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在現在,殭屍的形象的如此深入人心,都是因為林正英拍攝的《殭屍系列》電影,拍得太過逼真所致,電影中的殭屍往往以一身藍色官服出現,全身僵硬,雙手向前且指尖鋒利無比,吸食人血,才讓人們覺得,殭屍就應該是這個模樣。在中國古代最早有殭屍這個概念,是在黃帝時期,有一種非常強大的殭屍,叫做旱魃,所到之處,連年大旱,傳說想要天上降雨,必須殺死旱魃,因此在古代大旱之年,很多老人就會認為是旱魃在作怪,旱魃傳說是天帝的女兒,因為幫助打敗蚩尤,而法力盡失,無法回到天上,嘴裡含有一口怨氣,才會如此陰狠,是最強的一代殭屍,因此很多人把旱魃稱為「殭屍王」。
在現代,最真實的一次就是「1995年的成都殭屍事件」,這件事在成都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親身經歷過,說是一個包工頭包了一塊地方,結果挖出了三具清朝殭屍,結果第二天全部不翼而飛,又過了幾天大街上發現了有人被咬的現象,出動了很多人鎮壓,最後才平息了這一事件。很多人對殭屍深信不疑,但是據當時傳出的可靠消息稱,那並不是殭屍,而是有人故意為之,希望能通過殭屍攪亂社會罷了。
古代的殭屍死而不僵,甚至多年後開棺都沒腐爛。古人認為和墳墓風水和死者沒咽氣有關係,其實也有一定道理。大家都知道,人死後,遺體的腐爛是絕對的,無論如何防腐,最終屍體都會爛掉。就比如著名的列寧。在100年前蘇聯防腐專家雖然使用了種種的當時先進防腐技術,卻並不成功。現在列寧的身軀已經部分腐爛,僅剩一個頭顱還能展出了。不過,近代防腐技術下,包括毛主席在內,史達林,喬巴山,胡志明等遺體目前都保存較好,腐爛的情況非常輕微。而埃及的木乃伊乾屍,中國馬王堆溼屍,西方一些所謂聖徒的遺體,俄國西伯利亞凍土的屍體,至今也保存比較完好!
對於很多古人,在下葬之前往往需要停靈很久,當時仵作出於防止屍體腐爛的考慮,往往會使用一些防腐措施。如果防腐措施得利,就有可能出現屍體長時期不腐爛的情況。當然這種事情仵作不會主動說明,就被一些後人誤認為屍體成為殭屍了。而對付古代貴族下葬,往往也進行防腐措施。諸如馬王堆的女屍就是泡在液體中的。液體可以有效隔絕空氣,本身也是防腐劑,導致屍體長時間不會腐爛。這些墓葬被後人發現,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往往也被認為殭屍。另外,一些自然界誤打誤撞的防腐行為,也會導致屍體不腐。
還有一種就是湘西趕屍所帶來的影響了,湘西是所謂十萬大山,很多地方連道路都沒有。趕屍是以沅陵,瀘溪,辰溪及漵浦這四個地方最為盛行,這幾個地方很多道路根本就無法運輸棺木,而馬幫出於晦氣因素一般也不可能搬運屍體。迫於無奈,當地以運輸屍體為生的所謂趕屍人,只能自己背屍穿梭於山野中。由於屍體穿的比較鮮明,而趕屍人穿的是黑衣,尤其在黑夜中遠處看過去,往往覺得屍體是在自己移動,準確的說是跟隨者前面那個打燈的趕屍人移動。這樣一來,以訛傳訛,很快就變為所謂用法術趕著屍體前進了。
中國的殭屍還是比較玄乎的,但謠言都已經被破解,也不用擔心這些虛假的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