的價值觀——女人最重要的就是嫁得好。
1951年9月結束歐洲旅行、乘船返美的姐妹倆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母親的教誨,姐姐的光芒,迷亂了這個本可以獨自拼出一片天的女孩的心,她漸漸認同了女人唯有通過嫁人才能彰顯價值的理念,直至將婚姻變成與姐姐一較高下的籌碼。
在有關卡羅琳生平的記載中,我們能找到關於她受教育程度的簡單描述:
大學曾就讀於傳奇女校莎拉勞倫斯學院,卻在大二時離開,前往義大利修讀藝術。
鮮為人知的是,卡羅琳畫得一手清新的水彩畫,直到晚年仍是拿得出手的才藝,如果深耕於藝術,或許更易找到內心的寧靜。
卡羅琳早年時的水彩畫作品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可在最好的年華裡,卡羅琳卻放下了自我探索,縱情於一段段情愛,而這背後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要勝過姐姐,比她嫁得光彩。
由此而引發的鬥爭,也持續了半個世紀。
1952年,姐姐傑奎琳與年輕有為的參議員約翰·甘迺迪在一次媒體晚宴中相識。傑奎琳獨立有主見的個性與高超的新聞專業素養,吸引了甘迺迪的注意,兩人很快墜入愛河,並相約於次年步入婚姻殿堂。
「不聽話」的大女兒意外收穫了一個政壇新貴,讓姐妹倆的母親喜出望外。眼見著母親的肯定與命運的天平往著姐姐一邊偏移過去,還不到20歲的卡羅琳心急如焚。
於是,1953年見證了姐妹倆初次交鋒的奇景——明明是姐姐先開始談婚論嫁,到頭來卻是年幼的妹妹搶先幾個月結了婚,對方是一位家境尚可的出版商,麥克·康菲爾德。
可憐的麥克顯然成了這場姐妹爭鬥的犧牲品,在他與連襟約翰·甘迺迪一個是議員,一個是出版商的初婚歲月裡,這兩段婚姻看起來不分伯仲,姐妹倆也難得地過了一段心平氣和的好日子,但隨著甘迺迪競選總統的大獲成功,一切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當姐姐即將成為「第一夫人」之時,卡羅琳與麥克的婚姻,也註定要走向終結。
茫然無措的麥克曾來到傑奎琳面前,希望向這位睿智的長姐徵詢挽留愛人的意見,得到的卻是一個冷漠的回覆:
「掙錢,麥克,不是守著你的固定收入小打小鬧,而是真正的財富與地位。」
儀態萬千的姐妹倆在保鏢陪同下漫步街頭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從一開始,姐姐就洞悉了妹妹向自己發出的挑戰,她更清楚地知道,妹妹想要什麼。
果然,與「第一夫人」的光環相比,「出版商之妻」已遠遠無法滿足卡羅琳。婚後六年,她出軌了波蘭王子斯坦尼斯拉·拉齊維爾,這個男人比她大19歲,卻有著她夢寐以求的東西——貴族頭銜,財富,社會地位。
幾乎在姐姐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國第一夫人的同時,卡羅琳嫁進了王室,從此,她正式冠以夫姓,從前那個卡羅琳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光彩四射的王妃李·拉齊維爾。
與波蘭王子共同出行的李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她又一次如願以償地通過婚姻,達成了與姐姐勢均力敵的地位,也擁有了足以與之比拼的一切——穿著高定出席上流晚宴,緊靠白金漢宮的房產,以及王妃身份帶來的曝光度。
在姐妹倆一個是總統夫人一個是波蘭王妃的情況下,兩人再次迎來「休兵」。李甚至陪著姐姐入主白宮,跟隨參加所有的國事訪問。
那是一段令人迷醉的黃金歲月,可能也是姐妹倆感情發展得最為親密的時期,在美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哪對姐妹能夠像傑奎琳與李這樣,走到哪裡都是舉世矚目的焦點。
與姐姐一起拜訪印度的李(右) / 1962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與姐姐現身義大利的李(右) / 1962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與姐姐一起造訪巴基斯坦的李(左) / 1962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李甚至陪姐姐傑奎琳度過了她人生中最晦暗艱難的歲月——她懷上了三胎,在丈夫甘迺迪忙於政務的時候分娩,結果孩子出生三天後就斷了氣。面對被喪子之痛包圍的姐姐,李始終悉心照料、不離不棄。
骨肉相連的親情,讓慣於互相較勁的兩人暫時放下了嫌隙。她們明明是最好的姐妹,災難來臨時,也只有彼此可以依靠。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悲劇還是發生了。
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乘坐一輛敞蓬汽車在達拉斯遊街拜會市民。車行至一個拐彎處時,埋伏的槍手向他開槍,子彈命中了頸部和頭部。他無力地倒在了妻子懷裡,這也意味著傑奎琳的總統夫人時代,就此落幕。
消息傳來時,李或許比姐姐還要驚痛。聽聞姐姐遭遇如此變故,再好鬥的人也無心再去計較輸贏,更何況彼時的她,與波蘭王子的婚姻也陷入了危機,姐妹倆一個痛失丈夫一個遊走於離婚邊緣,同時滑入了低谷。
只是,李不會預料到的是,在姐妹倆有關愛情與婚姻的第三回合中,她滿盤皆輸。
在總統遇刺案發生後不久,苦悶的李邀請寡居的姐姐到她的情人——希臘船王奧納西斯的小島上散心,這個接近暮年的男人其貌不揚,卻溫柔而多金,擁有無數房產與豪華遊艇。李一度以為,她在與波蘭王子離婚後,就會成為船王太太,開啟一段新的人生。
希臘船王奧納西斯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然而,當野心勃勃的船王與風韻猶存的總統遺孀對上了眼,李不會知道,自己嫁入豪門的夢想已然破滅。1968年10月,傑奎琳用與船王的盛大婚禮狠狠地打了妹妹的臉,也相當於向全世界宣告,李遭遇了來自情人與姐妹的雙重背叛,她成了所有人的笑柄。
傑奎琳與希臘船王的婚禮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當得知姐姐搶走了自己的男人之時,李在想些什麼呢?悲涼?痛楚?失敗?沒有人知道,婚禮她沒有參加,甚至七年後船王的葬禮她也沒有現身,對於持續了大半生的爭鬥,李或許已經認輸,或許感到厭倦。
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第一次停下腳步認真審視自己與姐姐的恩怨情仇,她原本可以是那個閃閃發光的卡羅琳,卻在埋頭於情愛與爭鬥的歲月裡,徹底弄丟了自己。
在李·拉齊維爾學著撕去波蘭王妃和總統夫人之妹標籤的時候,她是什麼樣的呢?
著名時裝設計師Ralph Rucci曾高度讚賞李「真懂時裝,隨便一件大衣,都能立刻找到最完美的方式展現出設計精髓」,她的穿搭品味與時尚嗅覺,流淌於骨子裡,或靜或動、或站或坐,都是一幅絕美的風景。
著名時尚雜誌《Vogue》鏡頭下的李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哪怕步入晚年,李仍能以獨特的時尚品味霸佔媒體版面,《Vogue》將她選為「Jet-Set」風格的最佳範本;Ports創意總監Fiona Cibani 也在秋冬女裝系列上創造出富有「摩登名媛」氣息的作品,就是為了向李致敬。
出現在媒體鏡頭中晚年的李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Ports 1961 2013/14 秋冬女裝摩登名媛系列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她極具時尚天賦,也熱愛音樂。作為滾石樂隊的老友,還參與過樂隊的巡迴演出。
李和滾石樂隊創始成員米克·賈格爾在一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她甚至嘗試著去演了電影,並為此特意前往皇家藝術戲劇學院和倫敦音樂與戲劇藝術學院深造。雖然她的演技並沒有獲得潮水般的好評,但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僅僅是全情投入一件事本身,就足以讓人感到幸福」。
李和法利·格蘭傑出演電影《蘿拉》 / 1968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在放下恩怨、探索自身可能性的道路上,她一度埋頭於室內藝術設計。李晚年位於第五大道的公寓,一磚一瓦都是她親手操辦,每個細節都洋溢著藝術氣息與對生活的熱愛。
客廳裡洛可可風的法國鏡面
和精細的Bessarabi地毯熱情洋溢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書房的牆面、窗戶則均用薰衣草紫布料統一裝飾
仿佛置身於浪漫的普羅旺斯花田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主臥裡枝葉繁茂的19世紀植物水彩畫、印花織物
營造出充滿大自然氣息的生活氛圍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跳脫出嫁入豪門的宿命輪迴,擺脫了靠男人才能實現人生意義的桎梏,化身為職業女性的李,為奢侈品品牌阿瑪尼擔任了將近十年的公關主管,用自身的專業,創造價值。
李與著名設計師喬治·阿瑪尼先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她說:「如果最終要活在一個沒有藝術、時尚、複雜文化的世界,那我寧可沒活過。」
從時尚icon到演員,從設計師到公關,曾在姐姐光環下成長、用盡一生與之相愛相殺的小女孩終於長大。雖然這份灑脫做自己的覺悟來得太遲,但她終究還是等到了這一天。
2019年2月15日,在姐姐逝世25年後,85歲的李·拉齊維爾平靜地迎來了人生終點。
想當年,彌留的傑奎琳沒有留下一分遺產給妹妹,只是留下了一句「我們曾是朋友」;
而經歷過姐姐帶來的巨大榮耀與刻骨傷痛的李,亦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在生前最後一次接受採訪的過程中,記者問她「最崇拜與最討厭的人是誰」,她都答道「我自己」。
作者: 克裡斯,精英說90後小編,香港傳媒小碩,一個脫離高級趣味涉獵廣泛的嗷星人。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References:
Lee Radziwill - Wikipedia
Lee Radziwill Death - Jackie Kennedy Onassis Sister Dies at 85
New York Times - Lee Radziwill, Ex-Princess and Sister of Jacqueline Kennedy Onassis, Dies at 85
Lee Radziwill Pictures - Best Photos of Jackie Kennedy's Younger Sister
Vanity Fair - The Complicated Sisterhood of Jackie Kennedy and Lee Radziwill
Pinterest - Lee Bouvier Canfield Radziwill Ross: American Style Icon
LicorneUnique 《嫁給王子卻看淡名利,看美國第一夫人妹妹如何坐穩時尚圈第一把交椅》
界面 《情仇姐妹:與傑奎琳 · 甘迺迪相愛相殺的一生》
Zaker新聞 《情仇姐妹——傑奎琳·甘迺迪與李·拉齊維爾》
時尚芭莎 《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死後,才知道她還有個更驚豔的妹妹! 》
環球人物雜誌 《她當過王妃驚豔世界,卻一輩子活在完美姐姐的陰影下》
轉自精英說 作者 精英說
本文由「華爾街俱樂部」推薦,敬請關注公眾號: wallstreetclub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意見,並不代表本平臺立場。文中的論述和觀點,敬請讀者注意判斷。
版權聲明:「華爾街俱樂部」除發布原創市場投研報告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圖片和資料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添加WSCHELP微信聯繫刪除。謝謝授權使用!
華爾街俱樂部凝聚華爾街投行的高端資源,為中國民營企業「走出去」提供全方位的顧問服務,包括企業赴美上市、戰略投資、併購、私募路演和投資者關係等。在投資理念和技術方面提供華爾街投行專家實戰培訓,為您進入華爾街鋪設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