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靖王妃吳氏出土時屍體保存完好,隨葬用品也沒有毀壞,這和當時的防腐方法有關,在埋葬過程中有意識地採取了一系列防腐措施。
吳氏在下葬前,先把容易導致身體腐爛的內臟去除,這和西藏處理喇嘛的方式,以及我們熟悉的埃及木乃伊一致。這就是我們在解剖時未發現吳氏內臟的原因。
然後用一種特殊的香料清洗,這種香料含有中草藥、水銀、硫磺等成分;其次在棺材製造上極有講究,楠木、樟木、松木、柏木、桐木都屬上乘材料,有香味可防蟲殺菌,吳氏的棺木材質為楠木並採用髹漆和拼合方式,增強了密封性和防蟲殺菌功能。
第三屍體身上裹著的絲織內衣在墓中會分解有機酸,抑制厭氧菌,這樣有助於隔離空氣和防止蚊蠅昆蟲侵入屍體,帶入細菌,還可以縮小棺內剩餘空間,延緩屍體腐爛的速度。
第四隨葬品中的玉器既是身份的象徵,同時也可防腐、殺菌。
第五在棺內置放石灰包、燈芯草、綿紙、木炭等乾燥劑及吸水物品,以吸收棺內及外界滲入的水分,抑制細菌生長。
第六吳氏墓室被一層厚厚的石灰槨整個包裹起來。這石灰槨,用石灰、桐油、糯米混合而成,比現在的鋼筋水泥還堅固,放置屍體的楠木棺材也被松香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並塗上厚厚的油漆層,石灰槨和松香都起到了很好的密封、防腐作用。
正是這些措施的採用,寧靖王夫人吳氏墓的屍體能夠保存完好,大量原本極易鏽蝕腐敗的衣物、布料及紙質、金屬質隨葬品也得以在數百年後完整如新地與今人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