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妝出土的寧靖王妃吳氏

2020-12-28 文化智慧達人

寧靖王為第三代寧王,他是一個文人,且相當有成就。據《藩獻記》說:寧靖王奠培,惠王子也。尤敏於學,才藻豐贍,一意修文辭,造語驚絕。著《仙謠》、《卻掃吟》、〈擬古詩〉二百餘篇,皆雋遠有思致。嘗撰〈文章大格式〉及〈古今法書〉各十餘卷,《松石軒詩評》一卷。還著有《竹林漫稿》,通古琴。其書法矯潔道勁,號曰「鐵畫銀鉤」。然性孤介寡,即諸父兄弟,小有不愜,動生猜疑。

另據記載,寧靖王共有4位妻妾正妃(受封)、胡氏、郭氏、吳氏(即交大明墓主)。因吳氏有子,並封為王,所以母以子貴,享以受次妃待遇。因此,華東交大女墓主稱寧王妃無可厚非。

墓內出土隨葬器物再現明藩王族奢靡生活。其中有金器、銀器、玉器、鳳冠及絲織錦緞75件。

金器有金鳳釵、金簪、金耳挖、金耳環、金戒指及金冥錢、金琀等。

鳳釵為金葉錘壓而成,鳳嘴銜「珠滴」連接金簪。

霞披金墜子為鏨金成形,雙面飾飛鳳,內置絲織香囊。

金耳環用金絲纏繞成纏枝狀,枝間串有四顆珍珠及一顆藍寶石。金冥錢32枚,為金片剪成圓幣狀,素麵無紋。

銀器有32枚銀冥錢,它們與金冥錢置於屍身下,這也可能是表示吳氏的年紀,正好虛歲64歲。

玉器有玉圭及玉佩。玉佩為一套兩副,共有金鉤兩隻,玉片、玉珠數近千。

鳳冠已殘破,上飾點翠鳳雲紋博鬢、金鈿花、金鳳釵、金簪以及珍珠數千顆。

出土衣物均完整,有壓金彩繡雲翟紋霞帔,團翟紋緞地妝金鳳紋雲肩袖襴襴褶摺裙、團服、素緞大袍、妝金盤鳳紋鞠衣、素緞夾襖及及織金雲鳳膝翟紋緞地裙,團窠雙龍戲珠暗花緞地裙等。

8匹錦緞出土完整,有大雲紋車合緞、纏枝花卉緞等。

在明代來說,大小配用有嚴格的等級規定,從王妃墓葬出土的器物就可以看出。

相關焦點

  • 寧靖王妃吳氏屍體不腐爛的原因
    寧靖王妃吳氏出土時屍體保存完好,隨葬用品也沒有毀壞,這和當時的防腐方法有關,在埋葬過程中有意識地採取了一系列防腐措施。吳氏在下葬前,先把容易導致身體腐爛的內臟去除,這和西藏處理喇嘛的方式,以及我們熟悉的埃及木乃伊一致。
  • 吳氏的用心
    吳氏想了想,道:「走,我們去看看。」「啊?」春秋驚訝,「郡王妃要去看年姨娘嗎?」年若蘭這種,進府就是為了混吃等死的。屬於妾室中的背景板,在她身上花時間完全沒有必要。「雖然沒什麼用處,但是看看也不是壞事嘛。」吳氏說著,吩咐婆子,「準備軟轎,我去秋涵館。」她這個郡王妃,早就失寵了,在男人身上花時間,更是無用功。
  • 江西出土「國字臉王妃」,身材勻稱皮膚白皙,復原容貌後驚喜不已
    埋藏在地下數年的墓室在近些年來逐漸重見天日,其中有這麼一個「國字臉王妃」,她的墓室在江西被挖出,這個王妃身材勻稱、皮膚白皙,專家通過高科技恢復她的容貌後驚喜不已:沒想到王妃竟是這般容顏
  • 吳氏族譜和昭穆——吳氏文化
    《山雅吳氏宗譜》:因遭火災焚毀,始修年代不詳。明天啟元年(1621年)重修。1992年,吳文炳、吳聖茅、吳惟江、吳紀錐、吳聖錠、吳三民等人主持重修。B.山雅象畔霞樓吳氏宗譜始修年代不詳,因遭兵災被毀。1992年由吳承鵠、吳子文、吳家興等人主持重修。 5、《塘頭吳氏譜牒》:始修年代不詳。1995年重修。
  • 吳氏宗譜舊序——吳氏文化
    吳氏舊譜序(摘自吳氏宗譜卷首 譜序一頁) 人之生也自吹律審間音而姓氏於是乎是承先啟後而無基業於是乎興姓氏則吾之所本基業則吾之所居本焉而不知所宗居焉而不知所承是謂無親無家罪莫大焉無親不仁也無家不知也吳氏季札之後唐太史競公之流派也則其本之所從來遠矣地有豐之金鬥吳氏之所肇居也生在於斯長於斯萃國族於斯後有天井湖之峙伏前有豐水之汪洋鬱郁蔥匕毓秀特異牧牛羊之崗浴群驥之池皆其勝概也斯則居之所從來又久矣本之是宗居之是承則非冒無知之罪蒙不知之非者可論也於是乎是序
  • 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
    東觀西臺吳氏大宗祠----位於泉州城區塗門街大人巷吳厝埕,1992年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單位。為明代官邸和清代宗祠混合一體的富有特色的明清古建築,其規模宏大,氣宇不凡,四進五開間,保存基本完好,總建築面積1177平方米,佔地1600平方米。
  • 山東東流吳氏宗譜(一)——吳氏文化
    二一世 慶忌  僚公之子也慶忌氏的開氏始祖二一世 濮婪  季札長孫 常公之子也洞庭吳氏始祖妻仇氏女也生一子名濮午一女濮秀【事跡】吳國滅亡後,濮婪攜母顧氏,妻仇氏逃到五湖,初到包山銷夏灣,不久於東洞庭武峰山之南,隱名埋姓,改姓濮氏,至南宋恢復吳氏,乃洞庭吳氏。
  • 孫堅與吳氏家世差別很大 為何能夠娶到吳氏
    他的妻子吳氏,雖不是史家豪族,但也是當地名門。孫堅聽說吳氏才貌雙全,想要娶她。就讓自己的父親去吳家提親。孫堅父親一聽去吳家提親,直接對他的親兒子說道:哪涼快,那呆著去。懶蛤蟆想吃天鵝肉。咱家能配的上吳家?你能配的上吳氏。在等級分明的東漢末年,孫堅父親說的很對,結婚雙方門當戶對很重要。以孫堅的家世,確實配不上吳家。
  • 陳留吳氏與吳伯雄溯源
    世有季子     古陳留郡,地在今河南開封一帶,陳留吳氏是一支古老的吳氏,系吳季扎延陵吳氏分支,奉東漢吳恢為陳留吳氏支系開基祖。     陳留吳氏的興盛始於東漢的吳恢、吳祐家族。吳恢、吳祐家族居於長垣縣,祖孫4代為官,知名於當時。
  • 三門泰伯吳氏後裔探訪——吳氏文化
    走進吳岙鎮,一條彎曲的老街,把我們引到了吳岙的吳氏祠堂。村裡的老人們看到我們的到來,十分熱情的接待了我們,老人戴著一個老花眼鏡,細細地向我們細述著吳氏家族的發展歷史,老人們告訴我們,他們的祖上是泰伯,吳國第一代君主 ,他們是泰伯後裔,村中的吳氏的祠堂是用來祀奉祖先的。我們細細品賞這精美的建築,老人告訴我們,祠堂建於清乾隆年間。
  • 江西藩王妃首飾盒裡的秘密
    作為省博物館的跨年大展,「飾代風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展出了省博物館珍藏的128件(套)珍貴首飾。這些精雕細琢、雍容華美的隨葬文物,不僅是明代藩王奢靡生活的真實縮影,也是明代工藝美術研究的珍貴實物資料。通過專家解讀,我們為讀者揭開江西藩王妃首飾盒裡的秘密,並結合明代的歷史文化背景,帶領觀眾感受那一時期的「金奢銀華」。
  • 【吳氏新聞】找石潯吳氏,出席臺南吳姓換屆大會,訪問澎湖吳會——廈門吳氏宗親會吳國榮宗長臺灣行
    廈吳會吳國榮宗長臺灣行 2017年8日10日,下午兩點半,廈門吳氏宗親會吳國榮宗長坐船到了金門,開始同臺灣各地吳氏宗親交流聯誼行,尋找同是石潯村吳氏族裔遷往臺灣的宗親。他在臺中市市議員生涯17年,是臺灣運動大學副教授、廈門市石潯吳氏後裔,所以我倆有很近的血緣關係,他的先祖吳耿翁率子吳光合、吳光彩、吳光丁從廈門石潯村遷往臺灣鹿港同安寮(現為福興鄉同安村)至今八代人,他去年回家鄉認祖歸宗,所以我們在一起特別親切!
  • 至德三讓,延陵吳氏
    因而泰伯被稱為「三讓王」,援引孔子的贊語,吳氏的總堂號稱為「至德堂」。三讓至德,開發江南,成就周天下和吳國。吳氏家訓廣東河源地區司前吳氏:至德家訓傳百年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吳氏家訓八則《吳氏族譜》載:一厚倫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難,
  • 「吳氏」個人簡歷大曝光,吳家人必看!
    時光流逝生命,歲月沉澱精華,幾千年來吳氏人沉澱下來的家族文化,化為流傳千年而經久不衰的家族瑰寶,至今仍然傲然獨秀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吳氏祖訓中字字珠璣,發自肺腑,言簡意賅,它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吳氏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 大明洪武年間的王妃:一入侯門深似海,淹死冤不冤?!
    周王妃馮氏(宋國公馮勝之女),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六月冊封。楚王妃王氏(定遠侯王弼之女),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二月冊封。齊王妃吳氏(黔國威毅公吳復之女),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二月冊封。繼妃鄧氏(寧河武順王鄧愈之女),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七月冊封。
  • 澳門吳氏宗親會拜訪何厚鏵(附 澳門吳氏宗親會章程)
    何厚鏵勉吳氏宗親會獻力家國吳氏宗親會主要負責人拜訪何厚鏵    何厚鏵勉吳氏宗親會獻力家國
  • 【吳氏頭條】泣涕追思吳繼任宗長!
    宗長熱心宗族事務,八十年代返回家鄉徐聞工作後,積極聯絡族中父老宗親,籌建了徐聞龍屯吳氏宗祠並且續修了龍屯吳氏族譜。吳繼任宗長於2018年2月1日(農曆2017年12月16日)午時逝世,享年八十八歲。 消息傳來,吳氏宗親不甚悲慟。宗親們望其家屬節哀順變,紛紛發文泣涕追思。
  • 【古蹟尋蹤】大二裡莊吳氏祠堂
    大廳內懸掛著吳氏祖先遺像十二軸,以正北六世祖先吳學顥為中心,向左右東西牆壁依次排開。吳氏在灤州屬於巨族,四世祖吳鎮因賑糧被賜六品;五世祖吳永曾為三品鎮殿將軍;六世祖吳養晦為荊門知州。後遷到灤州城裡的吳學顥後輩更是人才濟濟,因此才有修祠纂譜之舉。《吳氏家譜》是比較系統完整的家譜。它詳細記了明永樂二年,吳氏自江南遷來後在此繁衍生息的詳細情況。