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的大眾情人一定是凱凱王,好多妹紙都想穿越回去當靖王妃啊!
隨便搜一下,居然有158萬個相關網頁:
也是太火爆了。
▼
那麼怎麼穿越?
據前人的經驗,方法有很多種,貌似也沒那麼難:
比如,若曦被車撞了一下就可以穿越;
金剛狼被幻影貓摸摸頭就可以穿越;
夏洛只是喝醉了就可以穿越;
也許有一天,我們吸著霧霾也穿越了呢?
You never know.
▼
穿越後怎麼生活?
掐指一算,「衣食住」都比較好解決。
其他的生活細節上,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都不能用了,不過可以墊個桌腳;
沒空調,但夏天也許不一定有現在這麼熱;
沒牙膏沐浴露,不過古人有天然的清潔用品;
那麼,「行」呢?!
▼
如果你穿越回去,
確實身份尊貴如靖王妃,那麼:
無論到了哪個朝代,
妥妥的都有私人專車坐。
中國是最早造車的國家之一,距今5000年的黃帝時期就有車用了,車輪是圓形木板,稱為輇。夏朝時得到了改進,出現了帶輻條的空心車輪。
商朝時,車輛已經不是稀罕物,晚期出現了馬車。許多貴族下葬時都有成套車馬及司機陪葬。
周代時,又出現了人力車,
西周中晚期的豪車,車軎上鑲嵌的都是綠松石
當時的戰車也都是人力車:
秦朝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馬車。原本皇帝皇后的專駕稱為「輦」,秦之後,就把輦去掉輪子改為人抬,稱為「步輦」。
魏晉南北朝時,也就是靖王殿下所在的時代,在貴族中間,還流行過坐羊車。羊車是不可以用來作較長距離旅行的,一般都當做遊玩取樂用車。西晉武帝司馬炎就喜歡在後宮裡坐羊車亂逛,羊車停在哪個妃子的門口,就夜宿哪個妃子處。據記載,一些妃子為爭寵,想出了不少招兒,或將竹葉插在門前,或是在地上灑鹽水,誘引羊過來。
不過此時乘坐牛車最為時髦,會選用性情溫和的黃牛來駕車:
當然,靖王登基後,王妃們坐的是步輦啦。
但是隋唐時期,貴族們也可以坐步輦了。隋唐皇家專用輦的規格多達7種,分別為大鳳輦、大芳輦、仙遊輦、小輕輦、芳亭輦、大玉輦、小玉輦;果真有錢任性。
上面這幅《步輦圖》描繪的就是唐太宗乘坐步輦接見吐蕃使臣的場景。到了中唐以後,輦和輿逐漸從宮廷普及到了民間,尤為文人雅士所喜愛。
明朝起,又有了獨輪車、馱子和轎子。據說張居正的轎子裡還有廁所呢。
到了清晚期就不用多說了,火車和汽車都漸漸出現啦。
▼
那這些駕車的人,都靠譜嗎?
可別顛壞了我們靖王妃。
古代的馬車駕駛員,指代他們的字是「御」。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御,使馬也。」
而古代司機的「鼻祖」,當屬造父。他是周穆王的司機。
成語「駕輕就熟」最初就是用來形容他的。韓愈《關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他們要拿駕照嗎?
雖不作硬性規定,但在正式上路之前,古代的司機們還是要經過專門培訓的。《周禮》說,子弟入學要學「六藝」,御是其中一門技術。
御術好的,夏侯嬰就是一個。他是給劉邦開車的,還給漢惠帝劉盈、臨朝稱制的呂太后以及漢文帝劉恆都開過車。
他的職業素養相當高。一次逃亡路上,劉邦怕車身太重跑得慢,居然把自己的兩個孩子踢下了車!
夏侯嬰看到了,二話不說將兩個孩子夾在自己的左右腋下,然後技術嫻熟地駕車撤退,最終安然無恙地將兩個孩子送到了安全地方。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只要你技術夠好,有豬一樣的隊友,也沒那麼可怕。
▼
所以司機只能是古代有錢人的專屬咯。
如果我穿越回去,既不是靖王妃也不是劉邦,只是老百姓而已,是不是我就,只能靠11路走遍天下?
如果是短途,其實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驢車已經在民間廣泛使用了,但多為私人持有,而且沒有「計程車」這種模式。到了元朝,車子才又有所發展,這一時期主要有馬車、牛車,在民間還有大量的驢車。在一些城市,還出現了專供租用的、以馬或牛駕挽的「長車」。馬可·波羅當年來華到達杭州時,曾看到時人坐這種長車:杭州城「大道之上,常見長車往來,車有棚墊,足容六人。滿城之男女日租此車以供遊樂之用,是以時時見車無數。」從馬可·波羅的記述來看,這種車有點像今天旅遊景區的觀光車。但,還不能算隨叫隨到的專車哦~
如果是長途,雖有驛站,但想使用,必須有官家發的憑證。
使用驛站所需的郵符
▼
所以總的來說:
古代的普通百姓要想坐車,不便宜,基本只能靠自己賺錢買!
而且像夏侯嬰這種技術好又負責的司機,太少!
▼
想來想去,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妹子們嚷著要穿越到封建社會。
當然是留在現代好啊!
好吃好玩的都有,我們還可以一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啊。
需要打車時,
還有神州專車這種又便宜服務又好的啊
神州專車,好物不貴。
專業機構曾評測過,神州專車的服務得分在業內排名第一哦,司機都是專職的,安全又貼心,不比夏侯嬰差,中高檔的車坐著也起範兒。
你負責:呵呵/晚安/去洗澡
我負責:平穩/體貼/對你好
包我來拎 門我來開
放心補妝 安全到家
關鍵是價格還不貴
充值一百返五十噢
以上這些信息,我只會告訴長得好看的人,比如你們這些靖王妃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